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2016年高二语文4月阶段检测(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安徽池州2016年高二语文4月阶段检测(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语 文 试 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 命题人:余明珠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 ‎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 ‎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 ‎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 ‎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 ‎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则付阙如,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 ‎ (节选自陈伯海《中国的传统文化》) ‎ ‎1.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 ‎ ‎ B.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 ‎ C.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 ‎ D.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 ‎2.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 ‎ ‎ 是并列关系。 ‎ ‎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 ‎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 ‎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 ‎3.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使然。‎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 ‎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 ‎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养以为子。后事梁太祖,太祖亦爱之,迁邠宁节度使。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徙天平,与晋军相持河上。庄宗灭梁,彦威自陕来朝,庄宗置酒,赐姓名曰李绍真。明年,徒镇武宁,从明宗击契丹,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其后赵在礼反,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明宗军变,纵火焚营噪呼:“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归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许之,乃拥兵入城,彦威独不入。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魏县。庄宗崩,彦威从明宗入洛阳,首率群臣劝进,内外机事,皆决彦威。彦威素与段凝、温韬有隙,因擅捕凝、韬下狱,将杀之,安重诲曰:“主上方平内难,以恩信示人,岂公报仇之时?”彦威乃止。彦威徙镇平卢。朱守殷反,伏诛,彦威遣使者驰骑献两箭为贺,明宗赐两箭以报之。夷狄之法,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明宗本出夷狄,而彦威武人,君臣皆不知礼,动多此类。然彦威客有淳于晏者,少举明经及第,遭世乱,依彦威。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刽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彦威以故得少过失。天成三年冬,彦威卒于镇。赠彦威太师,谥曰忠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 B.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 C.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 D.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上,河在中国古代专指黄河,河上,即黄河边。‎ B.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兼有,是君主对臣下的奖励行为。‎ C.举明经,是参加明经科考试,科举是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夷狄,占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也泛称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彦威德才兼备,作战能攻能守。他前有放回俘虏,感动敌将刘知俊,从而守住邠州的事迹,后有攻破邢州打败赵太的战功。‎ B.霍彦威出谋划策,帮助明宗脱身。军变之时,他劝明宗暂时答应哗变军人的要求,率兵入城,自己带兵守在城外,以为接应之力。‎ C.霍彦威善于纳谏,故而少犯错误。他接受了安重诲的建议,避免落下个借机报私仇的恶名;他倚重淳于晏,逐渐习得了君臣之礼。‎ D.霍彦威一心事主,死后谥为忠武。他年少时于乱军之中被人收养,后来无论是跟随梁太祖东征西讨,还是侍奉后唐二主,都能尽心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 ‎(2)朱守殷反,伏诛,彦威遣使者驰骑献两箭为贺,明宗赐两箭以报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8、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5分)‎ ‎ ‎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                     ,                   ”。‎ ‎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