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适应性月考试卷(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适应性月考试卷(Word版带解析)

ID:416508

大小:573.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西南名校联盟 高考适应性月考卷 巴蜀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I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017 年 7 月 7 日~12 日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中国可可西里和鼓 浪屿成功入选世界 遗产名录。往届大会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国苏州、新西兰基督城等 地举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举办地 A. 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 苏州与伊斯坦布尔南北距离最短 C. 基督城位于克拉科夫的西南方向 D. 均位于东半球东部 2. 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以上举办地 A. 白昼渐短 B.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C. 日出东北 D. 季节相同 3. 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委员会于克拉科夫当地区时 7 月 7 日 10:00 投票表决通过中国可可 西里人选世界自然 遗产名录,此时北京时间 A. 5:00 B. 17:00 C. 4:40 D. 16:40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本题组以最近几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图知识、昼夜长短变 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日出方位、时间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题详解】 图中显示,举办地之一基督城位于南半球中纬度,A 错。图中显示,苏州纬度为 31°N,伊斯 坦布尔纬度为 40°N,两地纬度相差最小,南北距离最短,B 对。基督城位于克拉科夫的东南 为方向,C 错。基督城位于西半球,克拉科夫和伊斯坦布尔位于东半球西部,D 错。 【2 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 7 月 7 日~12 日举办,此时直射向南移动,北半球白 昼渐短,南半球白昼渐长,基督城白昼渐长,A 错。直射点向南移动,远离苏州、伊斯坦布尔、 克拉科夫,这三城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小,B 错。此时直射点在北半球,除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 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北,C 对。7 月份,此时苏州、伊斯坦布尔、克拉科夫三城为夏季,基督 城为冬季,D 错。 【3 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图中显示,克拉科夫位于东一区,东八区在东一区以东 7 个时区, 即北京时间比克拉科夫当地区时早 7 小时,当克拉科夫当地区时 7 月 7 日 10:00 时,北京时 间为 7 月 7 日 17:00,选项 B 正确。区时只有相差整小时数,因此排除 C、D。北京时间比克 拉科夫的区时早 7 小时,而不是晚 5 小时,排除 A。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力:甲地小于乙地 B. 风向:丙地和丁地一致 C. 气温:丁地低于甲地 D. 气温日较差:戊地大于丙地 5. 丁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A. 1012 B. 1014 C. 1016 D. 1018 【答案】4. A 5.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风力、风向、气温、 气温日较差和气压值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4 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稀疏,风力较小,A 对。根据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方向判断,丙地风向为偏东风(东北风),丁地为东北风,风向相似,但不一致,B 错。丁地 纬度低于甲地,因此丁地气温高于甲地,C 错。戊地为低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 气,气温日较差较小,丙地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D 错。所以选 A。 【5 题详解】 丁地附近 1016 百帕等压线外围气压值大于 1016 百帕(1016~1020),因此丁地气压值小于 1016 百帕,排除 C、D 项。根据图中数值判断可知,图中等压距为 4 百帕,因此丁地的气压值 应大于 1012 百帕,小于 1016 百帕,排除 A,因此 B 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等值线的两侧,一侧数值比等值线的数值高,另一侧数值比等值线的数值低,这是 所有等值线的基本数值特征之一,也是判断等值线图中数值高低的重要原则。例如,图中有 一条数值为 200 的等值线,如果确定该等值线一侧高于 200,则另一侧一定低于 200。 余秋雨《我的山河》:“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 了一起,草原和庄稼展开了拉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以上文字内容描述的区域可能 A. 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B. 冬季平均气温接近 00C C. 大致与 400mm 等降水量线吻合 D. 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7.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能 A. 受热量制约,选择在河谷发展农业 B. 过度放牧和耕作,导致沙漠化严重 C. 土壤肥沃,走现代规模化农业之路 D. 大力开发水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6. C 7. B 【解析】 本题组以余秋雨《我的山河》部分文字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区域特征等相关内 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6 题详解】 题中文字信息表明,该区域为我国种植业区和与牧区过渡区域,大致处于我国半湿润和半干 旱区的分界线附近,该分界线大致与 400mm 等降水量线吻合,选项 C 符合题意。我国地势一、 的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该界线不符合文字描述的 情况,A 错。冬季 1 月平均气温接近 0℃的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这不是我国种植业 区和与牧区的分界线,不符文字描述的情况,因此 B 和 D 都错。所以选 C。 【7 题详解】 根据前面的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农耕区与牧区过渡地带,降水较少,多大风,过度放牧和耕 作,会破坏植被,导致沙漠化严重,选项 B 符合题意。受热量制约,选择在河谷发展农业, 这是青藏高原区的农业特色,不符合文字描述地区特征,A 错。该区域属于过渡地带,生态环 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C 错。当地降水较少,河流水量一般不大,水能资源不 一定丰富,D 错。所以选 B。 下图为南美洲智利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智利山地多玄武岩,形成玄武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地幔 D. 地核 9.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图示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 圣地亚哥附近河流众多,左岸被冲刷 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两侧海洋 C. 卡萨布兰卡谷地成为世界葡萄酒之都 D. 图示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 【答案】8. C 9. B 【解析】 本题组以南美洲智利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岩石成因、山脉 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 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的【8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 地幔中的软流层,选项 C 符合题意。软流层不位于大气圈、岩石圈和地核,因此排除选项 A、 B、D。所以选 C。 【9 题详解】 圣地亚哥附近河流众多,左岸被冲刷,这与当地降水量、所处的半球位置有关,与图示山脉 关系不大,A 错。因为图示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部,海拔高,两侧地势低,东、西两侧地表径 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B 对。卡萨布兰卡谷地成为世界葡萄酒之都, 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种植和酿造,与图示山脉关系不大,C 错。图 示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主要是因为沿岸产生上升流,与图示山脉不相关,D 错。 所以选 B。 Aqua 作为 Gapper 国际义工旅行组织的联合创始人、首席品牌官,曾在土耳其照顾残障妇 女,独自背包徒 步新西兰,深入印度尼西亚山区探访聋哑儿童,在尼泊尔当过小学英语教师…… 图 4 为 Aqua 义工旅行中部分 见闻照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有关四张见闻照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土耳其海峡是波斯湾沿岸国家出入黑海的门户 B. 新西兰主要 温带大陆性气候,乳畜业发达 C. 印度尼西亚主要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 D. 尼泊尔境内山脉主要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1. 有关 Aqua 涉足的四个国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土耳其是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 B. 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一地震带上 C. 气候各不相同,白然景观差异显著 D. 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10. D 11. C 【解析】 是本题组以 Aqua 义工旅行中部分见闻照片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世界多个区域的地理特 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0 题详解】 土耳其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出入黑海的门户,A 错。新西兰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 发达,B 错。印度尼西亚人口密集,主要以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为主,C 错。尼泊尔位于 喜马拉雅山区,该山脉主要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 对。 【11 题详解】 题中信息表明,Aqua 涉足的四个国家分别是土耳其、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四个国 家中,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是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A 错。四个国家中,新西兰、印度尼西亚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带上,B 错。土耳其、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 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各不相同,白然景观差异显 著,C 对。四个国家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 错。所以选 C。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 46 题 为选考题,考生 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 8 小题,共 150 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阿尔泰山属于典型的断块山(如下图)。 (1)推测图示区域中我国境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理由。 (2)说出阿尔泰山的走向并解释阿尔泰山的成因。(3)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答案】(1)以山地和盆地为主,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山地,中间为河谷盆地;地势(西)南、(东) 北高,中间低——等高线分布;东南高,西北低——额尔齐斯河由东南向西北流(河流流向) (2)走向:西北—东南走向。成因:地壳断裂,岩块上升 (3)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 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势特征的判读及原因。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分布状况可知,该地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且西南部高、东北部高,中间低;额尔齐斯河字东南向西北流入北冰洋,地势东南 高,西北低;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西南部、东北部为山地,中间为河谷盆地。 (2)由等高线的延伸分布情况可知,阿尔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由题干“阿尔泰山属于典型 的断块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断裂,岩块相对上升的部分,形成山岭或高地;相对下 降的部分,形成低地或谷地。 (3)由图可知,该河流域北部支流多,所以,北部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该区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但西北部地势较低,盛行西风把大西洋、北冰洋带 来的水汽,遇到北部山地的阻挡,形成地形雨。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气候中心评估数据显示,7 月 10 日-26 日,南方高温范围覆盖 13 省(自治 区、直辖市), 面积达 138. 2 万平方公里,40℃以上高温面积 6. 5 万平方公里。江淮大部、 江南大部及湖北西北部、 等地日最高气温普遍达到 380C -400C,其中上海、浙江等多地突破 历史极值。此外,浙、苏、皖、 重庆 、闽、湘、赣、鄂等地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 5 天-10 天, 浙江多地和福建局部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 14 天以上,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南方高温天气还将 持续一段时间。下图为 7 月 26 日全国高温区预报图。 材料二 连晴高温催生近年来最热门的旅游主题―“避暑游”。下表为携程网发布的今年 暑期全国最适 宜避暑目的地榜单。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南方持续高温天气的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南方持续高温天气可能的形成原因二。 (3)据材料二分析全国最适宜避暑目的地的区位特点及其成为避暑目的地的原因。 【答案】(1)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方中东部地区;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 性强。 (2)夏季太阳辐射强,“副高”势力强大,持久停留南方;北方冷空气偏弱,大气稳定;气 候异常或台风数量少。 (3)区位特点及原因:主要分布 西南山地高原区,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分布东北 山地高原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 夏季较凉爽。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多组文字、图像、表格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高温天气分布特点、高温 天气的成因、避暑目的地的特点及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描述、分析地理信息的 能力。 在【详解】(1)从整体上来看,图中信息显示,高温天气地区分布不均、覆盖范围广;从文字 信息表明,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从具体分布上来看,图中显示,高温天气主要 分布在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中东部地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处于 7 月中下旬,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太阳 辐射强,且“副高”势力最为强大,其高压脊控制和持久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冷空 气偏弱,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候异常,导致“副高”异常强大, 此时台风数量少,缓解高温天气的作用弱。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寨沟、拉萨—林芝、峨眉山、丽江—大理、贵阳、张家界等地, 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山地高原区,因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而成为避暑目的地;长白山和 呼伦贝尔位于我国东北山地高原区,因纬度高、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而成为避暑目的地; 青岛和三亚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受海洋影响,夏季较凉爽,而成为避暑目的地。 (二)选考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请考生在第 45、 46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大柴旦地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拥有极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是该地的旅游产业 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软硬件的不足。下图大柴旦地区主要旅游资源和交通分布图。 试评价该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大柴旦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软硬件不足。 【答案】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型和永续性(非消耗性、长存性)。不足:硬件:交通 等基础设施、宾馆、饭店等配套接待设施不足,景区建设需要跟进。软件:观念、管理落后; 服务质量尚需提高等。 【解析】旅游资源的特点一般包括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和观赏性、吸引性、不可移动 性和变异性等。旅游产业发展的硬件一般从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宾馆酒店休闲娱乐 等配套设施方面考虑;软件一般从旅游经营的观念理念、管理方法经验、旅游服务质量等方 面考虑。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许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无规律露天开挖,采石、采土,产生了一些“破损山体”― 整个山体被开采得满目疮痍,裸崖峭壁,采石坑遍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 不断扩大,许多“破 损山体”已经进入城市规划区和建成区范围,破损山体已经对环境安全 和生态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 时,由于城市地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每天又产出大 量渣土,渣土消纳问题困扰着施工企业,也对环 境造成破坏。如今,很多城市采用“破损山 体”的矿坑作为渣土消纳场,运到矿坑的渣土都是无毒无害的 建筑弃土和工程弃土,矿坑填 满结合山体修复工程,上面进行绿化,或进行农业项目开发,让荒废的大山重新焕发了生机。 左图为某地“破损山体”景观图,右图为该“破损山体”修复图。 据材料说明“破损山体”对环境安全的危害,并说明利用渣土回填方式修复“破损山体”的 好处。 【答案】危害:破损山体地形复杂,易产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加剧 和漏水、 漏肥问题,造成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泉眼堵塞,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使得水质下降,造 成水体破坏。 好处:节省“破损山体”的修复成本;解决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问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破损山体”为背景,利用图文信息设置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 的能力。 【详解】“破损山体”对环境安全的危害:文字信息中表明——“破损山体”满目疮痍,裸 崖峭壁,采石坑遍布,因此破损山体地形陡峭,岩体松动,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破损山体”地表岩石破碎,水土流失加剧;“破损山体”的地表和地下水循环破坏,容易漏水、 漏肥,土地生产力下降,且河流和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造成水体破坏。 渣土回填方式的好处:渣土回填,解决了修复“破损山体”的原料问题,从而降低修复成本; 材料信息表明,每天产生的大量渣土困扰施工企业并破坏环境,渣土回填,解决建筑垃圾乱 堆乱倒问题,并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