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甘肃兰州市兰炼一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甘肃兰州市兰炼一中)

ID:424215

大小:1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语文 第 1 页(共 6 页) 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 甲骨文发现 120 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 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安阳的商代人灼烧骨片并按照裂纹预测吉凶,为了这一工作,他们首先选择骨料,打磨 光滑,然后在每一片上钻出洞,凿出槽。使用的骨料有两种,第一种是家牛、水牛或少数其 他动物的骨骼,主要是肩胛骨,第二种是龟的腹甲和背甲。 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要被攻治,去掉残存的肉渣,龟甲锯开,然后打磨光滑。作为 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 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占卜时,出现裂纹,解释裂纹的形状作为向祖先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占卜吉凶在 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但因为实际上所有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我们 就把我们的描述限制在商王宫廷里。显然,很多人介入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商王本人有 时亲自问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占卜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贞人,作为商王的代言 人问卜;卜人,执行占卜过程;占人,专掌解释裂纹的含义;史,专掌记录整个占卜过程并将 其刻在甲和骨上。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无疑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中 起重要作用。有些占问是常规进行的,有的则是根据需要临时问卜。无论哪种问卜,贞人 都要要求卜人进行占卜,卜人要执行占卜过程,占人则接收卜人所求示的内容回答。然后 史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记录多数是用刀刻出 的。 这些记录,提供了 19 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很明显,商 代宫廷有一个档案库,收藏这些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策成为殷墟的一部分湮没地 下,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但是后来,它们被当作中药成分之一的“龙骨”收集,并用于医 疗。这导致了甲骨卜辞的发现,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因为卜骨是用于宗教活动的,它们传递的主要是商代宗教的情况,然而商史学者们巧 妙地利用它们去探索商代文化和社会的几乎一切领域。 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他考证,卜辞中经常提 及的“高祖亥”,不仅就是《山海经》中的王亥,而且在其他典籍中其实出现过多次,只不 过其名已经讹传成了核、该、胲等。一向被认为意思古奥难解的《楚辞·天问》中有 “该乘季德”一节,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 通了,那个“该”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 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千年前商人自己刻下的“亥”字写法,是一个今天的“亥”加上 一个“鸟”的画符。《山海经》中王亥“双手操鸟”的传说,以及《诗经》中“天命言鸟, 降而生商”的诗句,加上商人自己的记述,一下子产生了奇炒的联系,借由甲骨文的“点石 成金”,各种典籍中看似不相干的碎片竟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揭示了商族国家起源 的重大线索。通过与甲骨文的互相印证,王国维重新发掘了许多历史研究中曾被忽视的古 书的价值,《山海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B.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腐蚀性液体中使之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 C.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只不过现存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 D.甲骨卜辞多数是用刀刻出,提供了 19 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 料。 2. 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论证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的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概括。指出了发现甲骨文的重要意义 B.二、三、四段介绍了甲骨的选择、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是文章的分述部 分。 C.第五段简略交代了甲骨文被湮没和重新发现的大致经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 D.第六、七、八段本身构成一个总分结构,同时这三个段落的内容也是对第一段的呼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占卜过程中,商王有时本人亲自问卜,有时委托贞人以自己的名义问卜。 B.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影响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 C.商代宫廷有档案库收藏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案湮没地下,成为殷墟的一部分。 D.王国维借助甲骨文考证出《山海经》中“王亥”的来历,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高一语文 第 2 页(共 6 页) 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 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 7 亿多农村 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 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 2020 年 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 标。 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 基本目的,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 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删改) 材料二: (摘编自《图表: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 材料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还有约 3000 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 具体民生目标如下: 居住——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 390 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 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医疗——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 围。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 助力度。 教育——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 交通——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加快推进 “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 链设施建设。 环保——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 受益。在居住环境方面,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普及不同 类型的卫生厕所,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电力和网络——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 扶贫工作有奖有罚: ——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工作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坚决撤换不尽职的村书记。防止封建家族势力、地方黑恶势力、违法违规宗教 活动侵蚀基层政权,干扰破坏村务。大力整顿贫困村党组织,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 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 ——对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提拔使用。 ——中央巡视机构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 视巡察工作重点,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 (摘编自《中央部署脱贫攻坚作战图 2020 年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有删改)高一语文 第 3 页(共 6 页)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已由原来的 6000 余万减少到不足 2000 万,但数目依然不小,任务依然很艰巨。 B.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 2012 年的 5067 万减少到 1540 万,发生率由原来的 24.4%减少到 17.4%,充分说明我国的扶贫政策成效显著。 C.目前,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相比,数量最少,所占 比例最低,五年间脱贫人数也最多。 D.总的说来,十八大以来,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比例正在以每年 3% 的速度递减,成效显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使 3000 万农村贫困人口居有 住、病能医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重要使命。 B.扶贫脱贫事关人民福祉和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形象和长治久安,而农村贫困人口 全部脱贫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关键指标。 C.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以消除贫困为主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最终目的,以实现共 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走特色扶贫之路。 D.中央部署的三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为未来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有很强的指 导性和可操作性。 6.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实现 2020 年脱贫攻坚的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五 九注 老舍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 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 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 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 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 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 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 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 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 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 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 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 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 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 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 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 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 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 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 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高一语文 第 4 页(共 6 页)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 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 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 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 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 1931 年 10 月《齐大月 刊》。“五九”即 1915 年 5 月 9 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 国条约,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人们把 5 月 9 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物、事件、物象等为题的惯常用法, 标题的陌生化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B. 张丙“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晴”,表明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这对黑眼 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表明他内心的愤恨、不平和痛苦。 C.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与张丙十分熟悉,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而 “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 D. 小说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而且将笔触延伸 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8. 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 了怎样的人物形象?(6 分) 9. 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范百禄字子功,范镇兄锴之子也,成都华阳人。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 中,邓绾举为御史,辞不就。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熊本治泸蛮事, 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 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与徐禧治李士宁狱,奏士 宁荧惑童妇,致不轨生心,罪死不赦。禧右士宁,以为无罪。执政主禧,贬百禄监宿州 酒。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民 今日执事,受谢于人,明日罢役,则以财赂人。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 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改吏部侍郎。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 百禄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 矣。”不听。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大防意向之,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 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大防犹谓: “大河东流,中国之险限。今塘泺既坏,界河淤浅,河且北注矣。”百禄言:“塘泺有限 寇之名,无御寇之实。借使河徙而北,敌始有下流之忧,乃吾之利也。先帝明诏具在, 奈何妄动摇之。”乃止。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 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 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 至 尊 之 仁 非 尹 功 也 。 不 许 。 薨 , 年 六 十 五 , 赠 银 青 光 禄 大 夫 。 (选自《宋史·范百禄传》列传第九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 /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 B.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 /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 C.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 /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 D.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 /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宠。北宋龙图阁 直学士是“加官”“贴职”,一种虚衔,荣誉称号。 B.檄,即檄文,是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的“檄”有“晓谕部 下”之意。 C.流配,指流放罪人于远地。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把罪人流放到远方;配也是流刑。 D.先帝,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先,已故的。先妣指已故的母亲;先君子指已故的父 亲。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范百禄有见识,敢于直言。他在任江东路提点刑狱官时,熊本手下一个副将想要杀降 报功,范百禄对熊本说明利害,熊本下令制止了此人的行为。 B.范百禄执法严,注重实际。他在和徐禧一起审理李士宁案时,认为李士宁罪当死,不高一语文 第 5 页(共 6 页) 能赦免;而在对司马光想用重法一事上,他却不主张这样做。 C.范百禄不盲从,坚持己见。有人想要裁减官吏,吕大防要去掉一半,范百禄认为这样 做不行,应采用逐渐减少、缺官不再填补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D.范百禄重实际,为帝谏言。他巡行考察黄河,认为不能按照王孝先和吕大防的意见使 黄河回归故道;兼任侍读时,建议皇上驱逐朝廷中的奸邪之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 分) (1)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 (2)借使河徙而北,敌始有下流之忧,乃吾之利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天台僧注 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注】华顶:浙江天台山主峰名。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写诗人梦到天台僧一路远行回到天台山,照应了题目中的“送”,情真意切。 B.第二句追忆了天台僧当时自岳阳乘船赶来的情景,与首句离别形成对比,更显伤感。 C.颔联通过写天台僧的饮食和参禅,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严格自律、坚持修行的僧人形 象。 D.尾联写天台僧心无别念,唯保留了诗章之好,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僧心性淡泊的肯定。 15.本诗的第三联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均为写景之句,请从艺 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其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 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_________” 是写正 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___________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 , ”两句写 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 ,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 然、社会等方面的独特认识。( ),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 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 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与客观现实 ,立 足视觉又超越视觉,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犹如诗歌中 般的神韵。使用的宣纸、水墨、毛笔等绘画工具非常敏感,能将宇宙万物和内心波澜的精 微处表现得 。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 画,对于实现人类对艺术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树一帜 不即不离 羚羊挂角 恰到好处 B. 独树一帜 形影不离 萧然物外 恰到好处 C. 别具一格 不即不离 萧然物外 恰如其分 D. 别具一格 形影不离 羚羊挂角 恰如其分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不断演进中,传统中国画既保持了传统基因,又吸取了异质文化的因素,写意美学体 系完整 B.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 学体系 C. 写意美学体系是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吸取异质文化因素的基础 上形成的 D.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保持了传统基因,吸取了异质文 化因素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高一语文 第 6 页(共 6 页) A. 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 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B. 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对于实现人类对艺 术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C. 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 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D. 在精神失衡、物欲高涨的后工业社会,传统中国画具有了写意精神,对于实现艺术对人 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20.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 日前,英国电信运营商宣布,在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6 个主要城市开通 5G 服 务。现在,一些英国用户在自己的 5G 手机上就可以体验到每秒 1Gb 的高传输速率。于 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一个命题:①____?“生产率之谜”是长期困扰英国的问 题,自 2007 年以后,英国生产率增长就近乎停滞。初期的预测显示,如果抓住 5G 带来 的机遇,英国的生产率可以至少提高 1 个百分点。但 5G 技术大规模应用不仅需要改善硬 件设施,②____,比如传统工程师就需要通过转型来获得开发、部署与监控自动化流程 方面的本领。此外,③____。运营商表示,没有必要担心,每个人都有能力使用它,跟 目前的流量收费差不多。 21.下面这段文字是一则某校观影活动的海报文案征文启事,请按照要求参照示例拟写两 则文案。 国庆 70 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 息息相关的七个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 这七个故事分别是《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和《护 航》。我校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国庆观影活动,请为这次活动的海报拟两则文案。 要求:①文案至少包含七个故事中的两个故事的标题,用双引号标注;②内容符合活动 主题即可,不必符合电影情节;③不超过 40 字。(6 分) 【示例】如火青春和祖国华诞“相遇”,敦品励学为民族未来“护航”。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 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 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 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 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 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 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