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训练(四)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孝感]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7·安徽]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4.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中属于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  )‎ A     B    C      D ‎5.[2017·泰安]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7.元朝的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8.[2017·福建]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2017·随州]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2017·济]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材料二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时间 地域 比例 北方 南方 ‎742年 ‎3 042万人 ‎2 036万人 ‎3∶2‎ ‎1080年 ‎956万人 ‎2 368万人 ‎2∶5‎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2.[2017·沈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 福建地区的海船制造尤为先进,“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逆浪,都无畏惧”。出海贸易船只多为一二千科(即载重一二千石)的大船,合今60—120吨,更有大至5千科的“神舟”。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长‎34.55公尺,宽‎9.9公尺,深‎3.27公尺不等,其特点为长宽比小、尖底、多隔舱、多重板及双桅等。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横板区隔的密封舱,增加了船只的抗沉性和横向强度。‎ ‎——选自《中国古代经济》‎ 材料三 宋代以来,商业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娱乐生活。东京汴梁首次出现了专门的娱乐休闲场所——“瓦子”。瓦子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娱乐中心,每个瓦子内设有数量不等的专供表演的“看棚”(又称“勾栏”),内设戏台、后台、观众席等。瓦子、勾栏的演出内容有说书、小唱、杂剧、皮影、散乐、舞蹈等。‎ 临安的游湖服务,是市民娱乐服务的重要方面。每逢节庆、假日,西湖成为人们出游的理想去处,这里游船如织、游人聚集。娱乐服务是以赚钱为目的。每逢此时,湖中专为游人提供各类商品的小船往来不绝,如撑船卖羹汤、卖时果、卖酒水、供菜蔬,还有供茶果、点茶等船只。一时间,湖面热闹非凡,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选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评价“澶渊之盟”。‎ ‎(2)史料分为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材料二图片中的文物属于哪一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宋代还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手工业部门?请任举两例。‎ ‎(3)宋代商业繁荣有何表现?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题文中的关键信息“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可以判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北宋的都城东京。辽和北宋在澶州之战后达成澶渊之盟,规定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故选B项。‎ ‎2.C ‎3.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可确定,卡片最合适的主题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C ‎5.D [解析] 图片所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交子,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根据“流转行使”可知其有利于货币的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 ‎6.D 7.B 8.C ‎9.C [解析] 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0.B ‎11.(1)时期:南宋时期。特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材料二说明北方战乱导致北方人口急剧减少,南方统治者调整政策,鼓励垦荒。关系:材料二是形成材料一结果的原因。‎ ‎(3)观点:宋代科技发达。如: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 ‎12.(1)变化:由战争到和平。评价: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实物资料。宋代造船业发达。制瓷业、采煤业、丝织业等。‎ ‎(3)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和商标;商业经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结论:宋代繁荣的商业与丰富的娱乐生活互相促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