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一中2016-2017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嘉峪关一中2016-2017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命题人:乔新虎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哈雷彗星、流星体 ②月球、星云 ③航天飞机、陨石 ④星云、待发射的飞船 A.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3.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有机体,下列与生命存在无关的是:  ‎ A.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卫星    D.适当的日地距离 ‎  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的移动方向一致,且只出现在白天。据此回答4~5题.‎ ‎4.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地表水蒸发 C.煤炭、石油的形成       D. 风能的形成 ‎5.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有可能是: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C.太阳活动的影响         D.气候的干扰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6—7题.‎ 甲 地 乙 地 丙 地 丁 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8.下列节日中,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元旦 B.“六•一” C.“七•一” D.国庆节 ‎9.每年的‎10月1日,太阳直射点: ‎ ‎ A.位于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 ‎10.甲地(50°E,50°N)昼长16小时,乙地(50°W,50°N)日出的地方时是:‎ ‎ A.4时 B.5时 C.6时 D.8时 ‎ ‎11.下面四幅昼夜半球图中,表示‎6月22日的是: ‎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13.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14.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B.晨昏线(圈)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圈)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线(圈)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利用下面“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回答15-16题 ‎15.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16. ‎6月22日到‎9月23日,海口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低—高—低B.高—低—高C.低—高D.高—低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该地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下图左),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都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17-19题。‎ ‎17.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空气稀薄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D.大气逆辐射强 ‎18.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 A.10时B.11时C.12时D.14时 ‎19.上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 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完成20~21题。‎ ‎ ‎ ‎20.该地位于:‎ A.45°N,110°E B.21°34′N,110°E ‎ C.45°N,130′E D.21°34′N,130°E ‎ ‎21.这一天: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侧递减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22—23题。‎ ‎22.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 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       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 右面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并回答第25~26题:‎ ‎25.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中四点为高气压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其中,A、B、C、D四处,风向画法正确的是:‎ 图1‎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1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28—30题。‎ ‎28.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 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29.若a.b两曲线分别为X.Y两地某日太阳高度 ‎ 日变化情况。则:‎ A.X.Y 两地纬度值相同 B.X.Y两地昼长相同 C.X.Y两地处在同一经线上 D.X.Y两地太阳高度相同 ‎30.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C.Z地位于拉丁美洲 D.Z地可能位于印度南部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过程有关。(3分)‎ ‎(2)       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过程相关。(3分)‎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过程有关。(3分)‎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用直尺等作图工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在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分)‎ ‎(2)该天日期是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比较A、B、C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自转角速度 ,自转线速度 。(2分)‎ ‎(4)晨昏线OP表示 (晨线或昏线)。(1分)‎ ‎(5)此时,C点地方时是_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 点。(2分)‎ ‎(6)比较A、B、C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该日,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1分)‎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9)此时,地球上的两条日界线 。(2分)‎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V F3‎ F2‎ F1‎ A ‎995‎ ‎990‎ ‎985‎ ‎980‎ ‎ ‎ ‎(1)此图是    (高、低)空大气运动,理由是           。(2分)‎ ‎ (2)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  (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理由是                。(2分)‎ ‎ (3)F1是  力,理由是                  。(2分)‎ ‎ (4)F2是    力,它与风向    ,对风速    影响。(3分)‎ ‎ (5)F3是    力,理由是            。(2分)‎ ‎ (6)当空气作匀速运动时,F1、F2、F3的合力为   。(1分)‎ 高一地理答案(2016.10.17)‎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C D B C C A A B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B B C A D A A B A D C D 二. 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1.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晴天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丙。(3分)‎ ‎(2)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甲。(3分)‎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乙。(3分)‎ ‎(4)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温室气体增多等原因。(3分)‎ ‎32.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画图(略)。(2分) (2)12月22日;冬至;南极圈及其以南全部为极昼现象。(3分)‎ ‎(3)A=B=C; B>A>C。 (2分) (4)昏线。(1分) (5)12;20。(2分)‎ ‎(6)C>A>B。(1分) (7)A。(1分)‎ ‎(8)23°26´N,O°。(2分) (9)重合。(2分)‎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低;风向V与等压线斜交。(2分)‎ ‎(2)南;风向V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左偏。(2分)‎ ‎(3)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分)‎ ‎(4)地转偏向力;垂直;没有。(3分)‎ ‎(5)摩擦力;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2分)‎ ‎(6)O。.(1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