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精练综合模拟测试题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综合模拟测试二.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20中考历史精练综合模拟测试题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中考历史精练综合模拟测试题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综合模拟测试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 A.炎黄战蚩尤       ‎ B.黄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 D.鲧治理洪水 解析:舜根据公共推举和选贤与能的原则,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这种产生部落首领的方式是禅让。故选C项。‎ 答案:C ‎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全国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政局动荡、战乱不断,因此法家提出的“法治”“中央集权”更有利于社会走向稳定。故选C项。‎ 答案:C ‎3.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答案:C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统治的正确评价(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C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肆的出现   ‎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解析: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故选D项。‎ 答案:D ‎6.读中国历史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出现文景之治 B.②——推行崇文抑武 C.③——创立行省制度 D.④——戚继光抗倭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唐朝、北宋、明朝和清前期;文景之治出现于汉朝;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戚继光抗倭出现于明朝。故选B项。‎ 答案:B ‎7.下图是某一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8.右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解析:漫画反映了中华民国名义上为民主共和,实际上是袁世凯独裁专制,即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故选C项。‎ 答案:C ‎9.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下列战役属于他指挥的是(  )‎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解析: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故选D项。‎ 答案:D ‎10.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1992—2012年江苏省GDP增长示意图 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图中开始时间为1992年,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速增长。故选D项。‎ 答案:D ‎11.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保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B ‎12.从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阶段”的来临。“新阶段”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解析:改革开放前,我国生活必需品匮乏,因此出现了粮票、油票和布票等票证;改革开放后,生活必需品丰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故选D项。‎ 答案:D ‎1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 A.海外贸易 B.文化教育 C.军事外交 D.民主政治 答案:D ‎14.对右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答案:C ‎15.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两个事件使(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项。‎ 答案:A ‎16.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扩张道路 解析: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戊戌变法没有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故选C项。‎ 答案:C ‎17.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但丁——《神曲》‎ C.达尔文——《物种起源》‎ D.牛顿——相对论 解析: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成就。故选D项。‎ 答案:D ‎1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  )‎ A.进行十月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苏联模式 D.实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B ‎19.“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纳赛尔的演说中,“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的含义是(  )‎ A.1952年埃及赢得真正独立 B.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解析: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是“纳赛尔”“我们的财富”。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故选B项。‎ 答案:B ‎20.“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4分,共 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2分)‎ 材料三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太宗以为然。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贞观政要》‎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4分)‎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3分)‎ 偏房外景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2分)‎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韩非。‎ ‎(2)秦:焚书坑儒。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3)任用贤才,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善于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4)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秦朝;废除:明朝。‎ ‎(5)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6)辛亥革命。‎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向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从内部改变着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 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3分)‎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嘉兴南湖游船 ‎(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建设之路】‎ 材料四 ‎ (4)材料四图3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3分)‎ ‎【创新之路】‎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六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五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六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6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工人运动。‎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 ‎(1)“产业革命”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带来了什么结果?(5分)‎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4分)‎ 材料三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摘编自习近平访美讲话(2012年)‎ ‎(3)“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共赢的事例。(4分)‎ ‎(4)请你谈谈对“合作共赢”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尼克松访华或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42年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中美等国合作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美两个大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重要成员。(任举一例即可)‎ ‎(4)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24.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成为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崛起令人深思。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开展主题为“美国的崛起”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阅读资料】‎ 材料一 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于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回顾知识】‎ ‎(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来实现的?(1分)‎ ‎(2)材料二中“8年前的恐惧”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大胆、果断的行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探究问题】‎ ‎(4)材料一中有人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5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两条建议。(2分)‎ 参考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答罗斯福新政或实行新政亦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信息化、全球化。‎ ‎(4)同意。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防止了美国的分裂,维护了美国统一。‎ ‎(5)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国家分裂主义;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