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件试题(共12套岳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件试题(共12套岳麓版)》 共有 1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6 课时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中国 PART ONE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时空坐标】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 1.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明清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统治者大力鼓励垦荒,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 展 (2)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向日葵等农作物新品种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得到推广种植。 它们既丰富了我国经济作物的品种,又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 (3)明清两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清朝还特别重视修筑江浙沿海的海塘,减少海潮对农田的 破坏。 (4)不仅内地农业生产发达,边疆地区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考点知识回扣 2.工商业的发达 (1)明朝的矿冶、纺织、制瓷、造船、造纸等手工业部门都很兴旺。清朝手工业比明朝更为发达, 规模更大,分工更细。佛山镇的铁器,景德镇的瓷器,苏州、杭州等地的丝、棉织品,福建、云南等 地的茶名扬海外。 (2)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量产品进入市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 发达,中小城镇蓬勃兴起。 (3)在日益繁荣的商业活动中,明清时期涌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比较有名的有晋商、徽商等。考点知识回扣 【特别提示】 康熙年间,官府对新增人口不再 征收人丁税,更刺激了人口的激 增。 3.人口增长 (1)明清时期,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人口 显著增加。 (2)人口的迅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造 成大量人口没有土地耕种,加重了社会负担。为了生计,许多 人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或 者从内地向山区、边疆迁移,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开发做出了 贡献。 (3)清朝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出现了社会安定、人口增长、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康乾盛世”局面。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二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 1.北京城与长城的修筑 (1)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把北京城扩建为宫城、皇城和京城部分。1421年,明朝正 式迁都北京,称为京师。清朝仍然选定北京为都城,沿袭了明朝的格局,位于都城中央的 紫禁城成为中国五个世纪里的最高权力中心。考点知识回扣 【特别提示】 长城是冷兵器时代完整的军事防御 体系,其修筑目的是抵御北方少数民 族的进攻。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抵 御匈奴的进攻,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 抵御蒙古族鞑靼和瓦剌的进攻。 (2)为了加强北部边防,明朝对前代的长城进行了多次较大规 模的修葺。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万里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3)北京城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高成就,是世 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明长城至今遗迹尚存,是人类历史 上空前伟大的工程。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考点知识回扣 2.实用科技的伟大成就 (1)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16世纪之前中国医药成就的总结,也是植物学 的重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2)明代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记述了有关农学的理论和农作物种植、 农具制作的方法,论述了垦荒、兴修水利和备荒救灾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 过程,并且配有大量插图。该书反映了当时我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后被译成多国 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考点知识回扣 3.通俗文艺的繁荣 (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被后人誉为“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代表 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2)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戏曲剧种之一。 (3)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求,发挥各班演员特长,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曲的优点 并加以革新,到19世纪前期,形成一种新的剧种“京剧”。京剧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使其成为我国最有代 表性的剧种,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称为“国粹”。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三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 【特别提示】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 两次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粉 碎了沙俄企图以武力侵占我国 黑龙江流域,迫使沙俄政府同意 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边界 问题。1689年通过平等协商,签 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 布楚条约》。 1.殖民势力东来 (1)在中国,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则先后侵占台湾。 (2)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取得 了胜利。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以来,英、法、比利时、瑞典、美 等国家的殖民势力也相继来华,试图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供应 地和商品市场。它们纷纷在广州设立“商馆”,进行对华贸易,但 在贸易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欺诈、掠夺等活动。考点知识回扣 2.清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1)乾隆后期,统治集团盲目自大、骄奢成风。大小官吏上行下效,吏治败坏。官贪政乱,赋役钱粮收入 严重流失,各项开支却不断增加,国库日益空虚,清朝统治由鼎盛走向衰落 (2)清朝军队也逐渐腐化,军纪松懈,军备废弛,战斗力不断削弱。乾隆至嘉庆年间,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 锐,各地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此起彼伏。这些起义斗争虽然都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但社会 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清政府也耗费了大量财力军力,统治危机日益加深。考点知识回扣 3.马戛尔尼来华与“闭关锁国” (1)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和中外交流的频繁,清朝统治者担心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对外贸易上越来 越消极保守。 (2)为了扩大对华贸易,1792年,英国政府派使臣马戛尔尼来中国交涉通商事宜。由于英国使团提出的部分 要求具有殖民侵略的性质,又在觐见礼仪上与中方产生很大矛盾,乾隆帝拒绝了其一切要求。 (3)从此,清政府不但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控制越来越紧,而且严密防范普通商民与外商直接交流接触,实行 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 (4)消极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却阻挡不了殖民者的扩张。由于清朝逐渐落后于世 界潮流,中国的发展已无法跟上工业革命后西方发展的步伐。重难拓展 拓展一 我国古代医学成就  项目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 《千金方》 《本草纲目》 作者 张仲景 华佗 孙思邈 李时珍 内容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 和治疗原则 它是一种麻醉药剂 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 五千多个药方 总结性药物著作,也是植物学著作 地位 我国第一部理法方 药完善的临床著作 世界上最早采用麻 醉的医生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 百科全书 “东方医学巨典”拓展二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   时期 政策 概况 地位 汉朝 对外 开放 开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欧洲国家海道 来华;与日本和朝鲜交往等;佛教传入中国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汉朝的兴盛创造 了条件 唐朝 对外 开放 唐朝对外开放盛况空前,新罗、日本、大食、 天竺等国纷纷遣使来唐,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 家达70多个 使唐朝走向鼎盛,成为世界先进强国 宋代 对外 开放 宋代对外贸易兴盛,宋朝先后在今广州、杭州 等地设置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市舶司,泉 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宋朝贸易范围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 岛和非洲东海岸(续表) 时期 政策 概况 地位 元朝 对外 开放 对外贸易的国家达到140多个,马可·波罗来华 元朝成为世界影响大国 明朝 对外 开放 郑和下西洋 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清朝 闭关 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在广州设十三行 中国逐渐落伍 拓展二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