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六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卷(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南京六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卷(Word版带解析)

ID:416521

大小:58.5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 2020 届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试卷 语 文 2019. 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写在答题卡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空格内.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时代所能挤出的一点点脑汁,多陷入学理的 臃肿系统中________,多少________的繁文,一旦脱去了泡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仅几十 字或一句话。 A. 毋庸置喙 不能自己 洋洋万言 B. 毋庸讳言 不能自己 鸿篇巨制 C. 毋庸置喙 不能自拔 鸿篇巨制 D. 毋庸讳言 不能自拔 洋洋万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 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毋庸置喙:指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毋庸讳言: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语境是“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用“毋庸讳 言”。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自拔: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 来。语境是“陷入学理的臃肿系统中”,用不能自拔。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文学艺术作品。 洋洋万言:形容文章写得很长。语境是“繁文”用“洋洋万言”。故选 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 ,我能望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 上的房屋。 ①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 ②赤脚站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 ③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 ④护城河上的灰色拱形石桥 ⑤它就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 A. ①③⑤②④ B. ①⑤②④③ C. ④③①⑤② D. ④⑤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 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 理、判断。该段摘编自《迟子建散文选集》第 107 页《鲁镇的黑夜与白天》。本题是选择题, 可用排除法分析,该段文字叙述了“我”透过窗户望见的景物。它们由近及远分别是“石 桥”“藤萝”“柳树”“房屋”等。由第①句中的“越过石桥”,可以推断①不放在第一句, 排除 B 项、D 项;第⑤句中的“它”指代第①句中的“柳树”,第②句中“赤脚站水里”等内 容是第⑤句中“淘气”的表现,所以①⑤②三句紧密相连,进而排除 A 项。故选 C。 3.下列诗句与传统文化生活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②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③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④战罢两在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A. ①煎茶②焚香③弹琴④下棋 B. ①煎茶②弹琴③焚香④下棋 C. ①焚香②弹琴③下棋④煎茶 D. ①焚香②下棋③弹琴④煎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性句子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充分理解所给句 子,并结合日常积累进行辨析。①中由“煎水”可知是煎茶。②由“古鼎烟”可知为焚香。③ 由“有弦弹”可知为弹琴。④由“战罢”“白黑”可知为围棋。故选 A。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当个 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石头必须破碎开 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 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 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 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 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D. 在强大的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容易被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内容要点的能力,即依据题干指向, 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理解、分层、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考查形式一般为主观表达题,包 括提取关键词、筛选概括内容、下定义、新闻语段内容概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对于筛选概括类压缩,叙述类的语段压缩,可以根据记叙文要素进行概括筛选, 仅保留主要信息,做到“去粗取精”;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可以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描 写类的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舍弃那些修饰性、限制性 性或补充性的信息;而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以运用“层次切分法”划分 层次,提炼要点。 本题,抓住关键句“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 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分析可知,文段可概括为: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 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故选 C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 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 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 。 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 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 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 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二、文言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瞿景淳传 施润章 瞿景淳字师道,苏州常熟人。八岁能属文,稍长治举子业,顷刻百千言,而久困诸生,教 授里中自给。嘉靖二十三年,举会试第一,授翰林院编修。 景淳彬彬君子,接人能自下。及与权贵争论天下事,其气常岳立不可夺。奉敕封怀庆诸王 为副使时,郑王以言事忤旨,徙系凤阳,世子摄.国事,内惧,饯迎用币重,景淳一切谢绝。 其正使恭顺侯已受而惭景淳,亦还谢勿纳。上已遣使密诇矣,侯闻知,语景淳曰:“微公, 吾几中法!”景淳曰:“吾知朝使义当如是耳。”满九载,迁侍读,请急归。时江南数苦倭 乱,总督胡宗宪师未捷,而大学士严嵩谓倭不足患。景淳还,谒嵩,嵩语之曰:“倭旦夕且 平,胡总督才足办也。南中人往往好短.胡,何也?”景淳正色应曰:“相公遥度之,不如 南来人目睹也!胡君拥十万师,而倭日夜躏赤子财赋地,南中人不得一安枕卧。相公业不欲 闻之,谁为相公言者!”嵩改容愕谢。 四十一年,进侍读学士,署院事。锦衣卫帅太保陆炳方怙.宠,权倾天下,后先凡四妻, 至欲封其最后者。兵部移牒请,不可;嵩为请,又不可;则橐金夜投,景淳笑谢曰:“吾所守, 礼也。公毋溷我!”炳不怿去,而景淳遂改太常侍卿,领南京国子监祭酒,景淳安之如故。 初,景淳通籍,辄以资访人才为急,置二籍袖中,分黑白书。及佐南吏部,参决黜陟.,皆协 时论,不以细故宿憾排斥人。时帝意向用急,景淳触暑赴阙病作,请告不许,留侍经筵,修 嘉靖实录。顷之,以疾累疏乞骸骨归。隆庆三年卒。 景淳既以文名四方,造请日踵门,挥洒应之,若不经意。洊历典试于天下,士多所奖拔。 大学士李春芳其一也。景淳去,贻书属之曰:“国家重用贤,而轻于退贤,卒不得贤臣之用。 今天子方急材,以南北无足使者,不于此时博选而厚植之,一旦何以应召?”春芳瞿然称服。 景淳欲有所论奏,会病不及上而罢。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所居傍昆湖,学者称昆湖先生。 (选自《施愚山集》,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子摄国事 摄:代理 B. 南中人往往好短胡 短:诋毁 C. 锦衣卫帅太保陆炳方怙宠 怙:依仗 D. 参决黜陟 陟:摈弃 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瞿景淳从小就很聪明,年龄稍大一些,专攻科举学业,文思敏捷,多年科举不顺,但最终 考中嘉靖二十三年的状元。 B. 当时江南遭受倭寇侵扰,瞿景淳指出大学士严嵩不了解实情,使严嵩认识到自己对情况误 判感到惊愕而变了脸色。 C. 瞿景淳面对多方请求坚决不同意越礼给陆炳方最后一位妻子封号,其后他虽被改任,但视 若平常,毫不在意。 D. 瞿景淳凭借文章闻名天下,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拜访他,请他写文章,他都爽快答应,并 且很快就完成了。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上已遣使密诇矣,侯闻知,语景淳曰:“微公,吾几中法!”景淳曰:“吾知朝使义当如 是耳。” ⑵今天子方急材,以南北无足使者,不于此时博选而厚植之,一旦何以应召? 8.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瞿景淳为官的特点。 【答案】5. D 6. A 7.⑴皇帝已经派遣使者秘密侦察(这件事),恭顺侯听说知道后,对瞿景淳说:“如果没有您, 我差不多触犯法律了”。瞿景淳说:“我知道朝廷使者按道理应当像这样罢了。” ⑵现在皇帝正急用人才,因为南北方都没有足以使用的人,不在这个时候广泛选拔人才并且 重重培养他们,有一天(需要人才)拿什么应对征召。 8. 不畏权贵(坚守礼法);清正廉洁;明察事理;公正选贤(重视人才培养)。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 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文言实词中的 实词的含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D 项,陟,应 为“提升”之意。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 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 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 项,“但最终考中嘉靖二十三年的状元”表述 错误,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才称为“状元”。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诇,侦察;闻,听说;语, 对……说;微,如果没有;中:触犯;是,这样。第二句中,今,现在;以,因为;植,培 养;何以,宾语前置,以何,拿什么。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先审清题目要求,“请根 据文意简要概括瞿景淳为官的特点”,然后,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 “及与权贵争论天下事,其气常岳立不可夺”一句的意思是:但等到和权贵们争论天下大事 的时候,他的气概常常像山一样挺立不可改变。由此可见其不畏权贵(坚守礼法);“奉敕封 怀庆诸王为副使时,郑王以言事忤旨,徙系凤阳,世子摄.国事,内惧,饯迎用币重,景淳 一切谢绝”的意思为:在奉旨敕封怀庆诸王为副使的时候,郑王因为上奏事情违背了皇帝的 心意,转移到凤阳拘禁,世子代理国家事务,内心很害怕,用厚重的钱财迎送官吏,瞿景淳 都一概推辞拒绝了。可见其:清正廉洁;“相公遥度之,不如南来人目睹也!胡君拥十万师, 而倭日夜躏赤子财赋地,南中人不得一安枕卧。相公业不欲闻之,谁为相公言者”的意思是: 您这是在远处猜测这件事啊。不如我这从南边来的人亲眼目睹来得清楚啊!胡君拥有十万人的 军队,但倭寇日夜欺压伤害百姓,抢夺财产田地,南方人得不到一夜的安睡。您已不想听这 些,谁还会对您说呢?可见其:明察事理;原文“洊历典试于天下,士多所奖拔”的意思是: 一次又一次用历代典籍选拔天下人才,士人大多得到奖掖提拔。可见其公正选贤(重视人才 培养)。 【点睛】参考译文: 瞿景淳,字师道,苏州常熟人。八岁就能写文章,长大些后研究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 业,片刻就能写成百上千的文字,但长期困于诸生之中(而不能考中),教授乡里人来自我谋 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取会试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 瞿景淳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待人接物能谦逊退让,敬重他人。但等到和权贵们争论天 下大事的时候,他的气概常常像山一样挺立不可改变。在奉旨敕封怀庆诸王为副使的时候, 郑王因为上奏事情违背了皇帝的心意,转移到凤阳拘禁,世子代理国家事务,内心很害怕, 用厚重的钱财迎送官吏,瞿景淳都一概推辞拒绝了。那个任正使的恭顺侯已经收受钱财,因 景淳(的行为)而自感惭愧,也归还推辞没有接纳。皇帝已经派遣使者秘密侦察(这件事), 恭顺侯听说知道后,对瞿景淳说:“如果没有您,我差不多触犯法律了”。瞿景淳说:“我知 道朝廷使者按道理应当像这样罢了。”任职满九年考,升迁为侍读,但他请求马上回乡。当 时江南长期苦于倭寇的祸乱,总督胡宗宪出师未捷。而大学士严嵩认为倭寇不足为患。瞿景 淳返回京城,拜见大学士严嵩。严嵩对他说:“倭寇旦夕间就能平息。胡总督的才干足以胜 任,南方的人往往喜欢说胡的坏话,为什么?”瞿景淳严肃地回答说:“您这是在远处猜测 这件事啊。不如我这从南边来的人亲眼目睹来得清楚啊!胡君拥有十万人的军队,但倭寇日夜 欺压伤害百姓,抢夺财产田地,南方人得不到一夜的安睡。您已不想听这些,谁还会对您说 呢?”严嵩惊愕并感谢了他。 四十一年,进升为侍读学士,署院事。锦衣卫帅太保陆炳方依仗宠幸,权倾天下,前后 取了四个妻妾,想要封自己最后的一个(为夫人),兵部送来正式牒文请他(撰写文词),瞿 景淳没答应。严嵩出面为(陆炳方)求请,瞿景淳也没有答应。用袋子装着黄金连夜来送礼, 景淳笑着拒绝了他说:“我所坚守的操守的是礼。您不要侮辱我。”陆炳方很不高兴地离开 了,瞿景淳于是改任太常侍卿,兼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瞿景淳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当初, 瞿景淳做官,就把寻求探访人才作为紧要事务,经常在自己的袖子中放两本书册,分黑白两 本。等到辅佐南吏部,参与决策(官员的)罢免提升,都调和当时的舆论,不因为细小的事 情旧日结下的仇恨排斥人。当时皇上意图急切,瞿景淳冒着暑热陛见皇帝而疾病发作,请求 休假或退休没有被允许,留下来侍奉御前讲席,编写嘉靖实录。不久,因为生病多次上书请 求告老还乡。隆庆三年病死。 瞿景淳已经凭文章名扬四方,登门晋见 每天都一个接着一个,但他都能挥洒自如地应对 他们,好像一点也不在意。一次又一次用历代典籍选拔天下人才,士人大多得到奖掖提拔。 大学士李春芳就是其中之一。瞿景淳离职时,赠书并嘱咐他说:“国家(知道)重用贤能的 人,但让为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方面做的还不够,这样最终没有能够重用贤能的 的 人。现在皇帝正急用人才,因为南北方都没有足以使用的人,不在这个时候广泛选拔人才并 且重重培养他们,有一天(需要人才)拿什么应对征召。”李春芳惊喜地称赞佩服。瞿景淳 本来还想有所论奏,恰逢生病来不及上奏而作罢。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赐谥号文懿。他 所居住的地方依傍昆湖,学者(因此)称他为昆湖先生。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 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 10. 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 【答案】9. 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视听结合,白鹭 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明,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呈现出早春特有的湖上风光; 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水的愉悦之情。 10.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自由; “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 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本题诗的颔联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从视觉 角度描写了“草”、“鹭”、“柳条”、“莺”等动物和植物。颈联则从听觉角度写,描写了作 者在湖边听到的初歇的歌声和刚刚奏起的笛声。视听结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明, 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这两联主要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自然活泼,富有情趣。 。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和人物形象。结合诗歌的主旨,明确形象特点,体会诗歌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方法技巧。然后 考察每一选项,进行比对斟酌,找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来。“波光山色两盈盈”面对美丽的 春天景色,“短策青鞋信意行”诗人穿青鞋、携短杖,随意行走,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与自 由。“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面对无穷的美景,诗人尽情放歌,尽情饮酒, 享受余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作者,这些诗人或词人绝大多数都 在课本当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是一般是接近主创 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命 题者一般会在诗词的注释中交代或暗示写作背景。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 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州!”注释“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 三山。这条注释就暗示此词是陆游晚年闲居三山是所作。那么,此时的陆游是否能独享这一 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能不感慨 万千,?领会了注释的提示作用,人物形象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大多有相对固定的意义, 如柳枝表分别、子规表思乡等,化用典故更是能表达作者的情怀。如:杜甫的《江汉》:“江 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诗中所写的意象有:“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典故有“老马 识途”。“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落日”、“秋风”,则比喻自己虽已暮年, 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包含了对朝廷的怨 愤。总结: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 象。 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动作、 外貌、神态、心理、语言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如:胡令能的《小 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 中有关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有:“蓬头”、“侧坐”、“遥招手”、“怕鱼惊”。“蓬 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机灵,“遥招手”、“怕鱼惊”的 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总结: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 象。 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 不同作者,不同时 代,即使是相同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也不相同。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运用了托物言志、 拟人、衬托等表现手法,借饱受摧残和打击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至死也不会改变 自己高贵品格和坚贞节操的词人形象。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则借坚强不屈、斗志昂扬 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明性格和高尚品格,在艰危之中奋不顾身,在成功之 后乐于奉献的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 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赏析: 《湖上即事》的诗人陈起(生卒年未详),字宗之,宗子、彦才,号芸居,一号陈道人, 别称武林陈学士。宋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时乡试第一名,后居杭城钱塘棚北大 街睦亲坊(今弼教坊),开书肆陈宅经籍铺,从事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诸业,书铺所刻图 书在当时负有盛名,流通古藉数万计。 陈起以刻技精湛、字体俊丽、工料上乘,成为坊刻精品,为后世珍重。至今所传宋本书 籍,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均为其所刻。和福建建安余氏,称宋代刻书两大家。 《湖上即事》的创作背景:理宗宝庆初,史弥远当政,视集中诗有谤讪,被史弥远指责 为诽谤朝臣,因起大狱,劈《江湖集》版,起亦获罪流配,下落不明,且诏禁士大夫作诗。 史死后方得赦,重操旧业,创作了《湖上即事》。 水很清澈,诗人穿着草鞋沿河行走。柳条看到远处草地上有白鹭的身影,开始发芽,无 法掩饰莺的身影。我不知道是谁在喝酒、唱歌和音乐,是一艘孤单的船,远处有客人,还有 笛声。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最好喝点酒,好好享受你的余生。 诗的第二、三联主要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拟人手法的好处:“拟人化”,以物拟人, 或以人拟物,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自然活泼,富有情趣。 诗的二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草”、“鹭”、“柳条”、“莺”等动物和植物;三联则从听 觉角度写,描写了作者在湖边听到的初歇的歌声和刚刚奏起的笛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孤寂之心及不流于世俗的高洁情趣。这种情趣在尾联用“吟莫尽、乐浮生” 两个词生动的突显出来。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_____________,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_。 (毛泽东《和柳亚子》) 【答案】 (1). 蟪蛄不知春秋 (2). 汩余若将不及兮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4). 苔痕上阶绿 (5). 只是当时已惘然 (6). 凌万顷之茫然 (7). 力行近乎仁 (8). 风物长宜放眼量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 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蟪、蛄、惘、汩。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 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 老师为教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这时,窗前走过了几个小小的黑影,这几个黑影在不远的田垄上围成一圈蹲下来,在那 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在这一片银灰色的月夜的背景上,火星星的红色 星得格外醒目。他知道娃们是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他用尽了一生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 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笼罩在这偏远山村的愚味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 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 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 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成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 3C 级 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 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 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斗顿第二 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来圈形覆盖区的圈心 上。 “1 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通过,2 号测试未通过……10 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 号测试题未通过! 12 号测试题未通过!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 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 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 500921473 的 3 号行星上存 在 3C 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并弹的力场来弯曲了,奇点炸弹撞 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会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 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把 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 3C 级,是 5B 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 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液, 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受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 1 至 10 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 人难以置信的每秒 1 至 10 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明?!且这种文明 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 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 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坡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 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太阳从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晖投进仍沉睡着的山村:在仍处于 阴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在闪着晶莹的光,可听到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讲述了在贫穷落后的山村里,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山里娃讲授物 理知识,最终间接拯救地球文明的故事。 B. 小说开头部分“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 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娃们内心对科学和文明的渴望。 C. 小说中间部分“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这句话制造悬念, 让读者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走势更加关注。 D. 地球与银河系中心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 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13. “宏”是刘慈欣作品的核心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宏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14.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2. B 13. 视野宏大:宇宙空间,以光年为计算距离的单位。人格伟大:乡村教 师平凡无私,用自己的生命传播文明。教育力量强大:依靠教师让人类的文明得以代代传承, 14. 与前文多处多村教师临终前病重情形的叙写相照应,使小说结构完整。对早晨“一抹金 晖”“晶莹的光”“鸟鸣”等环境的描写,暗示乡村老师虽然去世,但给山村带来了希望的 力量。语言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教师坚守使命、传承文明的崇高职业精神的赞美。 【解析】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 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 项,“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娃们内心对科学和文明的渴望”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在这一 片银灰色的月夜的背景上……但他明白,同笼罩在这偏远山村的愚味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 多么弱小”分析可知,“几点红色的小火星星”不具有象征意义。故选 B。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 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 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立足全文,对文章 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结合“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分析可知,“宏大”体现在视野宏大。结合“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一个娃赶紧把 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娃们中有了低低的 抽泣声”“从自己的老师为教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 远的小山村了”等分析可知,“宏大”体现在乡村教师人格伟大。结合“但在这种状态下, 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他们有一 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你 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他们叫教师”等分析可知,“宏大”体现 在教育力量强大。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 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 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 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 好愿望。结合“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 村了”“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夜深了,烛 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 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等分析可知, 结尾内容与前文多处多村教师临终前病重情形的叙写相照应,使小说结构完整。结合“太阳 从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晖投进仍沉睡着的山村:在仍处于阴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在 闪着晶莹的光,可听到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分析,对早晨环境的描写,暗示乡村老师虽然 去世,但给山村带来了希望的力量。结合“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 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 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等分析可知,语言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教师坚守使 命、传承文明等精神的赞美。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写字 梁实秋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 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勤苦。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地 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这样恶 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 这原理是和武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 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 心应手了。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 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现代的人 无须受这种折磨。“科举”已经废除了,只会写几个“行”“阅”“如拟”“照办”,便可为 官。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 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 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 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 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 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 的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在“文字国”里,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擘窠大字至蝇头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 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譬如,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 色,就不如给当铺酱园写写招牌,最不济也可以给煤栈写“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 上题诗,改写春联或“抬头见喜”就合适得多。有的人写字技术非常娴熟,在茶壶盖上写“一 片冰心”是可以胜任的,却偏爱给人题跋字画。中堂条幅对联,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写的,不 过悬挂的地点应该有个分别,有的宜于挂在书斋客堂,有的宜于挂在饭铺理发馆,求其环境 配合,气味相投,如是而已。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心经”就有困 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毫。笔墨纸砚,对于字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有时候写 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无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八尺的宣纸,布 满了一个虎字,气势磅礡,一气呵成,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的笔直一根杉木似的,煞 是吓人。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 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 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 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 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如果字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腿 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不同角度逐层展开,既有趣闻枚举、知识点拨,也有人生世相的勾勒,既让读者长 见识,又给人审美雅趣。 B. “写字”在古代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到了现代已日渐式微,渐渐蜕变成“国粹”了。 C. 文章列举写字人不能用其长的种种弊病,语带提醒和规劝,可见作者雅正的书艺识见。 D. 末段对“爱写扇子瘾者‘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的情状进行勾画及点评,这个“瘾” 可以理解为“痴迷”和“热爱”。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夹叙夹议,首段叙写老师教学生写字的种种恶作剧,语言凝练,同时阐释“恶作剧” 背后的原理,要言不烦。 B. “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句运用比喻、夸张, 强调字体与个性的关系,言过其实中风趣横生。 C. 第三节举例子从反面论证“写字各有用途”但“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长”乃至“常用错” 的弊病。 D. “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心经’就有困难”为了证明“善书者不择笔”的 说法未必完全正确。 17.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写字一道,渐渐要变成国粹”的原因。 【答案】15. D 16. C 17.现代人不愿经历勤苦地练字训练:写字的人常把自己的长处用错地方;写字的人常用错工 具也不讲究技巧;写字的人修养不够。 【解析】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 项,“这个‘瘾’可 以理解为‘痴迷’和‘热爱’”错误。结合“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 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分析可知,这 里的“瘾”应该是种“不良的癖好”,这里含有一种反讽的意味。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 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 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 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 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 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第三节举例子”错误。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 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是说明方法,不 是论证手法。应该是运用举例论证。故选 C。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 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 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勤苦”“现代的人无须 受这种折磨”分析,现代人不愿经历勤苦地练字训练;结合“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 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有的宜于挂在饭铺理发馆,求其环境配合,气味相投,如是 而已”分析,写字的人常把自己的长处用错地方;结合“‘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 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分析, 写字的人常用错工具也不讲究技巧;结合“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 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分析,写字的人 修养不够。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 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七、现代文阅读(三) (12 分) 阅读下而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近百部古装剧涌进荧屏,中国灿烂的历史成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 源库。然而与此成反比的,却是精品剧难见,而华丽空洞的视听垃圾居多。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历史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古装剧是一个 很好的载体。但是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历史,认真推敲时代,让古装剧 能真正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让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千万不可 让现代人穿上古代的服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这样的“古装剧”就没有“古代模样”,只有 “滑稽模样"罢了。 拍摄古装剧是为了传承古代文化,启迪今日征程,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拍摄古装剧不能 背离“古代模样”,只有回归古代“初心”,才能赢得今人“爱心”。 (摘自《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作者:张琼) 材料二: 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 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 比较明显。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不仅 失去了从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 勾心斗角,借此隐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 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 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 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蘊来昭彰历 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 法、见功力,也见人心。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张凡) 材料三: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杜撰。司马懿是否“妻管严”、纪 晓岚是否真的“铁齿铜牙”、魏璎珞是否跟富察·傅恒有感情,都不妨“戏说”。历史剧的主 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 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进行思考。比如《大明王朝》《琅琊榜》之所以成为 经典,就在于其传递的历史观之于现实强烈的借鉴意义。 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 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 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历史不过是一块幕布,宋朝唐朝清朝不过是背 景,是主人公卿卿我我、为所欲为的空间,它们并没有什么值得探究或者检视的。这种轻薄 的历史观会对年轻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空洞、轻薄、虚无的存在, 他们也将成为“轻飘飘”的一代人,少了历史的负荷,很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摘自《南方周末》,作者:话剧人) 材料四: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甄嬛传》中的第一个镜头 ——太监执鞭三响、群臣上朝的画面,至今令人记忆深刻。这一镜头就是严格按照史实而拍, 而非大多清装剧中太监们那句拖长尾音的“上——朝——”。《甄嬛传》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纠 偏,包括上朝的时候群臣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不是像众多清宫戏里演的在太和殿或乾清 宫,太监、侍卫路遇皇帝或妃嫔时须躬身面壁,宫女夜晚侍寝时,只能抱膝和衣而坐随时听 候召唤……类似的礼仪都需要事先由礼仪老师教会演员,拍摄时还需现场监控,避免演员因 为紧张或者忘记而犯错。 在《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身穿旗装,踏着“花盆底″,身姿婀娜。为了更好地找 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尽管如 此,由于横店有不少路都是用鹅卵石铺的,走路时摔倒、崴脚仍时有发生。 (摘自《乐读网》)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拍摄古装剧,应认真研究历史,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确保不背离“古代模样”,才能 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 B. 好的古装剧可以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可以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 来昭彰历史。 C.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可以有必要的虚构甚至杜撰,但好的历史剧不可以缺少 历史思考。 D. 《甄嬛传》对古代礼仪的高度还原和演员的勤恳敬业,这在当下浮躁的娱乐圈是难能可贵 的。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大量古裝剧与观众见面,可如果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那么,精品剧就必然不 可能出现了。 B.拍摄古装剧不能没有“古代模样”,不可让现代人穿上古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否则,很难 赢得现代观众喜爱。 C. 早年的清宫剧其目的是借古鉴今,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而近年的清宫剧则全是表现 “后宫女人”的争宠,以历史叙事隐射当下职场的是非。 D. 历史剧只要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并进而启迪观 众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20.围绕历史剧的拍摄这一话题,后三则材料分别是侧重从哪些角度加以阐述的?试加以简要 概括。 【答案】18. A 19. B 20. 材料二:结合近年清宫剧的弊病强调回归现实主义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材料三: 历史剧可以适当虚构但应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或要有历史思考)。材料四:对古代礼仪的高度 还原(尊重历史)和演员的勤恳敬业(坚守匠心)。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所在文章相 关区域,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A 项,“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错误,无中 生有,由材料一“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历史,认真推敲时代,让古装剧 能真正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让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拍摄 古装剧不能背离‘古代模样’,只有回归古代‘初心’,才能赢得今人‘爱心’”可知,原文 并未提及“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 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A 项,“如果华丽空洞的垃圾 剧偏多,那么,精品剧就必然不可能出现了”错误,强加关系,由材料三“但时下的历史剧 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 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 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可知,“精品剧”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下的历史剧创作“摒弃了 历史思考”而不是“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C 项,“而近年的清宫剧则全是表现‘后宫女 人’的争宠,以历史叙事隐射当下职场的是非”错误,范围扩大,由材料二“而近些年的清 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借此隐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 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可知,原文中没有“全 是”一词。D 项,“历史剧只要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 观”,说法绝对、以偏概全,由材料三“历史剧的主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 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 进行思考”可知,“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历史剧的主要价值”;“就能 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偏概全,还有“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故选 B。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 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 从而把握各个材料的重心。由“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更多体现的是对 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 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不仅失去了从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而这 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 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 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可知,材料二先指出近些年的清宫剧存在诸多问题,再提出呼唤现实 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由“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 的虚构和杜撰”“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 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 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可知,材料三指出历史剧的拍摄 允许必要的虚构但不应摒弃了历史思考或者说要体现正确的历史观。由“但凡备受好评的古 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 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可知,材料四指出历史剧的拍摄应严格按 照古代礼仪而拍,演员更要有敬业精神。 八、作文 (70 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有序地生活。 但是失序的事情常有发生,有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全倒。而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生活,往 往就是你内在的呈现。 【答案】【例文】 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来自于内心对待一定目标的要求程度,如果能按照自己内心的要求去做,就 会有很大的秩序感,如果没有按照自己内心的要求做,秩序感就会降低很多。越是在比较慌 忙的时候,就越应该保持我们内心的秩序感,这样才能抚平我们心中的焦虑,能够消除杂念, 沉淀好能量,这样才能重新赢回对于生活的方向。 有序可以使人变得安定下来,无序就会让人变得慌乱,现在仔细地想想,在很多的时候 我们的生活局面变得失控起来,或者是我们内心的瓦解,都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的小事的失 序开始的。 在这个时候,与其说是要有节奏,有规律的去做某一件事情,倒不如重新收拾好我们内 心的平静,重新地回到生活中的轨道,这样就可以理清我们的思路,找到生活的方向,这样 可以继续前行。其实再仔细一想,在生活中有秩序的人其实也就是生活中充满了力量的人。 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规矩,有自己的步骤,有属于自己的纪律,有自己的方向,因为他们在 做什么心里有自己的方向,所以能够全神贯注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也能朝着自己的某个 方向来积累,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会散漫,不会懒惰,不会急躁,不会骄傲,因为他们懂得 自重自持,所以不会被外界所影响。 一个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内心的节奏 来从容的生活,也会拥有更大的生命的秩序感,即使是在生老病死之后,或者是狂风暴雨之 前,都会保持一份宁静和恬淡。对于快乐和悲伤来说,都是生命中的来来往往罢了,我们要 做的只是顺其自然、潜心一致地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唯有节律地生活,才能享有内心的从容。当我们认真上好一节课,静心阅读一本书,专 注做一次锻炼,定期参加一次学术交流,积极从事一项公益活动,热情参与一次社会服务, 等等,都可以借此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从而按照我们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地生活。 因为能够懂得世事无常,所以在境遇的面前会不慌不忙,因为知道人生是有序的,所以 在内心里要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因为只有有序的节奏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本心变得有序。所以 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做一个有序自制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 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 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段议论性材料,材料的论题的秩序感,主旨句为“有序使人 安定,无序使人慌乱”。学生要根据材料辨析“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的原因,分析 “秩序感”的作用,多层面多角度确定立意方向。 【审题】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 的要求。好的秩序感,犹如形成了一种内心定力与行为习惯。越在忙乱、慌张、情绪低谷和 局面失控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内心的秩序感,以抚平焦虑、清除杂念、沉淀能量,赢回对生 活的复盘。好的秩序感,犹如形成了一种内心定力和行为习惯。我们生活中充满力量的人, 也多是内心秩序感很强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有计划、有步骤、有纪律、有方向,因为知 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所以能全神贯注调动自己内心的能量,向着某个方向定向积 累;他们通常在生活上也不散漫、不疏懒、不急躁、不骄傲,因为懂得自重自持,所以才不 容易被外物外力所裹挟和操控……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可掌控自己的人生,按照 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生活。由此可以从如何建立秩序感、秩序感的作用、失序时如何做等角 度立意。 参考立意:内心的秩序感使生活的从容;有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大自在;有序使人安定, 无序使人慌乱;控制自己,有秩序地活着;有节律地生活;失序中的反思更有价值。 例文分析: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行文的。语言朴实无华又耐 人寻味。结尾升华了主题:做一个有序自制的人。 可用素材:1、我们都努力想要登上人生的巅峰,但没人能说的清,巅峰在哪里。 我们都奋力奔跑在生命这场马拉松,但谁又能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只有自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内心秩序,才能真正地与自己、与世界和谐共处。 一个内在秩序稳定的人,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一个内在秩序稳定的人,可以给自己划定起点和终点; 一个内在秩序稳定的人,可以自己定义成功。 生活从来不是一群人的比赛,别人的起跑线在哪里,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 人生节奏。 2、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对白,当别人问阿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阿 甘回答:“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余生不过几十年,没空活成别人的样子,否则你将一直过着被人挑选的人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雄一说:虽然我也可以走得很快,但是我更喜欢慢走,我认为应该 懂得走路本身的快乐。你的快乐是什么,只有你自己能定义。莫向外求,多向内寻,明确你 内在秩序的优先级是什么,然后就去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最优体验吧! 3、内心秩序的优先级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但使命宏大,往往容易受挫,导致内 心失序。这时,我们需要把大使命拆解成小目标,这样,每完成一个小目标,你都能不断得 到正反馈,这种成就感可以激励你继续完成后面的小目标,重拾内心的平静,回到生活的轨 道,找到方向、保持前行。 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 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 冠军,成为本次比赛最大的黑马。 10 年后,他在自传中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 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 座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 目标冲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 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 40 公里以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 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4、暂时失序中的反思更有价值。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别因为一时的走错和失 序就自暴自弃,止步不前。只要心底有方向,你经历的遗憾和痛苦,会换一种模样长进身体 里,成为后续人生的养料。 5、愿你只管顺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愿你懂得世事无常,境遇面前不慌不忙; 愿你找到内在秩序,内心始终有节有律。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 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 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 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的时区里,一切的安排都准时。 的 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