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考试试题及答案(甘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历史3月线上考试试题及答案(甘肃)

ID:425570

大小:131.4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届甘肃省高三历史3月线上考试试题 24. 管仲在《立政》篇中提出:“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 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这表明管仲 A. 主张把儒学作为治国理政的正统思想 B. 认为官员的选用对国家兴衰有重要影响 C. 规劝统治者须对官员做经常性的考察 D. 力劝君主应注重个人德行与能力的提升 25. 有学者对出土的汉代居延(汉代居延隶属河西四郡的张掖郡)简中的借贷简进 行统计,并对其中 86 条有关标的物的简进行了汇总(见下表)。这从侧面可推知, 汉代河西一带 标的物 武器 牲畜 肉 谷物 衣物 货币 胡鞍 茭田 数 量 3 2 1 13 56 8 1 1 1 A. 防守力量薄弱 B. 商品经济活跃 C. 物资极其匮乏 D. 借贷程序规范 26. 史载,宋仁宗朝规定,谏官“言谏之对象,则已转为宰相而非天子。宰相欲有 作为,势必招谏官之指摘与攻击。于是谏垣与政府不相下,宰执与台谏为敌垒,廷臣 水火,迄于徽、钦”。宋代这一规定 A. 赋予了谏官较大的行政权 B. 降低了中枢机构办事的效能 C. 使谏官不受皇权、相权的监督 D. 旨在使权力之间彼此牵制 27.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于当时的“钞关制度”如此说:“夫四海之内 ∙∙∙∙∙∙∙∙∙∙∙∙∙商 旅行焉, 以通天下之货贿,可无用关也。”这说明王夫之 A. 建议政府对商税加强管理 B. 认识到价格机制的重要性 C. 对传统经济思想有所突破 D. 主张废除腐朽的专制制度 28. 1867 年,两广盐运使周星誉上奏说:“目前得幸而议和者,则以俄、英、法、美四 大国,地丑德齐,外睦内猜,互相钳制,莫敢先发耳。”这说明当时 A. 清政府制造了列强争斗局面 B. 清朝上层人士极力维护主权C. 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 列强在侵华利益上存在矛盾 29. .1907---1911 年,中国先后赎回英国福公司在山西的矿权、山东的 5 处矿场、安徽 铜官山以及湖北炭山湾煤矿等。这些赎金,一部分在政府税收项下开支, 另一部分则由民间筹集。这些举措 A.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础 D.有利于改善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30.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允许某些外国企业重新订立租借 条约,继续生产,但必须遵守苏维埃政府的一切法令。1941 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 领》做出了“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的规定。这反映出中共 A. 制定经济政策以抗日大局为重 B. 推动政治与经济革命同步进行 C. 对外资从有所限制到主动争取 D. 以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为宗旨 31. 1978 年,我国的全国资本存量是 1952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1. 3%.其中国有工 业企业固定资本占国有资本总量的比重从 1952 年的 37. 7%上升为 1978 年的 54. 1%, 年均增长率为 12. 9%。据此可推知,当时我国 A. 依靠国家投资拉动工业化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大 D. 工业企业的活力逐步增强 32. 法国著名哲学史家韦尔南认为,城邦至少在两个方面满足了希腊人的精神需求, 一是社会公共领域的出现和社会生活的公开化,二是话语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民众均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B. 城邦制度是人文精神的基石 C. 公民通过辩论维护自身权益 D. 个体利益凌驾于城邦利益之上 33. 对于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一般把 1790 年美国仿制英国新式纺纱机并在罗 得岛建立第一座棉纺厂作为标志。有学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因为它既不符合 工业革命的内涵,也没有确切地反映美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过程。该学者关于美国工 业革命开始年代的研究 A.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考虑 B. 侧重于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厂规模大小 C. 主要抓住机器上是否使用了蒸汽动力 D. 强调产业工人阶级队伍是否壮大34. 下图展示了 1999 年底世界各地艾滋病成人患者的数量, (材料出自丹尼斯.舍曼等著《世界文明史》) 此图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 B 艾滋病蔓延与信息化程度同步 C 冷战加剧了传染病等人类危机 D 各国应合作构建全球治理体系 35. 1958 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 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 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 第43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思想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 1580 年、1639 年出 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 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 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 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 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 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 7 个月时间,就造成 了 20 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等 材料二 伦敦于 1499-1665 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 家的形成, 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 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 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 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 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 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 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 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 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 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 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基本特点。 (9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不同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 影响。(1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美国、中国历年 GDP(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国 家 1954 年 1958 年 1962 年 1966 年 1969 年 1976 年 1992 年 2001 年 2018 年美 国 3804 4672 5856 7878 9846 18253 63377 101280 204940 中 国 328 529 465 756 784 1516 4880 13248 134073 —— 摘编自世界经济信息网 依据上面表格,任选一个时期(由表中任何两个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点作为起 止断限),概括比较这一时期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选做题 45.历史----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田税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税收之一。汉文帝十三年(前 167 年),“除田之租 税”,停止收取田税,以减轻农民负担,但与之相比,田多地少的地主阶层受惠更大,因 而出现了,”公私之积犹可哀痛”的现象。汉景帝元年(前 156 年)重新开始征收田 税,同时规定“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允许农民流动,开垦富饶土地。其后 又多次勉农惜粟,如中元三年(前 147年)“禁酤酒”, 后元二年(前 142 年)“禁内郡 食马粟”, 后元三年(前 141 年)“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 等等,其勉农政 策远优于孝文帝所行。在工商业管理方面,汉文帝奉行放任政策。汉景帝继位不久, 便“复置诸关”, 还在中元六年(前 144 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收回国家铸币 权,并多次禁酒,以解决“为酒醪以靡谷者多”的问题。 -摘编自刘宇辰《西汉景帝朝改革与汉景帝历史地位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汉景帝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景帝经济改革的作用。(6 分) 2020届甘肃省高三历史3月线上考试试题答案 24.答案 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先秦政治,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信息、理解历史叙述的 能力。 解题分析 材料中管仲主张君主需要对大臣进行“德、功、能”三个方面的审查, “三本”是国家治乱的根源。由此可知,管仲提出的观点是,君主用人的标准会影 响国家兴衰,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管仲主张把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排 除A项;材料未涉及管仲对统治者进行“规劝”, 材料中管仲只是提出观点,排除C 项;材料不是强调君主的德行与能力,而是强调大臣的德行、能力,D项错误。 25. 答案 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汉代经济,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 从表格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借贷的标的物中以实物数量居多,尤其是 衣物的借贷最多,占比约为65%, 其次是谷物,而货币只约占9%, 实物借贷远远超过 了货币借贷这从侧面可推知,当时河西这一带社会物资贫乏,故选C项。材料谈的是 借贷关系,而不是军事防守问题,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借贷,而不是商品交换, 故看不出商品经济是否活跃,B项错误;材料统计的是标的物的简,而未提及借贷的 程序,D项错误。 26. 答案 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宋代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辨别历史事实 与历史叙述的能力。 解题分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宰相欲有作为,势必招谏官之指摘与攻击”说明宋仁 宗是通过谏官来制约宰相的权力的,故选D项;谏官只是言官,不是行政官员,A项 错误;由材料可知,谏官有助于遏制相权的膨胀,其监督作用的发挥对中枢机构的 运行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B项错误;谏官必定受到皇帝的制约,C项错误。 27. 答案 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想,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 力。 解题分析 钞关制度是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体现。材料“商旅行焉,以通天下之货贿,可无用关也”表明,王夫之反对限制商业自由的钞关制度,这说明王夫之对传 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有了突破,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废除钞关制度,A项错 误;材料未提及有关价格机制方面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王夫之对专制制 度的态度,排除D项。 28. 答案 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正确理 解历史叙述的能力。解题分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外睦内猜,互相钳制”, 这说 明俄、英、法、美四大国在与清政府议和后相互之间存在冲突,故D项正确;列强相 互斗争是因为争夺侵华权益,并非因为清政府,A项错误;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 符。 29答案 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清末近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分析 清政府与民间力量结合,通过经济手段收回已失矿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改善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正确答案为D项;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 经济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推动了收回利权运动, 排除B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很快覆灭,排除C项。 30.答案 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举措,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进行准确解 读、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分析 由材料中的“必须遵守苏维埃政府的一切法令”可知,中共有限制地利用 外资;“欢迎外地投资”表明中共主动争取引进外资,故C项正确。1931年中共建立 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遭遇的是国民党的“围剿”,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 符;D项的“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31. 答案 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 息、辨别和理解历史叙述的能力。 解题分析 由材料中“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本”占国有资本总量的比重提升幅度很大 可知,我国的工业化是典型的国家工业化,即以国家投资来拉动工业化建设,故选A 项;材料未说明投资主要是用于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计 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排除C项;1984年后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使工业企业的 活力增强,D项错误。 32. 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说明历 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解题分析 根据材料“社会公共领域的出现和社会生活的公开化”“话语权”可知, 古代希腊为公民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宽容的环境,即城邦制度促进了人 文精神的兴起,故选B项。古代希腊享有民主权利的是公民,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 旨不符;个体利益是服从于城邦利益的,D项与史实不符。 33.答案 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史学素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说明历史现象和 历史叙述的能力。一解题分析 由材料中学者反对把“1790年······建立第一 座棉纺厂作为标志”, 以及“工业革命的内涵”“工业革命的历史过程”等信息可 知,材料中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关于美国工业革命开始年代的研究应从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两个方面考虑,即技术发明、机器在生产上的应用以及产业工人阶级的形成 等,故选A项。其他三项表述均不全面。 34.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引导考生客观全面地把握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认同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主要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 力,调动和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诸如艾滋病跨国传播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但从总 体上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A项扩大了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否定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人类进步的主流作用,所以不选。地图显示,一些艾滋 病泛滥的国家和地区,信息化进程未必发展迅速甚至还很落后,因此B项与事实不 符,不选。冷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苏联解体,已经基本结束,与图中年代信 息不符,而且艾滋病蔓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不选。如地图显示,艾滋病已经蔓延 成为全球问题,全人类必须共同应对,世界各国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治理需要各国 携手合作,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因此A项正确。 35.答案 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调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 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并力图走出“雅尔塔”,体现了欧洲要求 摆脱美国的控制,主张外交独立自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 局的多极化发展,故选C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戴高乐提出的外交 方针,无法体现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也无法体现其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排 除B、D两项。 41.【答案】(1)特点:① 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 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4分,每点2 分, 任答两点即可)②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 防 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5分,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①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 占主导; 思想观念落后、愚昧。(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②英国:民族国 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 展。 (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①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 因素之一。(2分)②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 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2分,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 可) 42.试题分析: 本题是开放题,通过中美GDP发展对比,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客观描述 历史事物、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表格实际上涵盖了1954年以 来中美经济发展的历程,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时序的准确掌握,探讨背后的原因又 涉及制度和体制、国家内外政策、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知识的综合联系、调动和应 用。同时又给予了考生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主动性和自由度。表格中体现的中国 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后来快速缩小的史实,也体现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 信念的价值导向。首先考生对选取的两国某一时期内经济发展趋势的描述要客观准 确,符合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信息。其次对两国经济发展原因的论述应全面系统地调 动所学教材知识,论述全面充分,史实准确。 示例: 时期和趋势:1992-2001年,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展 速度超过美国。 原因: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大力 发展信息经济,利用两极格局解体时机扩大海外实力和国际影响。中国提出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和中外经济交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长期稳定;提出科教兴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科技条件和人才资 源。 45.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汉景帝经济改革,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说明历史现象和 历史叙述的能力。 解题分析 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内容”, 可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如汉景帝 颁布的规定;第二小问“特点”, 根据材料可提炼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或干 预”。第(2)问“作用”, 要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来回答,从政府所实行的措施的 目的,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财政收入和国家实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1)内容:征收田税,同时实行勉农政策;采取抑商政策;严禁民间私自 铸币;为节约粮食而下令禁酒。(8分) 特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分) (2)作用:有利于政府掌控土地以及对大地主、大商人进行限制;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6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