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一(重点班25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一(重点班25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一)(重点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3.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启蒙学者则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A.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 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 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4.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5.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A. 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 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 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6.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 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7.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8.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参加论坛,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余组织总裁等。“一带一路”战略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 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 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 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 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9.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民间社会土地传承方式主要是诸子均分而非长子继承。这一制度 A. 动摇了宗法制的基础 B. 提高了土地的自由流转 C. 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导致个体小农日益衰微 ‎10.“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工业化只局限在大不列颠。不列颠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意识到自己领先地位,禁止机器、制造技术以及技术工人的出口。”这表明英国主要意图是 A. 奉行贸易保护政策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维护工业垄断地位 D. 推行专利保护制度 ‎11.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 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 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 ‎12.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3.近代文人包天笑早年曾中秀才,1905年起任上海《时报》副刊《余兴》编辑。《余兴》侧重消闲,内容有诗词歌曲、笔记杂录、游戏文章、诙谐小品等。当时小说盛行,《时报》设小说专栏,以语体文(通行口语)译介不少世界名著,如雨果《悲惨世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传诵一时。影响之下,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上述材料集中表明 A. 白话文运动始于20世纪初 B. 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C. 西方文学经典在晚清的影响迅速扩大 D. 通俗读物改变传统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 A.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 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 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15.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甚至恶毒谩骂斯大林。相反,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是个卓越的人物,令我们残酷的时代敬仰,他在其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 A. 以历史亲历者的标准来衡量 B. 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 C. 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 D. 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 ‎16.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 A. 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 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C. 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 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 ‎17.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8.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 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 B. 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 C. 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 D. 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 ‎19.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20.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21.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2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A. 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 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 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 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2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4.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 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 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 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2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37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权利性规定。法律成了压制性的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他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于自身人格尊严、自由平等、权利义务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而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熊晓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罗马公民与中国古代臣民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康德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018年下学期高三历史周测(8)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D 【解析】“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说明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这体现出他的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梭伦是奴隶主贵族,他不反对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梭伦不主张权利平等,如梭伦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权利越大,故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度”认可了贫富差别,且材料中没有抨击贫富分化,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体现了“现实的问题历史考”的命题思路,彰显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 ‎3.B 【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以及建立的近代民主政体,对本国的文人创作、思想启蒙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革命的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发展的情况,与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制度构想的内容,也无法反映二者的吻合程度,故D项错误。‎ ‎4.D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5.B 【解析】由题干来看,“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是得民心的,正是因为这些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这为十月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故选B;当时俄国并没有退出一战,故A不符合史实,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故排除CD。‎ ‎6.A 【解析】《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管子的是“人治”,习近平的是“民治”,故A项正确,D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前者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依法治国”,排除。‎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8.A 【解析】材料“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得到肯定与支持,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C;‎ ‎9.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诸子均分制与战国时期的小农经济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它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加剧了土地的自由流转,故B项正确,D项错误;宗法制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 ‎10.C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是禁止机器、制造技术和技术工人出口,而不是限制外来商品进口,不是贸易保护,同时也没有隔绝与外界的联系,不是闭关锁国,故排除A、B项;英国直接禁止出口,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先地位,不是进行专利保护,故排除D项。故选C。‎ ‎11.B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发生,故A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12.A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 ‎13.B 【解析】由材料中《余兴》的内容及“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等信息可以看出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B项正确;材料中“以语体文(通行口语)译介不少世界名著”不能代表白话文运动开始,最先在中国提倡白话文运动的是胡适,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报刊业的发展,不能说明西方文学经典在晚清的影响迅速扩大,也没有涉及传统读书人的价值取向的改变,CD两项错误。‎ ‎14.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而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A项正确;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故B项错误;这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故C项错误;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故D项错误。‎ ‎15.C 【解析】根据“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结合所学,二战期间,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战胜法西斯德国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由“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可知,斯大林执政期间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材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根据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行辩证、客观评价,C正确;并非历史亲历者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还受到评价者的立场、观点等影响,A表述错误;材料反映对历史人物评价要历史地评价,即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说明要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而是说明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D错误。‎ ‎16.D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体现出美国的贸易保护,结合所学,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为了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国家应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国家主权,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经济衰落,A错误;B项中“唯一途径”表述太绝对,错误;C项中“不可避免”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17.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18.D 【解析】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甚至爆发“反科举”运动,表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阻碍了政治发展进程,因此材料信息反映了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反科举,不是针对八股文,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公平性问题,排除B项;生员、监生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并非操纵国家政权,排除C项。‎ ‎19.A 【解析】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反映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的思想主张。材料“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反映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对人性的宣扬,这些主张都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故A正确;西学东渐指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材料未涉及此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主张要求,故C错误;“愚妇与圣人同……直斥六经,张扬个性”体现了对传统理学的批判,而不是创新,故D错误。故选A。‎ ‎20.C 【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C。‎ ‎21.B 【解析】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B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 ‎22.A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没有触及基督教的基本理论及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会对文艺复兴的态度,B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说明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文艺复兴的影响,D项错误。‎ ‎23.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24.A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皆奉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根据柳永一人的行为得出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未免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的叙述更是偏离了材料,是无关项。以词为代表的宋代文学逐渐世俗化和平民化,柳永等词人的出现代表了这一倾向,A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25.C 【解析】“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26.(1)不同:‎ 罗马公民享有不同程度的权利,对政府的行为构成一定的制约;中国古代法律只规定臣民应尽的义务,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利。‎ 原因:‎ 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政治上的专制统治;主流思想强调服从、等级。‎ 罗马:商品经济的开放性;最高统治者权力有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主要思想: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崇尚法律等。‎ 影响: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为公民意识提供有益土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意识提供践行通道;加强公民教育,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27.略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准确而有逻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近几年考纲特别关注的地方。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自我解读,发现和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启示,注意启示应该表达成要怎样或者该怎样的形式,例如:现代化发展要适合国情,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经验;现代化要注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代化发展要因地制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会经历曲折;现代化是在曲折性中不断发展的;等等。然后再调动和运用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用具体的史实(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来说明论证所提出的启示。‎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