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一中2016-2017高一语文12月检测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漳平一中2016-2017高一语文12月检测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漳平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抹(mò)杀 创(chuāng)伤 攒(cuán)射 前仆(pú)后继 B.浸渍(zì) 菲(fēi)薄 徘徊(huí) 桀骜(ào)不驯 C.作揖(jí) 缝(fèng)隙 尸骸(hái) 叱(cì)咤风云 D.蠕(rú)动 窒(zhì)息 显宦(huàn) 流觞(shāng)曲水 ‎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羽翼 屠戳 蒸气机 殒身不恤 B.九宵 瞌睡 催化剂 振古烁今 C.伶俜 会稽 凌万顷 坚如磐石 D.瞩目 步履 负作用 暗然神伤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五篇作品,分别以亲情、友情及处事之道为主题,短小精悍,但颇具深意。‎ B.《红楼本事》之残酷,在于打破了高鹗续书中贾府不曾一败涂地的幻想,尤其将林黛玉的可悲结局,分析得丝丝入扣,令人目不忍视。‎ C.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很多,横七竖八的,好多想说的话又忘了,也渐渐跑题。‎ D.比赛中荷兰队虽然2:3负于墨西哥队,但是这位有传闻要来江苏舜天的球星还是用一脚惊天动地的世界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 ‎(1)论坛上,各位投资人 ,迸发出一个又一个创业新想法,并且共同商讨解决目前创业所遇到的问题。‎ ‎(2)父母总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3)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C.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9日,全球2014年累计报告1.4098万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例,死亡病例突破5000例。‎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万里行”大型采访考察活动在北京卢沟桥旁发起。‎ D.航天事业的根本目的还是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更富裕。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航天,离不开卫星。‎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B ①顺流而东 ②深思而慎取 C ①放浪形骸之外 ②固一世之雄也 D ①不能喻之于怀 ②于人为可讥 ‎7.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齐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欣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8.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困于周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人阳贺:假装 B.加秩未晚:升官 C.道漷:道路 D.贤嗛之:反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B.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C.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D. “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3分)‎ 译文:‎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3分)‎ 译文:‎ 三、1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句子(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2)_____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3)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4)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5)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6)《赤壁赋》里苏轼在表现箫声可以使蛟龙起舞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背景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氓》写女子回顾少年未婚时与少年氓有说有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游褒禅山记》有一个写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兰亭集序》中写到聚会可以开阔心胸放目远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坐其次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有穴窈然 窈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5.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译文:‎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六、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抒发情感?请作简要赏析。(5分)‎ 七、17.学校成立若干学习兴趣小组,请你从下列选句中组合出合适的两副分别送给文学社和摄影兴趣小组,以示祝贺。(按照上下联顺序填写相应的序号)(5分)‎ ①独有痴儿渐远志 ②又驱春色入毫端 ③留住秋水旧丰神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⑤常向秋山寻妙句 ⑥现出庐山真面目 ‎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⑧更无慈母忘当归 ‎(1)文学社:____________________‎ ‎(2)摄影兴趣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 八、18.阅读下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那无法忘记的眼神 韦延才 郑光奇是一个农民,今年60岁,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看见这位老人的时候,是去年6月初的一天,那时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还没有停息。我是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下去,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见到郑光奇的,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仅仅是一天之间,郑光奇就与儿子天人两隔,就在昨天,郑光奇在村小学里当教师的儿子为抢救被山洪冲走的学生,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那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得救了,但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冲走永远回不来了,直到今天人们才找到他儿子的遗体。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能不悲伤么?‎ 郑光奇是和老伴、女儿来处理儿子的后事的,他老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多次哭昏过去,被送到了医院抢救,由女儿和学校安排的一名教师陪护着。或许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在与郑光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只有一句话:“人都已经走了,就让他安心地走吧。”‎ 我们安慰着老人,希望他能节哀顺变。当我们告辞时,郑光奇没有说话,他只对我们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一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之情。‎ 一个星期后,村小学校长带我们来到郑光奇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郑光奇儿子救起来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孩子叫郑克,在村小学里读三年级。不知是因为腼腆,还是因为那次灾难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郑克始终拉着他母亲的手。孩子的父亲告诉我们,在来的时候,曾给郑光奇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是要带着孩子过来,亲自向老人表示感激之情和救命之恩的。校长上去敲了敲门,对着屋里说明了来意,但里面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坯瓦房,墙上的灰沙多处脱落,那扇门也很陈旧,门板间开着很大的缝。郑克父母拉着郑克,在门前跪下,说:“阿伯,您出来吧,郑克的命是你们儿子给捡回来的,从此之后,郑克就是您的儿子。我们都是您的亲人。”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快叫爸爸妈妈。”但孩子没有叫,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下来。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屋里传来郑光奇老人的声音:“你带着孩子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们。”‎ 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勾起了老人的悲伤吧。于是我们和校长就劝郑克父母先带孩子回去。他们点了点头,带着孩子有点依依不舍地走了。‎ 孩子走后,校长又上去敲门。郑光奇老人打开了门,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落座后,老人的话依然不多。我们尽量不提他儿子的事情,只是询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老人却摇了摇头。可当我们站起来要走时,郑光奇却一把拉住校长,说:“有件事校长你一定要帮忙。”‎ 校长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努力解决。郑光奇看着校长,说:“以后叫郑克不要再来认我们做什么父母了。”校长正想说什么,郑光奇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别让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压力和负担。”郑光奇说着,往郑克他们走的地方看了看。我看见郑光奇往外看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告别了老人,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郑光奇老人那个平静的眼神在我心里一直都无法忘记。我想,这样平静的眼神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为它给了我感动,也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力量!‎ ‎1).关于本文内容和人物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郑光奇不愿认郑克为儿子怕给双方家庭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毕竟是一个善良的人,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 B“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形容他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运用对偶手法,表现了老人朴实、崇高的精神境界。‎ C初见郑光奇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 D“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说明失去儿子的他以后内心巨大的痛苦和不甘。‎ E ‎“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进一步表现老人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悲伤,反衬老人无所奢求什么的精神品质。‎ ‎2).为什么说郑光奇的眼神让“我”永远无法忘记?(4分)‎ ‎ ‎ ‎  ‎ ‎3).文章结尾说“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请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想象推测,说说“我们”会有哪些感慨。(6分)‎ ‎ ‎ ‎ ‎ 九、19.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的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有关“唤醒”的经历或体会吗?请以“唤醒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卷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3分)‎ 译文:‎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3分)‎ 译文:‎ ‎1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句子(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①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窈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译文:‎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1)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抒发情感?请作简要赏析。(5分)‎ ‎17. (1)文学社:____________________(2)摄影兴趣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 )( )(5分)‎ ‎2).为什么说郑光奇的眼神让“我”永远无法忘记?(4分)‎ ‎ ‎ ‎ ‎ ‎  ‎ ‎3).文章结尾说“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请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想象推测,说说“我们”会有哪些感慨。(6分)‎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抹(mǒ)杀 前仆(pū)后继 B菲(fěi)薄 徘徊(huái) ‎ C作揖(yī) 叱(chì)咤风云 ‎2.C(A屠戮 蒸汽机 B九霄 震古烁今 D 副作用 黯然神伤)‎ ‎3.A(B项“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此处应为“不忍卒读”。 C项“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此处应为“乱七八糟”。 D项“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此处应为“惊世骇俗”。)‎ ‎4.B(“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各执一词”,各人坚持个人的说法,不肯相让。“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 ‎5.D(A项句式杂糅,“据”与“显示”杂糅,应删去“据”或“显示”。B项成分残缺,在“真相”之后加上“的工具”。C项“活动”与“发起”搭配不当,把“发起”改为“启动”。)‎ ‎6. 答案:C ‎7.答案:B ‎ ‎【解析】:B.止:停止:茂:茂密;众:多;A.侧:从旁边,名词作状语。觞:喝酒,名词作动词。名:命名,称,名词作动词;C.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D.齐:把......看作相等,形容词作动词。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8. 答案: D ‎【解析】 ①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④⑨为判断句,③⑦为定语后置句,⑤为宾语前置句,⑧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⑩为省略句。‎ ‎9.C (“道”,取道,途经)‎ ‎10.A(“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 ‎11.D(“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12.(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的人。(“预”“致仕”“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 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得罪”“至是”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 ‎ 岳正,字季方,是漷县人。正统十三年参加会试考取第一名,朝廷赐进士及第,他被授予编修的职务,升任左赞善。‎ ‎ 天顺初年,岳正改任修撰,教小内侍读书。大学士徐有贞、李贤被关进监狱,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王翱便把岳正推荐上去,(皇帝)于是在文华殿召见岳正。岳正身材修长,美髯飘飘,皇帝远远望见,脸上流露出高兴的神色。他谒见皇帝之后,皇帝又连连称好。皇帝问岳正年龄多大,家在哪里,哪一年考取的进士,岳正详细回答。皇帝又十分高兴地说:“你的年龄正好四十岁,你是我们北方人,又是我选拔出来的进士,现在任命你为内阁大学士,你要尽力辅佐我。”岳正忙磕头接受任命。岳正快步出来,与石亨、张軏在左顺门相遇,二人很吃惊地问岳正:“你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等到两人进入皇宫,皇帝告诉他们:“今日我自己选拔了一位内阁大学士。”石亨、张軏问(选拔的)是谁,皇帝说:“岳正。”两人装着庆贺了一番。皇帝说:“只是岳正的官职太小了,应当授予他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的官职。”石、张二人说:“陛下已经得到了贤人,等到确认他称职了,再升他的官也不迟。”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于是下令让岳正以原来的官职入阁。‎ ‎ 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皇帝非常反感他们。岳正私下对皇帝说:“现在(石亨、曹吉祥)二人的权势过重,请允许我用计策离间他们。”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岳正出来后去见曹吉祥,对他说:“忠国公(石亨)为什么常派杜清来这里?”曹吉祥说:“承蒙石公垂爱,表达一种诚意罢了。”岳正说:“不是这样的,他是派人来监视您的行为的。”趁机劝曹吉祥交出兵权。岳正又来到石亨的住处,以皇帝的口吻命他自我收敛。石亨、曹吉祥揣摩到了岳正的来意,非常生气。曹吉祥去拜见皇帝,摘掉了帽子,哭着请求赐他一死。皇帝心里十分惭愧,好言安慰了一番,传召岳正斥责他说话不当。‎ ‎ 石亨、曹吉祥制造流言,说岳正故意表现得公正忠直以获取名声,毁谤讥刺别人。皇帝很生气,将他贬为钦州同知。岳正途经漷县,因为母亲年老停留了十天。陈汝言让巡校向朝廷说明这一情况,并且说岳正曾经抢夺公主的田产。于是将他逮捕关押到狱中,杖打一百,流放到肃州。‎ ‎ 石亨、曹吉祥被杀后,皇帝对李贤说:“岳正本来就曾说过石亨、曹吉祥骄横之事。”李贤说:“岳正家里有老母,如果能够放他回归故里,就非常好了。”于是,岳正被放归故里为民。‎ ‎ 宪宗即位后,御史吕洪等请求恢复岳正和杨瑄的官职。皇帝下诏让岳正以原来的官职为讲论经史的官,参与修订《英宗实录》。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岳正回到朝廷后,自以为会被重用,但李贤想任命他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岳正十分不高兴。(后来)妒忌岳正的人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李贤(因此)很反感岳正。‎ ‎ 成化元年四月,岳正被调出京城任兴化知府。岳正到了任上,修建堤坝,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整顿库存,想要大干一场。乡里的士大夫们不满他的所作所为,传播诽谤他的言论。岳正也厌恶了做官。成化五年觐见皇帝,于是辞官。五年后去世,享年55岁。岳正没有儿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是他的女婿。‎ ‎13.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3)青青子衿 ‎4)挟飞仙以遨游 ‎5)兰泽多芳草 ‎6)舞幽壑之潜蛟 ‎7)暧暧远人村 ‎8)言笑晏晏 ‎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0)所以游目骋怀 ‎14.答案 ‎①溯:逆流而上 ‎②其次:水边 ‎③信:实在 ‎④适:享有 ‎⑤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5. 答案: (1)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2)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16.答:1)一二句从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在。傍晚时分,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3分)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2分)‎ ‎2)用了反衬(乐景衬哀情)的手法(2分),用树的无知反衬有感觉之人观园后的沉痛,用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依旧的乐景反衬了梁园颓败、人事已非的悲情。(3分)‎ ‎17.(5分)(答对一联3分,答对两联5分)‎ ‎(1)文学社:⑤② (2)摄影兴趣小组:⑥③‎ ‎【解析】依据对联讲究对仗及上仄下平的特点进行组合:①⑧ “远志”“当归”为中药名,适合中药兴趣小组;⑤②表明的是创作;⑥③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④⑦表示的是书信。‎ ‎18.【参考答案】‎ ‎1).C E (A是怕给郑克太多的压力和心理负担。B比喻。D “不甘”错。)(5分)‎ ‎2).眼神平静,纯净,没有任何奢求。(2分)面对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郑光奇老人眼神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使人感动,也给人以面对生活的力量,因而永远无法忘记。(2分)‎ ‎3).示例:(1)老人竟能表现得异常平静,(2)老人全心为被救的孩子着想,(3)老人对组织没有任何奢求……这些,都深深感动着我们,也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力量。(答对一点2分)‎ ‎19.【写作提示】所给材料有两段,第一段是一个故事,第二段是哲学家的观点。哲学家的话就是对故事内容的最好阐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一是“不断唤醒自己”是成功或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首先相信自己,而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又必须不断地“唤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这是写作中应当体现的思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