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综合训练四(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六安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综合训练四(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选择题 ‎24.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A.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25. 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 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 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26. 《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 ‎27.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28. 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准确反映了英国议会的职权  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D.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29. 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30. 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 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 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 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 ‎31. 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 001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 A.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 D.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 ‎32. 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念”是 A.美德就是知识 B.法律至上 C.怀疑神灵权威 D.追求民主 ‎33. 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34.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1934年,他第二次来到苏联,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他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    B.西方国家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 C.资本主义制度已无可救     D.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做法值得西方借鉴 ‎35.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检查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 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监察长法》‎ 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白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材料三 在古代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原因就在于专制制度本身是阴暗的、不透明的。现代西方国家吸取了这一教训,通过完善民主制度,提高政治透明度,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 一摘白谢鹏程《国际反腐败的经验措施》‎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 的积极作用。(12分)‎ ‎(2)据材料二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主观念之于中国是一个“舶来品”。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观念的流变离不开那些关键性的人物。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表达民主观念的概念及与此匹配的一套支撑性的词汇,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观念流变史上的重要环节。 ‎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成果简介》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近代民主观念之流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民主观念流变的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如补充至少补充两名,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现吾国国民生计日蹙,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各种实业学堂得以次第设立,实于国民生计大有关系。”‎ ‎“工业之发达,工学终效之征也。……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数年以来,竭蹶经营,薄有基础,益见实业教育二事,有至亲至密的关系。”“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兴学为要中之尤要。”“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诸生在校数年,科学知识,日就新异,然此为书籍上之研究,至实地作业,又重经验。”“专门教育,以实践为主要。”‎ ‎——《张謇全集·第4卷》‎ ‎(1)根据材料,概述张謇主张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的理由。(6分)‎ ‎(2)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9分)‎ 作用: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等。(6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特点: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法律化(或从政道德法制化);改革文官选拔制度;建立独立的廉政监察机构;增加政府透明度(或鼓励全民监督);进行综合性多角度的监督。(9分,任答三点即可)‎ 共性:都注重立法监督(或健全法制);建立独立的专门监察机构。(4分)‎ ‎41. 观点一及论证:同意材料中的中国民主观念是“舶来品”。因为中国古代政治上长期实行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无民主可言。随着近代鸦片战争,西方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传人中国。 ‎ 观点二及论证: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在发展和流变过程中,明显呈现四个不同阶段,戊戌变法期间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期间主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期间学习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人中国。总之,不同时期所提出和表达的民主观念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的发展。 ‎ 观点三及补充论证:风向标式的人物①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②毛泽东。主张学习俄国,探索中国救国救民之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 ‎(答出两种观点及论证即可得满分;若只对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则需补充至少两名,并说明理由;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5. 答案:(1)原因:职业教育关系到国民生计;实业与教育是相互补充、至亲至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实业离不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6分,每点2分)‎ ‎(2)评价:放弃科举功名,弃官从商,成为“状元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大力创办实业,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代表;兴办教育等多种公益事业,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积极参与清末新政、立宪政治等活动,是清末民初宪政代表人物之一。(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可给9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