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覃塘高中2019-2020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西贵港覃塘高中2019-2020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24633

大小:206.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覃塘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8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12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之比为 1∶3,在相等时间里都转过 60°圆心 角.则(  ) A.线速度之比为 1∶1 B.线速度之比为 1∶3 C.角速度之比为 2∶1 D.角速度之比为 1∶2 3.如图所示,一球体绕轴 O1O2 以角速度 ω 旋转,A、B 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 两点具有大小相等的线速度 B.A、B 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C.A、B 两点具有大小相等的向心加速度 D.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4.如图所示,小物体 A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的受力 情况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三个不同位置 A、B、C 分别以 、 、 水平向右抛出三 个小球,其中 AC 在同一竖直线上,BC 在同一水平线上.要使三球同时落到地面上的 D 点, 不计空气阻力,则必须满足 A 先同时抛出 A、C 球,且 < < Av Bv Cv Av Cv BvB. 先同时抛出 B、C 球,且 > > C. 后同时抛出 A、C 球,且 > > D. 后同时抛出 B、C 球,且 < < 6.(2015·北京卷)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 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的周期大于火星公转的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不改变 B.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改变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8.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 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 2 N 的力水平旋转 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加速度为 2 m/s2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C.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 D.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 10.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a=ω2r 可知,a 与 r 成正比 B.由 a=v2 r 可知,a 与 r 成反比 C.当 v 一定时,a 与 r 成反比 D.由 ω=2πn 可知,角速度 ω 与转速 n 成正比 Av Bv Cv Av Cv Bv Av Cv Bv1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a3 T2=k,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B.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C.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 a 地,周期为 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 为 a 月,周期为 T 月,则a 3地 T 2地=a 3月 T 2月 12.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 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1.5 倍.根据以上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二、填空题(题共 12 分,每空 2 分) 1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 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钢球多次从__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木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 投影点 O 和过 O 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 x、y,用 v0=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 多个点求 v0 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 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14.小张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必需的________(填序号). 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 ②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 ③每次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2) 实验时小张同学忘记在白纸上记录小球抛出 点的位置,于是他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点迹描出运动轨迹曲线后,在该段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均为 Δx=10.00 cm 的三点 A、B、C,如图乙所示,其中相邻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 y1=10.00 cm,y2=20.00 cm.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他计算出小 球初速度 v0=________ m/s.(g 取 10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演算步骤。) 15.(10 分)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 是个微粒源,能 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 h 的探测屏 AB 竖直放置,离 P 点的 水平距离为 L,上端 A 与 P 点的高度差也为 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 AB 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 16.(10 分)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1 81,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若设为 1∶4.5. (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一个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比 值是多少? (2)在距月球和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此高度较小),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 物体的水平射程比值为多少? 17.(8 分)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 L=0.5 m 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 m=0.6 kg 的小球,让 它在竖直平面内以 O 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转到最高点 A 时,人突然撒手,经 1.0 s 小球落地,落地点 B 与 A 点的水平距离 BC=5.0 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1)A 点距地面高度; (2)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 A 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18.(12 分)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 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 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 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 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μ.覃塘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命题人:谢庆阳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8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12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B 错误;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C 错误;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 状态,是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D 错误. 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之比为 1∶3,在相等时间里都转过 60°圆 心角.则(  ) A.线速度之比为 1∶1 B.线速度之比为 1∶3 C.角速度之比为 2∶1 D.角速度之比为 1∶2 解析:根据角速度的定义 ω=θ t知甲、乙两物体的角速度相等,选项 C、D 错误;由 v=ωr 得 v∝r,所以 v1∶v2=r1∶r2=1∶3,选项 B 正确,选项 A 错误. 答案:B 3.如图所示,一球体绕轴 O1O2 以角速度 ω 旋转,A、B 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A、B 两点具有大小相等的线速度 B.A、B 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C.A、B 两点具有大小相等的向心加速度 D.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解析:因为 A、B 两点绕轴 O1O2 转动,A 点的转动半径大于 B 点的转动半径,根据 v=ωr 知,A 点的线速度大于 B 点的线速度,故选项 A 错误;A、B 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选项 B 正确;角速度相等,A 点的转动半径大,根据 a=ω2r 知,A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B 点的 向心加速度,故选项 C 错误;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垂直指向轴 O 1O2,故选项 D 错 误. 答案:B 4.如图所示,小物体 A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的受 力情况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解析:物体 A 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上静摩擦力沿半径向里指向 圆心,提供向心力,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D 5.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三个不同位置 A、B、C 分别以 、 、 水平向右抛 出三个小球,其中 AC 在同一竖直线上,BC 在同一水平线上.要使三球同时落到地面上的 D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必须满足 A 先同时抛出 A、C 球,且 < < B. 先同时抛出 B、C 球,且 > > C. 后同时抛出 A、C 球,且 > > D. 后同时抛出 B、C 球,且 < < 【答案】D 【解析】 对于 A、C 而言,根据 t= 知,hA>hC,则 tA>tC,可知 A 与 C 比较,A 先抛出,A、C 的水平位移相等,根据 x=vt 知,vA<vC.对于 B、C 而言,B、C 的高度相同,则运动的时间 相同,即 tB=tC,则 B、C 同时抛出,B 的水平位移大于 C 的水平位移,根据 x=vt 知,vB> vC.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6.(2015·北京卷)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 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的周期大于火星公转的周期 Av Bv Cv Av Cv Bv Av Bv Cv Av Cv Bv Av Cv Bv 2h g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解析:根据 GMm r2 =m( 2π T )2r=mv2 r =man=mω2r 得,公转周期 T=2π r3 GM,故地球公转 的周期较小,选项 A 错误;公转线速度 v= GM r ,故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较大,选项 B 错误; 公转加速度 an=GM r2 ,故地球公转的加速度较大,选项 C 错误;公转角速度 ω= GM r3 ,故地 球公转的角速度较大,选项 D 正确. 答案:D 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不改变 B.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改变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解析:平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但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选项 A 正确,选项 B 正确;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加速度一定恒定,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但是速度可能变化,如平抛运 动中,速度方向时刻在变,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 答案:C 8.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解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发生改变,所以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但是其加速度可 以保持不变. 答案:B 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 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 2 N 的力水平旋转 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加速度为 2 m/s2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C.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所受到的除 2 N 的力以外力的合力大小为 2 N,当把这个 2 N 的 力水平旋转 90°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2 2 N,a= 2 m/s2,又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成 45°,故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将越来越大.故选项 B、C 错误. 答案:AD 10.(多选)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a=ω2r 可知,a 与 r 成正比 B.由 a=v2 r 可知,a 与 r 成反比 C.当 v 一定时,a 与 r 成反比 D.由 ω=2πn 可知,角速度 ω 与转速 n 成正比 解析:利用 a=v2 r 和 a=ω2r 来讨论 a 与 r 的关系时应该先明确 v 与 ω 的情况,不能单从 数学关系出发,故选项 A、B 错误,选项 C 正确;由 ω=2πn 可知,式中的 2π 是常数,故 ω 与 n 成正比,所以选项 D 正确.在用物理公式解题时,一定要理解公式的含义,明确各物理 量的意义. 答案:CD 1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a3 T2=k,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B.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C.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 a 地,周期为 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 为 a 月,周期为 T 月,则a 3地 T 2地=a 3月 T 2月 解析: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a3 T2=k,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故选项 C 正确;地球绕太阳运转,月球绕地球运转,公式 中的 k 不同,则a 3地 T 2地≠a 3月 T 2月,故选项 D 错误. 答案:BC 12.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 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1.5 倍.根据以上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解析:由 GMm R2 =mg 得 g=GM R2,计算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2 5,选项 A 正确;由 GMm R2 =m( 2π T )2R 得 T=2π R3 GM,公转轨道半径大的周期长,选项 B 正确;由 v= GM R 知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选项 C 错误;公转向心加速度 a=GM R2,可知选项 D 错误. 答案:AB 二、填空题(题共 12 分,每空 2 分) 1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 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钢球多次从__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木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 投影点 O 和过 O 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 x、y,用 v0=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 多个点求 v0 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 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解析:A 项中要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不可能在一次平抛中完成,每一次 平抛一般只能确定一个位置,要确定多个位置,要求小球每次的轨迹重合,小球开始平抛时 的初速度必须相同,因此小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上滚下. B 项中用平衡法,即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一位置,如果斜槽末端是水平的,小球受到的 支持力和重力是平衡的.不论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何位置,小球均不会滚动.如果斜槽末 端不是水平的,小球将发生滚动. C 项中运用 x=v0t 及 y=1 2gt2 联立即可求得 v0=x g 2y. 答案:同一 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一位置,均不滚动 x g 2y BADC 14.小张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必需的________(填序号). 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②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 ③每次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2)实验时小张同学忘记在白纸上记录小球抛出点的位置,于是他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点迹 描出运动轨迹曲线后,在该段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均为 Δx=10.00 cm 的三点 A、B、C,如图 乙所示,其中相邻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 y1=10.00 cm,y2=20.00 cm.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他计算出小球初速度 v0=________ m/s.(g 取 10 m/s2) 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斜槽的末端要调整成水平,操作① 是必需的.该实验不用测小球的质量,操作②没有必要.为了保证小球每次离开斜槽时的速 度都相同,每次都要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操作③是必需的. (2)由于 xAB=xBC=Δx=10.00 cm,所以小球从 A 运动到 B 与从 B 运动到 C 的时间相同, 设此时间为 t.据 y2-y1=gt2 得 t= y2-y1 g = 10.00 × 10-2 10 s=0.1 s, 故初速度 v0=Δx t = ×10-2m/s=1.00 m/s. 答案:(1)①③ (2)1.00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演算步骤。) 15.(10 分)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 是个微粒源,能 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 h 的探测屏 AB 竖直放置,离 P 点的 水平距离为 L,上端 A 与 P 点的高度差也为 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 AB 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 【答案】(1) (2) 【解析】(1)粒子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可明确 粒子下降的高度,再由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可求得飞行时间; 1.0 00.10 3h g 4 2 g gL v Lh h ≤ ≤(2) 能被探测到 粒子高度范围为 h 至 2h,水平位移相同,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速度范围. 【详解】(1) 对打在中点的微粒有: (2 分) 解得: ;(1 分) (2) 打在 B 点的微粒 (1 分) (2 分) 解得: (1 分) 同理,打在 A 点的微粒初速度: (2 分) 微粒初速度范围: .(1 分) 16.(10 分)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1 81,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若设为 1∶4.5. (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一个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比 值是多少? (2)在距月球和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此高度较小),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 物体的水平射程比值为多少? 解析:(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竖直上抛的物体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上升的最大高 度分别为 h 月= v20 2g月,h 地= v20 2g地.(2 分) 根据万有引力和星球表面的重力关系Mm R2 =mg 得 g 月=GM月 R 2月 ,g 地=GM地 R 2地 (2 分) 于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比值为 h月 h地=g地 g月=M地 R 2月 M月 R 2地=81× =4.(2 分) (2)设抛出点的高度为 H,初速度为 v0,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 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分别为 t 月= 2H g月,t 地= 2H g地(2 分) 的 23 1 2 2h gt= 3ht g = 1 1 Lv t = 212 2h gt= 1 4 gv L h = 2 2 gv L h = 4 2 g gL v Lh h ≤ ≤ 2 5.4 1    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射程比值为 s月 s地=v0t月 v0t地= g地 g月=R月 R地 M地 M月= =2(2 分) 答案:(1)4 (2) 2 17.(8 分)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 L=0.5 m 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 m=0.6 kg 的小球, 让它在竖直平面内以 O 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转到最高点 A 时,人突然撒手,经 1.0 s 小球落地,落地点 B 与 A 点的水平距离 BC=5.0 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1)A 点距地面高度; (2)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 A 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解析:(1)小球从 A 点飞出去后做平抛运动,A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1 2gt2=1 2×10×1.02 m =5 m(2 分) (2)由 x=v0t 得,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0=x t=5 m/s(2 分) (3)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v20 L(2 分) 代入数据可得:T=44 N.(2 分) 答案:(1)h=5m (2)v0=5 m/s (3)T=44 N 18.(12 分)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 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 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 度 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 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解析:(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H=1 2gt2(2 分) ① 在水平方向上有 s=v0t(2 分) ② 5.4 9由①②式解得 v0=s g 2H=1 m/s.(2 分) ③ (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F 向=fmax=mv20 R(2 分) ④ 又 fmax=μN=μmg(2 分) ⑤ 由③④⑤式解得 μ=v20 gR=0.2.(2 分) 答案:(1)1 m/s (2)0.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