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一语文线上质量检测试题(山东乐陵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一语文线上质量检测试题(山东乐陵市)

ID:421819

大小:30.4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孩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 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 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桌。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 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 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 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 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 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社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 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苗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 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 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 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 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 社会福社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 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 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 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 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济 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 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 占有资源(全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 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 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 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 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 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 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 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 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 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 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滋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 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使其人 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 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摘编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材料三: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 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 GDP 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 的“以人为本”转变。 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 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呢?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 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 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 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 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 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 (志灵《幸福感是否提升,请把评判权交给公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 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度小于 资源占有幸福观。 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这 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 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D.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 B.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 C.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资,家庭就会幸福。 D.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福。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 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两个版本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完成 6-9 题。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 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 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别了族中诸人,自入抱厦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俱已到齐,只有迎接亲友上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 那人惶恐,凤姐冷笑道:“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那人回道:“奴才天天都 来的早,只有今儿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初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往里探头儿。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问:“王兴媳妇来做什么?”王兴家的近前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 着将帖儿递上,凤姐令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每根用珠儿线 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对牌发下,王兴家的去了。 凤姐方欲说话,只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支取东西领牌的,凤姐令他们要了帖念过,听了 一共四件,因指两件道:“这个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领。”说着将帖子摔下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便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子回道:“就是方才车轿围子做成, 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凤姐听了,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交过,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与 张材家的去领。一面又命念那一件,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棱,凤姐听了,即命收帖儿登记, 待张材家的缴清再发。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人来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 了,下一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众人见凤姐动 怒,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进来回复。又凤姐掷下宁府对牌:“说与来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吩 咐:“散了罢。”众人方各自办事去了。那被打的也含羞饮泣而去。彼时荣宁两处领牌交牌人往来不绝, 凤姐又一一开发了。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厉害,自此俱各兢兢业业,不敢偷安,不在话下。 “庚辰本”相关段: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 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 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 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 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 “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 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 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6.写凤姐“且不发放”迟到者,而是先处理事务,再回过头来处理迟到者的用意是(3 分) A.说明凤姐办事谨慎,先放一下,思考出对策,再作处理。 B.说明凤姐先把“来迟者”晾在一边,让他认真思过。 C.说明凤姐办事有章法,先处理紧要事,以提高办事效率。 D.说明凤姐办事先易后难,先处理容易事,再处理棘手的问题。 7.选段反映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一个场面,表现了王熙凤治家方面的什么特点? 王熙凤是如何处理的? 请概括回答。(6 分) 8、从《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刘姥姥、史湘云之中选择一人,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要求:描述雕 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符合原著的某个特定情境,语言简洁生动,100 字左右。(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9-13 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 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 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斥出府。勃 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 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 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③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 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作 《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 物和事件。 B. “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而“左迁”是降职,“超迁”是越级提拔,“乔迁”是祝贺别人喜迁新 居或升官。 C. “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 胜地“五岳”。 D. “进士”指科考中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其中一甲三名称为 状元、榜眼、探花。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王勃年少聪颖,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 未成年便任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B. 王勃恃才傲物,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虽遇大赦仍 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王勃才华横溢,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并给祖父王通 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D. 王勃名闻天下,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2)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13、问答题:结合文本内容,你认为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有哪些?(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4、15 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颔联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有声”与“无语”两种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 山村傍晚的沉寂。 B.颈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成片的荞麦花如雪。意境凄凉萧瑟。 C.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吟诗后不知为何忽然闷闷不乐,原来是因蓦然发现村桥原树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D.此诗以村行为线索,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含蓄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15、 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8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屈心抑志,大 声疾呼(1)“ , ”(《梦游天姥吟留别》),活得脊 梁 愈 挺 , 豪 情 满 怀 ; 陶 潜 挂 冠 归 隐 , 如 俊 鸟 出 笼 , 任 意 西 东 , 一 句 (2) “ , ”(《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 的 愉 悦 ; 白 居 易 谪 居 浔 阳 , 醉 听 琵 琶 , 发 出 (3) “ , ”(《琵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有一见如故的惊喜;不 管 是 李 清 照 的 酒 淡 愁 浓 , 还 是 辛 弃 疾 遥 想 当 年 (4)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壮 怀激烈,都满溢了生命的诗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 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 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 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 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 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① ,引来一个诸 如“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但这样的“虚名”可能会 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立足自身环 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② ,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C.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D.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 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 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 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 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19、在文中第三段和第四段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每空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五个短语概括川剧的特点。(4 分)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 天下”的说法。川剧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 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 方式,意味隽永,引人人胜,在各大剧种里独树一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 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川剧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等技艺冠绝天下,再加上写意的 程式化动作蕴含着不尽的妙味。 21、今年夏天,动画电影《哪吒》创造了票房奇迹,引发了大众热议。下面是某影评人观影后接受 新闻媒体采访的文字记录,请用一句话概括该影评人对《哪吒》的评价,不超过 35 个字。(6 分) 编剧的改编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人物形象设定,比如哪吒,一改正义凛然的形象,变得“丑萌” 十足,三太子敖丙、太乙真人、龙王等形象都有很大变化。而在主题表达方面,《哪吒》也是下足 了功夫,通过电影,有人领悟了“自我的寻找”,有人感受到“成长的孤独”,有人看到了“成见 的破除”……更值得称道的是,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电影,《哪吒》未追求速成,其制作过程历时五 年,其中剧本打磨就花了两年时间,影片高潮部分的一个镜头只有短短 6 秒,为了达到最佳效果, 制作团队用了 6 个月才完成。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要举办诗词大会,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学要进行选拔。你准备参加这次选拔,但是你的家长 以耽误时间、用处不大为由,不让你参赛。 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写作。 (1)给老师写一封自荐信,争取参加比赛。 (2)给父母写一封信,争取说服他们让你参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