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9 页
2020 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理)
试题
一、单选题
1.复数 ( )
A. B. C.0 D.
【答案】C
【解析】略
2.已知集合 , ,若 ,则 (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B
【解析】【详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或 .
若 ,则 ,满足 .
若 ,解得 或 .若 ,则 ,满足
.若 , 显然不成立,综上 或 ,选 B.
3.已知 ,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得到 ,再由 ,
结合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 ,得
又因为 ,
所以 ,即
1 ii
+ =
2i− 1
2 i 2i
{ }1,3,A m= { }1,B m= A B A∪ = m =
0 3 0 3 1 3 1 3
A B A∪ = B A⊆ 3m = m m=
3m = {1,3, 3}, {1,3}A B= = A B A∪ =
m m= 0m = 1m = 0m = {1,3,0}, {1,3,0}A B= =
A B A∪ = 1m = {1,3,1}, {1,1}A B= = 0m = 3m =
1tan 2
α = −
2
π α π< < sinα =
2 5
5
5
5
− 2 5
5
− 5
5
cos 2sinα α= − 2 2sin cos 1α α+ =
sin 1tan cos 2
αα α= = − cos 2sin .α α= −
2 2sin cos 1α α+ =
2 2sin 4sin 1α α+ = 2 1sin .5
α =第 2 页 共 19 页
因为 ,所以 .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正切求正弦的问题,熟记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4.如图 1,《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
尺,问折者高几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 原高一丈(1 丈=10 尺), 现被风折断,尖端
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为( )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如图,已知 , ,
∴ ,解得 ,
∴ ,解得 .
∴折断后的竹干高为 4.55 尺
故选 B.
5.已知等式 成立,则
( )
A.0 B.5 C.7 D.13
【答案】D
【解析】根据等式和特征和所求代数式的值的特征用特殊值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由 可知:
2
π α π< < 5sin 5
α =
5.45 4.55 4.2 5.8
10AC AB+ = 3BC = 2 2 2 9AB AC BC− = =
( )( ) 9AB AC AB AC+ − = 0.9AB AC− =
10
0.9
AB AC
AB AC
+ =
− =
5.45
4.55
AB
AC
=
=
2 3 2 4 2 14
0 1 2 141 (1( 2 ))x x x a a x a x a x− + ⋅ − = + + + +
2 4 14a a a+ + + =
2 3 2 4 2 14
0 1 2 141 (1( 2 ))x x x a a x a x a x− + ⋅ − = + + + +第 3 页 共 19 页
令 ,得 ;
令 ,得 ;
令 ,得
,
得, ,而 ,
所以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了特殊值代入法,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
6.过圆 外一点 引圆的两条切线,则经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过圆 外一点 ,
引圆的两条切线,则经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为 ,故选 .
7.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满足 , 为 的导函数,已知 的
图象如图所示,若两个正数 满足 ,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先从函数单调性判断 的取值范围,再通过题中所给的 是正数这一条
0x = 0 01 1a a⇒ ==
1x = 0 1 2 14 0 1 2 141 1(1)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1x = −
0 1 2 3 14 0 1 2 3 1427 27(2)( ) (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2) (1)+ 0 2 4 14 0 2 4 142( 28) 14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0 1a =
2 4 14 13a a a+ + + =
2 2 4x y+ = (4, 1)M −
4 4 0x y− − = 4 4 0x y+ − = 4 4 0x y+ + =
4 4 0x y− + =
2 2 2x y r+ = ( , )m n
2 0mx ny r+ − = A
( )f x (4) 1f = ( )f x′ ( )f x ( )y f x′=
,a b (2 ) 1f a b+ < 1
1
b
a
+
+则
(1 1,5 3) 1( , ) (5, )3
−∞ ∪ +∞ (1 ,53 ) ( ,3)−∞
2a b+ ,a b第 4 页 共 19 页
件和常用不等式方法来确定 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 的图象知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增,而 ,故由
可知 .故 ,
又有 ,综上得 的取值范围是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和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属于中档题.
8.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长为 4,宽为 的长方形,侧视图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
角形,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三视图确定原几何体是正三棱柱,由此可求得体积.
【详解】
由题意原几何体是正三棱柱,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考查棱柱的体积.解题关键是由三视图不愿出原几何体.
9.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若 ,则内角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正弦定理化边为角,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可得.
【详解】
1
1
b
a
+
+
( )y f x′= ( )f x ( )0, ∞+ 2 0a b+ >
( )(2 ) 1 4f a b f+ < = 2 4a b+ < 1 4 2 1 72 51 1 1
b a
a a a
+ − +< = − + = − + >+ − −
1
1
b
a
+
+ (1 ,53 )
3
4 3
3 4 3 2 3
3 2 3
1 2 3 4 4 32V = × × × =
ABC , ,A B C , ,a b c (2 )cos cosa b C c B− =
C =
6
π
4
π
3
π
2
π第 5 页 共 19 页
∵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
三角形中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和诱导公式,掌握正弦定理的边角互化是解
题关键.
10.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 3,侧棱与底面成 角,则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及底面边长求得正棱锥的高,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球半径
后可得球体积.
【详解】
如图,正三棱锥 中, 是底面 的中心,则 是正棱锥的高,
是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即 =60°,由底面边长为 3 得
,
∴ .
正三棱锥 外接球球心 必在 上,设球半径为 ,
则由 得 ,解得 ,
∴ .
故选:D.
(2 )cos cosa b C c B− = (2sin sin )cos sin cosA B C C B− =
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 sinA C B C C B B C A= + = + =
sin 0A ≠ 1cos 2C =
3C
π=
60°
4π 16π 16
3
π 32
3
π
A BCD− M BCD∆ AM
ABM∠ ABM∠
2 3 3 33 2BM = × =
tan 60 3 3 3AM BM= ° = × =
A BCD− O AM R
2 2 2BO OM BM= + 2 2 2(3 ) ( 3)R R= − + 2R =
3 34 4 3223 3 3V R
π ππ= = × =第 6 页 共 19 页
【点睛】
本题考查球体积,考查正三棱锥与外接球的关系.掌握正棱锥性质是解题关键.
11.设双曲线 的右顶点为 ,右焦点为 ,过点 作平行 的一条渐近
线的直线与 交于点 ,则 的面积为( )
A. B. C.5 D.6
【答案】A
【解析】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右顶点 、右焦点 的坐标,再求出过点 与
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的直线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点 的坐标,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中: ,因此右顶点 的坐标为
,右焦点 的坐标为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根据双曲线和
渐近线的对称性不妨设点 作平行 的一条渐近线 的直线与 交于点 ,所以
直线 的斜率为 ,因此直线 方程为: ,因此点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解得方程组的解为: ,即 ,所以
的面积为: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应用,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
力.
12.已知函数 , ,其中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若存在实数 ,使 成立,则实数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令 f(x)﹣g(x)=x+ex﹣a﹣1n(x+2)+4ea﹣x,
2 2
: 19 16
x yC − = A F F C
C B AFB△
32
15
64
15
A F F C
B
2 23, 4 5a b c a b= = ∴ = + = A
(3,0) F (5,0) 4
3y x= ±
F C 4
3y x= C B
FB 4
3 FB 4 ( 5)3y x= − B
2 2
4 ( 5)3
19 16
y x
x y
= −
− =
17
5
32
15
x
y
=
= −
17 32( , )5 15B − AFB△
1 32 32(5 3)2 15 15
× − × − =
( ) x af x x e −= + ( ) ( )ln 2 4 a xg x x e −= + − e
0x ( ) ( )0 0 3f x g x− = a
ln 2 1− − 1 ln 2− + ln 2− ln 2第 7 页 共 19 页
令 y=x﹣ln(x+2),y′=1﹣ = ,
故 y=x﹣ln(x+2)在(﹣2,﹣1)上是减函数,(﹣1,+∞)上是增函数,
故当 x=﹣1 时,y 有最小值﹣1﹣0=﹣1,
而 ex﹣a+4ea﹣x≥4,(当且仅当 ex﹣a=4ea﹣x,即 x=a+ln2 时,等号成立);
故 f(x)﹣g(x)≥3(当且仅当等号同时成立时,等号成立);
故 x=a+ln2=﹣1,即 a=﹣1﹣ln2.故选:A.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 满足 ,且 ,则
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得 ,再由数量积的定义可得结论.
【详解】
由题意 ,
∴ ,即 ,∴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求向量的夹角,掌握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14.函数 在 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1
【解析】本问题转化为曲线 交点个数问题,在同一直角
坐标系内,画出函数 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求
解即可.
【详解】
问题函数 在 的零点个数,可以转化为曲线
交点个数问题.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函数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1
2x +
1
2
x
x
+
+
,a b ( 2 ) ( ) 6a b a b+ ⋅ − = − | | 1,| | 2a b= = cos ,a b< >=
1
2
a b⋅
2 2 2( 2 ) ( ) 2 1 2 2 6a b a b a a b b a b+ ⋅ − = + ⋅ − = + ⋅ − × = −
1a b⋅ = cos , 2cos , 1a b a b a b< >= < >= 1cos , 2a b< >=
1
2
( ) cosf x x x= − [0, )+∞
cos ,y x y x= = ( [0, ))x∈ +∞
cos ,y x y x= = ( [0, ))x∈ +∞
( ) cosf x x x= − [0, )+∞ cos ,y x y x= =
( [0, ))x∈ +∞
cos ,y x y x= = ( [0, ))x∈ +∞第 8 页 共 19 页
由图象可知:当 时,两个函数只有一个交点.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考查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15.已知函数 图象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 _______.
【答案】3
【解析】求出导函数,由切线方程得切线斜率和切点坐标,从而可求得 .
【详解】
由题意 ,
∵函数图象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解得 ,
∴ .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导函数是解题基础,
16.设 为抛物线 的焦点, 为 上互相不重合的三点,且 、
、 成等差数列,若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交于 ,则 的坐标
为_______.
[0, )x∈ +∞
2( ) lnf x a x bx= − (2, (2)f
3 2ln 2 2y x= − + + a b+ =
,a b
( ) 2af x bxx
′ = −
(2, (2)f 3 2ln 2 2y x= − + +
4 32
ln 2 4 6 2ln 2 2
a b
a b
− = −
− = − + +
2
1
a
b
=
=
3a b+ =
F 2: 4C y x= , ,A B D C | |AF
| |BF | |DF AD x (3,0)E B第 9 页 共 19 页
【答案】 或
【解析】设出 三点的坐标,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抛
物线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抛物线 的准线方程为: ,设 ,由抛物
线的定义可知: , ,
,因为 、 、 成等差数列,所以有
,所以 ,
因为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交于 ,所以 ,因此有
,化简整
理得:
或 .
若 ,由 可知; ,这与已知矛盾,故舍去;
若 ,所以有 ,因此 .
故答案为: 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
三、解答题
17.等差数列 中,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设 ,记 为数列 前 项的和,若 ,求 .
【答案】(1) (2)
【解析】(1)由基本量法求出公差 后可得通项公式;
(2)由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求得 ,可求得 .
【详解】
解:(1)设 的公差为 ,由题设得
(1,2) (1, 2)−
, ,A B D
2: 4C y x= 1x = − 1 1 2 2 3 3( , ), ( , ), ( , )A x y B x y D x y
1 1| | ( 1) 1AF x x= − − = +
2 2| | ( 1) 1BF x x= − − = +
3 3| | ( 1) 1DF x x= − − = + | |AF | |BF | |DF 2 | |BF =
| |DF | |AF+ 1 3
2 2
x xx
+=
AD x (3,0)E EA ED=
2 2 2 2 2 2
1 1 3 3 1 1 1 3 3 3(3 ) (3 ) 9 6 4 9 6 4x y x y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1 3 1 3 1 3( )( 2) 0x x x x x x− + − = ⇒ = 1 3 2x x+ =
1 3x x= 1 3
2 2
x xx
+= 1 2 3x x x= =
1 3 2x x+ = 1 3
2 12
x xx
+= = 2
2 2 24 4 2y x y= = ⇒ = ±
(1,2) (1, 2)−
{ }na 1 6 31, 2a a a= =
{ }na
2 na
nb = nS { }nb n 62mS = m
na n= 5m =
d
n nS m
{ }na d第 10 页 共 19 页
因为 ,
所以
解得 ,
故 .
(2)由(1)得 .
所以数列 是以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
由 得 ,
解得 .
【点睛】
本题考查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解题方法是基本量法.
18.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某贫困县农科院针对玉米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力争有效地改
良玉米品种,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援,现对已选出的一组玉米的茎高进行统计,获得茎叶
图如图(单位:厘米),设茎高大于或等于 180 厘米的玉米为高茎玉米,否则为矮茎玉
米.
(1)求出易倒伏玉米茎高的中位数 ;
(2)根据茎叶图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列联表:
抗倒伏 易倒伏
1 ( 1)na n d= + −
6 32a a=
1 (6 1) 2[1 (3 1) ]d d+ − = + −
1d =
na n=
2n
nb =
{ }nb
1
12 2 2 21 2
n
n
nS
+
+−= = −−
62mS = 12 2 62m+ − =
5m =
n
m第 11 页 共 19 页
矮茎
高茎
(3)根据(2)中的列联表,是否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1%的前提下,认为抗倒
伏与玉米矮茎有关?
附: ,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答案】(1)190(2)见解析 (3)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1%的前提下,认为抗
倒伏与玉米矮茎有关.
【解析】(1)排序后第 10 和第 11 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2)由茎叶图可得列联表;
(3)由列联表计算 可得结论.
【详解】
解:(1) .
(2)
抗倒伏 易倒伏
矮茎 15 4
高茎 10 16
(3)由于 ,因此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
超过 1%的前提下,认为抗倒伏与玉米矮茎有关.
【点睛】
2
2 ( )
( )( )( )( )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2( )P K K
K
2K
190 190 1902m
+= =
2
2 45 (15 16 4 10) 7.287 6.63519 26 25 20k
× × − ×= = >× × ×第 12 页 共 19 页
本题考查茎叶图,考查独立性检验,正确认识茎叶图是解题关键.
19.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是 的中点.
(1)证明: 平面 ;
(2)设 是直线 上的动点,当点 到平面 距离最大时,求面 与面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取 中点 ,连接 ,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和性质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以确定点 到直线 的距离即为点
到平面 的距离,结合垂线段的性质可以确定点 到平面 的距离最大,最大
值为 1.
以 为坐标原点,直线 分别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
空间向量夹角公式,结合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取 中点 ,连接 ,
因为四边形 为菱形且 .
所以 ,
因为 ,所以 ,
又 ,
所以 平面 ,因为 平面 ,
所以 .
同理可证 ,
P ABCD− ABCD
120 , 2, ,BAD PA PB PC PD E∠ = ° = = = PB
PA ⊥ ABCD
F BC E PAF PAF EAC
2 7
7
BC M ,PM AM
B AF B
PAF E PAF
A , ,AF AB AP , ,x y z A xyz−
BC M ,PM AM
ABCD 120BAD∠ = °
AM BC⊥
PB PC= PM BC⊥
AM PM M=
BC ⊥ PAM PA ⊂ PAM
PA BC⊥
PA DC⊥第 13 页 共 19 页
因为 ,
所以 平面 .
(2)解:由(1)得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所以点 到直线 的距离即为点 到平面 的距离.
过 作 的垂线段,在所有的垂线段中长度最大的为 ,此时 必过 的
中点,
因为 为 中点,所以此时,点 到平面 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 1.
以 为坐标原点,直线 分别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所以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即
取 ,则 ,
,
所以 ,
所以面 与面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的应用,考查了二面角的向量求法,考查了推理
论证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0.设点 ,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 为椭
圆 上任意一点,且 的最小值为 0.
DC BC C=
PA ⊥ ABCD
PA ⊥ ABCD
PAF ⊥ ABCD PAF ∩ ABCD AF=
B AF B PAF
B AF 2AB = AF DC
E PB E PAF
A , ,AF AB AP , ,x y z A xyz−
(0,0,0), ( 3,1,0), (0,1,1), (0,2,0)A C E B
( 3,1,0), (0,1,1), (0,2,0)AC AE AB= = =
PAF (0,2,0)AB =
AEC ( , , )n x y z=
0,
0,
AC n
AE n
⋅ =
⋅ =
3 0,
0,
x y
y z
+ = + =
1y = 3( ,1, 1)3n = − −
21cos , 7| | | |
n ABn AB
n AB
⋅< >= =
⋅
2 2 7sin , 1 cos , 7n AB n AB< >= − < > =
PAF EAC 2 7
7
( )1 ,0F c− ( )2 ,0F c ( )2
2
2: 1 1xC y aa
+ = > P
C 1 2•PF PF 第 14 页 共 19 页
(1)求椭圆 的方程;
(2)如图,动直线 与椭圆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点 , 是直线
上的两点,且 , ,求四边形 面积 的最大值.
【答案】(1) ;(2)2.
【解析】(1)利用 的最小值为 0,可得
, ,即可求椭圆 的方程;
(2)将直线 的方程 代入椭圆 的方程中,得到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
直线 与椭圆 仅有一个公共点知, 即可得到 , 的关系式,利用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即可得到 , .当 时,设直线 的倾斜角为 ,则
,即可得到四边形 面积 的表达式,利用基本不等式
的性质,结合当 时,四边形 是矩形,即可得出 的最大值.
【详解】
(1)设 ,则 , ,
, ,
由题意得, ,
椭圆 的方程为 ;
(2)将直线 的方程 代入椭圆 的方程 中,
得 .
C
:l y kx m= + C M N l
1F M l⊥ 2F N l⊥ 1 2F MNF S
2
2 12
x y+ =
1 2•PF PF
2
2 2 2 2 2
1 2 2
1• 1aPF PF x y c x ca
−= + − = + − [ ],x a a∈ − C
l y kx m= + C x
l C 0∆ = m k
1 1d F M= 2 2d F M= 0k ≠ l θ
1 2 tand d MN θ− = × 1 2F MNF S
0k = 1 2F MNF S
( ),P x y ( )1 ,F P x c y= + ( )2 ,F P x c y= −
2
2 2 2 2 2
1 2 2
1• 1aPF PF x y c x ca
−∴ = + − = + − [ ],x a a∈ −
2 21 0 1 2c c a− = ⇒ = ⇒ =
∴ C
2
2x y 12
+ =
l y kx m= + C 2 22 2x y+ =
( )2 2 22 1 4 2 2 0k x kmx m+ + + − =第 15 页 共 19 页
由直线 与椭圆 仅有一个公共点知, ,
化简得: .
设 , ,
当 时,设直线 的倾斜角为 ,
则 ,
,
,
,
∴当 时, , ,
.
当 时,四边形 是矩形, .
所以四边形 面积 的最大值为 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与性质、直线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向量知识、二次
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思想.
21.已知函数 .
l C ( )( )2 2 2 216 4 2 1 2 2 0k m k m∆ = − + − =
2 22 1m k= +
1 1 2 1
k md F M
k
− += =
+ 2 2 2 1
k md F M
k
+= =
+
0k ≠ l θ
1 2 tand d MN θ− = ×
1 2
1=MN d dk
∴ ⋅ −
( )1 2 1 2 2
21 1= 2 1
mS d d d dk k
∴ × ⋅ − ⋅ + = +
2 22 1m k= +
2 2
2 4 4= 11 1
m mS k m m m
∴ = =+ + +
0k ≠ 1m > 1 2m m
+ >
2S + ≥ = = 当且仅当 时取到最小值
m 2 m 2∴− ≤ ≥ −恒成立,解得
[ )m 2 +∞∴ −的取值范围为 ,
( )1 ( ) ( ) ( ) 1f x 0, ,f x x mx
∞+ =′ + +定义域为
( ) 21 1 0x mxf x x mx x
+ += + + = =′ 2 1 0x mx+ + =
( )f x 1 2 1 2, (0 )x x x x< <
1 2,x x 2 1 0x mx+ + =
1 2 1 2, 1x x m x x∴ + = − =
∴ ( )1 2m x x= − + 2 21 2
1 2
2 1
,x xx xx x
= =第 17 页 共 19 页
则
由
由 ,则 上单调递减
,即
由 知
综上所述, 的最小值为 .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
最值,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本题的难点有两个,其
一是求出 ,其二是构造函数
( ) ( ) 2 2
1 2 1 1 1 2 2 2
1 1ln ln2 2f x f x x mx x x mx x − = + + − + +
( ) ( )2 2 1
1 2 1 2
2
1 ln2
xx x m x x x
= − + − +
( ) ( )2 2 2 2 1
1 2 1 2
2
1 ln2
xx x x x x
= − − − +
( )2 21
1 2
2
1ln 2
x x xx
= − −
1 1 2
2 2 1
1ln 2
x x x
x x x
= − −
( )1
1 2
2
1 10 , , ln , 0 1,2
xx x t g t t t tx t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