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2019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附解析Word版)

ID:433298

大小:375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历史 专题 25(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1.(2019 年全国卷Ⅰ)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 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 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 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 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 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 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 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 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 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 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 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答案】 【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 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 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1)根据“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 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得出其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根据 “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 照《周礼》,设公、 侯、伯,”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强 调“德治”。 (2)对象:根据“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 制”,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对象是军人。根据“把爵位封授给 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得出对象是官员。 作用:结合商鞅变法 影响从打破世卿世䘵、提高军队斗志、有利于 统一等角度概括。结合三国时期的内容可从对西晋的建立的影响角度 考虑。 2.(2019 年全国卷Ⅱ)【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 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 30 年期公 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 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 的 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 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 8 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 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 胜的意义。 【答案】 (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 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 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 主义。 【解析】(1)作用: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的背景可得出前期为推动领导 力量,为推翻幕府做出了贡献。根据材料“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 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 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得出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根据所学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 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根据材料“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 30 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并结合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从 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生存艰难等方面概括。 (2)根据所学可从维护政府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 资本主义等角度概括。 3.(2019 年全国卷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 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 年,康 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 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 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 12 个专局来负 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 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 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 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 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 性质。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 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 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 向开制度局的原因有自身认识的改变、赢得光绪的支持及减少阻力等 方面。 (2)特点: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 可知体现的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 对皇帝负责”可知体现的是注重维护皇帝的权威;根据材料“制度局 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 12 个专局 来负责执行”可知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4.(2019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 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 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 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 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 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 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 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 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 因。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 明其积极效果。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 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 【答案】 (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 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 会发生剧烈变革。 【解析】(1)态度: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 “恶法…固无待言”“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 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 度。原因:根据“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梁 启超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根据“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 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 (2)政策设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免役法的内容进行阐 述;积极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免役法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 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根据材料”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 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主 观上可知为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客观上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形 势进行分析。 5.(2018 年全国卷Ⅰ)[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 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 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 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 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 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 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 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 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 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解析】第(1)问,“区别”,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 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 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前纪年法 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 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第(2)问,“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 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 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 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 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 分析。&网 6.(2018 年全国卷 II)[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1966 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 识的社会风气。1977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 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 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 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 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 年 11 月, 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 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 年 12 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 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 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 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说明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 分) 【答案】 (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 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 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 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解析】(1)背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 材料中的“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 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文革”时期的相关史实可得 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由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 开的;再结合所学世界史关于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知,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依然方兴未艾,这也由于对 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而得以影响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容:需要结合 材料回答,由材料中“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国务院科技领 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等信息可以得出 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 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恢复高 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可以得出恢复教育 考试招生制度;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 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可以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 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和科技体制改革的 相关背景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等知识回答。结合前面的背景与上 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改革的内容使得我国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 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相关史实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来看,这一改革推动科研领领域 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7.(2018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 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 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 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 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 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 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 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 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 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 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 革。 【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 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 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 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 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 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从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 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 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 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 《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 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 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 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 8.(2017 年全国卷Ⅰ)[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 大的变动。1978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 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 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 年 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 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 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 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 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 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 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 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 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 义。(7 分)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 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 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9.(2017 年全国卷 II)[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 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 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 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 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 并大清门、正阳门外学 科,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 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 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 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 及启示。(7 分) 【答案】 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 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也要部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 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 福祉为宗旨。 【解析】(1)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 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 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 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 (2)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 ‘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 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 认识来说明。 10.(2017 年全国卷Ⅲ)【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 等”,定罪 1537 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 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 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 《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 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 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 500 条,删繁就 简,比旧律减少死刑 81 条、流放刑 154 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 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8 分) 【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 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 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1)本问需要学生读懂材料内容,可以通学科过对材料内容 的翻译来完成,不要直接引用原文。通过翻译来解决问题即可。 (2)依据材料前部分旧法律局限性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再结合法 律对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等来分析即可。 11.(2017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 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 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 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 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 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 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 作用。(3 分)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 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 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2)问依据材料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 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胡乐、 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信息从“方 式、内容”等角度归纳回答。 (3)问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 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的信息并结合所学 孝文帝改革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 角度分析回答。 12.(2017 年海南卷)[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1978 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 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 年 2 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 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 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 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 报道、不推广。1979 年 9 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 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 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 年 9 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 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 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 年 9 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 广。1980 年 11 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 15%;到 1983 年初,这一比例达到 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 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 点及改革的意义。(9 分) 【答案】 (1)“左”倾错误的影响;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 政治经济体制冲突;(6 分) (2)特点: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 制到予以肯定 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旧体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促进农业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革事业蓬勃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 分) 13.(2016 年全国卷Ⅰ)【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 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 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 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 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 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 293 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 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 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 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 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 分)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 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 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第(1)问,由“他 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 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 293 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 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朝廷主持 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 考点: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谱牒改革 (2016 年全国卷 II)【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 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 年,清政府改 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 1903 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 年决 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 36 镇,为常备军,服役期 3 年。在自愿 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 年,兵部与练兵处合 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 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 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 分) 【答案】(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 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 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特点主要依据材料概括,围绕机构设置、军 制、训练方式、征兵方式、服役期限、武器等来谈。 (2)第二问影响,其实材料最后一句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一点一定 要写上。此外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可以概括出其他的一些影响。要肯 定它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军队建设的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陆军改革·新军 14.(2016 年全国卷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 398 年,拓 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 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 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 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 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 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 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 史》 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 分) 【答案】 (1)内容:改变拓跋珪时的做法,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 拜;尊崇“天子七庙”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 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2)意义:改用汉族的庙号制度,加强了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 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 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有教材依托。答内容只需从材料概括 即可。要抓住关键词“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答 意义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再结合第一问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改革 15.(2016 年上海卷)中华民族(14 分) 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 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答案】史实: 水平 1:能围绕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在中华文明的初 始阶段,中原是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 民、开通两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 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 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 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 族在冲突中融合。蒙元时期,疆域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及澎 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 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臧大 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总之,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民族联系 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水平 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其他答案。 组织: 水平 l:叙述育逻辑、时序感强 水平 2:叙述较连贯、时序感较强 水平 3:语句通顺 其他答案。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孝文 帝改革和民族融合;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 蕃关系;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康乾盛世(上)·清朝巩固多民 族国家的措施 16.(2016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 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 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 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 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 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 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 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 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 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 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 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 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 的原因。(4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 的原因。(3 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 底的教训。(3 分) 【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 (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 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 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17.(2016 年海南卷)[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1398 年,16 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 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 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 (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 一 斗”。他又省并州县,4 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 建文元年(1399)2 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 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 年 7 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 文帝下落不明。——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 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的意义。(6 分) 【答案】 (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6 分) (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 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6 分)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国古代改革•建文帝改革 18.(2015 年全国卷Ⅰ)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 “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 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 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 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 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 “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 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 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 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 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 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 分)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6 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 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 分) 【解析】第(1)问“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中归纳概括 即可,材料信息“这(铸造开元通宝)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 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等可归纳为推动了衡法向 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等。 第(2)问“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材料信息“‘钱’取代‘铢’成 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 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可归纳出“终止了五铢钱长 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等。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 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角度补充。 19.(2015 年全国卷 II)(15 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 180 两,正七品知县 45 两, 正九品官员 33 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 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 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 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 “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 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 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 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 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 分)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 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8 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 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 分) 20.(2015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米了震撼和 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 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 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 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 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 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 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 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 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 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 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 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 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米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 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 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 这一错误的实质。(1 分)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 方表面化。 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 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21.(2014 年全国卷Ⅰ)(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 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 迅速增至 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 1000 多条,“律令 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 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 多达 906 卷,770 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 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 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 20 篇、620 条、27600 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 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 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 【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 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 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魏晋时期的法制改革。旨在考查学 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题 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不再适应现实需要”、“‘秦汉旧律’竟多达 906 卷,770 余万字……改定的新律……共 20 篇、620 条、27600 字”、“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 新律以刑法为主体”、“新律……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归纳 作答;第(2)题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西汉建立后……《春秋》一 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 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 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归纳作答。 22.(2014 年全国卷 II)(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 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 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 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 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 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 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 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9 分) 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 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 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3.(2014 年山东卷)(10 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 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 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 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 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 分) 【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 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本题以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有 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 从材料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 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实现富国强兵。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光绪帝仍然主张“以圣贤义 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也就是只 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的伦理纲常仍然是根本;而康有为认为“而根 本不净,百事皆非” “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此可以 看出他主张进行根本变革,变革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 资本主义。 24.(2014 年福建卷)【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 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 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 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 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 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 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 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 1861 年改革“延缓了革 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 分) 【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 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 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 料信息和迁移、运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问中的“国家” 联系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国不难回答;对“绝望的搏斗”的理解较难, 其思考路径是对比材料一中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落后的封建 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第(2)问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命 题者的考查意图。“延缓了革命”实质上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 影响,“不能消除革命”是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然后根据 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进行回答。 25.(2014 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 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 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 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 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 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 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 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 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 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 于怀”的。(5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 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 分) 【答案】 (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 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法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导。 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 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 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考查梭伦为给予原来无公民权的债 务奴隶参政权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结合 其作用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改革措施——财产等级制度, 可知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途径应从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 的具体措施上归纳。第(3)问实质是对梭伦改革的积极性、局限性的 考查。民主制度的拥护者拥护的理由应从改革为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上分析;反对者拥戴的理由应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或改革的不彻底, 即保留贵族部分特权方面分析。 26.(2013 年全国卷Ⅰ)(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 年 1 月 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 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 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 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 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 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 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 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 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 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 处。(6 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 分) 【答案】(15 分)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 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题干以《清德宗实录》中慈禧太后发布的诏谕等相关记载为 情境,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寻找两次改革的共 同点,分析两者差异较大的原因,概括新政的实质。学生通过分析要 清楚这段记述的主题是学习西方,包含反对舍本逐末,主张进行政治 改革,指定重要大臣逐步推行改革等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学生要 能调用与此相关的所学知识,了解这些改革和诏谕产生的时代背景。 设问要求找到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引导语是“概括”、 “分析”和“指出”等,组织答案的资源是材料和所学知识。关键词 是“共同之处”、分析“原因”。答案基本要围绕着学习西方的侧重点、 学习西方的主体、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改革内容的侧重点、改革时 代背景等角度进行组织。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且学生比较熟悉,答案素材来源于材料和 所学知识,材料的理解难度不大,引导语和关键词的表述学生也比较 熟悉。但是由于学生对实质、原因等理性思考还不是很熟练,所以本 题难度约为 0.4-0.5 之间。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