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贵州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该事件开始于( A )‎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8月9日 ‎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 ‎2.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黄埔军校创办于( C )‎ A.民国11年 B.民国12年 C.民国13年 D.民国14年 ‎ ‎3.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发生在如图中的( B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 7‎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 C )‎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 ‎ 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 ‎ D.盲目祟尚西方文明 ‎ ‎5.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为此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D )‎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 C )‎ 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海口 ‎ ‎7.它于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兴起,至16世纪已扩展到西欧各国,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场盛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指( C )‎ A.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 ‎ C.文艺复兴运动 D.三角贸易 ‎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处死查理一世②詹姆士二世继位③光荣革命(宫廷政变)④克伦威尔执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 ‎9.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A )‎ 7‎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 ‎10.导致图中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时间 内容 ‎1870 年 ‎1900 年 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2000万吨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 C.发电机的广泛应用 D.电动机的广泛应用 ‎ ‎11.“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一切生物都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提出上述观点的是( A )‎ 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牛顿 D.哥白尼 ‎ ‎12.“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 D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市场经济体制 D.斯大林模式 ‎ ‎13.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 ‎ C.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D.世界大战的破坏 ‎ 7‎ ‎14.二战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B )‎ A.印巴分治 B.纳米比亚独立 ‎ C.埃及独立 D.古巴独立 ‎ ‎15.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的争霸中,典型事件是( B )‎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 C.苏联出兵阿富汗 D.科索沃战争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16小题15分,第17小题14分,共计29分)‎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 ‎【答案】(1)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劫后并烧毁圆明园。李鸿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 ‎(2)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人不仅团结一致同德国人作战,而且确信他们在短期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俄国人不但未能迅速取胜,反而遭到了惨败。……1914年侵入东普鲁士的两支俄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第二年,当俄国军队面对徳、奥的强大进攻向后退却时,出现了大溃败。帝国人口最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丢给了同盟国。1915年的失败是沙皇专制政权灭亡的开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 7‎ 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爆发。‎ ‎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了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15年的失败是沙皇专制政权灭亡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新型国家发展道路,该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期间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并列举作为文学家的罗曼•罗兰的主要代表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在世界反战大会上的发言的认识。‎ ‎【答案】(1)1915年俄国的失败,引发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2)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呼吁结束战争;《约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等。‎ ‎(3)体现了罗曼•罗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一道小题,共计1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0个)‎ ‎1950 年 (9个)‎ ‎1951年(1个)‎ ‎1952年(0个)‎ ‎1953年(0个)‎ ‎1954年(1个)‎ ‎1955年(3个)‎ ‎1956年(3个)‎ 巴基斯坦 挪威 南斯拉夫 阿富汗 尼泊尔 叙利亚 也门 埃及 7‎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国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兰 ‎(1)依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个建交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与新中国建交的主要是哪一类型的国家?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首先是针对哪一个国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为什么是在1953年底提出了这一原则?‎ ‎(3)举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付诸实践、发扬光大的两例史实,并说出该原则对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2)印度;建国初期外交政策是“一边倒”,依附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阵营相对抗,1953年周恩来总理对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绝对排斥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3)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中美关系的转折有重要的意义。‎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