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七中2016-2017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枣阳七中2016-2017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 )‎ A.秦国之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 B.秦朝以郡县之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 C.三代所封的全部诸侯国被秦国灭亡 D.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 ‎2.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瓦解 B.宗法制度松弛 C.王位继承混乱 D.中央集权确立 ‎3.《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4.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 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 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 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 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6.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大人世及(袭)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周礼》)‎ B.“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孟子·万章》)‎ C.“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荀子·王霸》)‎ 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 ‎7.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 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 ‎。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 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 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 ‎8.秦初并天下,徙天下富豪20万户咸阳;汉初徙齐楚大姓五族于关中。其效果时人谓之“邑里无盈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这本质上反映了 A.秦汉统治者对富人的仇视 B.秦汉统治者对富人的友善 C.移民的政治斗争色彩 D.土地私有没有法律保障 ‎9.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 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 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10.‎2014年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对中方二战结束69年后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感到疑惑,曾有日本学者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11.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1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1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其中,“轮番而治”的含义是( )‎ A.由几个执政官轮流上台执政 B.由公民大公、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轮流执掌政权 C.雅典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角色轮换 D.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交替实行 ‎14.下列为“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表,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女性而言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女性取得了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B.使女性走出家庭步入公共领域 C.提高了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社会地位 D.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 ‎15.以下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 ‎①允准与众友国钦差前往京师,到彼居住,或久或暂,即毋庸再行计议特许。‎ ‎②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③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④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从上海驶进运河至苏州府、杭州府。‎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 ‎16.下列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制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制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③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制内阁则由首相提名任命 ‎④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制内阁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7.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 )‎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18.1791年9月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但却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不符合财产规定的消极公民都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 )‎ A、制宪会议由资产阶级主导 ‎ B、法国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 C、法国等级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 D、宪法规定法国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19.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20.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下列史料与这种“制度”相关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1.“‘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材料旨在说明,“光荣革命”后 A.英国议会制度真正确立 ‎ B.议会可以随意废立新国王 C.议会取得对国王的监督控制权 ‎ D.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更 ‎22.下图是近代某一战争的捷报,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 ‎ ‎ A. “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联合起来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23.“百姓”一词,《辞海》 注释:“书尧碘,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 郑注:‘百姓,纽臣之父子兄弟’。”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先秦贵族 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 ‎24.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张抗日、反蒋、联共,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内求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人民民主自由,发展国民经济,解放工农劳苦群众。中共中央认为,李济深、蔡廷借、蒋光厢等“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拒绝援助福建事变.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未能认清中华民族真正的敌人 B.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主张区别对待国民党人士 ‎2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28.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B.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 C.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D.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9.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一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30.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不能世袭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 ‎31.(本题8分)有形疆界与无形疆界 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图示,回答问题。‎ ‎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问题: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 ‎32.(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人观点的认识。‎ ‎33.(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何时?为何在唐朝受到极大重视?‎ ‎(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对当时政治有何影响?从清朝科举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34.(本题10分)祖宗之法 材料一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1041—1098)《范太史集》‎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 问题:‎ ‎(1)“本朝之法”指的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 ‎(2)“本朝”是如何做到“兵也收了”的?‎ ‎(3)范祖禹和朱熹对于宋代的祖宗之法评价为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选择:‎ ‎1_5 BBBDA 6_10 CBBBD 11_15 BCCCC ‎16_20 CBABD 21_25 DDAAC 26_30 CDCCD ‎31.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与之相反,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此可见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 ‎32.‎ ‎(1)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 廷尉李斯: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 ‎(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3)评分说明:可以辩证地分析二人的观点,也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他对,要有史实说明他为什么对,体现史论结合,反之亦然。‎ 例如: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从历史上看,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更何况,在秦以后的西汉初期也曾经分封同姓诸侯,说明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仍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斯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看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的弊端;他提倡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且被后世广泛采用。‎ ‎33.(1)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2)隋炀帝时。当时的进士科是做高官的阶梯,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 ‎(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34.(1)“本朝之法”:宋代文官体制;形势:回答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水平1:内容表述完整、准确。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屡屡篡夺皇位的现象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水平2:内容表述不完整。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武将之弊;(2)措施: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中央兵权,由文官担任枢密使;拣选精装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其余充任厢军和乡兵;实行更戍法。用课本史实表述亦可,笼统回答重文轻武,守内需外不给分。(3)思路一:能指出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时代和评价的着眼点或目的进行分析。如:范祖禹为北宋中期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之前地方割据、武人跋扈的历史重演,侧重于王朝内部,以肯定为主;朱熹为南宋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带来了军事上积弱,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宋朝亡于外部势力入侵,侧重于外部,以否定为主。两人的评价存在时代的差异,同时也都带有针对现实政治的主观反思。思路二:根据材料归纳出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再进行辩证的评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