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七校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重庆合川七校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合川区“七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机读卡上用铅笔涂黑 ‎1.(2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C.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 ‎2.(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 ‎3.(2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一块橡皮的质量是23.43 g ‎ B.用100mL量筒量取4.6mL水 ‎ C.点燃氢气前,需检验氢气的纯度,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可直接点燃 ‎ D.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4.(2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验氧气 ‎ C.检查气密性 D.过滤 ‎5.(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 B.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分数的21% ‎ C.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 D.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可用铁丝替代红磷 ‎6.(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14‎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 D.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2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了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8.(2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Mg C.H D.CO ‎9.(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K:“2”表示两个钾元素 ‎ B.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0.(2分)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 B.转化观: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D.辩证观:氧气既能供给呼吸,也会使食物腐烂 ‎11.(2分)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具有降低血脂、抑制人体动脉硬化等功能.下列有关茶多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 B.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12.(2分)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14‎ C 水银温度计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原子自身体积增大 D 水的电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A.A B.B C.C D.D ‎13.(2分)化学物质及概念之间常具有包含、从属、并列、交叉等关系。X、Y符合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物 单质 Y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物 纯净物 A.A B.B C.C D.D ‎14.(2分)“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冰水、水银、硬水 ‎ B.大气污染物:NO2、PM2.5、CO2 ‎ C.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向水中加入明矾 ‎ D.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木炭 ‎15.(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6.(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4‎ ‎ ‎ ‎ ‎ A.用等质量、等浓度 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7.(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   。‎ ‎(2)一个氧分子   。‎ ‎(3)3个硝酸根离子   。‎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8.(6分)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实验都用到了水。‎ ‎(1)水的净化 ‎①图1是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小明可用   来区分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②图2是蒸馏装置,与图1相比,图2的净化效果更   (填“好”或“差”)。‎ ‎③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提倡的是   (填序号)。‎ A.装水没用完就倒掉 B.用淘米水浇花 C.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 ‎(2)水的组成图3是简易水电解器,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14‎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由   组成。‎ ‎19.(3分)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 ‎(1)①A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②A中水的主要作用是   (填序号).‎ A.吸收热量 B.吸收有害气体 C.防止集气瓶炸裂 ‎(2)B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0.(4分)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2)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1.(3分).MnO2是一种常见的不溶于水的化学试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作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催化剂,小金用如图所示方法(各反应物均无剩余,反应条件省略)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循环使用。已知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图中A和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无色液体。试推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X是   。‎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   。‎ 14‎ ‎(3)反应②中能与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B的有   (填序号)。‎ A.Fe B.Cu C.CH4 D.H2‎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2.(4分)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参与以下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A装置是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教材实验所需试剂是水和   (填物质名称),实验前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将水面上方空间准确分为五等份.‎ ‎(2)小华用A装置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任答一点).‎ ‎(3)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B装置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23.(9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m   ;n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应该选用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已知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若将F装置中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应从   (填“a”或“b)通入。‎ 14‎ ‎(5)包包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宇宇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包包和宇宇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II: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包包和宇宇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包包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宇宇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宇宇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共5分)‎ ‎24.(5分)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功能,请回答:‎ ‎(1)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2)茶氨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3)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5)   g茶氨酸中含有7g氢元素.‎ 14‎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合川区“七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机读卡上用铅笔涂黑 ‎1.【解答】解:A、水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刀切肉块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种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粽叶包粽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种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火煮粽的过程中包含糯米和肉由生变熟以及燃料的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 C、PM2.5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 D、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3.43g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10mL量筒量取4.6mL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点燃氢气前,需检验氢气的纯度,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不能直接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4‎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5.【解答】解:A、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分数的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鱼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中的碘、氟、钙、铁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C。‎ ‎8.【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14‎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解答】解:A、2K:“2”表示两个钾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S2﹣:“2﹣”表示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A.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错误;‎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D.氧气既能供给呼吸,也会使食物腐烂,故正确;‎ 故选:A。‎ ‎11.【解答】解:A、茶多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茶多酚是由茶多酚分子构成的,茶多酚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茶多酚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A、碘酒是混合物,是因为碘酒中含有碘分子、酒精分子,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银温度计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的电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图示所示X、Y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14‎ 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选项正确。‎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化合物和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纯净物与单质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A、硬水是混合物,故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错误;‎ C、向水中加入明矾是净化水,不是软化水,故错误;‎ D、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都是黑色的物质,故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钠原子和氢原子的性质不相似,故A错;‎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是10,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 C、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故C错。‎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最少含有两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 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所以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是否使用催化剂,对生成的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图象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氧气,完全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为零,故图象正确;‎ C、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错误;‎ 14‎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图象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7.【解答】解:(1)两个氮原子就是在氮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 ‎(2)一个氧分子就是氧气的化学式,故填:O2。‎ ‎(3)3个硝酸根离子就是在硝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NO3﹣。‎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故填:SO4。‎ ‎18.【解答】解:‎ ‎(1)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作用(吸附水中有色、有味的物质);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②蒸馏得到的水为纯净物而图1装置单独处理后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与图1相比,图2的净化效果更好;‎ ‎③A.桶装水没用完就倒掉,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应提倡;‎ B.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能节约用水,应提倡;‎ C.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应提倡;‎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能节约用水,应提倡;‎ ‎(2)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正极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 ‎(1)①吸附;肥皂水;②好;③AC;‎ ‎(2)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19.【解答】解:(1))①A图中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S+O2SO2,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所以集气瓶里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故选B;‎ ‎(2)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为铁和氧气、生成物为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14‎ 故答为(1)S+O2SO2,B;(2)3Fe+2O2Fe3O4.‎ ‎20.【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提供的钠元素信息,可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故填:22.99;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易失电子; 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为阳离子其质子数为11,分析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图中核电荷数=11>2+8,是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填:A;NaCl.‎ ‎21.【解答】解: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图中A和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无色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C是氧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1)操作X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X是过滤;‎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树和氧气,所以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3)反应②中能与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B的有CH4,H2,故选:CD。‎ 故答案为:(1)过滤;‎ ‎(2)2H2O22H2O+O2↑;‎ ‎(3)CD。‎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2.【解答】解:(1)A装置是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教材实验所需试剂是水和红磷,实验前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将水面上方空间准确分为五等分,该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仪器是刻度尺;‎ ‎(2)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等.‎ ‎(3)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注射器内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B装置的优点是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结果更准确;‎ 14‎ 故答案为:‎ ‎(1)红磷;(2)装置漏气;(3)使注射器内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结果更准确.‎ ‎23.【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A;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因此需要加热;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D;‎ ‎(4)若将F装置中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b;‎ ‎(5)包包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错误;宇宇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宇宇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故答案为: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1个小题,共5分)‎ ‎24.【解答】解:(1)每个茶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故填:26;‎ ‎(2)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4×2)=3:1,‎ 故填:3:1;‎ ‎(3)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7+1×14+16×3+14×2=174.‎ 故填:174;‎ ‎(4)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7.6%.‎ 故填:27.6%;‎ ‎(5)所需茶氨酸的质量为7g÷(×100%)=87g.‎ 故填:87.‎ 1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