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江苏东台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江苏东台市)》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东台市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综合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Fe—56 Co-59 Cu—64‎ 一、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D.鼓励乘坐公交出行 ‎2.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作制冷剂 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很难自然分解 B.淀粉[(C6H10O5)n]中O和H元素质量比是8:1‎ C.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以从蔬菜水果中获得 D.海鲜食品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下降 B.灼烧羊毛线,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5.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7‎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6.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8.右图所示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等于8‎ B.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镁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镁原子与氯原子的数目比为1:1‎ ‎9.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10.“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 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属于有机物 C.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 7‎ D.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1.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2.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钻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 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 D.CoCl2中钻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1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对除杂的认识 B.食品安全 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 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现象的认识 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14.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O3溶液十溶解度‎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在t‎2℃‎时,将‎65g溶液倒出去‎32.5g.‎ B.将‎65g溶液蒸发掉‎32.5g的水,再冷却到t‎2℃‎ C.在t‎2℃‎时,向‎65g溶液中加入15gKNO3固体并充分溶解 D.将‎65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 ‎15.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高温下用足量氢气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g,将生成的水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后,浓硫酸增重‎0.9g,则a的值( )‎ 7‎ ‎(已知:3H2+Fe2O3===2Fe+3H2O H2+CuO===Cu+H2O)‎ A.3.20‎ B.3.30‎ C.4.00‎ D.4.20‎ 二、非选择题 ‎16.I.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①食盐水②铝粉③铁粉④烧碱⑤浓盐酸⑥纯碱⑦葡萄糖③金刚石 ‎(1)对以上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B.属于单质的是②③③‎ A.属于混合物的只有①‎ C.属于碱的是④⑥‎ D.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⑥⑦‎ ‎(2)从上述①~③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用于某些食品包装内的脱氧剂的是 ‎ b.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制的“碱”是 ‎ c.金属表面防锈涂上的“银粉”是 ‎ d.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变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Ⅱ.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科学家研制出有导电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汽(SiC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7‎ ‎18.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 ‎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的代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 ‎ ‎(4)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 (填序号),该制备方法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 ‎(1)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 ‎ ‎(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 ‎①计算:m(KOH)= g,V(H2O)= 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 ‎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固体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 ‎(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 ‎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7‎ 答案:‎ 一、‎ ‎1.B ‎2.B ‎3.D ‎4.A 7‎ ‎5.D ‎6.C ‎7.D ‎8.D ‎9.A ‎10.B ‎11.D ‎12.C ‎13.D ‎14.C ‎15.A 二、‎ ‎16.‎ I.‎ ‎(1)B ‎(2)a.③b.⑥c.②d.⑦‎ Ⅱ.(1)合成 ‎(2)SiCl4+O2==SiO2+‎2C12‎ ‎17.‎ ‎(1)B ‎(2)NaOH与CO2反应,瓶中压强减小 2HCl+Na2CO3=2NaCl+H2O+CO2↑‎ ‎18.(1)酒精灯 集气瓶 ‎(2)气密性 ‎(3)B E 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熄灭 ‎(4)① 2H2O2==2H2O+O2↑‎ ‎19.(1)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 ‎(2)①11.2 188.8 ②BA ‎(3)①K+、H+ ②4.9% ③4.4%‎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