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生物模拟卷(二)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生物模拟卷(二)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理综生物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6题 ‎1.关于真核细胞内mRNA、tRNA、r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在翻译过程中作为模板 B.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C.都来自于细胞核基因的转录 D.都能发生相互间的碱基配对 ‎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物质组成中,以有机物的含量最多 B.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会采用无丝分裂的增殖方式 C.生物体的所有活细胞可以没有细胞核,但不可能不存在核糖体 D.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前期相比,染色体的数目不变,位置改变 ‎3.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可以产生ATP,又可以产生酶 B.ATP水解后形成的ADP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C.酶在合成时需要ATP供能,ATP在水解时需要酶催化 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4.近期,由伊蚊传播的塞卡病毒在美洲地区“爆炸式”传播,预计在美洲地区可能有300至400万人被感染。塞卡病毒是RNA病毒,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密集出现与塞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与浆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其增殖 B.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可以被相应的效应T细胞识别 C.该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分解者 D.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RNA→DNA→RNA→蛋白质 ‎5.下列关于生长素与秋水仙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在所有植物中均存在,但只有部分细胞能合成 B.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生长,秋水仙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C.两者均可用于无子果实的培育,但作用部位不同 D.施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或秋水仙素,作用效果均不同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④-①表示 B.若②的量减小,则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 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④-②表示 ‎ ‎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5题 ‎7.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的催化酶,由F0和F1两部分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ADP与Pi形成ATP。‎ ‎(1)该图所示的含ATP合酶的生物膜在下列结构______________中可找到。‎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   C.叶绿体外膜    D.叶绿体内膜 ‎(2)ATP合酶对于ATP的合成来说是酶,对于H+的运输来说是___________,其运输H+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________。‎ ‎(4)ATP合酶的F1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腔内,根据以上分析,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稳定后,转移到含ADP和Pi的pH_____4(填﹥、﹤、﹦)的适宜溶液中,可有ATP的生产。‎ ‎(5)溶酶体中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100倍以上。溶酶体内的酶如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往往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1)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如果发现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而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由两种不同的色素——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那么哪种眼色对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另外两种眼色的表达______________(白色/朱红色/棕色)。‎ ‎(3)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①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②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③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9.激素是一种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含氮类激素与类固醇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下图为E.W.Sutherland于1965年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说用以解释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含氮类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激活胞内的____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促进胞内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细胞内某些酶的合成等生理反应。‎ ‎(2)性激素、胰岛素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机制符合图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该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所引起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3)若图中所示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靶细胞应该位于_____(填器官名称)中,该激素引起细胞内反应的酶系统应该是与合成________有关。‎ ‎(4)按照第二信使假说,多种激素的第二信使都是cAMP,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0.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同化量应包括自身的______和______的能量。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过程越激烈,其用于繁殖的能量分配相对就越_________。‎ ‎(2)情况______________最可能代表演替早期的一般情形,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变______________。‎ ‎(3)从上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考虑引入_______(填“食物竞争”、“捕食”、“食物竞争或捕食”)关系的动物,使其能量分配向情况_____转变,而达到降低鼠的______________量的结果。‎ ‎11.下列是与月季花药培养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减数分裂的直接结果是形成________,花粉粒中的生殖细胞将再进行_______分裂_________次,形成________个精子。‎ ‎(2)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所使用的染料是________。一般来说,花粉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3)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物的一般途径是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途径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4)由花粉发育成的完整植株称为____________植株。该过程说明成熟花粉具有_______。‎ ‎(5)在培养过程中,如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则该植物与经花粉培育形成的植株相比,在遗传组成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只有mRNA能够在翻译过程中作为模板,A错误;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是氨基酸的携带者、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大部分RNA来自于细胞核基因的转录,但是少部分RNA来自于细胞质基因的转录,C错误;mRNA可以和tRNA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 ‎ ‎ ‎2.D ‎【解析】细胞的组成物质中,水的含量为最多,A错误;有细胞核的细胞也会采用无丝分裂的增殖方式,例如,蛙的红细胞,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也不含核糖体,C错误;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前期相比,染色体的数目不变,位置改变,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组成细胞化合物、细胞分裂、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 ‎ ‎ ‎3.C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产生酶,A错误;ATP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若ATP水解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形成的AMP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错误;酶在合成时需要ATP供能,ATP在水解时需要酶催化,C正确;酶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需要ATP提供能量,例如,呼吸作用中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ATP提供能量,而且还能产生ATP,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ATP的相关知识。‎ ‎ ‎ ‎4.B ‎【解析】浆细胞自身不能增殖,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A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靶细胞(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B正确;该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消费者,C错误;该病毒为正链R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RNA)→(- RNA )→DNA ,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信息传递、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作用的相关知识。‎ ‎ ‎ ‎5.C ‎【解析】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A错误;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无子番茄的形成使用的是生长素,作用的部位是子房壁,无籽西瓜的形成使用的是秋水仙素,作用的部位是二倍体西瓜的幼苗,C正确;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作用的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植物激素、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 ‎ ‎6.A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生产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可用④−①表示,A正确;分解者能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泄物及遗体残骸,因此②的量减小,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B错误;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不可用③表示,C错误;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④−①−②−③表示,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 ‎ ‎ ‎7.(1)B ‎(2)载体    协助扩散 ‎(3)减少 ‎(4)﹥‎ ‎(5)pH不适宜 ‎【解析】(1)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可以合成大量的ATP,因此在线粒体内膜中有ATP合酶,B正确。(2)ATP合酶对于ATP的合成来说是酶,对于H+的运输来说是载体,根据题文“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而且ATP合酶是H+的载体,因此运输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减少了C5的来源,但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是照常进行的,因此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减少。(4) 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因此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稳定后,转移到含ADP和Pi的pH大于4的适宜溶液中,可有ATP的生产。(5)溶酶体中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100倍以上。溶酶体内的酶如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往往会下降,原因是pH不适宜。‎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 ‎ ‎8.(1)3‎ ‎(2)白色 ‎(3)①暗红色眼占1/2‎ ‎②暗红色眼占1/4‎ ‎③暗红色眼占1/8‎ ‎【解析】(1)根据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每个隐性的突变群体,只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因此果蝇眼色共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2)根据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由两种不同的色素−−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而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说明白色眼色对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另外两种朱眼色的表达。(3)由于测交是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假设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是Aa,则后代为aa和Aa,比例为1:1,依此类推。①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2,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②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4,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③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1/8,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 ‎ ‎ ‎9.(1)特异性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    ATP转化为cAMP ‎(2)胰岛素   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 ‎(3)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4)接受激素(第一信使)的特定受体 ‎【解析】(1)含氮类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该物质通过促进胞内ATP转化为cAMP进而影响细胞内某些酶的合成等生理反应。(2)性激素属于类固醇类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含氮类激素,因此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符合图示,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若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所引起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3)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4)按照第二信使假说,多种激素的第二信使都是cAMP,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是通过接受激素(第一信使)的特定受体来实现的。‎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 ‎ ‎10.(1)呼吸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小 ‎(2)A   大 ‎(3)捕食    C     环境容纳 ‎【解析】(1)生物体的同化量应包括自身的呼吸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过程越激烈,浪费的能量就越多,其用于繁殖的能量分配相对就越小。(2)演替早期,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充裕的,所以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和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较少,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较多,因此情况A最可能代表演替早期的一般情形,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变大。(3)从上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考虑引入捕食关系的动物,使其能量分配向情况C(高捕食影响)转变,而达到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的结果。‎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演替、种群数量的相关知识。‎ ‎ ‎ ‎11.(1)小孢子   有丝   1     2‎ ‎(2)醋酸洋红    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单核靠边)‎ ‎(3)胚状体    愈伤组织 ‎(4)单倍体       全能性 ‎(5)染色体数目是后者的两倍 ‎【解析】(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减数分裂的直接结果是形成小孢子,花粉粒中的生殖细胞将再进行有丝分裂1次,形成2个精子。因此被子植物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花粉粒,再经有丝分裂最终共形成了8个精子。(2)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所使用的染料是醋酸洋红,一般来说,花粉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单核靠边)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3)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物的一般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途径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4)花粉中含有精子,精子属于配子,因此由花粉发育成的完整植株称为单倍体植株。该过程说明成熟花粉具有全能性。(5)在培养过程中,如一部分花药壁细胞(体细胞)发育成植株含有2个染色体组,经花粉培育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倍体,含有1个染色体组,两者在遗传组成上的不同是前者染色体数目是后者的两倍。‎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