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下生物期中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下生物期中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上)高二级期中考试 生 物 命题: 高一备课组 审定: 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每题3分,共30分)‎ ‎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 D.细胞融合、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 ‎2. 20世纪70年代创立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 A.定向提取生物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 C.在生物体外对DNA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下列过程中,没有碱基互补配对发生的是的是 (  )‎ ‎ A.细胞分裂间期 B.cDNA文库构建 ‎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 ‎4.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 ‎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 ‎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5.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  )‎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和选择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形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 C.基因工程可用来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抗逆性强的作物 ‎ D.科学家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导入植物中,或者改变这些氨基酸的合成途径中 某种关键酶的活性,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 ‎7.要使PCR反应在体外的条件下顺利地进行,需要严格的控制(  )‎ ‎ A.氧气的浓度 B.酸碱度 C.温度 D.氨基酸的浓度 ‎8.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基因工程的实质是外源基因的导入使生物产生出本身不能产生的蛋白质 ‎ B.基因工程可使生物产生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种类 ‎ C.基因工程使生物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 D.基因工程操作程序遵循的思路是中心法则,从DNA→mRNA→蛋白质→生物功能 ‎10.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 ‎ B.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 ‎ C.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 ‎ ‎ D.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 ‎11.(14分)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图(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 ‎ ‎ ‎ ‎(1) 将图中质粒一导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该方法中质粒一就是重组的_______质粒。若不经过Cre酶处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植株在个体水平生物学水平检测时会表现出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 (2) 已知,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 ‎ Cre酶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酶,识别特异序列并在箭头处通过断开______________,切开loxP。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 ‎(3)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抗除草剂基因________________,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12.(14分)雌雄同株植物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褐色(AA),突变型的种皮为黄色(aa)。某科研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萝卜体内的一个A0基因(控制红色种皮)定向插入野生型拟南芥的M基因中(M基因与种皮颜色无关,A基因和M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右图),通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X。‎ ‎(1)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萝卜A0基因与运载体DNA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之间可以相互黏合。这种黏合通过________之间形成____________来实现。然后,_________酶可以将萝卜A0基因与运载体DNA连接起来,即完成了四个操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A0基因插入M基因中会导致M基因功能丧失。为了推测M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植株X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亲本 子代种皮颜色及比例 植株X(♀)×野生型(♂)‎ 红色:褐色≈1:1‎ 植株X(♂)×野生型(♀)‎ 全为褐色 由实验结果推测,植株X产生的雄配子所含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__________,进而推测基因M的功能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A0基因相对于A基因为__________性,若植株X自交,子代中红色种皮植株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 ‎13.(16分)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突变(C→T)。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11(a)。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前基因诊断。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11(b)。(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1)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相同的地方是: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___________。PCR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基因用A、a表示)。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14.(16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染色体同型ZZ为公鸡,异型ZW为母鸡.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   ,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   .‎ ‎(2)现有一只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的白羽母鸡交配,F1芦花与非芦花各占一半,F1自由交配得到F2.请回答:‎ ‎①亲本中纯合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   ,纯合的白羽母鸡的基因型为   .‎ ‎②F2中非芦花:芦花:白羽的比例=  .‎ ‎③某蛋场欲从F2中选取种鸡,在后代中从雏鸡的羽毛颜色就能分辨雌雄.则应从F2中选择表现型   的公鸡与表现型   的母鸡作为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雏鸡中能被直接识别的母雏占全部雏鸡的比例是  .‎ 广东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上)高二级期中考试·生物 答案及解析 ‎1~5 BDDDC 6~10 CCDBA ‎11.(1)农杆菌转化法 Ti 抗除草剂 ‎(2)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基因重组 ‎(3) 没有启动子 ‎12.(1)(互补)碱基 氢键 DNA连接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2)A 雄配子的正常发育(或花粉的活性) 显 1/2‎ ‎13.(1)‎5’‎向‎3’‎端 (加热)变性 复性 延伸 ‎  (2)Aa  母亲 减数分裂 ‎ ‎14.(1)3:1 雌性(或母鸡) (2)①AAZbZb aaZBW ②3:3:2 ‎ ‎③非芦花 芦花 ‎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母鸡为ZW,公鸡为ZZ.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母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公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 解答:解:(1)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即ZBZB×ZbW,得到子一代ZBZb、ZBW;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即ZBZb×ZBW,子二代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W(芦花)、ZbW(非芦花),其中芦花鸡:非芦花鸡=3:1,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雌性(或母鸡),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①一只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的白羽母鸡交配,即AAZbZb×aaZ﹣W,F1芦花与非芦花各占一半,因此纯合的白羽母鸡基因型为aaZBW.‎ ‎②AAZbZb×aaZBW得到F1为AaZBZb(芦花公鸡):AaZbW(非芦花母鸡)=1:1.F1自由交配得到F2,即AaZBZb(芦花公鸡)×AaZbW(非芦花母鸡)得到F2,Aa×Aa→A_:aa=3:1,ZBZb×ZbW→ZBZb(芦花):ZbZb(非芦花):ZBW(芦花):ZbW(非芦花),则芦花:非芦花=1:1.因此F2中非芦花:芦花:白羽的比例=3:3:2.‎ ‎③某蛋场欲从F2中选取种鸡,在后代中从雏鸡的羽毛颜色就能分辨雌雄.则应从F2中选择表现型非芦花的公鸡与表现型芦花的母鸡作为种鸡,即A_ZbZb(非芦花)×A_ZBW(芦花),其中Aa均占,交配产生的后代雏鸡为ZBZb(芦花):ZbW(非芦花)=1:1,白羽aa=××=,其中能被直接识别的母雏占全部雏鸡的比例是(1﹣)×=.‎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