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西南昌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摸底测试卷 语 文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年多来,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 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尤为重要。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基因与精神血脉。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奋 进途中的艰辛与血泪。可以说,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 聚与升华的历史进程。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 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在抗击侵略中的中 国人民:“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 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 量。”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引领思想、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具有极强的感染 力与号召力。我们面对美国霸凌主义不会屈服与退缩,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一 如既往地发挥出强大而深远的传承力与感染力。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曾面临无数风险与考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磨炼而出的斗争之坚韧、 拼搏之顽强与奋争之理性,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更不是美国一些政客所谓美国施舍的,而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 顽强拼搏的汗水与出类拔萃的智慧干出来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美方发起贸易战 不会阻断中国发展之路,任何恫吓和威胁伎俩只会激发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进 的士气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硬气。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民粹主义,而是一种天然质朴的情感。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素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这是再朴素自然不过的情感,再正常不过的态度,再合理不过的行 为。给这样淳朴的爱国主义插上民粹主义的标签,显然是错误的。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开放、 成熟求是的心态。在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的情况下,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支持捍 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维护民族尊严之 表现。同时,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并没有 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将这种理性成熟的爱国主义视为民族主义,显然是混淆是非的 奇谈怪论。 毫无疑问,面对汹涌而来的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我们更需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反对情绪宣泄式的非理智“爱国”行为,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行为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维护中国的道义形象,彰显中国的坚韧力量,传播中国的积极主张,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反 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贸易霸凌主义的支持。 中美经贸摩擦不仅是贸易之战,更是一场持久的综合角力。我们需认清贸易战的实质,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引领,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定力、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爱国奋斗的动力,做 好全方位应战。 (摘编自张彦《岂能把爱国情怀视为民粹主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为舆论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B.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力,以及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 C.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中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而成的。 D.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中国政府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 B.文章主体部分破立结合,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并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 C.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述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历史性及其现实意义。 D.文章最后强调要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认清中美贸易战实质,准备全方位应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从来就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的精神脊梁。 B.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是靠侥幸的机遇、他人的施舍,而是靠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的奋斗。 C.美方发起贸易战,进行恫吓威胁,不会给中国发展带来困难和影响,只会更加激发中国人民 的勇气、士气与硬气。 D.不能把质朴、理性的爱国主义视为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同时应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 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 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 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 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 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 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 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 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 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 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图 1:少数民族非遗类型 图 2:少数民族非遗分布情况 (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 1372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 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 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 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 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 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 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 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 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路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 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 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 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再次,随着 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 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现 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有具体而明确的评判标准,其中包括实践活动,基本实践方式、传承 人群等方面。 B.保护非遗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顺应时代 不断创新题材。 C.材料二图 1 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国家级非遗的项目类别呈现形式多样、数量不 一的特点。 D.互联网时代,做好非遗保护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非遗项目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 传播工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厘清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有利于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非遗项目保护中的 角色定位。 B.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有着密切的 关系。 C.非遗保护传承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线索,二者平行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有些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最终达成双赢的良好效 果。 6.互联网时代,政府应当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小题。 家(节选)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 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 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 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 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 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 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 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 是“捉鬼”。 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 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 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 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 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 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 定的时间开演了。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 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 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插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 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 “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 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 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 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 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 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 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 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 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 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 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 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 的高潮,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 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C.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尊严 的困窘,“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守 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8.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 简要分析。(6 分) 9.巴金在《初版代序》中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建 大家庭的历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 太学博士、长城令。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群蛮怒,酉溪 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篡立,头拟子田都 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 其父,蛮众乃安。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 士庶坐执役者甚众。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二千石 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百姓甚悦。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仆射王俭笺曰: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自庾亮以来, 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 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虏军济淮攻寿春,分 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 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 服。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寻给班剑二十人。年四十九,薨。其日,上再视疾, 至薨,乃还宫。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 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马、太 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B.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C.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D.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 士”。 B.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斗,故称。 C.薨,死。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衮冕,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重大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萧嶷明于吏治,平定民族纷乱。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萧嶷派张莫儿带兵将其击溃,后又令 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 B.萧嶷治政有方,赢得他人称赞。任豫章郡王时,王俭赞扬他刚到任十余天就让灾民得到了休 养生息,并赞这是荆楚地区少有的好政绩。 C.萧嶷深谋远虑,准确判断形势。敌军大举进攻,大家对此忧虑。萧嶷分析只要坚守渡口要道, 敌人必然不敢进犯。最终敌人果然败退。 D.萧嶷深受器重,皇上多次探询。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直至萧嶷死才回宫。萧嶷的丧礼规 格很高,大臣早晚祭奠,文武官员停下公务送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5 分) (2)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释]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 B.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 C.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D.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15.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引述《齐谐》之言描绘大鹏起飞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箫声的作用和力量。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 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印 象 最 深 刻 的 是 , 恒 星 即 使 在 两 个 旋 臂 之 间 , 也 像 流 水 一 样 漂 浮 在 我 们 的 四 周 ——________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像肥皂泡一样脆弱,有些小如一座城池。有些双星紧 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_______,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 ——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 以外就看不见了。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成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 X 光或射电波 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________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 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 约有超过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_______目 前,地球上的居民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气势磅礴 络绎不绝 年轻 截止 B.器宇轩昂 川流不息 年轻 截至 C.器宇轩昂 络绎不绝 年青 截止 D.气势磅礴 川流不息 年青 截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 项是(3 分) A.几个妇女相约去看望部队上的丈夫,其中一个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 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对应和序列的原理已渗入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 编织在数学的天衣上。 C.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的带工,就亲自去游说那些没钱又不忍 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珊珊——,我来了!”他大喊着,但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别的,小女孩竟然当着众人的面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银河里大约有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 B.银河里大约有各种各样的 4 千亿个恒星,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C.银河里大约有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D.银河里有大约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指技术较成熟 ① ,而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 研究开发的能源。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有机 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 ② 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 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 ③ ,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 字。(5 分)媒体称,英国沃达丰公司西班牙分公司 6 月 10 日宣布,采用中国公司设备的商用 5G 服 务拟在 6 月 15 日于西班牙的 15 个城市投入运营。这 15 个城市包括马德里等,这将使沃达丰 成为西班牙市场第一个 5G 网络运营商,而西班牙也由此成为继瑞士、英国之后,又一个开通 商用 5G 服务的欧洲国家。 报道认为,早在 3G、4G 时代,中国公司的设备就在欧洲通信业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达丰、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等主流服务商都大量使用中国公司的设备构建其通信基础设施。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公司的 5G 设备技术已经领先于诸多竞争对手,其性价比也更为 出色,弃用中国公司的设备有可能导致欧洲国家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更高的成本来完成 5G 布 署。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许多往事,成了有趣的故事,而我们现在的经历,也将成为明天的故事。曾经,月下纳 凉,其乐融融;而今,空调电扇,舒适时尚。曾经,河中嬉戏,欢快惬意;而今,网上冲浪, 激烈紧张。曾经,书信往来,情牵两端;而今,微信电话,快捷晓畅······ 40 年改革开放,让人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但许多生活图景却也在渐渐 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留下了不同的时代印记和生命故事,是否也给你带来了一些联想 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