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地理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我国某市(34°N,118°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图1中,图甲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乙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1—3题。
1.当运动员身影如图甲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乙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42分钟           B.18分钟	C.22分钟        	D.38分钟
3.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A.1月8日    	      B.8月8日       	C.2月4日         D.10月4日
4.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图2所示天气系统,从图2中可知:
图2
A.右图中剖面是东西向                B.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C.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5.图3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图3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地区是:
地面
图3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C.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     
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图4
图4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4回答6—7题。
- 7 -
6.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
差额率均降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减少
图5为马尔代夫位置和首都马累气候统计,读图完成第8—9题。
图5
10°
0°
75°
珊瑚礁
印度
代
马
尔
夫
马累
印度洋
8.关于马累气候特征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高温多雨
B.受低纬海洋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
C.受信风和低压交替控制,雨热同期
D.受东北和西南季风控制,雨热同期
9.马尔代夫国内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22°E
40°
②
③
⑥
▲
▲
■
42°
10°
15°
45°
①
④
⑤
41°
图6
读两区域图(图6),完成10—11题。
10.某日城市②日出时,城市①的区时为22时52分,则该时期城市①②两地相比:	
	A.城市①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城市②小          B.两城市日出方位角不同
	C.城市②的白昼时间较城市①长   	D.两城市河流均处在结冰期
11.关于⑤地区和城市⑥的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区工业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轻工业为主
	B.城市⑥周围是典型的分散化工业地区
	C.⑤地区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D.城市⑥以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为主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7),完成12—13题。
图7
- 7 -
12.常年受②或③风带、气压带控制或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3.当气压带③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短夜长                         B.南亚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D.赞比西河进入枯水期
图8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乙
丙
甲
丁
图8
14.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A           B           C           D
15.与沿甲乙线、丙丁线相符的剖面图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①    B.④③    C.①②    D.②③
0
1
1
2
3
4
东
500
1000
高度(m)
湖岸
5
偏东风
偏西风
图9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图9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9完成16—17题。
16.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 7 -
D.季风环流 
17.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图10为我国唐朝高僧玄奘取经路线,读图完成第18—19题。
甲
乙
图10
18.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向西到碎叶途中见到的植被依次为:
A.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温带森林—温带荒漠
C.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温带森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19.玄奘法师取经途中,发现甲、乙两地附近山脉高度有明显差异,对此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山脉较高,板块挤压造成
B.乙地,山脉较低,板块张裂造成
C.甲地,山脉较低,流水侵蚀造成
D.乙地,山脉较高,风力沉积造成
    厄加勒斯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医药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图11为厄加勒斯海峡地区图,完成20—21题
厄加勒斯海峡地区
高速公路
城市
厄加勒斯海峡
甲
波
罗
的
海
55°N
15°E
乙
机场
图11
20.与甲处相比,图中乙处跨海大桥修建的优势是:
A.海面风浪较小      B.海水深度较浅
C.海域距离较短      D.交通需求量大
21.该地区成为 “医药谷”的有利条件有:
①生物繁多,原料丰富  ②风力强劲,动力充足
③高校众多,技术发达  ④机场高速,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12
50mm
250mm
100mm
25mm
350mm
甲
图12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
降雨量预报,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23.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B.狂风
C.风暴潮
D.寒潮
图13
图13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24—25题。
- 7 -
24.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5.图示区域:
A.适宜发展果林业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P地坡度最陡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第II卷(综合题     共50分)
2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0°
80°
60°
120°
50°
60°
城市
西
洋
太
平
洋
大
平
原
500
500
河湖
小麦带
国界
等降水量线
小麦输出方向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丁
  
输往俄罗斯
大
丙
甲
输往西欧
输往日本
乙
图14
 材料二  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产量大,商品率高。甲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
(1)比较图13中丙、丁河段结冰期长短差异,并说明这种差异产生的影响?(6分)
(2)简析图中城市分布的显著特征?(6分)
(3)同为小麦输出港,与乙港相比,简述甲港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根川是日本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主要位于日本关东平原。图15示意利根川水系。
利根川流域界线
太
平
洋
图15
- 7 -
(1)利根川流域的地势特征为                         。(2分)
(2)利根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主要有           、          、         。(6分)
(3)分析利根川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4)利根川水系的大小支流众多,但流域面积多不超过200 km2,简述其原因。(6分)
28.(14分)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A
B
28
28
28
28
26
26
25
F
E
等温线(℃)
30°
120°
110°
图16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6分)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4分)
- 7 -
屯溪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ADCCC             6—10:CBBBA         11—15:ADDBA  
16—20:CCCAD          21—25:DBAAA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D
C
C
C
C
B
B
B
A
A
D
D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C
C
A
D
D
B
A
A
A
26.(16分)
(1)差异:丁河段结冰期长于丙(2分)   影响:丙河段先融冰或后结冰,都会导致出现凌汛;影响整条河流通航时间(答对一点给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北部纬度偏高,气候较为寒冷(2分);不适合人的居住;且不适合农业的发展(答对其中一点即可,2分)。以致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或纬度较低区域   或描述为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或南多北少)(2分)
(3)(无山地阻隔)运输小麦较为便利(2分);结冰期长,港口运输时间短(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港口陆地地形更为平坦,货物堆放更方便;或者也可从运输距离)
27.(20分)
(1)西北高,东南低。(2分)
(2)方式:发电、灌溉和城市供水。(6分)
(3)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夏秋季多暴雨、台风;中下游流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水暴涨,导致堤防溃决,泛滥成灾。(6分)
(4)山地与海岸间距离短,干流流程短;地势起伏变化大;绝大多数支流为山溪小河,河流短小,致使流域面积有限。(6分)
28.(14分)
(1)南岭(2分)  武夷山脉(2分)
(2)武夷山脉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降水量(2分) 因为山脉东侧距海近,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山脉西侧距海较远, 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3)E地等温线向低纬(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2分)   F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洋影响(2分)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