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赡养(shàn) 桎梏(kù) 斡旋(wò) 钟鼓馔玉(zhuàn)‎ B.粳米(jīng) 濒临(bīn) 曲解(qǔ) 缠绵悱恻(fěi)‎ C.期货(qī) 应酬(yìng) 跻身(jī) 猝不及防(cù)‎ D.信笺(jiān) 氛围(fēn) 赝品(yīng) 舐犊情深(s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干涸 兴高采烈 哄堂大笑       ‎ B.睿智 池塘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 C.暴躁 楹联 怨天尤人 变本加厉          ‎ D.矫情 证券 走头无路 强弩之末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家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长期以来始终未见改进。‎ B.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C.画中人身着长衫,手持鹅毛扇,显得闲情逸致,无所事事。‎ D. 写不出来的时候,与其苦思冥想,不如随便翻翻,到处看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警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B.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 C.张老师的意见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我们都同意。‎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突然,一阵急促的叫喊声顿时打破了宁静的深夜。‎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 ‎ ‎②夜的草原是这么 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大自然的遐思。‎ ‎③夜幕中,草原在繁星闪烁下或月光的披照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 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 A. 安静 宁静 幽静 B.宁静 幽静 安静 C.幽静 宁静 安静 D. 幽静 安静 宁静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B.总结的语言,除了准确以外,要不要生动一些,有点描述?‎ C.在欧洲考察期间,代表团参观了伦敦、巴黎.......等地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 D.史前文明的存在,其根源于何处?是来自地球本身?还是来自更神秘的地方?7.填入下文划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 ,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 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心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8.下面作者及其作品的介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师说》是他送给一个叫李蟠的学生的。‎ B.蒲松龄,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斋名。‎ C.《鸿门宴》选自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从《林黛玉进贾府》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封建特权、家长专制。‎ ‎9.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请问家父高寿啊? B.涂鸦之作,敬请拜读。‎ C.李和平先生亲启。 D. 看清楚点,踩我脚啦!‎ ‎10.下列句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据”,“内”通“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1.散文是一种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揭示其 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 。‎ ‎12.计划是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学习和工作的目标、步骤、措施作出预先安排的一种应用文书。计划的常用格式有 式和 式。‎ ‎13.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14.梧桐更兼细雨, 。(李清照《声声慢》)‎ ‎1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中国园林的风格》(节选),完成16——18题。(共9分)‎ ‎①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先,首先考虑的是静观与动观的问题。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的网师园,妙在静中生趣;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奇在移步换景。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②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灵活应用。园林两侧都是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经过的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  ‎ ‎16.这两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讲究“含蓄”耐人寻味 ②段讲究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B.①段有静观与动观之分 ②段讲究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C.①段有静观与动观之分 ②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D.①段讲究诗情画意 ②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17.作者认为在处理“动静之分”“曲直相对”问题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归纳较全面的一项是( )(3分) A.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 B.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C.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灵活应用。‎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D.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18.选文第①段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3分) A.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B.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C.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D.作诠释 分类别 举例子 (二)阅读《故都的秋》(节选),完成19——24题。(16分)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19. 第一段 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静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 ‎ ‎ (2分)‎ A.这些静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别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静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 这些静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D.这些静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作者感觉一般,不太喜欢,故而用简笔。‎ ‎20.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2分)‎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蕴,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 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21. 和“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的水声,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B.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细细到没有,周围便是死一般静。‎ C.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 雁。‎ ‎22.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选择秋蝉进行描写的意义的一项是( )(2分)‎ A.秋蝉的嘶叫是故都之秋既普遍又典型的秋景的组成部分。‎ B.秋蝉的嘶叫能引发人悲凉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突出的情调相吻合。‎ C.日常生活中的景象人们往往熟视无睹,作家以他独具的慧眼发现了其中的美,并引导读者认识欣赏到那美, 那才更有价值。‎ D.秋蝉的嘶叫和耗子一样让人讨厌,因而让人觉得处境的恶劣、悲凉。‎ 23. 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的评说是否多余,为什么?(4分)‎ 答: ‎ 24. 请你简单地写写临河秋景有什么特点。(4分)‎ 答: ‎ ‎ ‎ (三) 阅读《感悟落差》,完成25——28题(10分)‎ ‎①前些年去贵州看黄果树大瀑布,只见滔滔的白水河从数十米高的危崖跌落,凌空翻飞,凭高作浪,倾入莫测的深潭之中,掀起轩然大波,发出震天巨响,又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雾化出色彩缤纷的虹霓。这恢弘的气势,动魄的美景,使我久久地为大瀑布落差创造出来的壮美,赞叹不已。   ②落差是大自然地壳褶皱形成的一种起伏错落,是水流从河床的横断而或悬崖处倾泻而下的高低差异。地有落差,才会有高岭深谷;水有落差才会有壮美瀑布。   ③落差是一种美丽,有了它,大自然才会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要不,满世界都是一马平川的土地,一平如镜的河流,这世界将多么单调乏味,又将减色多少?   ④‎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人的一生,亦如一道逶迤的山脉,一条波动的河流,自然也会有落差,也会有落差形成的人生风景线。在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高下进退,就是一种落差,作为个体的人,遭逢际遇的前后迥异,也是一种落差。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这些落差,不但是一门学问,也是对人的素质的一种检验。   ⑤生在竞争的时代,你追我赶,谁都希望往高处站,朝前头走。竞争引起有上有下、有起有落的变化。昨天还是勇于开拓的佼佼者,今天可能变成力不从心的落伍人;前些时候还和你有说有笑的同事,如今倒成了对你发号施令的上司……这样的落差变化今天已随处可见,你怎么办?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还是以平常心调整心态,积蓄力量,投入新一轮的竞争?   ⑥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当你从成功的事业中退出来,从权重的位置上退出来,昔日的门前车马喧闹,变成了如今的门前冷冷清清,这又是一种落差。面对这种落差,你又如何处理?是黯然神伤,蔫蔫萎顿,还是心胸豁达,处之泰然?   ⑦人与人之间的落差无法削平,个人际遇的落差也难以避免,面对落差能找到平衡,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也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⑧冷静下来想一想,自然界有小落差就有小风景,有大落差就有大风景,人不也是一样吗?小进小退为小境界,大起大落为大境界,落差的大小最能反映出人生曲折经历。在人生旅途上艰苦跋涉,即使你最后穷愁潦倒,不名一文,但回过头去看看一生大的落差,岂不也像欣赏一道壮美的风景,一个动听的故事?虽然其间不免有一点苦涩,无论如何,总比无波无澜、止水一潭的人更有滋味。   ⑨再说,落差也是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上有高瀑,下必有深潭。落差越大,积蓄力量也越雄厚。只要你能振作,能奋发,就越有进击的力量。你看黄果树瀑布落下深潭之后,水流积之越厚,继续一往无前,又形成了下游的多级瀑布。由此可见,只要正视落差,同样可以大展鸿图,再创辉煌。   ⑩月有盈亏,人有起落。世事洞明皆学问,一个人创造辉煌之后,同时要考虑再创辉煌,但同时也要做好黯淡下去的心理准备,这也许就是对待落差的学问吧?‎ 25. 作者从黄果树大瀑布谈起落差之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分)‎ 答: ‎ ‎ ‎ ‎26.这篇散文中,作者认为人生的落差有哪两种情况?出现落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 ‎ ‎ 27. 怎样才可以面对落差找到平衡?(2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答: ‎ ‎ ‎ 27. 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随笔式的散文,其特点是借事或接物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B.这篇散文由虚到实,即由回忆中的黄果树瀑布的落差写起,引起“大自然”乃至“世界”落差存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从而联系到现实生活的认识的落差,深入地写。‎ C. 这篇文章语言平易,对比手法鲜明,比喻生动形象。‎ D.“世事洞明皆学问”一句暗引了《红楼梦》第五回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这副对联的下联为“人情练达即文章”。‎ E.这篇散文里,作者的思想纵横驰骋,想象和联想丰富,而尤以想象取胜。‎ 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地29、30题。(共5分)‎ ‎ 石头城 (刘禹锡)‎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 ‎ 越中览古(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8. 对《石头城》《越中览古》这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越中览古》着重渲染的是今日的凄凉,而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从而突出了主题。‎ B.“只今惟有鹧鸪飞”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C.“潮打空城寂寞回”用拟人手法写潮水虽有情,但在那空寂的石头城下只能带着满腹惆怅落寞而去。‎ D.《石头城》的三四句让人陡升“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叹,想昔日六朝帝都夜夜笙歌,而今冷落萧条,于是悲从中来。‎ 29. 比较《石头城》与《越中览古》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异同?(3分)‎ 答: ‎ ‎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二) 阅读《六国论》(节选)完成31——35题。(共10分)‎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1.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暴霜露,斩荆棘 B.暴秦之欲无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3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 (2)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五、作文(共60分)‎ (一) 应用文写作(下面两题任选一题,10分)‎ ‎1、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从格式到内容都有毛病,请指出并修改。‎ ‎ 征稿启事 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 祝大家学习进步!‎ ‎ 中学时代编辑部2016年3月10日 2、 ‎ 3月16日早晨6点,张强接到王海的电话,王海说:“我妈妈的心脏病犯了,爸爸出差不在家,我必须送妈妈去医院,我找不到班主任王老师的号码,没有办法跟他请假,请你代我写张请假条。”于是张强就代王海写了张请假条。‎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表达流畅。‎ ‎(二)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作为现代中职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 不少于600字。‎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答案 一、 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C B A D C 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形散而神不散 12、条文、表格 13、千呼万唤始出来 ‎14、到黄昏、点点滴滴 15、万类霜天竞自由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35分)‎ ‎(一)阅读《中国园林的风格》(节选),完成16——18题。(共9分)‎ ‎16、 B 17、 A 18、 D (每小题3分)‎ ‎(二)阅读《故都的秋》(节选)完成19——24题(共16分)‎ ‎19、 B 20、 B 21、 D 22、 D (每题2分)‎ ‎23.不多余,为了突出寂寞、冷落的孤独之感 (4分)‎ ‎24.略(4分)‎ ‎(三)阅读《感悟落差》,完成25——28题(共10分)‎ ‎25、①可以自然引出论题 ②为下文借黄果树瀑布这一自然落差之美为喻人生落差之美做铺垫。(2分)‎ ‎26、①人与人之间的高下进退,就是一种落差;遭逢际遇的前后迥异,也是一种落差。②竞争引起有上有下,有起有落;“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3分) ‎ ‎27、①正视人生起落是不可避免的。②人与人之间的落差无法削平。③落差可以丰富人生阅历及感受。④落差可以使人积蓄重新崛起的力量。(回答对3条即可。)(2分)‎ ‎28、 BE (3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地29、30题。(共5分)‎ ‎29、 A (2分)‎ ‎30、 同:这两首诗都是怀古悼今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异:《越》诗着重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旨。《石》诗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抒发了作者的今昔盛衰之感。 (3分)‎ (二) 阅读《六国论》(节选)完成31——3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32‎ ‎33‎ ‎34‎ C C C B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秦国的欲望和诸侯的忧患都不在战争上。 ‎ ‎(2) 况且燕赵是处在秦(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 ‎ 五、写作题(共60分)‎ (一) 根据所给内容按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10分)‎ ‎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