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06遗传的分子基础(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2019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06遗传的分子基础(带解析Word版)

ID:429966

大小:698.29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生物 专题 06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19•全国卷Ⅰ•T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UUU,若要在体外合成 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 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 mRNA 为模板(mRNA 上的密码子决 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 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 tRNA,①错 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 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 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 ②错误。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 2.(2019•天津卷•T1)用 3H 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A.DNA 复制的场所 B.m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 C.分泌蛋白的运输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答案】A 【解析】DNA 复制需要 DNA 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 ATP 和 DNA 聚合酶,A 正确;m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 开始翻译 mRNA 上的密码子,需要 tRNA 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 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 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 酸无关,C 错误;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 A。 3.(2019•江苏卷•T3)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 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 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 DNA 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答案】C 【解析】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 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 是 遗传物质。N 是蛋白质和 DNA 共有的元素,若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 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 DNA 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 错误;噬菌体的 DNA 合成的模板来 自于噬菌体自身的 DNA,而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 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 错误。 4.(2019•浙江 4 月选考•T20)为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 DNA 还是蛋白质, 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 S 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 R 型及 S 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 R 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 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DNA 【答案】C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 S 型菌的 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离开,与 R 型菌混 合培养,观察 S 型菌各个成分所起的作用。最后再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 S 型 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甲组中培养一段 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 R 型菌转化成了 S 型菌,因此甲组培 养皿中不仅有 S 型菌落也有 R 型菌落,A 选项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质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 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测转化物质是 DNA,B 选项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 DNA 酶,DNA 被水解后 R 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 DNA 参与了 R 型菌的转化,C 选项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 物质是 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 选项错误。 5.(2019•浙江 4 月选考•T2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 DNA 分子转录一次,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合成多肽链的模板 B.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没有解开 DNA 双螺旋结构的功能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 mRNA 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D.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 mRNA 上 3 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组成 【答案】A 【解析】遗传信息的表达主要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 R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在发生细胞核中。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 白质的过程,场所为核糖体。一个 DNA 分子转录一次,形成的 mRNA 需要进行剪切加工,可能合成一条或多 条模板链,A 选项正确;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兼具解旋功能故不需要 DNA 解旋酶参与转录,B 选项错误; 在转录过程中,mRNA 上可附着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得到数条相同的 mRNA,而不是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C 选项错误;mRNA 由核糖核苷酸构成,不具有脱氧核苷酸,D 选项错误。 6.(2019•浙江 4 月选考•T24)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 复制前需合成 rRNA 和蛋白质 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 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 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S 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均满足 甲乙两图中表示的 2 组染色体组和 2N 对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 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图丁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精细胞后,细胞中的染 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RNA 参与氨基酸的运输,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如 DNA 复制需要的酶等,A 选项正确;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消失则必然伴随着丝粒的分裂,B 选项错误; 丙图表示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则 性染色体应该是两条 X 染色体或两条 Y 染色体,C 选项错误;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经 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成两个而导致的染色体组数减半,D 选项错误。 7.(2019•浙江 4 月选考•T25)在含有 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 DNA 复制时,BrdU 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 链中,形成 BrdU 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 DNA(一条链被标 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 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 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 BrdU 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1/2 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1/4 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 DNA 分子被 BrdU 标记 D.3/4 的 DNA 单链被 BrdU 标记 【答案】D 【解析】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复制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时,共有 4 个细胞, 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含半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共有 2 条,含全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共 有 6 条。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含半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分别在两个细胞中,故有两 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荧光全被抑制,有两个细胞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一条染色单体荧光被 抑制,故 A、B 选项正确;一个 DNA 分子中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由于 DNA 为半保留复制,故不含 BrdU 标 记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位于两个 DNA 分子中,新复制得到的脱氧核苷酸链必然含 BrdU 标记,故所有 DNA 分子都被 BrdU 标记,C 选项正确;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一共 有 16 条 DNA 单链,含 BrdU 标记的有 14 条,故有 的 DNA 单链被 BrdU 标记,D 选项错误。 8.(2018•全国Ⅰ卷•T2)生物体内的 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 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 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 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 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 RNA 聚合酶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都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A 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 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 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 DNA 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 DNA 与酶(成 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B 错误;DNA 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 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 DNA 聚合酶,C 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 RNA 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 RNA 聚合酶,D 正确。 9.(2018•全国Ⅲ卷•T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 B.T2 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B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A 正确;T2 噬菌体是一 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可见,T2 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 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 HIV 病毒主要侵染 T 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 正确;阻断 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 正确。 10.(2018•江苏卷•T3)下列关于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 DNA 的合成都需要 DNA 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 DNA 和 RNA 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 DNA 和 RNA 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 DNA 和 RNA 的参与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内 DNA 的合成需要 RNA 为引物,A 错误;真核细胞中的 DNA 和 RNA 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 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 DNA 和 RNA,B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了转化因子的 存在,体外转化试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 DNA,C 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 和翻译两个过程,都需要 DNA 和 RNA 的参与,D 正确。 11.(2018•浙江卷•T22)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 DNA 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 杆菌的唯一氮源是 14NH4Cl 或 15NH4Cl。a、b、c 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 DNA 离心后在离心管中 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a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 14NH4Cl 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b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 DNA 都是 14N–15N-DNA D.实验结果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 14NH4Cl 或 15NH4Cl”和“条带表示大肠杆菌 DNA 离心后在离心 管中的分布位置”可知: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 正确;分析图示可知:a 管中的 DNA 密度最大,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 15NH4Cl 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 错误;b 管中的 DNA 密度介于 a、c 管中的之间,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 DNA 都是 14N–15N-DNA,C 正确;实验结果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 是半保留复制,D 正确。 12.(2018•浙江卷•T2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噬幽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 TMVA 的 RNA 和 TMVB 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 检测到 A 型病毒,说明 RNA 是 TMVA 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而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 体极少数具有放射性,A 错误;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菌是基因重组 的结果,B 错误;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说明 DNA 是遗传 物质,C 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 TMVA 的 RNA 和 TMVB 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 细胞后,可检测到 A 型病毒,说明 RNA 是 TMVA 的遗传物质,D 正确。 13.(2018•浙江卷•T25)miRNA 是一种小分子 RNA。某 miRNA 能抑制 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 蛋白)的合成。 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 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 B.W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miRNA 与 W 基因 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T、C 与 G 配对 D.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 miRNA 直接与 W 基因 mRNA 结合所致 【答案】B 【解析】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A 错误;真核细胞内 W 基因转录形 成的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 正确;miRNA 与 W 基因 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即 A 与 U、C 与 G 配对,C 错误;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 miRNA 与蛋白质结合 形成的 miRNA 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 W 基因的 mRNA 结合所致,D 错误。 14.(2018•海南卷•T10)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分子 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DNA 和 RNA 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D.转录时有 DNA 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 【答案】B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 分子,A 正确;真核细胞内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 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B 错误;DNA 由双链构成,RNA 一般由单链构成,两者都含有磷酸二酯键,C 正确;转录时有 DNA 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D 正确。 15.(2018•海南卷•T13)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逆转录和 DNA 复制的产物都是 DNA B.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D.细胞核中的 DNA 复制和转录都以 DNA 为模板 【答案】C 【解析】逆转录和 DNA 复制的产物都是 DNA,A 正确;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B 正确; 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脱氧核苷酸,C 错误;细胞核中的 DNA 复制和转录 都以 DNA 为模板,D 正确。 16.(2018•海南卷•T15)现有 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 14N(表示为 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 杆菌在含有 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 DNA 分子的组成类型 和比例分别是 A.有 15N14N 和 14N14N 两种,其比例为 1∶3 B.有 15N15N 和 14N14N 两种,其比例为 1∶1 C.有 15N15N 和 14N14N 两种,其比例为 3∶1 D.有 15N14N 和 14N14N 两种,其比例为 3∶1 【答案】D 【解析】将含有 14N14N 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 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 代 DNA 为 2 个 14N14N-DNA 和 2 个 14N15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 6 个 15N14N -DNA 和 2 个 14N14N-DNA,比例为 3∶1,D 正确。 17.(2017•新课标Ⅱ卷•T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 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解析】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A 错误;T2 噬菌 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 mRNA 和蛋白质,B 错误;用含有 32P 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 32P 标记的大 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能将 T2 噬菌体的 DNA 标记上 32P,即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 的核酸中,C 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 HIV,它的遗传物质是 RNA,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 错误。 18.(2017•新课标Ⅲ卷•T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 和 mRNA 都从 DNA 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 RNA 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 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RNA 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A 正确;根据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原 则,不同 RNA 形成过程中所用的模板 DNA 是不同的,所以两种 RNA 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 正确;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也会发生 RNA 的合成,C 错误;转录产生 RNA 的过程是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 RNA 链可以与相应的模板链互补,D 正确。 19.(2017•江苏卷•T2)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 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 的 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32P 标记 【答案】C 【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 S 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 么,A 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 T2 噬菌体颗粒,沉淀物 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 正确;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 32P 标记,有 的不带有 32P 标记,D 错误。 20.(2017•海南卷•T24)DNA 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 DNA 分子中 (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 DNA 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 DNA 分子,后一比值等于 1 【答案】D 【解析】由于双链 DNA 碱基 A 数目等于 T 数目,G 数目等于 C 数目,故(A+C)/(G+T)为恒值 1,A 错。A 和 T 碱基对含 2 个氢键,C 和 G 含 3 个氢键,故(A+T)/(G+C)中,(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 错。(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 DNA 分子可能是双链, 也可能是单链,C 错。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 D NA 分子,是双链 DNA,(A+C)/(G+T)=1,D 正确。 21.(2017•海南卷•T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 B.HIV 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 DNA 的模板 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D.一个基因的两条 DNA 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 RNA 【答案】B 【解析】一种氨基酸对应有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A 错。HIV 的遗传物质为单链 RNA,可以逆转录生成 DNA,B 正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生成 RNA 和翻译合成蛋白质,C 错。一个基因的两条 DNA 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 RNA,但转录是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的,D 错。 22 .( 2017 • 江 苏 卷 • T23 ) 在 体 外 用 14C 标 记 半 胱 氨 酸 -tRNA 复 合 物 中 的 半 胱 氨 酸 ( Cys ),得 到 *Cys-tRNA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Ala-tRNACys(见下图,tRNA 不变)。如果该*Ala-tRNACys 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 14C 标记的多肽链 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 tRNA 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 C.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 Cys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 Ala D.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 Ala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 Cys 【答案】AC 【解析】多聚核糖体是指一条 mRNA 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被 14C 标记的多肽链,A 正确;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按碱基互补原则进行配对,与 tRNA 携带的氨基酸无关,B 错误;由于该 tRNA 携带的氨基 酸由 Cys 替换成 Ala,则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 Cys 的位置会被替换成 Ala,C 正确;该 tRNA 本应运输 Cys,则 Ala 的位置不会替换为 Cys,D 错误。 23.(2016•江苏卷•T1)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 T2 噬菌体的 DNA 是用 32P 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S 型 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B 错误;T2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 标记噬菌体,C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正确。 24.(2016•江苏卷•T18)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 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 RNA 引导核酸内切酶 Cas9 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 计向导 RNA 中 20 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 DNA 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右图)。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Cas9 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 B. 向导 RNA 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C. 向导 RNA 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 若 α 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 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中合成,A 正确;向导 RNA 中双链间遵循碱基互 补配对原则,B 正确; 向导 RNA 可通过转录形成,逆转录酶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C 错误;由于 α 链与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相 同,故两链碱基相同,只是其中 T 与 U 互换,D 正确。 25.(2016•全国卷II•T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 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某物质可插入 DNA 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 DNA 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 DNA 分子 的解旋,因此会阻碍 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 三项均正确;因 DNA 分子的复制发生 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 项错误。 26.(2016•江苏卷•T22)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 码子 CGG 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 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多选)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B.植酸酶 mRNA 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 DNA 热稳定性降低 D. 配对的反密码子为 UCU 【答案】BCD 【解析】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对应精氨酸,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A 错误。由于密码子改变,植酸 酶 mRNA 序列改变,B 正确。由于密码子改变后 C(G)比例下降,DNA 热稳定性降低,C 正确;反密码子与 密码子互补配对,为 UCU,D 正确。 27.(2015•安徽卷•T4)Qβ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 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 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 RNA 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 QβRNA。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RNA 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 B.QβRNA 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 RNA 的过程 C.一条 QβRNA 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D.QβRNA 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答案】B 【解析】QβRNA 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 代 RNA,所以 A 错误,B 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 QβRNA 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 错误;由题意可知: 有 QβRNA 复制酶,QβRNA 的复制才能进行,QβRNA 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 QβRNA 的复制之前,D 错误。 28.(2015•新课标卷Ⅰ•T5)人或动物 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 的空间结构 改变后成为 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 可以诱导更多的 PrPc 转变为 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 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 转变为 PrPBc 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段,而朊粒为蛋白质,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 错误; 朊粒通过诱导正常的蛋白质转变为 PrPBc (朊粒)而实现朊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细胞的二分 裂,B 错误;“PrP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 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 导致其功能发生了变化,C 正确;PrPc 转变为 PrPsc 的过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 变化,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上,它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相应的蛋白质,D 错误。 29.(2015•重庆卷•T5)结合题图 5 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 B. 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答案】D 【解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A 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同的 核苷酸序列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 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信 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 项正确;构成基因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 项 错误。 30.(2014•江苏卷•T4)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并通过分别豌豆的测交实验 验证了两大规律,故 A 错。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B 错。富兰克林 和威尔金斯提供了 DNA 的 X 射线衍射图谱,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故 C 正确。赫 尔希和蔡斯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 31.(2014•上海卷•T4)某亲本 DNA 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 DNA 子链,以黑 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 DNA 子链,该亲本双链 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答案】D 【解析】亲代 DNA 双链用白色表示,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 DNA 分子只含 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 DNA 分子以这两个 DNA 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 DNA 分子 中,都含有黑色的 DNA 子链,故 D 正确。 32.(2014•上海卷•T15)在 DNA 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 A 和 G,用另一长度 的塑料片代表 C 和 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 DNA 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答案】A 【解析】A 和 G 都是嘌呤碱基,C 和 T 都是嘧啶碱基,在 DNA 分子中,总是 A=T,G=C,依题意,用一种长度 的塑料片代表 A 和 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 C 和 T,则 DNA 的粗细相同。 33.(2014•山东卷•T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 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 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 A2、T2、C2、G2,DNA 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 A、T、G、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 曲线应为水平,A 项错误; (A2+C2)/(T2+G2)= ( T1+G1 ) / ( A1+C1 ) ,B 曲 线 应 为 双 曲 线 的 一 支 , B 项 错 误 ; ( A+T ) / ( G+C ) = (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 项正确;(A1+T1)/(G1+C1)=(T2+A1)/(C2+G2),D 项错误。 34.(2014•江苏卷•T1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C 【解析】原则上含DNA的生物材料都行,只是DNA含量高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酵母和菜花可作为提取DNA 的材料,故A正确;DNA 在2 mol/ L NaCl 溶液和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B正确;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 搅拌,鸡血细胞会破裂,因DNA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不会析出,C项错误; 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 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故D正确。 35.(2014•上海卷•T6)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 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 mRNA 通 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B.原核生物的 tRNA 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 mRNA 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答案】D 【解析】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因此 mRNA 只有全部 转录之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翻译,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是边转录边翻译。故选 D 36.(2014•上海卷•T11)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终止位点(TTS)、起始密码 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的排列顺序是 A.ATG—TGA—TSS—TTS B.TSS—ATG—TGA—TTS C.ATG—TSS—TTS—TGA D.TSS—TTS—ATG—TGA 【答案】B 【解析】转录起始位点(TSS)与转录终止位点(TTS)是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分别位于编码区的上游与下 游,而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和终止密码子 编码序列(TGA)则是由编码区中的序列转录而来的,故 选 B。 37.(2014•上海卷•T12)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 DNA,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 ACGCAT,以该链的互补链 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 mRNA,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 DNA(称为 cDNA)。由这条 cDNA 链为模板复 制出的 DNA 单链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A.ACGCAT B. ATGCGT C. TACGCA D. TGCGTA 【答案】A 【解析】ACGCAT 的互补链为 TGCGTA,以此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 mRNA 为 ACGCAU,它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 单链 DNA(称为 cDNA)为 TGCGTA,由这条 cDNA 链为模板复制出的 DNA 单链就这 ACGCAT,故选 A。 38.(2014•上海卷•T29)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 21-23 个核苷酸的小分子 RNA(简称 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 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 miR 抑制基因表达的分 子机制是 A.阻断 rRNA 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 DNA 分子的解旋 C.干扰 tRNA 识别密码子 D.影响 RNA 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答案】C 【解析】miR 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 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这样就能阻断 mRNA 的翻译,与此意 思相关的选项就是 C. 39.(2014•福建卷•T5)STR 是 DNA 分子上以 2~6 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 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 STR 用作亲子鉴定,如 7 号染色体有一个 STR 位点 以“GATA”为单元,重复 7~17 次;X 染色体有一个 STR 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 11~15 次。某女性 7 号染色体和 X 染色体 DNA 的上述 STR 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 STR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 STR 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 和(GATA)14 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 X 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 的概率是 1/2 【答案】C 【解析】作为亲子鉴定的标志,应能在前后代之间保持稳定性,所以 STR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A 正 确;不易变异不等于不变异,为了减少由于变异等产生的误差,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 STR 进行检测,B 正确;图中(GATA)8 和(GATA)14 均是位于 7 号这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丝分裂时,二者不分离,要进入一 个子细胞中去,C 错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即该女性的两条 X 染色体彼 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故形成含有图中(ATAG)13 的概率是 1/2,D 正确。 40.(2014•海南卷•T20)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若要探究 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 B.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期形态特征 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 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 【答案】D 【解析】可通过比较行为、形态特征判断,必须以相同材料进行亲子鉴定,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不 GATA GATA…………… GATA GATA…………………………… 重复 8 次,STR 表示为(GATA)8 重复 14 次,STR 表示为(GATA)14 7 号染色体 …………… …………………………… ATAG ATAG ATAG ATAG 重复 11 次,STR 表示为(ATAG)11 重复 13 次,STR 表示为(ATAG)13 X 染色体 能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D 错误。 41.(2014•海南卷•T2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 ④能转录产生 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携带遗传信息、能转录、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①④⑥正确,② 能转运氨基酸的是 tRNA、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 mRNA、⑤反密码子位于 tRNA 上。 42.(2014•海南卷•T24)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 X 和物质 Z,可得到相应产物 Y。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X 是 DNA,Y 是 RNA,则 Z 是逆转录酶 B.若 X 是 DNA,Y 是 mRNA,则 Z 是脱氧核苷 C.若 X 是 RNA,Y 是 DNA,则 Z 是限制性内切酶 D.若 X 是 mRNA,Y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 Z 是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若 X 是 DNA,Y 是 RNA,则 Z 是转录酶,A 错;若 X 是 DNA,Y 是 mRNA,则 Z 是核糖核苷,B 错;若 X 是 RNA,Y 是 DNA,则 Z 是逆转录酶,C 错;若 X 是 mRNA,Y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 Z 是氨基酸,D 正确。 43.(2014•四川卷•T3)将牛催乳素基因用 32P 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 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 B. 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 mRNA C. 连续分裂 n 次后,子细胞中 32P 标记的细胞占 1/2n+1 D. 该基因翻译时所需 tRNA 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 A.G.C.T.U 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故 A 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 的 DNA 片段,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指导合成 RNA 的过程,故 B 正确。连续分裂 N 次,子细胞中被 标记的细胞占 1/2n-1,故 C 错。 44.(2014•江苏卷•T6)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 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答案】B 【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 在侵染过程中HIV整 体进入T淋巴细胞内,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的遗传物质RNA,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 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出大量的HIV,然后由被感染的 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可见科研中可以研发抑制 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选项均正确。 45.(2014•江苏卷•T20)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 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转录,不会形成mRNA,所以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 个。转录是指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也在DNA上。在细胞 周期中,基因选择性表达,,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46.(2013•新课标卷 II•T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 验 ⑤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7.(2013•广东卷•T3)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 DNA 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 DN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 DNA 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 和 Crick 构建了 DNA 双 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吗,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 DNA 双螺旋结构, 就可以发现 DN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清楚了 DNA 双螺旋结构,就为 DNA 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 础,而且 Waston 和 Crick 也对 DNA 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48.(2013•海南卷•T13)关于 T2 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 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 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 和 DNA 都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 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答案】D 【解析】T2 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中蛋白糊中含有 S 元素,而核酸不含,A 错误;T2 噬菌体是细菌 病毒,其寄主细胞是细菌,而酵母菌是真菌,B 错误;T2 噬菌体是 DNA 病毒,不含 RNA,其遗传物质是 DNA,C 错误;病毒可以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大量增殖,D 正确。 49.(2013•海南卷•T12)甲(ATGG)是一种单链 DNA 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 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 6 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答案】D 【解析】甲是单链 DNA,乙是 RNA、丙是 ATP,三者都含有核糖,其中 DNA 中含脱氧核糖,RNA 和 ATP 中含 有核糖,A 正确;甲为 ATGG,含有 3 种核苷酸,其转录的 RNA 为 UACC 也含有 3 中核苷酸,因此甲、乙共含 有 6 种核苷酸,B 正确;ATP 可以通过断裂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是直接的能 源物质,C 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为 3 种核苷酸,不含有 ATP,D 错误。 50.(2013•上海卷•T20)在搭建 DNA 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 4 种碱基塑料片共 20 个,其中 4 个 C,6 个 G,3 个 A,7 个 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 14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 40 个,磷酸塑料片 100 个,代表 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 20 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 DNA 分子片段最长为 7 碱基对 C.能搭建出 410 种不同的 DNA 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A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 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B 错误;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由于 A=T 有 3 对,G=C 有 4 对,因此能搭建的 DNA 分子模型种类少于 44 种,C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题 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D 正确。 51.(2013•新课标卷Ⅰ•T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 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 mRNA 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 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tRNA 的一端有三个碱基外露为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另一端携带一种 氨基酸到达核糖体上,通过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健,合成多肽链。所以 A、C 错误。DNA 聚合酶是蛋白质, 在核糖体上合成,而细胞核内无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因而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类 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 错。线粒体中不仅具有自己的 DNA,而且还有核糖体,能够通过转录 和翻译控制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糖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D 正确。 52.(2013·浙江卷·T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 RNA 聚合酶作用下 DNA 双螺旋解开 B.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T 配对 C.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答案】A 【解析】RNA 聚合酶可以将原核生物 DNA 双螺旋解开,A 正确;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该与 U 配对,B 错 误;从图中可以看出 mRNA 翻译能得到多条肽链,C 错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 核生物中 D,错误。 53.(2012•重庆卷•T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 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答案】A 【解析】噬菌体侵入寄主后,利用寄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 A 对;子 代噬菌体是以噬菌体的 DNA 为模板来复制的,B 错;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导致细菌死亡,C 错误;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是在寄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组装,释放,使细菌 裂解,D 错 54.(2012•江苏卷•T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答案】B 【解析】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孟德尔并未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 由于噬菌体转化实验将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而肺炎双球转化实验中DNA和蛋白质不能完全 分离开,所以噬菌体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错;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 55.(2012•福建卷•T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 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 的合成, 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 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 GTACATACATC 的单链模板、胸腺 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 4 中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在该模板上 共有 4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有 0、1、2、3、4 个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 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 5 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56.(2012•山东卷•T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000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 部碱基的 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 3×105 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 32P 与只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49 D.该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 的结构、复制及其与生物性状的关系。由 5000 个碱基对组 成双链 DNA 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 20%,则鸟嘌呤 G 占 30%,即一个这样的 DNA 中,A=T=2000 个,G=C=3000 个,则 100 个子代噬菌体的 DNA 中共含有鸟嘌呤 G3×105 个。由一个噬菌体增殖到 100 个噬菌体的过程中, 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3×105-3000 个,故选项 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并增殖过程中,DNA 复 制、转录所需的模板为噬菌体 DNA,转录和翻译所需要的核糖核苷酸、核糖体、氨基酸以及酶等皆来自宿主 细胞(细菌),故选项 B 错误。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1 个双链都含 32P 的 DNA 复制后,子代中含有 32P 的 DNA(一条链含 32P,一条链含 31P 的 DNA)共有 2 个,只含有 31P 的 DNA 共有 98 个,二者的比例为 2︰98 即 1︰49,故选项 C 正确。由于 DNA 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以及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 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选项 D 错误。 57.(2012•安徽卷•T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 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基因的转录还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符合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真核细胞由于核 膜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所以 A、D 项错误,翻译时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B 项错 误。 58.(2012•江苏卷•T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 DNA 序列 D.该计划的实验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答案】A 【解析】人类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A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B错;人类基因组计 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C错;该计 划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D错 59.(2011•广东卷•T2)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 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 型 ② R 荚膜多糖 R 型 ③ R DNA R 型、S 型 ④ R DNA(经 DNA 酶处理) R 型 A.①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①、②组:R+S 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 R 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③ 组:R+S 型菌的 DNA,结果既有 R 型菌又有 S 型菌,说明 DNA 可以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④组:用 DNA 酶 将 DNA 水解,结果只长出 R 型菌,说明 DNA 的水解产物不能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从一个反面说明了只 有 DNA 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故 C 正确。答案:C。 60.(2011•年江苏卷•T1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61.(2011•安徽卷•T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答案】D 【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和转录。甲图以 DNA 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为模板,且产物 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 DNA 复制,乙图表示转录。A. 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产物是单链 RNA;B. 真核细 胞的 DNA 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C.DNA 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 RNA 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D.项一个细胞周期 DNA 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 发生。 61.(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27)某双链 DNA 分子含有 400 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T:G:C=1:2:3: 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 DNA 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20 个 C.该 DNA 分子中 4 种碱基的比例为 A:T:G:C=3:3:7:7 D.该 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200 种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 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 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A 正确;根据题干 A:T:G:C=1:2:3:4,设这是第一 条 DNA 单链,则 A1:T1:G1:C1=1:2:3: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二条链的碱基比例为:T 2:A2: C2:G2=1:2:3:4,所以两条链中的 A:T:G:C=3:3:7:7,则腺嘌呤所占的比例 3/20,该 DNA 分子中 含有腺嘌呤的数目是 60,则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22-1)=180 个, B 错误;根据 B 项分析:两条链中的 A:T:G:C=3:3:7:7,C 正确;总共有 400 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 的碱基总数是 200 个,该 DNA 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 4200 种,D 错误。 62.(2011•海南生物卷•T16)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 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 SARS 病毒可观察到 DNA 和 RNA 的分布 【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但病毒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A 错误;DNA 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正确;遗传信息是指核酸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所以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 错误;SARS 病毒只含有 RNA 一种核酸,D 错误。 63.(2011•海南生物卷•T25)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 RNA 分子可作为 DNA 合成的模板 C. 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 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D 【解析】DNA 复制需要能量(ATP)、模板(DNA 分子的两条链)、原料(脱氧核苷酸)和酶(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故 A 正确;DNA 合成的途经有 DNA 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其中逆转录的模板是 RNA,故 B 正确;真 核生物的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 DNA 复制和转录形成 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的,故 C 正确;DNA 的 复制是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故 D 错误。 64.(2011•天津理综卷•T5)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 Ti 的质粒的 T-DNA 整合到植物染色体 DNA 上,诱发植物 形成肿瘤。T-DNA 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 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根 B. 清除肿瘤中组织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 图中肿瘤组织在不含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D.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 【答案】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基因 S 不表达,基因 R 表达,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值升高,诱发了生芽瘤,A 错 误;即使清除了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只要土壤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 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 DNA 上,则 仍然会产生肿瘤,B 错误;T-DNA 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因此 肿瘤组织可以在不含有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分化和生长,C 错误;据图示可知,基因 S(R)是 通过控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合成酶的形成来间接控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D 正确。 65.(2011•江苏卷•T7)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答案】C 【解析】转录的产物是 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 A 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因此 RNA 聚合酶能识 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故 B 正确;翻译时,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 C 错误;密码子的简 并性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 D 正确。 66.(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12)右图表示两基因转录的 mRNA 分子数在同一细胞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若两种 mRNA 自形成至翻译结束的时间相等,两基因首次表达的产生共存至少需要(不考虑蛋白质降解) A.4h B.6h C.8h D.12h 【答案】B 【解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 DNA 为模板合成 mRNA 的过程,翻 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由图可知,两种 mRNA 共存的时间是 6h,因此两基因表达产物共存 至少需要 6h。 67.(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20)原核生物的 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 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 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 tRNA 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真核生物 tRNA 呈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 DNA 【答案】D 【解析】原核生物转录形成 tRNA,模板是 DNA 的一条链,故 A 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tRNA 都呈三叶 草结构,故 B 错误;真核生物的核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而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只有 mRNA 合成以后, 从细胞核内出来,与核糖体结合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故 C 错误;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 和地点进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 DNA,这使得原核生物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 故 D 正确。 68.(2011•海南生物卷•T15)关于 RNAR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 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 mRNA 和 tRNA 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 tRNA,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酶是蛋白质或 RNA,因此有的 RNA 具有生物催化功能,A 正确;tRNA、rRNA 和 mRNA 都是基因转录 的产物,为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B 错误;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 酸的 3 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 正确;细胞中有多种 tRNA(共 61 种),tRNA 具有专一性,即一种 tRNA 只 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 正确。 69.(2010•江苏卷•T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 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 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等特点。蛋白质不具备热稳定性,也不能复制,故选 C 项。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可作为遗传物质的理由。 70.(2010•海南卷•T1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 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实验预期结果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1 与甲种一致 甲的 DNA+乙的蛋白质 2 与乙种一致 3 与甲种一致 乙的 DNA+甲的蛋白质 4 与乙种一致 A.1、3 B.1、4 C.2、3 D.2、4 【答案】B 【解析】子代的表现型是由其 DNA 决定的,故 1、4 正确。 71.(2010•海南卷•T14)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 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 a 基因的性状 【答案】A 【解析】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突变是 DNA 上的某一发生变化(微观变化),不能说 明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故 A 正确;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而组合,故 B 错误;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 存在平行关系”,故 C 错误;Aa 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 a 基因的性状,均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 因的平行关系,故 D 错误。 72.(2010•江苏卷•T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和 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 DNA 与 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 噬 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RNA 中 D.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NA 含有脱氧核糖,RNA 含有核糖,A 项错误;DNA 和 ATP 都是由 C、H、O、N、P 五种元素组成,B 项错误。T2 噬菌体遗传物质为 DNA,故其遗传信息也储存在 DNA 中, C 项错误。双链 DNA 嘌呤总和嘧啶碱基互补配对,故两者数量相等,D 项正确。 73.(2010•山东卷•T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 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答案】B 【解析】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 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所以 DNA 分子一 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 DNA 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74.(2010•广东卷•T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RNA,而不是 DNA;有的氨基酸对应多种密码子;基因表达的过程是转录 与翻译;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5.(2010•山东卷•T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 B(浆)细胞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 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 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 因此 B 选项正确。 76.(2010•广东卷•T5)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 也受温度、pH 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 温度、pH 等因素影响”,所以 A 项是错误的;由于是多基因控制的这一性状,所以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 基因型不相同;依据表现型的概念,可知黄曲霉毒素致癌不属于表现型,但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 现型。 77.(2010•宁夏卷•T7)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 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 DNA 序列 C.细胞的 DNA 含量 D.细胞的 RNA 含量 【答案】B 【解析】由于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及突变,所 以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 DNA 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 78.(2010•海南卷•T1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 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 的 C.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 病毒中没有 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D 【解析】中心法则包括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存在有少量 DNA,属于半自主性 细胞器,存在有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A 正确;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DNA→mRNA→蛋白质,B 正确;DNA 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 mRNA,然后由 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 正确;噬菌体虽 然没有 RNA,但它可以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和酶完成基因表达的过程,因此遵循中心法则,D 错误。 79.(2010•天津卷•T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TGU B.UGA C.ACU D.UCU 【答案】C 【解析】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 1 个氨基酸,每 3 个这样的碱基称作 1 个密码子。据表,mRNA 的密码 子和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推知 mRNA 的密码子最后的碱基为 U;DNA 的一条链上为 TG,另一条链 上为 AC,若 DNA 转录时的模板链为 TG 链,则 mRNA 的密码子为 ACU,若 DNA 转录时的模板链为 AC 链,则 mRNA 的密码子为 UGU。 80.(2018•江苏卷•T27)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 200 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 RNA 分子。下图表示细胞中 lncRNA 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细 胞 核 内 各 种 RNA 的 合 成 都 以 ___________ 为 原 料 , 催 化 该 反 应 的 酶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 RNA 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 RNA 有______________。 (3)lncRNA 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_____________(图示①)中的 DNA 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__ (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 RNA 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 lncRNA,通过与相应 DNA 片段结合,调控造 血干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 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 (2)mRNA(信使 RNA) tRNA 和 rRNA(转运 RNA 和核糖体 RNA) (3)染色质 核孔 (4)分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解析】(1)细胞核中的 RNA 都是以 DNA 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该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原料是四种 核糖核苷酸。(2)转录可以形成 mRNA、tRNA 和 rRNA,其中 mRNA 是翻译的模板,可以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 分子合成多肽链;tRNA 在翻译中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3)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lncRNA 前体加工成熟后,可以与染色质上的 DNA 分子结合,也可以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 RNA 结合。(4)根据题意分析,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 lncRNA,通过与相应 DNA 片段结 合后,血液中产生了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吞噬细胞,说明其调控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吞噬细胞 属于免疫细胞,因此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 81.(2016•天津卷•T7)人血清白蛋白(HSA) 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 程技术获取重组 HSA(rHSA)的两条途径。 (1)获取 HSA 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_____合成总 cDNA,然后以 cDNA 为模板,采用 PCR 技术扩增 HSA 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标出另 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 rHSA 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 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 HSA 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 II 相比,选 择途径 I 获取 rHSA 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 rHSA 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 rHSA 与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答案】(12 分)(1)总 RNA (或 mRNA) (2)B (3)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 (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 rHSA 多肽进行高效加工 (5)HAS 【解析】(1)为获取 HSA 基因,可通过反转录法,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合成总 cDNA,然后以 cDNA 为 模板,采用 PCR 技术扩增 HSA 基因。由于 DNA 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复制时也是方向相反,如图 2 中箭头 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则另一条引物位于另一条链的相反一端。如图所示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故若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 rHSA 的载体,需要选择的 启动子是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 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 (4)由于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而水稻为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故在人体合成的初 始 HSA 多肽,与途径Ⅱ相比,选择途径 I 获取 rHSA 的优势是 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 rHSA 多肽进行高效加工。 (5)为证明 rHSA 具有医用价值,需对基因工程的产物进行鉴定,即确认 rHSA 与 HSA 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82.(2015•新课标卷Ⅱ•T29)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 X 基因和 Y 基因对 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 组,即对照组)、反义 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 组) 和反义 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 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处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 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组别 20d 35d 40d 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在 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 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 测,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 ⑵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 35 天时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____________组。 【答案】 (1)X 基因和 Y 基因(2 分) X 基因 Y 基因和反义 X 基因(3 分) (2)A (2 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 分,其 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2 分) 【解析】(1)B 组果实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 组果实 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 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 X 或 Y 基因抑制 X 基因或 Y 基因表达后, 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 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Y ;B 组除 X、Y 基因 以外还 有反义 X 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 (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 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 A 组成熟最早;在 35 天时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 B 组,因为 A 组 35 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 组释放乙烯量少。 83.(2013•天津卷•T7)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 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 M 的合成场所是。催化①、②过程的 物质 N 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 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 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 和VP4 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 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 包埋 在衣壳内侧并与RNA 连接,另外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 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 是。 【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聚合酶) (2)9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VP4 VP1 【解析】(1)图中的M 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 病毒没有细胞器,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①、②过程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的是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 (2)病毒是由+RNA 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先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就是 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 链RNA 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 中(假设用第1 条链来表示)(A1+U1)=40%,而互补链-RNA 中(假设用第2 条链来表示)(A2+U2)=(A1+U1)=40%,所 以两条互补链中A+U 占双链RNA 碱基数的比例是A+U=40%,则G+C=60%,所以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 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 和C 碱基数是7500×2×60%=9000。 (3)由图中可以看出+RNA 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新的+RNA; 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4)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中首先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 疫。 (5)由于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不适合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 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合制成口服疫苗。 84.(2013•江苏卷•T32)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 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2)已知过程②的 α 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4%,α 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29%、19%,则与α 链对应的 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 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 8 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 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 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 胞是。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 中选择),其原因是。 【答案】(1)细胞核 (2)26% (3)T//A 替换为 C//G(A//T 替换为 G//C) (4)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5)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解析】(1)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2)RNA 中 G+U=54%、C+A=46%,则其 DNA 模板链中 C(29%)+A=54%、G(19%)+T=46%,计算得 DNA 一条链 中 A+T=52%,故双链中 A+T=52%,A=T=26%。 (3)该基因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故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中第 2 个碱基 U 变为了碱基 C 成为 苏氨酸的密码子,相应的则是基因中 T//A 替换为了 C//G(或 A//T 替换为了 G//C)。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 不能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即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中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但不能进行 DNA 的复制。(5)1 个 DNA 分子中含许多个基因,不同组织细胞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85.(2010•北京卷•T3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DNA 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 的子Ⅰ代 B 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 DNA 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 轻带(14N/14N) 1/2 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 DNA 中的 N 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 B,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 DNA 离心结果,第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组和第组的结 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复制。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 DNA 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 来自于,据此可判断 DNA 分子的 复制方式不是复制。 ②将子Ⅰ代 DNA 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选填“能”或“不能”)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 n 代 DNA 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放射性强度发生 变化的是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 DNA 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 DNA 单链中的 N 尚有少部分为。 【答案】(1)多 15 NH4Cl (2) 3 1 2 (3)①B 半保留 ②不能 ③ 没有变化 轻 ④15N 【解析】(1)由表可知,DNA 在 15 NH4C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可得到大肠杆菌 B。 (2)若证明 DNA 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需证明后代 DNA 的两条链,一条链是原来的,另一条链是新合成 的,第 3 组结果与第 1 组、第 2 组的结果对比可以证实。 (3)①“轻”DNA 为 14N/14N,重 DNA 为 15N/15NDNA,据表,“重带”DNA 来自于 B 代。①的结果是后代 DNA 的两条链或全是原来的,或全是新合成的,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②将子Ⅰ代 DNA 双 链分开后再离心,无法判断后代 DNA 的两条链的来源,不能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③将子Ⅱ代继续培养, 子 n 代 DNA 的情况是有 2 个为 15N/14NDNA,其余全为 14N/14NDNA,所以子 n 代 DNA 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 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轻带。(4)“中带”为 15N/14NDNA,“中带”,略宽,说明 新合成 DNA 单链中的 N 还有少部分为 15N。 86.(2010•江苏卷•T3)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 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 Fe3+、铁调节蛋 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 mRNA 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 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 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 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 mRNA 一端结合,沿 mRNA 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 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 mRNA 能够翻译。这种调 节机制既可以避免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3)若铁蛋白由 n 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 mRNA 的碱基数远大于 3n,主要原因是。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 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 改变 DNA 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答案】(1)GGU, -----GGUGACUGG------ ---CCACTGACC--- (2)核糖体上的 mRNA 上的结合于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mRNA 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4)C—A 【解析】(1)根据携带甘氨酸的 tRNA 的反密码子 CCA 可以判断甘氨酸的密码子为 GGU,甘一色---天对应的 密码子为------GGUGACUGG-------判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CCACTGACC------ (2)当 Fe3+浓度较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原件结合,使蛋白质的翻译缺少起始代码,从而阻止核糖体 在 mRNA 上移动,遏制铁蛋白的合成,由于 Fe3+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这种机制技能减少其毒性,又能在 其含量较低时减少铁蛋白的合成从而减少细胞内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3)mRNA 并不是所有序列都参与蛋白质的翻译,有一部分是不具有遗传效应的。 (4)色氨酸密码子为 UUG,对应模式链碱基序列为 ACC,当第二个碱基 C-A 时,此序列对应的密码子变为 UUG,恰为亮氨酸密码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