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高县二中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西上高县二中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 12.21 本卷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Li-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为氨基酸 B.酶均合成于核糖体,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反应的底物 D.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2.如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中,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 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错误的是 A.AB 段白菜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 段白菜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BC 段 CO2 浓度几乎不上升的原因是细胞无氧呼吸不释放 CO2 C.从 B 点开始,O2 浓度是限制有氧呼吸的主要因素 D.为了 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 O2 浓度控制在 BC 段范围内 3.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 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 合作用的强度 B.当光照强度大于 7 时,该植物在 15℃和 25℃的环境中合成 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C.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 D.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4、仔细观察下列染色体行为,其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所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 B.所在真核细胞中都能发生该图中的染色体行为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图中的染色体行为 D.若图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则顺序是 4→2→3→5 5.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中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此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此细胞分裂后可产生 2 种精细胞或 1 种卵细胞 D.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6.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 白基因 B 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 死亡。现将 B 和 D 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 A 控 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 AaBD 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 植株自交得到 F1(不考虑 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 F1 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 B、D 基因与 A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 F1 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 1/16,则 F1 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 AB、AD、aB、aD C.若 F1 表现型比例为 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 F1 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 F1 配子的基因型为 A 和aBD 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 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 8.一种形状像蝴蝶结的有机分子 Bowtiediene,其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A.生成 1mol C5H12 至少需要 4molH2 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三氯代物只有一种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有两种 9.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10.Garnet 型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锂电池最佳性能固态电解质。LiLaZrTaO 材料是目前能够达 到最高电导率的 Garnet 型电解质。某 Garnet 型锂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反应原理 为:C6Lix+Li1−xLaZrTaO LiLaZrTaO+C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极为正极,a 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LaZrTaO 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 Li+的作用 C.b 极反应为:xLi++Li1−xLaZrTaO−xe− LiLaZrTaO D.当电池工作时,每转移 x mol 电子,b 极增重 7x g 11.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A.A B.B C.C D.D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Z 的最 外层电子数相等, W,Y 同主族。将 W,X 的气态单质在催化剂及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可 逆反应生成化合物 R,反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W 的单质 X 的单质 R 起始时/mol 0.3 0.3 0 平衡时/mol 0.12 0.24 0.12 A.离子半径:X> Y> Z B.Y、Z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 四种元素分别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均只有两种 D. Y、Z 分别与 W 形成的化合物,前者的沸点高 13.25℃时,在 20mL 0.1mol·L-1 一元弱酸 HA 溶液中滴加 0.1mol·L-1 NaOH 溶液,溶液中 与 pH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HA 酸的电离常数为 1.0×10-5.3 B. A 点对应溶液中: C.B 点对应的 NaOH 溶液体积为 10mL D.对 C 点溶液加热(不考虑挥发),则 一定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其位移---时间(x--t)图像分别为 图中抛物线甲和直线乙,已知甲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图中虚线为抛物线的切线,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加速度 a=2m/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曲线运动 C.t=2s 时,甲、乙两物体相遇,且两物体速度相同 D.t=1s 时,甲、乙两物体相距 3.5m 15.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 h 处,空心管长为 L, 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 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能过空心管 B.小球自由下落、管固定不动,小球穿过管的时间 C.小球自由下落、管固定不动,小球穿过管的时间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 时间释放,则从释放空心管到小球穿过管的时间 16.北京时间 2019 年 4 月 10 日 21 时,天文学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 照片,如图所示,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 天体,它的引力很大,光都无法逃脱,若某黑洞表面的物体速度达到光速 C 时,恰好围绕其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黑洞的半径为 R,引力常 量为 G,则可推测这个黑洞的密度为( ) A. B. C. D. (A )lg (HA) c c − + - +(Na ) (A ) (H )c c c c> > > -(OH) -(A ) (HA) (OH ) c c c −⋅ 2 g Lht )(2 += g h g Lht 2)(2 −+= t∆ tg hLt ∆ += 2 2 4 3 GR c π 2 2 3 4 GR c π G cR π4 3 G cR π3 4 17.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槽口向上, 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从 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 口 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 B 点, 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 A 点高度为 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从 P 到 B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mg(R+h) B. 物块从 A 到 B 过程与圆弧槽间正压力为 2mgh/R C. 物块在 B 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 D. 物块到 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 18.如图所示,斜劈 A 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木桩 B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 K 把物体与木桩相连, 弹簧与斜面平行。质量为 m 的物体和人在弹簧 K 的 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此时斜劈 A 受到地面的 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撤去弹簧,物体和人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 向上 B. 若撤去弹簧,物体和人仍向下运动,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C. 若人从物体 m 离开,物体 m 仍向下运动,A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D. 若撤去弹簧同时人从物体 m 离开,物体 m 向下运动,A 可能不再受 到地面摩擦力 19.如图所示,分别在 M、N 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 和-q (Q>q), 以 MN 连线的中点 O 为圆心的圆周上有 A、B、 C、D 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点场强大于 B 点场强 B.C 点场强与 D 点场强相同 C.A 点电势小于 B 点电势 D.将正电荷从 C 点移到 O 点,电场力做负功 20.如图所示,物块 1、2、3 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 1、2 的质量均为 m;物块 3 的质量为 2m,甲、乙两图中的轻弹簧完全相同,压缩量也完全相同,分别与竖直墙及物块 1、2、3 接 触但不连接。对两弹簧释放后三个物块被弹开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弹簧对物块 1、2 的冲量大小相同 B. 乙图中的弹簧对物块 2、3 的冲量大小相同 C. 物块 1、3 的最大动能之比为 2:1 D. 物块 2、3 的最大动能之比为 2:1 21.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根右端固定的轻弹簧,其左端自由伸长到 b 点,质量为 2kg 的滑块从 a 点以初速度 v0=6m/s 开始向右运动,与此同时,在滑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为 20N,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530 的恒力 F,滑块将弹簧压缩至 c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然后滑 块被反弹至 d 点时,速度再次为零,己知 ab 间的距 离是 2m,d 是 ab 的中点,bc 间的距离为 0.5m,g 取 10m/s2,sin530=0.8,cos530=0.6,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滑块运动至 b 点时,一接触弹簧就开始减速 B.滑块从 c 点被反弹至 d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36J C.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 0.5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36J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R h mg R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打好点的纸带中他挑选出一条 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打下的第一个点记作 O,从 O 点后某个点开始,依次为 1、 2、3----,分别测出各计时点到 O 点的距离,已标在图乙中,已知打点计时器周期 T=0.02s,当 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该纸带上的数据,可得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a=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字) (2)若重物的质量为 0.5kg ,从开始下落到打图中计时点 4 时,重物的机械能损失为______J,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处理纸带时,算出各个点的速度 v 后,描绘 (各点到 O 点的距离)图像如图丙 所示,若选取的重物质量较大而密度不是很大,所受空气阻力会随重物的速度增大而明显增 大,则 图像可能是 A、B、C 中的__________ 23.(10 分)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交流 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 表示。在小车质量 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 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 量间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取下小吊盘,调整木 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 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挂上小吊盘并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 1, s2,……。求出与不同 m 相对应的加速度 a。 ⑥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关系图线。 (2)完成下列填空: (i)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1、s2、s3,相邻计时点时间间隔为 △t。a 可用 s1、s3 和△t 表示为 a= 。 (ii)图 3 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 力为 N,小车的质量为 kg。 (iii)本实验中,若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 m 0 与小车和车中砝码 质量(m+M)之间关系满足 m+M=2m 0,仍将小车受到的拉力当成 m0g, 则加速度计算值为 ,此加速度的相对误差= 。 2/8.9 smg = 2 hv −2 hv −2 1 a 1 ma −(相对误差= ) 24.(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 m=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从水平台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时间 t= s 到达 B 点时撤去该恒力,滑块继续向右滑行,从 C 点离开台面,落到斜面上的 D 点。已知斜面与竖直线 OC 的夹角 θ=60°,BC=OC=OD=L= 0.3m,滑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 g=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滑块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 vc; (2) A、B 两点间的距离 x。 25.(19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 M=2kg,长 L=0.84m 的长木板 C,在板上 离板左端 s=0.12m 处静止放置质量 =1kg 的小物块 A,A 与 C 间的动摩擦因数 =0.4, 在板上最右端静止放置质量 =1kg 的小物块 B,B 与 C 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 均可看作质点,g=10m/s .现 在在木板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 F,求: (1)当 F=6N 时,A 与 B 碰撞之前小物块 A、B、C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要使 A 与 B 碰撞之前,A 的运动时间最短,则 F 至少应多大,并求出最短时间? (3)若在 A 与 B 刚发生弹性碰撞时撤去外力 F,且 A 最终能滑出 C,则 F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6.(14 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 NO、碳氢化合物及 CO,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将模拟 汽车尾气转化为无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配制模拟尾气,甲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制备 NO、乙烯及 CO 三袋气体。 ①用装置 A 制取 NO,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 (填试剂名称)。 ②用 (乙烯利)与 NaOH 溶液并用装置 B 制取乙烯,反应生成乙烯的化学 方程式为 (磷转化为 Na3PO4)。 ③H2C2O4 与浓硫酸制取 CO(化学方程式为 并提纯, 选用上图装置预制一袋干燥纯净的 CO,各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g(气流从左至 右),其中装置 D 中盛放的药品是 . 。 (2)乙组同学将甲组制得的气体与空气按适当比例混合形成模拟尾气(NO,CO,C2H4 及空气), 100%×测量值-真实值 真实值 2 3 5 1 8 µ = Am µ Bm 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尾气转化并检验。 ①为检验催化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有 CO2 生成和乙烯的残留,G、H 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标号)。 a. NaOH 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 Br2/CCl4 溶液 ②通“模拟尾气”前,需先将催化剂加热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其目的是 ; 写出其中 CO 与 NO 完全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7.(14 分)偏钒酸铵(NH4VO3)主要用作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用沉淀法除去工业级 偏钒酸铵中的杂质硅、磷的流程如下: (1)碱溶时,下列措施有利于 NH3 逸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 NaOH 溶液的浓度 (2)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Mg3(PO4)2、MgSiO3,已知 Ksp(MgSiO3)=2.4×10-5,若滤液中 c(SiO32-)= 0.08 mol·L-1,则 c(Mg2+)= 。 ②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 MgSO4 溶液作沉淀剂时,随着温度的 升高,除硅率升高,其原因是 SiO2-3 +2H2O H2SiO3↓+2OH -, 但除磷率下降,其原因是 。 (3)实验室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4)探究 NH4Cl 的浓度对沉钒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步骤(常见试剂任选):取两份 10 mL 一定浓 度的滤液 A 和 B,分别加入 1 mL 和 10 mL 的 1 mol·L-1 NH4Cl 溶液,再向 A 中加入 mL 蒸馏水,控制两份溶液的温度均为 50 ℃、pH 均为 8,由专用仪器测定沉钒率, 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5)偏钒酸铵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草酸(H2C2O4)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溶解, 同时生成络合物(NH4)2[(VO)2(C2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15 分)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 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已知:N2(g)+O2(g)=2NO(g) △H1=+180.5 kJ/mol; 2C(s)+O2(g)=2CO(g) △H2=-221.0 kJ/mol; C(s)+O2(g)=CO2(g) △H3=-393.5 kJ/mol 则尾气转化反应 2NO(g) +2CO(g)=N2(g)+2CO2(g)的△H=___________。(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 773 K 时,分别将 2.00 mol N2 和 6.00 mol H2 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 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0 5 10 15 20 25 30 n(H2)/mol 6.00 4.50 3.60 3.30 3.03 3.00 3.00 n(NH3)/mol 0 1.00 1.60 1.80 1.98 2.00 2.00 ①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 N2、H2、NH3,其浓度均为 3 mol/L,则此时 v 正____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c—t”的关系,如图 1 所示,表示 c(N2)—t 的曲线是______。在此 温度下,若起始充入 4 mol N2 和 12 mol 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 表示 c(H2)—t 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________。 (3)NOx 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 C(s)+2NO(g) N2(g)+CO2(g) △H=- 34.0kJ/mol,用活性炭对 NO 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 量的 C 和一定量的 NO 气体,保持恒压测得 NO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 变化如图 2 所示: ①由图可知,在 1100K 时,CO2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 常数(记作 Kp)。在 1050K、1.1×106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p=______[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a)×体积分数]。 (4)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将 CO2 转化为丙 烯 原理如图 3 所示 ①太阳能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填“a”或“b”) ②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9.(10 分,每空 2 分)某研究小组利用普通淀粉酶和热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做了下表所 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目的,完善步骤 d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需要考虑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举出 两例即可)等。 (3)有人认为上表中的设计中有不严密之处,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修改: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耐热淀粉酶在 80℃条件下相对活性较强,为进一步探究该耐热淀粉酶 的最适温度是否就是 80℃,可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 重新进行实验。 30.(10 分,每空 2 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图 1 所示 的装置进行实验,O2 传感器能监测密闭锥形瓶内的 O2 浓度,实验小组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 甲、乙两个锥形瓶,锥形瓶中的同种绿色植物的生理状况和初始质量完全一样,保持适宜的 温度,两个锥形瓶中的 02 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 点后,锥形瓶中的 02 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min 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干重较大的是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 16 min 后给予白光照射,发现甲瓶中的 02 浓度不变,乙瓶中的 02 浓度上升。由 此可知,16 min 时限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载有水绵和好氧型细菌的临时装片、红光源和绿光源,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 对红光的利用率大于对绿光的利用率,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共 6 分,每空 1 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 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 1、图 2 为其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3 中细胞类型是 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图 2 属于图 3 中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 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3)若类型 b、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 3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一定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___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 3 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b→a 和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32.(14 分,每空 2 分)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 (B)对矮茎(b)为 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1)两株植物杂交,F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时,若含 a 基因的花粉有 一半死亡,则 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杆:抗病矮杆:易感病高杆:易感病矮杆= ____________。与 F1 相比,F2 中 B 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 Bb 的高茎植物幼苗染色体加倍成基因型 为 BBbb 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 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 X 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 到的 F1 共 1812 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 X 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② X 射线照射导致少数 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 组做 了下列杂交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注意: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 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 F1 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 得 F2 植株,自交,得到种子第三步:种植 F2 结的种子得到 F3 植株,观察并统计 F3 植株茎的 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F3 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说明 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 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 F3 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说明 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 B 基因所在染 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选考题】 33.【物理一选修 3-3】(15 分) (1)(5 分)某地区 1 月份平均气温 1.4℃,平均大气压 1.021×105 Pa;7 月份平均气温 30.84℃, 平均大气压 0.9960×105Pa。7 月份和 1 月份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 7 月份和 1 月份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剧烈程度几乎相同 B.与 1 月份相比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在 7 月份减少了 C. 7 月份空气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 1 月份的大 D.对水这种液体它的表面张力 7 月份比 1 月份小 E.对同种液体而言,它的饱和气压 7 月份髙于 1 月份 (2)(10 分)每年在元宵节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市民在湘江边上放孔 明灯祈福、许愿。如图,孔明灯的质量 m=0.2 kg、体积恒为 V=1 m 3,夜 间空气温度 t0=7 ℃,大气压强 p0=1.013×105 Pa,该条件下空气密度 ρ0= 1.26 kg/m3。重力加速度 g=10 m/s2。点燃灯内蜡烛对灯内气体缓慢加热,直 到灯刚能浮起时,求:t/s x/m y/cm y/cm O O 10 10 -10 -10 2 4 6 8 0.05 0.10 0.15 0.20 (甲) (乙) ①灯内气体的密度 ρ;②灯内气体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 x=1m 处的质点, Q 是平衡位置为 x=4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Q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 得分为 0 分) A.该波的周期是 0.10s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40 m/s C.从 t=0.10s 到 t=0.25s,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30cm D.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E.t=0.10s 时,质点 Q 的速度方向向下 (2)(10 分)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以一定的入射角从 A 点射入玻璃球体,已知光线在玻璃 球内经两次反射后,刚好能从 A 点折射回到空气中。已知入射角为 450,玻璃球的半径为 m,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108m/s, 求: ①玻璃球的折射率及光线第一次从玻璃球内出射时相对于射入玻 璃球的光线的偏向角。 ②光线从 A 点进入及第一次从 A 点射出时在玻璃球体运动的时间。 36. (15 分)H(3 一溴-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机物中间体,可以由 A(C7H8)通过下图路线合成。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G 中所含的官能团有醚键、_______ (填名称)。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B 生成 C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由 G 生成 H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化合物 F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 ①氨基和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解反应 10 6图 21 图 22 3 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 HindⅢ:AAGCTT TTCGAA BamHⅠ:GGATCC CCTAGG BclⅠ: TGATCA ACTAGT HindⅢ BamHⅠ HindⅢ BamHⅠ +HindⅢ BamHⅠ +HindⅢ 目的基因质粒 ① BamHⅠ BamHⅠ ② α链 起始点 ③ (5)设计用对硝基乙苯 为起始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 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37.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可利用微生物 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如图甲是采集活性污泥作 为优良菌源,通过筛选分离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上述实验材料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该实验③过程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③→④的分离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的接种方法(如图乙)为______________法,接种时, 对接种环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 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 1200mg/L 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 1600mg/L 时,48 小时后菌 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 21 是转 Bt 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 DNA 形成过程示意图;图 22 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 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 21①的 DNA 用 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 DNA 片段。 过程②需要用到 酶。 (2)假设图 21 中质粒原来 BamHⅠ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 BclⅠ的碱基序 列,现用 BclⅠ和 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 21 中①的 DNA 右侧还能选择 BamH Ⅰ进行切割, 并能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并请说明理由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 ) A.既能被 BamHⅠ也能被 HindⅢ切开 B.能被 BamHⅠ但不能被 HindⅢ切开 C.既不能被 BamHⅠ也不能被 HindⅢ切开 D.能被 HindⅢ但不能被 BamHⅠ切开 (4)图 22 中α链是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 (5)要想检测导入的 Bt 毒素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 法进行检测, 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答题卡 12.22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2、(6 分)(1) (2) (3) 23、(10 分)(2)(i) (ii) (iii) 24、(12 分) 25、(19 分)26、(14 分) (1)① ② ③ (2)① ② 27、(14 分)(1) (2)① ② (3) (4) (5) 28、(15 分) (1) (2)① ② (3)① ② (4)① ②29.(10 分,每空 2 分) (1) (2) (3) (4) 30.(10 分,每空 2 分) (1) (2) (3)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及结论: 31.(共 6,每空 1 分) (1) (2) (3) (4) (5) 32、(14 分,每空 2 分) (1) 和 (2) (3) (4)① ②(选考题)物理选做题:33□ 34□(15 分) (1) (2) 化学选做题:35□ 36□(15 分) 生物选做题:37□ 38□(15 分) 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答案 生物答案 1—6:CBCCAB 29(10 分,每空 2 分)注入碘液进行检测 温度、淀粉酶的种类 pH、淀粉酶的量(底物的量、保温时间、实验操作顺序等) 不能将淀粉酶溶液直接加人到淀粉溶液中,需将两者先分别在各组温度条件下保温处理 5min, 然后再将两者混合反应 70~90℃ 30. (10 分,每空 2 分) 此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甲 CO2 浓度、光照强度 将临时装片置于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分别用同等强度的红光束和绿光束照射水绵 好氧型细菌更多聚集在红光束照射的部位,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对红光的利用率大于对绿光的 利用率 31. (6 分,每空 1 分) 有丝分裂后期 b 次级精母细胞 b、 d、 e d、 e d→c 32【答案】 AaBb Aabb 抗病高杆 :抗病矮杆 :易感病高杆 :易感病矮杆 = 15 :5 :3 :1 不变 高茎 :矮茎=35 :1 3 :1 6 :1 37.(共 15 分,每空 2 分,最后一空 3 分)活性淤泥 高压蒸汽灭菌 只有能分解利用甲 醛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平板划线法 灼烧 由于每个区域的末端的细菌比起点处少,每次从末端开始划线,会使得细菌的数量 越来越少,最终得到单个细胞繁殖的菌落 甲醛的初始浓度太大,会产生毒害作用,使 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38. (1)4 (1 分) DNA 连接酶 (2)能,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3)D (4)mRNA 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会进行选择性表达 (5)抗原-抗体杂交 化学答案 7.D 8.B 9.C 10.C 11.B 12.D 13.A 26.(14 分) (1)①稀硝酸(2 分) ② (2 分) ③ (2 分) NaOH 溶液(2 分) (2) ①cb(或 c d 或 dc) (2 分) ②使催化剂活性达到最大,利于 CO2 和 C2H4 的检验并减少模拟烟气的浪费(2 分) 2 2 3 4 2CH =CH NaCl+Na PO +3H O→ ↑ + a f e c d→ → → → (2 分) 27.( 14 分) (1)ac (2 分) (2)①3×10-4 mol·L-1 (2 分 ②Mg3(PO4)2 溶解度增大和促进 Mg2+水解生成 Mg(OH)2。(2 分) (3) 烧杯、漏斗、玻璃棒 (2 分) (4) 9 (2 分) 使两份溶液总体积相等,确保其他条件相同,而 NH4Cl 的浓度不同 (2 分) (5) 2NH4VO3+4H2C2O4==(NH4)2[(VO)2(C2O4)3]+2CO2↑+4H2O (2 分) 28(15 分)【答案】 (1). -746.5 kJ /mol (2 分) (2). ① 大于(2 分) ② 乙(2 分) B (2 分) (3). ① 20% (2 分) ② . 4 (2 分) (4). ① a(1 分) ②. 3CO2+18H++18e-=C3H6+6H2O(2 分) 36. (15 分)【答案】 (1). 3,5-二硝基苯甲酸(2 分) 羧基 溴原子(共 2 分) (2). (2 分) 取代反应(2 分) (3). (2 分) (4). 30 (2 分) (5). (3 分) 第四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14D 15C 16A 17C 18C 19AD 20BD 21AD 22.(6 分)(1)9.50 (2)4.1 (3)C 23.答案: (i) (ii)1,4; (iii) g/3 50%( 每空 2 分, ) 24. (1)设平抛运动时间为 t2,对平抛运动过程有: L—Lcosθ= gt22 (2) Lsinθ=vct2 (2) 解得 vc=1.5m/s (1) (2)从 B 到 C 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vc2-vB2=-2aL (2) 从 A 到 B 过程 x= (2) 得 x=0.6m (1) 25.解:(1)(5 分)设 A 和 C 一起向右加速,它们之间静摩擦力为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a, 解得:a=2m/s2, 2 22 2 N +2COCO NO+ 催化剂 △ 210−× t ss ∆ − 10 13 2 1 tvb 2对 A,f=mAa=1×2=2N<μmAg=4N, (1 分) 则 A、C 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 ( 1 分) 所以: (2 分) (1 分) (2)(5 分)A 在与 B 碰之前运动时间最短,必须加速度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μmAg=mAa1, (1 分) 位移:L-s1= a1t12, (1 分) 解得:t1=0.6s; (1 分) 对 A、C 为整体:F=(M+m) (1 分) 得:F=12N (1 分) (3)(10 分)在 A 与 B 发生碰撞时,A 刚好滑至板的左端,则此种情况推力最大,设为 F1, 对板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m g=Ma , (1 分) 位移:L= a t12,解得:F1= N≈13.3N, (1 分) 若 A 与 C 没有发生相对滑动,设推力最小为 F2.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之前, 对 A 和 C,由动能定理得:F2(L-s)= (M+mA)v12-0, (1 分)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 (1 分) (1 分) 得: (1 分) 而后刚好撤去外力,A 与 C 发生相对滑动,A 滑至 C 的左端时 A、C 刚好共速, 以 C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M+m )v , (1 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 gs= Mv - (M+m )v , (1 分) 解得:F2=3N, (1 分) 综合以上分析,推力的范围:3N<F<13.3N; (1 分) 33.【物理一选修 3-3】(15 分) (1)BDE (2) ①设加热至热力学温度 T,灯内气体密度为 ρ,孔明灯刚能浮起,有: ρ0Vg=mg+ρVg ①(2 分) 解得:ρ=1.06 kg/m3 ②(2 分) ②孔明灯底部开口,说明灯内气体压强不变。以 t0=7℃(热力学温度为 T0)时灯内气体为研究 对象(初始体积 V0=V),设加热后体积膨胀至 V′,有: V0 T0= V′ T ③(2 分) 又因为灯内原有气体总质量不变,则:ρ0V0=ρV′ ④(2 分) 联立②③④代入 T=273+t 及数据,得:T=332.8 K 即 t=59.8 ℃ ⑤(2 分)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BDE (2)①解析:作出光路图,由对称性及光路可逆可知, 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为 300,则折射率公式可知 2/2 smaa CA == 0=Ba 2 1 1a A c 2 1 c 3 40 2 1 BBAAA vmvmvm +=1 222 1 2 1 2 1 2 1 BAAA mvvmvm += 0=Av 1vvB = 1 A 2 A 2 1 2 1 2 1 A 2 2(2 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第一次从玻璃球内出射时相对于射入玻璃球的光线的偏向角 (2 分) ②光线从 A 点进入及第一次从 A 点射出时的玻璃球中运动的距离为 (2 分) 在玻璃中运动的速度为 (2 分) 运动时间 (2 分) 2 30sin 45sin sin sin 0 0 === r in 030)(2 =−= riα mRS 10 2930cos23 0 =×= n cv = sv St 910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