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检测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检测含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单元检测(七)‎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答案 B 解析 这些政策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总倾向是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所以选B项。‎ ‎2.下图是20世纪中期的宣传画。该画有助于了解(  )‎ A.“一边倒”方针的实施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万隆精神”的形成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上的标志可知,代表苏联的手和代表中国的手握在一起,这意味着中苏关系友好。1949年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A项正确。‎ ‎3.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 B 解析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缓解东南亚等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所以选B项。‎ ‎4.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答案 B 解析 胡志明所说的涉及越南问题的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达成了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故选B项。‎ ‎5.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  )‎ 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答案 B 解析 1954年,我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故B项正确。‎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6.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 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答案 A 解析 “一边倒”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不矛盾的,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恰恰正是独立自主外交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选A项。‎ ‎7.“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答案 D 解析 从“击败美国”可以判断这个事件是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故选D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20世纪6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非洲国家独立,而且加入了联合国,他们和中国互相支持。”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状况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答案 C 解析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世纪60年代大批非洲国家独立,加入联合国,他们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C项正确。‎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9.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不包括(  )‎ A.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日增 B.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C.中美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 C 解析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所以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不包括中美建交。‎ ‎10.“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答案 B 解析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说明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故A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D项同样都能从材料中体现,但与题意不符;“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并不是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B项理解错误,与题意相符。‎ ‎11.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努力构筑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D.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A 解析 根据“向联合国、世卫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 ‎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答案 A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稳定环境,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9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9分)‎ 答案 (1)特征:对抗。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解析 第(1)问,依据“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推断特征,结合所学从两方面归纳原因,即根本原因和现实原因。第(2)问,把握“20世纪70年代”“较正常的关系”归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归纳影响。第(3)问,结合上面问题分析,围绕材料主题分析归纳。‎ ‎14.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新中国外交走过的风雨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954年 图二 1972年 图三 2001年上海 中国代表团 毛泽东会见尼克 合作组织成立会议 访问印度  松总统一行 ‎ ‎(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取得的哪些重大外交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14分)‎ ‎(2)分别指出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6分)‎ ‎(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6分)‎ 答案 (1)图一: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图二: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 图三:中国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2)图一: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敌视、封锁中国。‎ 图二:美苏争霸对峙,美国霸权地位面临挑战;中苏关系恶化。‎ 图三: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解析 三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三个时期的重要外交成就,要把这些成就的取得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认识,并且从中体会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逐渐成熟。‎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