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18473

大小:474.6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分数: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0 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称呼同辈的“字”来表示尊 敬,往往“直呼其名”。这表明( D ) A.规则都有悠久的历史 B.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完善 C.规则源于生活,是一成不变的 D.规则因历史的发展而废立 【解析】 民主平等思想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称呼同辈“字”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 要,因而被废除,改为“直呼其名”,可见规则是因历史的发展的需求而变化的,故 D 项符 合题意。 2.信用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很多不顾实际、盲目消费的人沦为“卡奴”。中学生 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应当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做到( C ) A.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绿色、健康、适度 D.时尚、奢靡、无度 【解析】 A 项是依赖心理的体现。B 项是人际交往的艺术。C 项是我们在消费时应该遵守的 原则。D 项的消费行为是错误的。 3.面对人民群众反对腐败的呼声,2018 年 3 月,我国出台监察法,对贪腐行为采取“零容 忍”,如逢年过节向领导送小礼物等原来被认为合乎情理的行为也被严厉禁止。这说明( A ) ①规则的修改折射出人们生活的需要 ②规则的演变,见证生活的变迁 ③规则是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 ④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④说法有误,规则并不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如校规、社会公约等。 4.在银行,有“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的规则;在进入超市购物时,有“先寄存包裹”的 规定。规则源于生活。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规则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规则只规定可以做什么 ③规则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 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 ④规则用于指导人们的思想,不规范人们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规则不仅规定可以做什么,还规定不允许做什么,②说法错误。规则也被用来规 范人们的行为,④说法错误。 5.小超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对着干,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小超的情况,你给 他的合理建议是( A ) ①理解父母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 ②克服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 常现象,应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的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父母和子女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加上子女在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使 得青少年很容易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要消除矛盾和冲突,作为子女,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父母,与父母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顺其自然,保持沉默不利于 矛盾的化解,③④做法错误。 6.“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分赴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演出, 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与海外侨胞及外国友人共贺新年。下列对这种文化传播的叙 述,正确的有( A ) 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这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这是中华民族文化 成就的唯一标志 ④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说法错误,这是每个民族都享有 的文化财富,排除。 7.2018 年 3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将原内容“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 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这说明( A ) ①随着新领域新事物的出现,新规则开始出现 ②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了规则的变化 ③生 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 ④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可以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了随着新领域新事物的出现,新规则开始出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推 动了规则的变化,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②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故 A 项符合题意。 8.小王说:“我和爸爸妈妈说话时,观点不一致,常常闹别扭。但是,在对屠呦呦、吴锦 泉、徐立平、莫振高等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评价方面,我们有一致的观点:生活中的真善美 是我们所需要和追求的。”这说明( A ) A.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B.代际差异逐渐消失了 C.代际差异根本不存在 D.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个性,避免从众心理 【解析】 两代人之间虽然存在代际差异,但也有追求真善美的共同愿望,这说明代际差异 虽不可避免,但也会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说法错误,D 项不符 合题意。 9.慈溪市的农民“网虫”张某说:“过去没电话,我每年加工粮食四五十万千克;1992 年 装了电话,年加工一二百万千克;2000 年买了电脑上网以后,年加工三四百万千克。”张某通过互联网扩大了自己的加工能力,这说明( B ) A.高科技必然能使人们致富 B.互联网使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C.要致富就要有灵活的头脑,善于捕捉市场变化  D.互联网可以取代其他大众传媒 【解析】 A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项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 项说法有误, 每一项传媒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互联网并不能取代其他大众传媒。 10.2019 年 3 月,令人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为了能在第一 时间了解大会盛况,应该选取的传媒有( C ) ①网络直播 ②报纸 ③广播 ④电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因为网络直播、电视、广播这些传媒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通过这些传媒,我们 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大会的情况,①③④符合题意。报纸的时效性较差,②排除。 11.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欣欣向荣,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模式向信息化、 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它让各种人群 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也使信息成为普遍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这主要反映了( C ) A.传媒的发展历程 B.传媒的发展状况 C.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D.传媒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2.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D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解析】 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D 项说法错误。 13.近年来,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网上购票的方式买到了春节回家的火车票,这说明传媒 ( B ) A.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D.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 14.在学习了“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这一课之后,七年级(2)班的同学就“文化传播”展开 了讨论。你认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文化传播仅仅是通过我们在学校学习进行的 B.只要有交往,人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传播过程 C.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D.文化传播有一定的途径,如旅游、商贸和学校教育等 【解析】 所有的交往过程,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BC 两项说法正确。旅游、商贸和学校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一种更为 直接的途径而非唯一的途径,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 15.下面漫画是对《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部分内容的介绍。以下关于这一规则的说 法正确的是( D )①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规则 ②该公约一经出现,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③ 该公约是我们青少年文明上网的规范和准则 ④该公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生活需要而出 现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会随着生活需要的改变而改变,②说法错误。故 D 项 符合题意。 16.如果 20 年前描述人类“数字化生存”还带有预言性质的话,那么,由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社会网络化、信息数字化、交互实时化的现实,已经 成为真实而普遍的生存方式。今天,新媒体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已经渗透 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断 深化。这说明了( C ) ①大众传媒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大众传媒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③今天的社 会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 ④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②中“没有多大影响”说法错误。 17.下面的漫画反映了( C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②新的消费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历史发展的足迹  ④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从图片中人们的衣住行的变化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发 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足迹,①③④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表现出新的消费方 式,②与题意无关。 18.中华民族的优良家训家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清 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等优良家风,一直具有强大的穿越时空的价值,受到不同年龄 段的人们的认同。良好的家风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说明( D ) A.生活中常见的“代沟”现象消失了 B.有良好家风存在,就不会产生任何代际差异 C.良好家风伴随我们,说明了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D.生活是不断变化的,代际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代际之间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解析】 良好的家风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说明了代际之间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D 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生活中的“代沟”没有消失,A 项说法错误。代际差异会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旅程,B 项说法错误。良好家风伴随我们,并不能说明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变化,C 项说法错误。 19.从空中鸟瞰上海,陈扬的镜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变化。在陈扬的镜头下,大片大片的钢 筋混凝土“森林”日益密集,南北高架桥车流不息,天空在变蓝,天际线在变高。对于如何 看待区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不同的区域,其变化是不一样的 ②不同的区域,其变化有快有慢,有好也有坏 ③同一个 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里,看法是一致的 ④同一个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里,看 法是不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为了搞清楚本地蔬菜种植和销售情况,王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文字;同时,暑 假期间,王东在父母的陪同下,多次深入蔬菜种植地和销售市场,调查了解情况,并把自己 的调查写成了本市蔬菜种植和销售情况报告。以下对王东的调查资料说法正确的是( B ) A.王东上网查找的相关资料,是第一手资料 B.王东在父母陪同下,深入种植地、销售市场调查到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 C.王东在父母陪同下,深入种植地、销售市场调查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 D.王东上网查找的相关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也是第二手资料 【解析】 上网查找的资料,属于从当事人或者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 深入种植地和销售市场进行调查直接得来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故 B 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历史的财富,是文明生活的保障,是社会有序运 行的基础。 材料二 2019 年的驾照扣分规则还是沿用从 2013 年起实施的交通法规,但提高了某些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违章扣分添加了一些细则。与 2013 年的交通法规相比,2019 年的新 规提高了违章的成本,而且违章记分项目也由原来的 38 项增添到了 52 项。 (1)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最熟悉的规则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请分析下列校规制定的原因, 并据此谈谈你对规则作用的认识。(6 分) 学校的规章制度 校规制定的原因 规则的作用 教室卫生制度 ①保持教室环境干净、整洁 考场纪律 ②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的 公平、公正、可信 考勤请假制度 ③保证学生出勤率和提高学 生学习效果 ④规则传递特定信息, 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 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 存在。我们要尊重和遵 守规则 (2)小丽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很多的交通标识,有一些标识她不太了解,请你帮她把标识跟它 的含义用线连起来。(5 分) (3)新交通规则属于哪种形式的规则?针对交通领域出现的违章行为的新特点,交通职能部 门颁布了这份新交通规则。据此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4 分) 【答案】新交通规则属于成文规则。从新交通规则的颁布,我认识到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出 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或: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规则、遵 守规则。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在对 500 名中学生的一份调查中显示,有 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生在“备注栏”内的补充回答颇具代表性。一位女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 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女生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 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1)父母与子女的分歧通常被称为什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6 分) 【答案】代际差异。由于两代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 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分歧?(6 分) 【答案】消除代际差异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彼此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宽容别人,理解他 人。只有这样,才能与长辈建立起和谐、融洽、相互关心的亲情。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下面是一位七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记录(部分): 时间 活动 06:30 听闹铃起床 07:00 一边吃饭,一边听广播新闻 07:30 去学校 12:30 午休时,阅读学校橱窗中张贴的《人民日报》 16:30 放学回家 17:30 看儿童频道的动画片 18:00 吃晚饭 18:30 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做作业 21:30 休息 材料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天晚上有数百万的家庭聚在收音机前,收听戏剧、音乐直播和其他节目。这个时期是广播的黄金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机成了工业化国家大 多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产生于 1969 年初,它的出现使人们前所未有地接触到大量 的信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变得更加有 趣和方便,规模急剧扩大,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材料一反映出哪几种大众传媒?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6 分) 【答案】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众传媒已经深 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材料二反映了传媒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为什么会反映出生活的变化呢?(6 分) 【答案】①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传媒。从传媒对文化传 播的用途来看,传媒不断改进、丰富的行程,就是文化传播日益广泛、深入的行程。②传 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 传媒的发展而改变。我们回顾传媒演进的行程,其实就是回味生活变化的历史。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2001 年,张穆庭创作了歌曲《1937》纪念南京大屠杀。 材料二 1938 年 3 月,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根据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文 书、通讯及个人日记、信函编著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这是当时第一部系列记 叙日军在南京及其他各地所犯罪行的书籍,是记载日军暴虐的黑暗时代最有价值的一部史料。 材料三 我在难民所里待了 3 个月,亲眼看到日军开着 3 辆卡车来避难所挑选年轻力壮的男 人,还有一些好看的女娃也被他们带走。我每天都听到有熟人被杀的消息,很多和我们一起 的人也伤心地活不下去了,有的甚至要撞墙自杀,那时的南京城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1)上述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请说明你辨别的理由。(6 分) 【答案】材料一歌曲《1937》是第二手资料。理由:是后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说法。材料二、 材料三是第一手资料。理由:它们是同时代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当事人的亲身经历。(2)不同的资料,最终都会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如果要你以“南京大屠杀”写一篇警示录, 你会选择上述哪些资料?为什么要这样选择?(4 分) 【答案】材料二、材料三。理由: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可信度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 材料一 小吴是浙江省舟山人,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一次偶然的机会, 小吴从舟山晚报上得知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新荣获全国十大“美丽小城”之一。 于是他查找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历史照片,最后,决定亲自到家乡去一探究竟,还采访了当 地的人。 材料二 十几年前,舟山一些小镇的村民也只是养鱼种田,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没有正儿 八经的道路,车辆、人员都很难进入。现在镇里投入大量资金兴建道路,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建设海岛新城,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人民手头也越来越宽裕! (1)材料一中,小吴在认识区域变化时都运用了哪些资料?(4 分) 【答案】新闻报道资料、文献调查资料、实地考察资料、访问调查资料等。 (2)材料二中,分别反映了区域哪些方面的变化?(3 分) 【答案】道路交通、环境、人民生活水平。 (3)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说有哪些具体的原因促使舟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 变化。(4 分) 【答案】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人民的艰苦奋斗、道路的完善、政府的投入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