山东济宁曲阜市一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济宁曲阜市一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436552

大小:1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题 【材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共 21 分)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 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 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 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 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 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 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微善,真性情。单以真性情而论, 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 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 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 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 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 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 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 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 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 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 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 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 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 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 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 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 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 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 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 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 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 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 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 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 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 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 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 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 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 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 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 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 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 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 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 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 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 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 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 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 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小题】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B. 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C. 材料二曹雪芹设计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D. “冷香丸”对宝钗治疗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 【答案】B 【解析】 以偏概全。原文是“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 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小题】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3 分) A.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 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C. 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D. 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答案】A 【解析】 这是表现,不是原因 【小题】3.下列说法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 分) 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D.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答案】C 【解析】 “而不是讨好人”有误。原文说“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 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看来“讨好”这一心理不能说一点没有。 【小题】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 【答案】.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进行论证,最后总 结全文。②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论证了“有待商榷”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曹雪芹塑造宝钗这一 形象的特点与成功。③主体两段都运用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来证明论点,先承认对方观点有 道理,再转而阐述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④文章论证时有破有立,既批驳 了“指责宝钗‘奸’”这一不合理的观点,又树立起“宝钗性格是复杂的”“作者塑造宝钗的成功性”的 观点。(6 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正确 【小题】5.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造成 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6 分) 【答案】①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② 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③ 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 复杂化。(6 分,每点 2 分) 【解析】 正确 二、现代文阅读题 【材料】 二、阅读下面的剧本,完成 6~9 题。(共 18 分) 〔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 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 王利发 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我沏一壶顶好的茶来,咱们 喝喝!(去沏茶) 〔秦仲义进来。他老的不象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 王掌柜在吗? 常四爷 在!您是…… 秦仲义 我姓秦。 常四爷 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二爷?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坐!坐! 常四爷 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 秦仲义 可是谁嚼得动呢? 王利发 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二爷! (都坐下) 秦仲义 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 王利发 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 秦仲义 拆了! 常四爷 拆了? 王利发 拆了? 秦仲义 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 起, 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 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 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王利发 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 光! 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 常四爷 还记得吧?当初,我给那个卖小妞的小媳妇一碗面吃,您还说风凉话呢。 秦仲义 现在我明白了!王掌柜,求你一件事吧:(掏出一二机器小零件和一支钢笔管 来) 工厂拆平了,这是我由那儿捡来的小东西。这支笔上刻着我的名字呢,它知道, 我用它签过多少张支票,写过多少计划书。我把它们交给你,没事的时候,你可 以跟喝茶的人们当个笑话谈谈,你说呀:当初有那么一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 办实业。办了几十年,临完他只由工厂的土堆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你应当劝 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 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 王利发 您自己拿着这支笔吧,我马上就搬家啦! 常四爷 搬到哪儿去? 王利发 哪儿不一样呢!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 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作了一辈 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 着,没灾没病!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拴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 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 常四爷 我也不比你强啊!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七十多了, 只 落得卖花生米!个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象个样儿,不受外国人 欺侮。可是……哈哈! 秦仲义 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 工 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还有银号呢, 人家硬给加官股,官股进来了,我出来了!哈哈! 王利发 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 啦, 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 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 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 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常四爷 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 不 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 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 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 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 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 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 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常四爷(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撒起几张纸钱) 秦仲义 一百二十吊! 王利发 一百二十吊! 秦仲义(一手拉住一个)我没的说了,再见吧!(下) 王利发 再见! 常四爷 再喝你一碗!(一饮而尽)再见!(下) 王利发 再见! (节选自《茶馆》) 【小题】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常四爷、王利发、秦仲义代表了市民阶层,他们都因为不同的原因生活不顺,这种剧情安 排是为了显示社会出了问题。 B. 嚼不动花生米的细节一方面说明三个人老迈的状态,一方面说明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三个 人已经没有心思去吃花生米。 C. 秦仲义坚持开厂实业救国,后来,先是被日本人剥夺,然后被政府定为逆产,这都说明当 时条件下实业救国没有出路。 D. 从常四爷只盼“都讲理”、秦仲义的告诉大家别干好事看,底层民众对社会的要求很低,但 是这些在当时也只是奢望。 【答案】B 【解析】文中有常四爷“喝茶吃花生米”的叙述,所以“三个人”老迈的说法不准确。 【小题】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剧中常四爷的筐里有些纸钱为后面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秦仲义的衣服破旧不堪的描写能 够与其之前的辉煌形成反差。 B. 全剧使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选取的人物代表了不同行业的底层百姓,这些人的命运也 能够投射出整个国家的大局。 C. 剧中秦仲义用义愤填膺的反语诅咒了当时的社会,评价自己时使用第三人称更将这种对不 公社会的愤恨发挥到了极致。 D. 三位老人祭奠自己的情节体现出剧中人物对未来彻底失去了信心,在人世间已经没有任何 眷恋,想要以死做最后抗争。 【答案】D 【解析】 “想要以死做最后抗争”没有依据。 【小题】3. 文本中写道“三个老头子”祭奠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收束全剧,使全剧在悲剧的气氛中收场;②他们三个虽然是不同的阶级代表人, 在一生中,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③体现了他们对当时时代的不满, 他们的一生变化,都和当时的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每条 2 分) 【解析】正确 【小题】4. 有评论说《茶馆》中的人物是“在黑暗中抗争”,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王利发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将茶馆进行改良,最终也没能摆脱黑暗的压迫,结局悲凉;常 四爷自食其力、刚正不阿、热爱国家,却在黑暗的时局下艰难生活;秦仲义是一个民族资本家,提 倡实业救国,却被巧取豪夺,沦落为平民百姓。(每条 2 分) 【解析】 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题 【材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共 22 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 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 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③。一市人皆笑信,以为 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④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之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 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 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蓐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②漂:漂洗衣服。③蒲伏:通“匍匐”,在地上爬 行。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小题】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B.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浦伏/ C.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D.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跨下/蒲伏/ 【答案】B 【解析】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 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 过去。句中,“不能死”是与前句“信能死”相同的句式,后面跟着两种结果,“不能死” 之后要断开,排除 AD 两项。“于是”是下句的状语,应与前句断开,排除 C 项。 【小题】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侯,爵位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或功臣的封赐名号之一,传统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B. 布衣,借指平民。富贵人家穿绸煅,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 高祖,刘邦的庙号。古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就是庙号。 D. 国,本义指疆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指分封的诸侯国或国都,后泛指国家。 【答案】A 【解析】是“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韩信家境贫寒,当初为平民时,一连数月在南昌亭长家寄食,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 B. 韩信知恩图报。他尽管穷困潦倒,但对多日赐饭的漂母,仍表示将来要重重地报答。 C. 韩信能屈能伸。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侮辱,能够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委曲求全。 D. 韩信恩怨分明。发达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而只给了南昌亭长百钱。 【答案】 A 【解析】 “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与原文不符。原文的表述是“(亭长妻)不为具食。信亦 知其意,怒,竟绝去。” 【小题】4. 翻译: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4 分) 【答案】(韩信)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楚国的 中尉。(“者”“以为”、定语后置,大意,各 1 分) 【解析】 正确 【小题】5. 翻译: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分) 【答案】 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强盗进入函谷关和防止意外的变故。(“所 以”“备”“出入”“非常”各 1 分) 【解析】正确 【小题】6. 韩信为什么没有惩治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中少年”,反倒给他封了官?请简 要说明。(5 分) 【答案】 ①韩信认为这个人是个壮士,有爱惜之意,②当初虽一时受辱,却并无刻骨怨恨。③如 今功成名就,给少年封官,反而突显了自己气量恢弘,胸怀大度,④在某种程度上,少年的 行为促成了自己的功业。(答出一条 2 分,两条 3 分,三条 5 分) 【解析】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 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 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 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 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 吃饭。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 答您的时候。”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 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 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 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 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 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 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 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 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 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 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四、古诗鉴赏 【材料】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共 9 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 的帏帐。 【小题】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中女主人公看到双双栖息在房梁上的海燕而想到自己的丈夫,心生甜蜜之情。 B. 颔联用“寒砧”“木叶”烘托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 C. 颈联的“白狼河北”照应颔联下句中的“辽阳”,“音书断”“忆辽阳”照应,衔接紧密自然。 D. 尾联用月光渲染愁情,写出战争给一个幸福家庭带来的不幸遭遇,读来情味深长。 【答案】A 【解析】 “心生甜蜜之情”错误,这里以海燕的双宿双栖反衬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写出了她 的孤独寒寞。 【小题】2. 尾联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6 分) 【答案】①对丈夫的思念、盼望。十年间丈夫音讯断绝,漫漫长夜,少妇的思念、盼望之情 越发浓烈。②对丈夫的担心、忧虑。因为音讯断绝,丈夫征戍在外,生死未卜,少妇不免惴 惴难安。③女主人公的孤寂、愁苦之情。在秋夜独守空房,女主人公愁肠百转,感觉秋夜漫 长,足见其孤独空虚、寂寞悲愁。(每点 2 分) 【解析】 正确 五、默写(6 分) 【题干】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个人志向的提问,子路的理 想是治理千乘之国,三年之后,“ , ”。 【答案】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解析】略 【题干】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 句子: , 。 【答案】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解析】略 【题干】3、《谏太宗十思疏》中“ , ”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 普遍现象。 【答案】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解析】 略 六、材料题 【材料】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8 分) ①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给予灵感,②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药,③ 发明并提炼出了青蒿素,④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⑤经过屠呦呦带领团队艰苦卓 绝的科研攻坚,⑥解决了疟疾机理研究等诸多科研难题,⑦将治疗疟疾的药物价格降低数倍, ⑧让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小题】1. 请修改。 【答案】①“给予”改为“获取”(或“得到”“获得”等);③“发明”改为“发现”;⑤把“经过”调到“团 队”后;⑦“数倍”改为“几成”(或“若干”“很多”“不少”等)。(找出 1 分,改对一处得 1 分,意思 对即可。) 【解析】 正确 七、材料题 【材料】根据下面的漫画,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与漫画贴合,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在认真贯彻领导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杜绝“空话扶贫”之风。两者明 显的区别是:“空话扶贫”者目中无人,依着个人想法夸夸其谈,而“精准扶贫”者 ① ; “空话扶贫”者 ② ,而“精准扶贫”者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生活难题;“空话扶贫” 者 ③ ,而“精准扶贫”者工作切实有效,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小题】1. 请作答。 【答案】示例:①心系群众,少说空话而多干实事 ②不调查研究,计划变成空中楼阁 ③ 工作流于形式,令群众反感厌恶 【解析】 正确 八、作文题 【题干】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 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 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 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 【解析】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