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苏州市区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2.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掘 D.学者推断 ‎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4.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 ②修建于西周时期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包括秦楚)其中,最早称霸的诸侯是(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7.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 A.秦国       B.魏国   C.齐国      D.楚国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9.“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7‎ 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10.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1.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 A.班超 B.刘邦 C.刘备 D.祖冲之 ‎13.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 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具体表现在( )‎ ‎①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②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 ‎ ‎③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苗移栽 ④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 ‎①梁  ②陈  ③宋  ④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16.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游牧民族内迁”、“十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7.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D.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18.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7‎ A.东汉 B.西汉 C.东晋 D.西晋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20.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21.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3.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4.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楚、燕、韩。‎ ‎2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原始社会末期,实行 (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8.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9.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贾思勰的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 7‎ ‎3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 ‎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7‎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1分)‎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1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1) 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2分)‎ (2) 请参照材料二中图二写出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A、经过地B的地名。(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7‎ (1)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2) 根据材料四,指出今天“一带一路”的价值或作用。(1分)‎ ‎‎ 7‎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DCB 6-10:CDBBB ‎11-15:DBBAD 16-20:BADDD 二、 判断题 ‎21-26:BABBAA 三、 填空题 ‎27.禅让制;世袭制 ‎28.蔡伦;张仲景 ‎29.《兰亭集序》;《齐民要术》‎ 四、材料解析题 ‎30.‎ ‎(1)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2)公元前221年;郡县制(2分)‎ ‎(3)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1.‎ ‎(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意思相近即可);秦孝公(2分)‎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分)‎ ‎(3)改汉姓;洛阳(2分)‎ ‎(4)促进了民族交融(1分)‎ ‎32.‎ ‎(1)开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的先例;西域都护(2分)‎ ‎(2)A:长安,B:河西走廊(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分)‎ ‎(4)“一带一路”可使沿途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造福沿途各国人民。(意思相近即可1分)‎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