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西大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ID:423855

大小:1.7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 2020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3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16 Na 23 S 32 Ar 40 Fe 56 I 127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 B 细胞中葡萄糖主要通过合成为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2.如图所示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 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膜表面的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此外,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包括磷脂双 分子层 B.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 C、H、O、N、P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图示细胞融合 3.图示为中科院近来发现的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 H2O2 和淋巴因子 TNFa 等因素 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 Bid 蛋白分解成更小的 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请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与图中 H2O2 和淋巴因子相似,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 B.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 cBid 的数量,cBid 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正反 馈调节 C.线粒体、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导致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 D.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4.2020 年 2 月 11 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 COVID-19 ,新型冠状病 毒是一种 RNA 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 RNA,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 C.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是独立进化的,与其他物种无关 D.新型冠状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5.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 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 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 6.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妹妹 - - - - + + - - - (“+”代表患者,“-”代表正常。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 C.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 7.“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 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B. “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 C.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 120 年,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8.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可用溴水鉴别 M 和对二甲苯 C.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D.M 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9.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甲醇、乙醇、 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C,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 沸点为 35°C。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 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C.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0.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 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16NA B.10.1 g N(C2H5)3 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2.1NA C.2 mol Au 与 2 mol H2 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 2NA 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5NA 11.某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lNaCl 溶液和 10 mL 0.1 mol·L-lK2CrO4 溶液中分别 滴加 0.1 mol·L-lAgNO3 溶液。滴加过程中 pM[-lgc(Cl-)或-lgc(CrO42-)]与所加 AgNO3 溶 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Ag2CrO4 为红棕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sp(Ag2CrO4)=4×10-12 B.al、b、c 三点所示溶液中 c(Ag+):al>b>c C.若将上述 NaCl 溶液浓度改为 0.2mol·L-1,则 a1 点会平移至 a2 点 D.用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 NaCl 溶液时,可用 K2CrO4 溶液作指示剂 12.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 5G 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 5G 元年 的起点。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 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M1-xFexPO4+e-+Li+=LiM1-x FexPO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B.电池总反应为 M1-xFexPO4+LiC6 Li M1-xFexPO4+6C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LiC6-e-=Li++6C D.充电时,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 13.X、Y、Z、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Z 为金属元素,X、W 为同一主族 元素。X、Z、W 分别与 Y 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乙、丙。结合如图转化关系,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X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族 B.反应③可用于工业上制取 W 的单质 C.甲、丙、丁均为酸性化合物 D.工业上通过电解乙来制取 Z 的单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或多项填入答题卷 中。) 14.2017 年 11 月 17 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 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 B. 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 C. 式中 d=2 D. 铀核裂变后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 235 1 140 94 1 92 0 54 38 0U n U Sr d n+ → + +15.如图所示,物块 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 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 减小,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木板对 的作用力不变 B. 木板对 的作用力减小 C. 物块 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物块 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16.小铁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 A 点在外力作用力下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 B 点以后 由于撤去外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 C 点停下来.已知 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 和速度 v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400 m,则 ( ) A. B、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0 m B. BC 段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 C. AB 段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 10 s D. AC 段所经历的时间为 25 s 17.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 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 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 ,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 强弱.设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如果一个质 量为 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 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 A. B. C. D. 18.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 6L 的 A、B 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 QA、QB,两电荷的位置坐 标如图甲所示.图乙是 A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 x 之间的关系图像,图中 x=L 点为图线 的最低点,若在 x=2L 的 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α A A A A FE q = 22 MG R 22 mG R 22 MmG R 4 gA. 小球在 x=L 处的速度最大 B. 小球一定可以到达 x=—2L 点处 C. 小球将以 x=L 点为作中心完全对称的往复运动 D. 固定在 AB 处的电荷的电量之比为 QA∶QB=8∶1 19.如图所示为一理恕变压器,其中 a、b、c 为三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输入电压 u= Umsin100πt(V).当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8 倍时,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B.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7︰2 C. 此时灯泡 a 和 b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2︰7 D. 流过灯泡 c 的电流,每 0.02s 方向改变一次 20.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xoy,P(a,-b)为第四象限内的一点,一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 负电荷(电荷重力不计)从原点 O 以初速度 v0 沿 y 轴正方向射入.第一次在整个坐标系内 加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该电荷恰好能通过 P 点;第二次保持 y>0 区域磁场不变,而将 y解得 ,A 正确; B.滑块以速度 v 从 A 点向左滑动压缩弹簧,到弹簧压缩量最大时速度为 0,由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细绳被拉断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B 正确; C.弹簧恢复原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所以滑块的动能小于 ,C 错误; D.由于细绳被拉断瞬间,木板速度为零,小滑块速度为零,所以小滑块 动能 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即 ,小滑块恰未掉落时滑到木板的右端, 且速度与木板相同,设为 ,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得 联立解得 ,D 正确。 故选 ABD。 22.(6 分)【答案】 打点计时器(1 分) 0.20(1 分) (2 分) 0.19(2 分) 【解析】(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打点计时器原理类似. (2).计数点 4 所代表时间的瞬时速度 根据∆x=aT2 可得: s56-s23=3a1T2 s45-s12=3a2T2 s34-s01=3a3T2 则 a= (a1+a2+a3) 可得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a 的表达式为: 的 F Ma= Fa M = 21 2 mv 21 2 mv 21 2pE mv= v′ ( )0 m M v= + ′ ( ) 21 2pE m M v mglµ= + ′ + 2 2 v gl µ = ( ) ( )56 45 34 23 12 01 29 x x x x x x T + + − + + ( ) 2 34 45 4 35 3.65 4.41 10 m/s=0.2015m/s 0.20m/s2 0.2 S Sv t −+ ×+= = ≈× 1 3代入数据可得: 23.(9 分)【答案】 (1)9900Ω;(2 分) (2)左端;(1 分) (3) ,(2 分) 3.0~3.3;(2 分) (4)14.0(2 分) 【解析】(1)要把电流表 A 改为量程 0~12V 的电压表,应与电流表 A 串联的 电阻箱 R0 电阻调为 ; (2)闭合开关 S 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 (3)由电路图可知: ,即 ; 由图像可知: ,解得 Rx=3.2kΩ (4)测量量程为 0-1V、内阻约 2kΩ 电表内阻,则此电压表的最大电压为 1V, 最大电流为 ,定值电阻与电压表串联,电源电压为 8V,所以定值电阻最 大电压为 7V,最大电流为 I1,则电阻 . 24.(14 分) 【答案】 (1)0.1N, 方向沿斜面向上(2)2T(3)0.02J 【解析】(1)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做匀速运动,对线圈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安 (2 分) 安 (1 分) 方向沿斜面向上 (1 分) ( ) ( )56 45 34 23 12 01 29 x x x x x xa T + + − + += 20.19m/sa ≈ 0 1 + x A R RI UR R + = 0 3 12 100 99001.2 10A g UR RI −= − = − = Ω× 0( )A x UI R R U RR + = + 0 1 + x A R RI UR R + = 1 0 1 7.2 10 + 2.8 x A R R kR R −+ ×= = 1 1 1 UI R = 2 1 7 14.01 2 UR k kI = Ω Ω= = ab F sinmg θ= F 0.1N=(2)线框进入磁场前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边刚进磁场时的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分) 解得: (1 分) 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1 分) 线框中的感应电流: (1 分) 底边所受的安培力: 安 (1 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1 分) (3)由能量守恒得: (2 分) 解得: (1 分) 25.(18 分)【答案】(1)-8m/s 4m/s(2)43.8N(第一次)和 17.8N(第二、 三次)(3)5m/s 【解析】【详解】(1)物体 Q 从开始下落,到到达 C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2 分) 解得 v1=12m/s Q 运动到 C 点与 P 发生碰撞,则: (1 分) (1 分) 联立解得:v2=-8m/s (1 分) v3=4m/s (1 分) (2)碰撞后 Q 向左滑行,设 Q 第二次到 B 点时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有 (1 分) Q 第二次在 B 点,设轨道对 Q 的支持力大小为 ,应用向心力公式有 (1 分) 解得 (1 分) ab v 21 sin2 mv mgL θ= 1m/sv = E BLv= EI R = F BIL= 0.2TB = 2 sinQ mg L θ= ⋅ 0.02JQ = 2 1 1 2 1 2 1 1( ) 2m g H R m g BC m vµ+ − ⋅ = 1 1 1 2 2 3m v m v m v= + 2 2 2 1 1 1 2 2 3 1 1 1 2 2 2m v m v m v= + 4v 2 2 2 1 1 4 1 2 1 1 2 2m gBC m v m vµ− = − 2F 2 1 4 2 1 1 m vF m g R − = 2 17.8F N= (1 分) Q 滑上圆弧轨道 AB 后再次滑下,第三次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 ,轨道对 Q 的支持力大小仍为 ,之后 Q 一直向右运动,最终停在 BD 上,且与 P 无碰撞,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Q 在 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第 一次)和 (第二、三次) (3 分) (3)P、Q 碰撞后 P 向右滑行,设 P 点运动到 D 点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有 (1 分) 解得 (1 分) P 滑上 M 的轨道过程 M 向右加速,从轨道上滑下,M 仍向右加速,则 P 滑到水 平面时 M 有最大速度,设 P 刚到水平面时,M 和 P 的速度分别为 和 , 为 M 的最大速度,P 从滑上到回到水平面,P 和 M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末两态 总动能相等,则有 (1 分) (1 分) 联立解得 (1 分) 33.(1)(5 分 )【答案】 ABD 【解析】A.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 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 水蒸气的压强离饱和汽压越近,相对湿度大,越不利于水的蒸发,人们感觉潮湿, 故 A 正确; B.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是为了清楚看出油膜 的轮廓,选项 B 正确; C.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但是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 等因素有关,则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选项 C 错误; 4 39m/sv = 4v 2 17.8F N= 43.8 N 17.8N 5v 2 2 1 2 2 5 2 3 1 1 2 2m gCD m v m vµ− = − 5 3m/sv = 7v 6v 7v 2 5 2 6 3 7m v m v m v= + 2 2 2 2 5 2 6 3 7 1 1 1 2 2 2m v m v m v= + 7 5m/sv = 6 2m/sv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加, 选项 D 正确; E.若 rr0,则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变大时,分子力做负功, 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 E 错误; 故选 ABD。 (2)(10 分)【答案】 ; 从图甲到图乙,气体放热 【解析】 汽缸内气体处于甲状态时,压强 处于乙状态时,气体的压强为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气体从状态甲变化到状态乙,气体温度相同,内能相同,由于体积减小,外 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要放出热量。 34(1)(5 分)【答案】BDE 【解析】A.由题意可知: m 解得: (n=0,1,2,3…..) 因 T>1s,则 n=0 时 T=2s,故 A 错误; B.在 t=0.5s= 时,质点 N 正通过平衡位置沿 y 轴负方向运动,故 B 正确; C.从 t=0 到 t=1s,经过了 0.5T,则质点 M 运动的路程为 2A=4cm,故 C 错误; D.在 t=5.5s 时刻 M 点在最低点,t=6s 时回到平衡位置,则质点 M 运动路程为 2cm,故 D 正确; E.t=0.5s 时刻,M 点在波峰位置,N 点在平衡位置,则处于 M、N 正中央的质 点处在平衡位置下方向上振动,此时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 E 正确。 3 34nλ λ+ = =vTλ 6 4 3T n = + 1 4T(2)(10 分)【答案】 (1)450(2) 【解析】 (1)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折射光线水平,折射角 r=900-600=300(2 分) 由折射定律有: =n (1 分) 解得:θ=450 (1 分) (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距离:x=Rcosr (2 分) 解得:x= (1 分)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v= (2 分) 所以最短时间为:t= 解得:t= (1 分) 二、化学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7.【答案】C 6 2 R c sin sinr θ 3 2 R c n x v 6 2 R c【解析】A 项,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为空间实验室提供电能的装置, 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 A 正确;B 项,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 耐腐蚀等特性,故 B 正确;C 项,碳纤维为碳的单质,不是有机物,C 项错误; D 项,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铁做正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牺 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 D 正确。 8.【答案】D 【解析】A 项,异戊二烯中 2 个碳碳双键所确定的平面重合时,所有碳原子 共平面,A 正确;B 项, M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对二甲苯与溴水可 发生萃取,使溶液分层,有机层显橙红色,可用溴水鉴别,B 正确;C 项,对二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氯原子在苯环上 1 种,在甲基上 1 种,合计 2 种,C 正确;D 项, M 的分子式为 C8H12O,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则剩余基团为 C2H7-, 无此基团,D 错误。 9.【答案】D 【解析】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 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 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可加 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 A 项,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故 A 正 确;B 项, 操作Ⅰ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 B 正确;C 项,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高素的沸点相差较大,故 C 正确; D 项, 根据给定信息可知,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因此操作Ⅲ的主要过程不 是加水溶解,可加 95%的乙醇溶解,再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 D 错误;故选 D。 10.【答案】D 【解析】A 项,标准状况下,22.4LCO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1 个 CO2 分子 中含有 6+8×2=22 个电子,则 22.4LCO2 含有 22mol 电子,其电子数目为 22 NA, A 错误;B 项,N(C2H5)3 的结构式为 ,所含的化学键中 C-N 和 C-H 均为极性共价键,1mol N(C2H5)3 中含有 18mol 极性共价键,10.1g N(C2H5)3,其物质的量为 0.1mol,则其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 1.8mol,数 目为 1.8NA,B 错误;C 项,Au 为金属单质,不含有分子,2molAu 中不含有分 子,C 错误;D 项,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则甲酸质量为 46g,则其物质的量 为 1mol,分子中含有 2molO 原子;水的质量为 100g-46g=54g,其物质的量为 3mol, 则含有 3mol O 原子,总共含有 5mol O 原子,其数目为 5NA,D 正确;故选 D。 11.【答案】B 【解析】A 项,b 点时恰好反应生成 Ag2CrO4,-lgc(CrO42-)=4.0,c(CrO42 -)= 10-4mol·L-l,则 c(Ag+)=2× 10-4mol·L-l,该温度下,Ksp(Ag2CrO4)=c(CrO42 -)×c2(Ag+)=4×10-12,故 A 正确;B 项,al 点恰好反应,-lgc(Cl-)=4.9,c(Cl-)=10 -4.9mol·L-l,则 c(Ag+)=10-4.9mol·L-l,b 点 c(Ag+)=2× 10-4mol·L-l,c 点,K2CrO4 过量,c(CrO42-)约为原来的 1/4,则 c(CrO42-)= 0.025mol·L-l,则 c(Ag+)= = ×10-5mol·L-l,al、b、c 三点所示溶液中 b 点的 c(Ag+)最大,故 B 错误;C 项,温度不变,氯化银的溶度积不变,若将上述 NaCl 溶液浓度改为 0.2mol·L-1,平衡时,-lgc(Cl-)=4.9,但需要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变成原来的 2 倍,因此 a1 点会平移至 a2 点,故 C 正确;D 项,根据上述分析,当溶液中同时 存在 Cl-和 CrO42-时,加入硝酸银溶液,Cl-先沉淀,用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 NaCl 溶液时,可用 K2CrO4 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会生成 Ag2CrO4 为红棕色 沉淀,故 D 正确;故选 B。 12.【答案】C 【解析】A 项,放电时,电子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则电流由磷酸 铁锂电极流向石墨电极,A 错误;B 项,根据电池结构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方 程式为:M1-xFexPO4+LiC6 Li M1-xFexPO4+6C,B 错误;C 项,放电时, 石墨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LiC6-e-=Li++6C,C 正确;D 项,放电时,Li+移 向磷酸铁锂电极,充电时 Li+移向石墨电极,D 错误;故选 C。 13.【答案】B 【解析】X、Y、Z、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Z 为金属 元素,X、W 为同一主族元素。X、Z、W 分别与 Y 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 乙、丙。结合如图转化关系,可知 X 是 C 元素、Y 是 O 元素、Z 是 Mg 元素、W 12 0 4 1 25 0 .0 × - 1.6是 Si 元素,甲、乙、丙、丁分别是 CO2、MgO、SiO2、CO。A 项,碳元素位于 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 族,故 A 错误;B 项,反应③是 2C+ SiO2 Si+2CO,可用于工业上制取 Si 单质,故 B 正确;C 项,丁是 CO,CO 不能与酸、 碱反应,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错误;D 项, 工业上通过 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镁的单质,氧化镁熔点高,消耗能源大,故 D 错误;故 选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必做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3 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14 分) 【答案】 (1)Na2SO3+H2SO4 ═Na2SO4 +SO2↑+H2O(2 分) (2)P2O5 (1 分) 己 (1 分) (3)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控制通入气体的流速(2 分) (4)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太高,PCl3 等物质挥发 (2 分) (5)①滴入最后一滴 KSCN 标准溶液,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 ②95.9%(2 分) ③偏小(2 分) 【解析】(1)Na2SO3 固体与 70%浓 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 ═Na2SO4 +SO2↑+H2O;(2)溶液 A 中饱和食 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装置乙中盛有酸性固体干燥剂五氧化二 磷,干燥氯气,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导致三氯化氧磷水解;装置中球形冷 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三氯化磷,防止三氯化磷、三氯化氧磷等受热挥发,降低 三氯化氧磷的产率,为增强冷凝效果不能选用直形冷凝管;(3)甲、丁装置的作 用除了用于气体的净化除杂外,还可以起到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控制通入气体的 流速,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4)因若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若温度太高,PCl3 等物质受热挥发,降低三氯化氧磷的产率,所以实验时用水浴加热三颈烧瓶,控 制反应温度在 60~65℃;(5)①由题意可知,测定 POCl3 产品含量时以 NH4Fe(SO4)2 溶液为指示剂,用 K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NO3 溶液,达到终点 时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 KSCN 标准溶液,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② KSCN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L×0.01L=0.001mol,根据反应 Ag++SCN-=AgSCN↓, 可知溶液中剩余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01mol,则与 POCl3 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 —0.001mol)=0.003mol,水解生成的氯化氢的 物质的量为 0.003mol,由题意可知 1.600g 样品中 POCl3 的物质的量为 ×10=0.01mol,所以产品中 POCl3 的质量分数为 ×100%=95.9%;③ 加入少量硝基苯可以使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离开溶液,如果不加硝基苯,在水溶液 中部分氯化银可以转化成 AgSCN,已知 Ksp(AgCl)>Ksp(AgSCN),使得实验中消 耗的 AgSCN 偏多,根据(7)的计算原理可知,会使测定结果将偏低。 27.(14 分)【答案】(1)SiO2+3C SiC+2CO↑(2 分) (2)3SiHCl3+3H2O==H2SiO3+H2↑+3HCl(2 分) (3)5:1(2 分) (4)氨水(2 分) 过滤(1 分) 加热(1 分) (5)pH=5(2 分) c(Fe3+)=2.64×10-12mol/L(2 分) 【解析】(1)由图可确定反应物为二氧化硅、碳,生成物为碳化硅、一氧化 碳,配平后反应方程式为:SiO2+3C SiC+2CO↑;(2)SiHCl3 遇水剧烈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3SiHCl3+3H2O==H2SiO3+H2↑+3HCl;(3)由题意可知:Si(粗)+ 3HCl == SiHCl3+ H2;SiHCl3+H2==Si(纯)+3HCl;根据方程式,制备 1mol 纯硅, 循环生产中能产生 3molHCl,但 HCl 的利用率是 90%,因此需要增加 [(3/0.9)-3]molHCl,循环生产中产生 1molH2,但 H2 的利用率为 93.75%,因此需 增加[(1/0.9375)-1]molH2,因此,补充投入 HCl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0.9)-3]:[(1/0.9375)-1]=5:1。(4)根据流程图,加入 X 后过滤得到氯化铵和氢 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可以推断试剂 X 是氨水;氢氧化铁、氢氧化铝为沉淀, 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根据“LiCl 的熔点是 605℃、沸点是 1350℃,NH4Cl 在 100 ℃开始挥发,337.8℃分解完全”,分离 LiCl 和 NH4Cl 的固体混合物应用加热法, 操作 b 的名称是加热;(5)要控制 LiCl 和 NH4Cl 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浓度在 1.0×10 -6mol·L -1 以下,Al(OH)3、Fe(OH)3 类型相同,由于 Ksp[Al(OH)3]> Ksp[Fe(OH)3], 当 Al3+在 1×10-6mol/L 以下时,Fe3+一定在 1×10-6mol/L 以下,所以控制溶液中 c(OH-)= mol/L=1×10-9mol/L,c(H+)=1×10-5mol/L,控制溶液的 pH=5;此 时溶液中 Fe3+的浓度为 2.64×10-39÷(1×10-9)3=2.64×10-12(mol/L),即 c(Fe3+)=2.64×10-12mol/L。 28.(14 分)【答案】 0. 003 3 mol 0. 01 153. 5 / 1 600 mol g mo . l g ×(1)吸热(1 分) (2)① (2 分) ② (2 分) ③乙醇(2 分) (2 分) (3)>(2 分) 降低吸收过程中氨水的挥发,促进氨水对 CO2 的吸收(2 分) (4)c(Na+)> c(HCO3-) > c(CO32-) > c(OH-) > c(H+) (2 分) 【解析】(1)由图可知反应①的 K1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 应,△H>0,反应②的 K2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已知:①Fe(s)+CO2(g) FeO(s)+CO(g)△H1=Q1>0,②Fe(s)+H2O(g) FeO(s)+H2(g)△H2=Q2<0,由盖斯定律①-②得③H2(g)+CO2(g) CO(g)+H2O(g))△H=Q3=Q1-Q2>0,说明是吸热反应;(2)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 度越高转化率越小,则 T3>T2>T1;②图 2 中 m1、m2、m3 投料比从大到小的顺 序为 m1>m2>m3,因相同温度下,增大氢气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 转化率增大;③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所以产物的物质的量是逐渐减少的,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由图可知,曲线 a 代表的物质为 H2,b 表示 CO2,c 为 H2O,d 表示乙醇;设开始氢气的投入量是 3nmol,则二氧化碳是 nmol,二氧化 碳的转化量是 x,则 2CO2(g)+6H2(g) C2H5OH(g)+3H2O(g) 起始量(mol) n 3n 0 0 变化量(mol) x 3x 0.5x 1.5x 平衡量(mol) n-x 3n-3x 0.5x 1.5x P 点 a、c 的体积分数相同,所以 3n-3x=1.5x,解得 x= n,总物质的量是 n-x+3n-3x+0.5x+1.5x= n,总压为 5MPa 的恒压条件下,p(二氧化碳)=p(乙醇)= ×5MPa=0.125×5MPa,p(氢气)=p(水)= ×5MPa=0.375×5MPa,T4 温度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3)工艺流程是将烟气 冷却至 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 CO2,该反应是一水合氨和二氧化碳反 3 2 1T >T >T 1 2 3m >m >m 3 2 6 0.125 5MPa (0.375 5MPa) (0.125 5MPa) (0.375 5MPa) × × × × × × 2 3 8 3 1 n3 8 n3 n 8 n3 3 2 6 0.125 5MPa (0.375 5MPa) (0.125 5MPa) (0.375 5MPa) × × × × × ×应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由 NH3·H2O 的 Kb=1.7×10-5,H2CO3 的 Ka1=4.3×10-7、Ka2=5.6×10-11 可知 HCO3-的水解程度 大于 NH4+的水解程度,则所得溶液的 pH>7;烟气需冷却至 15.5~26.5℃的可 能原因是:降低吸收过程中氨气挥发,促进氨水对二氧化碳的成分吸收;(4)为 了测量某湖水中无机碳含量,量取 100mL 湖水,酸化后用 N2 吹出 CO2,再用 NaOH 溶液吸收,图象分析可知,生成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二者物质的 量之比为 1:1,且 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 HCO3-,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 >c(HCO3-)>c(CO32-)>c(OH-)>c(H+)。 三、选做题(本题共 2 小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其中一题进行作答)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答案】 (1) (2 分) 1(2 分) (2)+1(1 分) 大(1 分) (3)3:2(2 分) 三角锥形(1 分) (4)sp3(1 分) (5)共价(1 分) ×100% (4 分) 【解析】(1)基态 As 原子的核外价电子为其 4s 能级上 2 个电子、4p 能级上 3 个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基态 Ga 原 子核外 4p 能级上有 1 个电子,则 Ga 未成对电子数是 1;(2)根据镓失去电子的逐 级电离能知,失去 1 个或 3 个电子电离能突变,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1 和+3,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二者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 序数 Ga<As,则电负性 As 比 Ga 大;(3)共价单键为 σ 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因此乙炔分子中含有 3 个 σ 键、2 个 π 键,则 σ 键、π 键个数 之比为 3∶2;AsCl3 分子中 As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 =4,含有一个孤 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4)(CH3)3Ga 中碳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C 原子杂化类型为 sp3; (5)GaAs 为原子晶体,Ga 和 As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该晶胞中 Ga 原子个数 是 4、As 原子个数=8× +6× =4,所以其化学式为 GaAs,该晶胞体积= = 30 3 310 (4 3 ( 70 7 ) 5) AN a bπ ρ− × + + × 5 3 1 2 − × 1 8 1 2 A 4M N ρcm3,该晶胞中所有原子体积=4× π[(a×10-10)3+(b×10-10)3]cm3=4× π×10-30×(a3+b3)cm3,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 ×100%= ×100%。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答案】 (1)羰基(或酮基) (1 分) (2)浓 HNO3,浓 H2SO4/Δ (1 分) (3)还原反应(1 分) 取代反应(1 分) (4) (1 分) (5) (2 分) (6)17(3 分) 、 (2 分) (7) (3 分) 【解析】(1)A 的结构简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羰基;(2)A 的结构简 式为 ,B 的结构简式为 ,则 发生取代反应,所需的试剂 和条件分别为浓 ,浓 ;(3)由 B 的结构简式为 、C 的结 构简式为 、E 的结构简式为 、F 的结构简式为 可知, 是-NO2 转化为-NH2,发生了还原反应,而 的 A 4 145 N × ρ 4 3 4 3 30 3 3 3 3A 44 10 a b cm3 N 14 cm 4 5 − × × π× × ρ +( ) 30 3 3 A4 N 10 3 1 5 b 4 a−×π × ×ρ × +( ) 17 15 5C H ON A B→ 3HNO 2 4H SO / ∆ B C→ E F→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4)扎来普隆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 ;(5)C 的结构简式为 、D 的结构简式为 ,则 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B 的结构简式为 , 其属于芳香化合物,且含有硝基,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含有 苯环和硝基;②含有-CH2CHO 或一个甲基和一个-CHO;若为-NO2 和-CH2CHO, 则有 4 种结构,其中有一种为苯环上连接-CH(NO2)CHO;若为-NO2、-CH3 和 -CHO,则有 4+4+2=10 种,另外还有-CH2NO2 和-CHO 共有 3 种,共有 4+10+3=17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的结构简式有 、 ;(7)因 有 碱性且易被氧化,则由 和乙醇制备 时,应先将-CH3 氧化为 -COOH,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最后再将-NO2 还原为-NH2,具体合成路线为 。 17 15 5C H ON C D→ 2NH−三、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选择题:DABACA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29、(9 分)  (1)低温处理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1 分) 大粒(1 分)  (2)不正确(1 分) 夜间植物缺乏光反应提供的[H]和 ATP,暗反应几乎无法进 行  (3)正常 培养得到的成熟植株和在夜间低温处理前的原植株的光合速率几乎相 同 30.(10 分) (1)Ⅶ(1 分)  (2)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Ⅲ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Ⅵ,促进其增殖分化  (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从而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减弱  (4)不影响  抑制(1 分) 31.(8 分)  (1)空间 群落的垂直结构能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分解者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农家肥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  (3)去除杂草、防治害虫、杀灭田鼠(2 分)  (4)利用动物信息素吸引一些传粉动物,提高农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利用 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吸引鸟类,使其捕食害虫;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种害虫 的雌雄交配,使该害虫的繁殖力下降(答出一点即可)(2 分) 32.(12 分)  (1)是(1 分) Ⅰ区段和Ⅱ2 区段  (2)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与性别无关  (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 Ⅱ2 区段 乙组实验 F1 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4)常染色体(1 分)  37. (15 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2)ABCD (3)蔗糖、乳酸(3 分) (4)小刀、培养液 (3 分) (5)平板划线法  (6)利用酵母菌在酸性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优势,通过多次转接,已筛选出酵母 菌,因此不必再用酸性培养液;此时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酵母菌,此操作需要在 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因此需加琼脂(3 分) 38.(15 分) (1)逆转录(1 分) 抗原性(1 分)  (2)一定的流动性(1 分)  灭活的病毒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 的抗体  (3)血清、血浆  95%的空气和 5%的 CO2  (4)小鼠腹水或细胞培养液  特异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