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416942

大小:101.9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雅安市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 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 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 堂之中。 ②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 ③“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 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 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 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 ④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 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作品 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 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 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 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 ⑤此外,多元解读与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文本是一个未确定的“召唤结构”,文 本“空白”中存在某种意向,召唤读者去言明,并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实现文本 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个体读者只能实现一部分可能,而读者的多元反应成为必然。因此, 作品的“召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而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 限制。正如鲁迅所言:“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设想的相同……不过那性 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要不然,文学这东西就没有普遍性了。”文学 作品阅读过程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不管读者愿意不愿意,背后的决定者乃是文本。 ⑥历史上错误的“读者决定论”不止出现过一次。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不入流,福 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审判……然而,一切“假哈姆雷特”都动摇不了经典文本的地位。总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应该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 哈姆雷特,更不应一千个都不是哈姆雷特,甚至没有了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寻找相对最像 的哈姆雷特。(摘编自赖瑞云《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小学课堂上对文本荒腔走板的解读主要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 者中心论”。 B.单个读者的理解有局限性而无法像代代相承的接受链那样有望接近作品本身。 C.任何单个的接受都需要提高、修正;因此单个的接受不能正确对作品做出判定,判定 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 D.“召唤结构”中的 “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 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多元解读就成为一种必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三段中“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将“斧头—石头”的 关系与“作品—废纸”的关系进行类比,批驳了那些片面夸大读者作用的观点。 B.作者在第五段中引用鲁迅先生所言是为了论证文学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 C.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错误批判这一事例说明“读者决定论” 之类的错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D.本文以真正理解作品为写作动机,主要论证了多元解读应避免的误区以及要遵循的原 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比较而言,“读者决定论”比“读者中心论”更加重视文本本身对阅读的基本限制。 B.鲁迅认为,文学具有普遍性,文学欣赏也具有普遍性;文学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是“召 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 C.对个人理解进行提高、修正并与其他读者交流,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作品,有助于形 成代代相承的接受链。 D.只要能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就能找到相对最像的“哈姆雷 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走出国门 20 年后,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 成立于 1987 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到 1995 年, 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 15 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 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 元化。 “‘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 2012 年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华 为 “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根据华为 2017 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 地区,服务全世界 1/3 以上的人口。2017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6036. 21 亿元,其中欧洲、 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638.54 亿元,同比增长 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44. 27 亿元,同比增长 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 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为人民币 392.85 亿元。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电信标准技 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 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 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 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 自己的诉求。 这个语言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 (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 材料二: 美国彭博新闻社 2019 年 1 月 24 日发布题为“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 的报道: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的偏远地区,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 而是通往 21 世纪的生命线。 东俄勒冈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约瑟夫·弗兰内尔说,这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 生产高质量网络设备,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少 20%到 30%。华为的设备还 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 事实上,包括弗兰内尔的公司在内的一些电信企业并没有联邦政府补贴,它们在向偏远贫困 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但华为能让奇迹发生。华为在网络设备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 者,它正在努力主导被称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 5G。 “他们(华为)的设备非常非常好,”同时担任俄勒冈州议会宽带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弗兰 内尔说,“我们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其领先的技术和 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国政府担忧起来,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 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 材料三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国际贸易摩 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中国企业融 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 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尽 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 (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 4.下列对“华为”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认为华为公司是一个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 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的公司,并对其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B.2017 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 6000 亿元,在亚、欧、非均有所增长;其中在亚太地区 增速最快,同比超过了 10%。 C.华为向美国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因此,被 人誉为“通往 21 世纪的生命线”。 D.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作者由此思考,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 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要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 己的正当权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3 年到 2017 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呈连年上涨的趋势,2016 年销售收入增长最 快;同期华为的营业收入除 2016 年只有小幅增长外,其余年份增长幅度较大。 B.华为正在努力主导 5G 技术,未来可能成为全球 5G 的 “盟主”;华为技术领先, 价格优惠,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美国政府为此担忧。 C.清华大学朱恒源指出中国企业要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里崛 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就要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D.中国企业只要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就 能解决“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和阻力,赢得更好的未来。 6.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出去”?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酒 婆 冯骥才 ①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 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②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 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 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 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③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 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 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 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 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 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④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 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 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⑤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 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 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⑥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 了也就算了。 ⑦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 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⑧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 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 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 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 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⑨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 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 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 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 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 来反倒毁了?(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描写首善街小酒馆的简陋,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为酒婆的出场蓄势。 B.小说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将其写得好看,与她醉前的模样形成对比,是为了 表现穷人只有醉后才能有片刻的洒脱,使小说的悲剧意味更浓。 C.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了人们知道老 板人奸猾,怕他报复的心理。 D.“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 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8.酒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9.酒婆死亡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由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以蔡攸荐,召除秘书郎, 擢右司员外郎。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 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 衡州。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 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 昌再京尹,少年怙恶作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 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纵博弈不之问,或谓此为令所禁,昌曰: “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 乃命之曰“昌”。金人南侵,京师复戒严。拜同知枢密院,入谢,即陈捍敌之策,曰:“三关四 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愿勿轻与,而檄天下兵集都畿,坚城 守以遏其冲,简禁旅以备出击,壅河流以断归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河,劲兵四面而至,彼 或南下,堕吾网中矣。臣愿激合勇义之士,设伏开关,出不意扫其营以报。”帝壮之,命提举 守御,得以便宜行事。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 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倘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许之。 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 而脔之,年四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 (选自《宋史·聂昌 传》,有册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B.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C.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D.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代太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 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 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文中指陈东及士庶因李刚被罢职而请愿跪伏 的宫廷。 C.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 告。文中的“檄”就是指声讨的文告。 D.“都畿”指京都及其周围的地区,文中的“都”指宋朝都城开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聂昌屡陷争端。先因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贬为德安知府,后因同乡官司又被贬衡州。B.聂昌原名聂山,担任京尹,曾把狡猾的作乱少年全部正法,而对赌博的行为他却 放纵不问。皇帝认为他有周昌抗节之义,才命名他为“昌”的。 C.聂昌深忧国事。他不但反对割让国土以求太平之策,而且主张积极备战以强化国家 安全。 D.宋金议和,准备割让两河,聂昌请求独身前往。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绝其入内, 聂昌用绳索攀登上了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2)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见 萤 火 杜 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晖晖。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不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题目“见萤火”点明了诗歌的内容,写“我”所见所感,暗示了抒情主体,交代 了兴感之由。 B.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巫山秋夜,萤火纷飞,有的巧穿疏帘,落在诗人衣上。 C.颔联写屋内清寂,秋夜微凉,屋外星空寥落,星光模糊。“惊”字写出了诗人惊醒 状。 D.颈联写萤火绕井群飞,映水成双,闪过花间,与花互映,萤火忽明忽暗的景象。 15.本诗和《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同是杜甫在夔州的诗作,请指出 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附:秋兴八首(其一)】(6 分)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 是: , 。 (3)杜甫《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消息传 到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时,科研人员    ,骄傲和自豪让这些平时不 苟言笑的科学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 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月球背面陨石坑    ,而且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 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 布不均的巨大风险。因此,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 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 )。科研团队      ,历时六年,最 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 陆缓冲材料的空白。这种合金的塑性可达到 80%-110%,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吸能特性优 于现有的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水平在国际也      ,未来将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发 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拍手称快 鳞次栉比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B.欢呼雀跃 星罗棋布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C.拍手称快 星罗棋布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D.欢呼雀跃 鳞次栉比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B.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C.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D.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B.确保着陆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D.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20. 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5 分)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 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 人才辈出代代强。 21.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要求: 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 70~90 字之间。 (6 分)  第1组:孟子与荀子   第2组:李白与杜甫   第3组:项羽与桑地亚哥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章。(60 分) 上周日,女儿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 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的, 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可是,孩子,你真的确定要一直给别人鼓掌, 而自己不需要掌声吗?”我问。女儿沉默了一会儿,“妈妈,如果我真的想成为那个一直给别 人鼓掌的人,你会支持我吗?”“当然,只要你快乐!”我轻轻地把她拉到我的怀里。 女儿和母亲的对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作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 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 C.解析: C.因果颠倒:因为“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所以 “任何单个的接受都需要提高、修正”;“因此单个的接受不能正确对作品做出判 定”不合文意。 2.B. 引用鲁迅所言是为了论证“多元解读和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这一观点 3.C.A.应该是“读者中心论”比“读者决定论”更重视文本限制,B.文学具有普 遍性的前提是“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限制”。D.强加因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 C 强加因果,据 “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而是通往 21 世纪的生命线”与“华为的设备还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 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二者内容没有关联性, 5.D 原文是“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是“回应干扰的最 好方式”。 6. (1)用主导全球体系的话语体系(包括语言和规则)来表达自己的述求 (2)企业产品要有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要成为全球市场上无可替代的产品。 (3)要有更强的法律意识,要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 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7、C(表现了人们的麻木,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 8、 ①生活穷困、地位卑微。从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人知道她叫什么” 可看出。②虽嗜酒如命却老实本分。从她喝酒时的动作,喝完酒就走,从不赊账, 也不多事可看出。③命运可怜的下层小人物。从她最后出车祸死去,为荒唐的现 实所吞噬可看出。(共 3 点,每点 2 分) 9、 ①死于醉酒和车祸。(2 分) ②死于贫穷而麻木的生活。酒婆生活穷困却天天到酒馆喝酒,不贪解馋,只求酒 劲,只图便宜、解乏,缺少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2 分) ③死于社会的麻木与冷漠。对老板往酒里掺水行为不抗争,最爱瞧酒婆喝醉酒后 的醉态,出事前夕是“看得惊奇,看得纳闷”,酒婆死后“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 念叨起她来”; 善的缺失,群体性的失语导致悲剧的发生。(2 分) ④死于以“假”“骗”为常态的病态社会。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真酒反而害死 了人。酒馆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习惯了虚假,人们反而无从适应真实。害死酒婆 的罪魁祸首是“假”“骗”的横行,是社会大环境使然。(2 分) (答对一点 2 分,答对其中三点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C 11.C(“文中的檄就是指声讨的文告” 错,文中的檄指用檄文征召。) 12.D(“聂昌请求独身前往”错,原文是皇帝下诏让耿南仲及聂昌前往) 13.(1)聂昌说:“姑且顺从他们的爱好,来减弱他们谋乱,这正是用来禁止他们 为非作歹的办法啊。”(“顺”“懈”“所以”各 1 分,全句通顺 2 分。) (2)三关四镇是国家的边境屏障,如果拿它(三关四镇)来送给金人,(金人) 一旦背弃(改变)盟约,(我们)凭借什么来抵御他们呢?(“藩篱”“渝”“何以”各 1 分,全句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由太学上舍身份开始做官,任相州教授。因为蔡攸 的推荐,被授命为秘书郎,提升为右司员外郎。后以直龙图阁身份任湖南转运使, 回到京师任太府卿、户部待侍郎,改任于开封尹,又重任户部寺侍郎。聂昌本来 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又因为与 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在衡州。李纲被罢免,太学生陈 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击鼓请愿并在皇宫外面跪伏着,整日不退,遇 到内侍就杀死,府尹王时雍赶不走人群。皇帝让聂昌出宫去宣谕旨意,人们相继 听命。王时雍打算把陈东等人关进牢狱,聂昌极力坚持不同意,才停止此议。聂 昌再次出任京尹,有些少年作乱,白天做强盗,进入官吏百姓家抢金帛,离开时, 把两三个自己同党绑起来,声称捉贼,手持兵器率部逃到曲折的小巷,于是解绑, 把掠来的财物分光离去。人民不得安居乐业,聂昌把他们全部弹压处治正法。聂 昌却放纵赌博不问。有人认为这是法令禁上的事,聂昌说:“姑且顺从他们的爱好, 来减弱他们谋乱,这正是用来禁止他们为非作歹的办法啊。”聂昌原名叫作“聂 山”,到这时,皇帝认为他有周昌抗节之义,于是命名他为“昌”。金人南下侵略, 京城又宣布戒严。朝廷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入宫谢恩时,就陈述抗敌之策说: “三关四镇,是国家的藩卫,听说要将它们割给金人,(金人) 一旦背弃盟约,(我 们)凭借什么来抵御他们呢?希望不要轻易将三关两镇割给金人,只能檄令天下军 队集结在京城四郊,坚固城守来遏止敌人的攻击,挑选劲旅以备出击,堵塞黄河 以断敌归路。前面有坚守之城,后面有大河,精锐部队四面而至,敌人如果南下, 就会掉入我的罗网中了,我希望纠集勇义之士,设下埋伏开关迎敌,出其不意攻 击敌营来报答皇上。”皇帝认为这是壮举,命令他统管守御,可以见机行事。遇到 金人再次议和,割让两河,皇帝诏令让耿南仲及聂昌前往,聂昌说:“两河的民众 忠义勇劲,万一不服从,一定会被他们捉拿不放,我是死不瞑目啊。如果和议不 成,我就分遣属官,督促勤王之师入京护卫。”皇帝同意了。聂昌前往河东,到了 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用绳索攀登上城。绛州兵 马钤辖赵子清指挥士兵杀害了聂昌,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终年四十九岁。 建炎四年,才追赠为观文殿大学士,谥号为忠愍。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C 颔联写屋内清寂,秋夜微凉,萤火虫从屋内飞到檐边,与夜空中几点星 宿混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分辨不清。“惊”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萤火虫忽然 从诗人的衣上飞向屋外檐边的情景。 15. 同:均表现羁旅之愁、思归之情。 异:《秋兴八首》(其一)还表现出诗人对时局动荡国运衰颓的忧虑;本诗则有生 命衰老、时光流逝的伤感。(每点 2 分,共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二卷表达题 17. B(“拍手称快”意为“形容正义伸张或公愤消除时高兴痛快的样子”;“欢 呼雀跃”意为“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鳞次栉比”意为“像 鱼鳞和梳齿那样依次排列,形容建筑物排列密集”;“星罗棋布”意为“像群星罗 列,像棋子分布,形容数量多而广”。“殚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意为“心里计划思考已久”,多含贬义。“名列前茅”用以比喻“评 比、考试等名位在前”;“出类拔萃”意为“品行、才干高出同类而拔尖”。) 18. B(A 项,动宾搭配不当;C 项,主宾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D 项,偷换主 语。) 19. D(第一、二分句是顺承关系,第三分句与第一、二分句是目的关系。) 20. ①“莘莘学子”改为“学子” ②“高足”改为“弟子” ③“垂念”改为 “感念” ④“鼎力相助”改为“略尽绵薄” ⑤“希望”改为“祝愿”(改对一 个 1 分,修改内容仅供参考) 21.【示例】我更喜欢林黛玉。薛宝钗虽然在品貌才情方面不逊于林黛玉,但她谨 小慎微,处事圆滑,关注的是制度,是社会的规范,她是为别人而活的;林黛玉 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关注的是个体,是本质的生命,她是为自己活着的。所以 我更爱后者。 (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力求在比较中展现个人的倾向;二是要实事求是,尊重 史实。观点 1 分,合理比较 3 分,语言表达 2 分;若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22、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立意时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是如何看待英雄和为英雄鼓掌的人;二是如何确立人 生理想,让生命更有价值;三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参考立意:①英雄诚可贵,平凡价更高。②敬重英雄,争做楷模。③做一个新时代有 英雄情怀的人。④不甘平凡,赢得掌声,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⑤支持孩子是父母最 伟大的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