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省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理科综合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S-32 Cl-35.5 Na-23 Al-27 Ba-137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部分,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衰老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衰老细胞中的自由基可攻击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分子 C.细胞衰老导致各种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D.细胞衰老最终表现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2.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酯酶,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测定原生质体活力的常用 方法之一是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其基本原理是 FDA 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 膜,经细胞内的酯酶分解可产生荧光素,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产生绿色荧光.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FDA 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将植物细胞置于 FDA 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 D.FDA 进入动物细胞内,可引起细胞产生绿色荧光 3.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去除尖端后照光,尖端两侧的生长速率加快 B.乙为向光侧,其 IAA 含量低于甲侧和对照组 C.生长素能促进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向光生长是由于 IAA 极性运输导致分布不均匀所致 4.叶绿体中存在具有编码功能的 cpDNA,这些 cpDNA 借助细胞核 DNA 编码的酶系统合成 多肽,用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 DNA 可调控叶绿体的部分功能 B.cpDNA 彻底水解可得到六种不同的产物 C.叶绿体中的 DNA 能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cpDNA 编码的多肽可参与叶绿体中的各项活动 5.浮游植物 A 比浮游植物 B 对 N、P 的吸收能力强,沉水植物 C 比浮游植物 A 对 N、P 的吸 收能力强.某环保部门欲选用其中两种植物投放到当地 N、P 较高的水体,以净化水体.应选用 投放的的两种植物及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 浮游植物 A 和沉水植物 C 群落的种间关系类型不变 B. 浮游植物 A 和沉水植物 C 食物链的营养级数将增加 C. 浮游植物 A 和浮游植物 B 群落的垂直结构保持不变 D. 浮游植物 A 和浮游植物 B 群落的能量流动方向改变6.果蝇的长翅与无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果蝇的长翅(A) 对无翅(a)为显性性状.在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无变异的果蝇群体中,长翅和无翅的基因频率 各占一半,现需对果蝇种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迁出幼年无翅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迁出前,该种群长翅的个体数量比无翅的个体数量多 B. 迁出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不变 C. 迁出后,种群中 A 和 Aa 的频率均随迁出代数增加逐渐增加 D. 迁出后, 种群中 A 和 AA 的频率均随迁出代数增加逐渐增加 7.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8.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 B.1 L 0.1 mol·L-1 磷酸(H3PO4)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为 0.3NA C.40g 34%的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生成 0.1 mol 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密闭容器中 1mol NO 与 0.5 mol O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9.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 同主族且 D 原子核电荷数等于 A 原子核电荷数的 2 倍,B、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A、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 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的原子半径比 A 的原子半径小 B. A 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可能含非极性键 C. B 单质与水反应,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D. 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10.有 Fe2+、Fe3+、H+、NH4+、NO3-和 H2O 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 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离子数目比为 8∶1 B.该反应说明 Fe2+、NO3-、、H+在溶液不能大量共存 C.每 1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 8 mol e- D.若利用该反应设计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11.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 明 非 金 属 性 强 弱:Cl>C>Si B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4 萃取 C 除 去 NaHCO3 固 体 中 的 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D 证明相同温度下: Ksp(Ag2S)”或“C,再者盐酸挥发,无洗气装置,A 错误;氯 水与 NaBr 和 KI 反应分别生成 Br2、I2,两者都易溶于 CCl4,分别在 CCl4 层中显橙红色、紫红 色,B 正确.NaHCO3 受热易分解,而 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故 C 错误(除去 Na 2CO3 固体中的 NaHCO3 才对).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硝酸银过量,硫化钠与溶液中的银离子直接反应,无法证 明哪种沉淀的溶度积更小,D 错误. 12.D【解析】单糖、低聚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错;CH3CH(CH3)CH2COOH 正确命名:3-甲 基丁酸 B 错;苯甲酸常温下微溶于水,故提纯苯甲酸时,应将粗品在加热条件下溶于水,趁热过滤,冷却结晶,C 错;-OH 能和酸酯化,-COOH 能和醇酯化,D 正确. 13.C【解析】质子守恒 c(H2S)前要乘 2,A 错;a、c 两点 Cu2+、S2-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 的电离程度增大,b 点可认为是 NaCl 溶液,水的电离没有被促进,水的电离程度最小,B 错; Ksp(CuS)等于 10-17.7 的平方(10-35.4),数量级为 10-36,C 正确;刚开始产生 Ag2S 沉淀时,c2(Ag+) c(S2-)= Ksp(Ag2S),其中 c(Ag+)= 0.1mol/L,则此时 c(S2-)=6.4×10-48mol/L,同理,刚产生刚开始产 生 CuS 沉淀时,c (Cu2+) c(S2-)= Ksp(CuS),其中 c(Cu2+)= 0.1mol/L,则此时 c(S2-)=10-34.4mol/L, 故 Ag+先沉淀,D 错. 14.C【解析】 23491 Pa 核比 23490 Th 核多一个质子,A 错误;比结合能是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 的核能与核子数之比,而不是衰变释放的核能与核子数之比,B 错误;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 守恒可以判断 X 为电子,题述核反应为 β 衰变,C 正确;经过 2T 时间,N0 个 23490 Th 还剩 (1 2 ) 2N0=1 4N0 个没有衰变,则有 N0-1 4N0=3 4N0 个发生了衰变,故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 3 4N0ΔE,D 错 误. 15.D【解析】 由图知棒受重力 G、上端绳拉力 T、水平绳拉力 F 三力作用而平衡,知此三力为共点力, 则将 T 和 F 反向延长与重力 G 交于 O′点,因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则由几何关系知 l1=l2,tanα =h l1,tanβ= h l1+l2,联立解得:tanα=2tanβ,所以 D 项正确. 16.C【解析】两球飞出时的高度相同,所以第一只球落到 B 点所用的时间等于第二只球落到 A 点所用时间,根据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落到 A 点时,第一只球所用时间 为 t1=3t,第二只球所用时间为 t2=t,由于两只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均为匀速运动,水平位移 大小相等,由 x=v0t 得 v2=3v1,即v1 v2=1 3,C 正确. 17.C【解析】当电场足够大时,粒子打到上极板的极限情况为:粒子到达上极板处时速度恰好 与上极板平行,粒子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的逆运动.将粒子初速度 v0 分解为垂直极板的 vy 和 平行极板的 vx,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 vy=0 时,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y=2Emaxq m d,vy= v0cos45°,Ek0=1 2mv20,联立得 Emax=Ek0 2qd,再根据动量定理有 qEmax△t=△Py=mv0cos45°,解得△t=2d ,故选项 C 正确. 18.B【解析】设两星球间距为 L,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3m2 L2 =3m4π2 T 2理·L 4;若有暗物质,因均匀分布,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3m2 L2 + GM3m (L 4 )2 =3m4π2 T 2观·L 4;其中T理论 T观测=5,联立解得:M m=3 2,故选 B. 19.【解析】 设原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0,所加磁场为 B1=B0,当合磁场 B 合⊥ac 时,ab、bc 所受磁场力大 小相等,由几何和三角知识有:B 合 ,C 选项正确;当所加磁场为 B2=B0,合 磁场 B 合⊥be 时,ab、bc 所受磁场力大小相等,由几何和三角知识有:B 合=B0,A 选项正确 【答案】AC 20.AD【解析】 如图所示,圆盘对物块 A 的摩擦力最小时,此时 F 合=kxcos600=k(2l0-l0)cos600=mω22l0,解 得 ω= rad/s,A 选项正确;圆盘对物块 B 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橡皮筋弹力的大小时,此时 F 合=kx=k(2l0-l0)=mω22l0,解得 ω=5rad/s,B 选项错误;当圆盘的角速度为 5rad/s 时,此时 F 合 =kx=k(2l0-l0)=5N,C 选项错误;fmax=μmg=5 N,此时 F 合=k(2l0-l0)/cos600=mω22l0,解得 ω= rad/s,D 选项正确. 21.AD【解析】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 y 轴正方向成 45°角,所以 沿 x 轴正方向的分速度 vx=v0,在 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有 d=0+v0 2 t,沿 y 轴正方向做匀 0 0 0 330cos2 BB == 2 25 3 25速运动,故 y 轴坐标值 y=v0t=2d;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粒子运动轨迹,由几 何条件可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R=2 2d,x 轴坐标值 x=2(1+ 2)d,带电粒子通过 P、Q 两点的坐标值之比为 2-1,故选项 A 正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t1=2d v0 ,带电粒子 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 θ=135°=3 4π,所以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t2= 2πR × 135 360 2v0 =3π × 2 2d 4 2v0 =3πd 2v0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4 3π,故选项 B 错误.由 qvB=mv2 R 可知,磁感 应强度 B=m × 2v0 q × 2 2d =mv0 2qd,故选项 C 错误.沿 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根据 vx=v0=Eq m ×2d v0 = 2Eqd mv0 ,解得 E=mv20 2qd,故选项 D 正确. 22.【答案】(1)9.55(2 分)(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