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消费讲解与训练(新人教必修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多彩的消费讲解与训练(新人教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多彩的消费讲解与训练(新人教必修一)‎ 考纲展示 考情分析 核心提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命题特点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安徽·2 北京·34‎ 山东·19重庆·28‎ 海南·9‎ 浙江·26‎ 天津·14‎ ‎(1)‎ 北京·32‎ 福建·32‎ 江苏·6‎ ‎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的高频考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行为。‎ ‎2.从考查题型看,多以选择题为主,且在选择题中出现漫画题和图像题。‎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两个影响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行为的四种消费心理 ‎2.两种分类 按交易方式、消费目的分类 ‎3.四个原则 理性消费的四个原则 ‎2.消费类型 新课标 全国Ⅰ·13‎ 大纲全国·25‎ 安徽·39(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消费心理 重庆·1‎ 上海·16‎ ‎4.消费行为 江苏·7‎ 四川·25‎ 天津·14(1)‎ 核心考点1 消费及其类型 (高考指数:★★★★)‎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主要因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当前收入的影响: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3)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  二、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划分: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一、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 关系 措施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 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搞好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物价 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消费观念 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制约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分配政策 分配影响消费 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兼顾效率与公平 误区警示 家庭收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点拨]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2)但商品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消费观念落后,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二、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两清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贷款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 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 料消费 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易混提醒 贷款消费≠超前消费 ‎(1)贷款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类型。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消费行为。‎ ‎(2)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题组一 影响消费的因素 ‎ (2014·高考江苏卷,6)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收入预期更加乐观,这促进了消费,C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和收入差距问题,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 1.2014年3月以来,许多省份“单独二胎”政策正式实施。可相当一批符合条件的夫妇却表示养育孩子成本太高,“二胎”生不起,更养不起。为解决“养不起”难题,政府应(  )‎ ‎①稳定物价水平 ②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中“‘二胎’生不起,更养不起”,是从居民生活消费角度而言的。稳定物价水平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①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④符合题意;政府可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但不能随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②错误;③与题目要求不符。‎ 题组二 消费类型 ‎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3)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及其类型。从图表数据变化看,该国20年来,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稳中有降,但也处于不断增长中,③符合题意;人均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意味着该国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④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不符。‎ ‎[答案] D ‎ 2.《京华时报》以“包子铺效应又现,习近平视察后,南锣鼓巷游客暴增”为题对习近平探访北京南锣鼓巷雨儿胡同后,游客量大增现象进行了报道。下列对游客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 ‎②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③游客的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④游客的消费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景点在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视察后,游客量大增,这是一种由公众人物魅力带动大家的消费热潮现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而不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应排除①,选②;游客的消费行为是钱货两清消费,③符合题意;游客的这种消费行为并没有违背理性消费原则,④错误。‎ 核心考点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考指数:★★★★)‎ 一、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二、消费行为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一、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也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 ‎(1)适度消费的“度”,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才是适度消费。‎ ‎(2)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费。‎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 ‎3.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和分期付款,采用贷款消费形式就是一种合理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与别人进行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是人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而树立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绿色消费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近年来正在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误区警示 崇尚节俭等于限制消费 ‎[点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一种美德,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而不抑制人们的合理消费。因此,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限制消费。‎ 题组一 消费心理 ‎ (2013·高考上海卷,16)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解析]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漫画中汽车销售商迈克之所以认为是向鲍威尔推销的良机,关键是他的邻居刚买了一辆,正是基于鲍威尔的攀比心理,因此才是最佳良机,故选D项。A、B、C三项与漫画寓意不符。‎ ‎[答案] D ‎ 1.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种消费心理是(  )‎ A.从众型的,这有利于钱花得物有所值 B.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C.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D.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解析:选A。“至少大家都在买”是网购狂人的购物心理,这种跟风随大流的消费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题组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2013·高考重庆卷,1)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解析] 广告对企业的成功经营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B项说法错误;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不是诚信度,C项说法错误;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主要应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代言明星的声誉并不能决定产品的声誉,D项错误。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A ‎ 2.2014年8月,某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运营,市民办理租车卡后就可以在市区任意网点租用公共自行车,既方便实惠又低碳环保。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  )‎ ‎①坚持了绿色消费原则 ②获得了自行车的部分价值 ‎③是受市场调节的表现 ④加重了该市公共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中市民办理租车卡后就可以在市区任意网点租用公共自行车,方便实惠,这是价格调节的结果,是市场调节的表现,同时,租用公共自行车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坚持绿色消费的表现,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租用公共自行车是获得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④和题意无关。‎ ‎ ‎ ‎1.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 影响消费需求的原因,可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多方面来分析。具体包括: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物价上涨,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部分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制约了人们的消费行为等。‎ ‎2.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措施及依据 解答这类问题,可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提出具体措施,并将措施与理论依据一一对应起来。具体包括:‎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依据:生产决定消费。‎ ‎(2)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依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依据: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4)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依据: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的联系。‎ ‎(5)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理性消费。依据: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推进消费扩大升级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 ‎ ‎ ‎2014年10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 会议要求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一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二是促进绿色消费,推广节能产品。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四是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五是提升教育文体消费,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六是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 ‎[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 提示:(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推动消费扩大和升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 命题角度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提示:(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水平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必须促进经济发展,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让群众“能”消费。‎ ‎(2)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信心,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让群众“敢”消费。‎ ‎(3)消费心理和消费政策也会影响消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国家应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科学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 ‎[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其经济生活依据是(  )‎ ‎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比投资和出口更重要 ②消费对生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④正确;①夸大了消费的作用,经济增长要靠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②错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在当前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出口低迷的形势下,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有利于(  )‎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引导居民适度消费、超前消费 ③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④提高恩格尔系数,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的意义。①③正确;②中“超前消费”和④中“提高恩格尔系数”的说法均错误。‎ ‎3.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必须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与之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①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②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解析:选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让群众“能”消费,必须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应选①;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让群众“敢”消费,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预期,应选④;要让群众“愿”消费,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应选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强调的是经济的协调发展,②不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国内游”“出境游”市场出现人次和消费的双高增长。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主要原因是(  )‎ A.“十一”假期时间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 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 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解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是近年来假日旅游消费火爆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2.‎2014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 974亿元,同比增长12.1%。这反映出(  )‎ ‎①我国经济企稳,居民消费信心增强 ‎②居民偏好储蓄的消费观根本改变 ‎③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我国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这是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提升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我国的居民偏好储蓄的习惯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④不是我国居民消费提升的原因。‎ ‎3.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下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 A.A1曲线 B.A2曲线 C.A3曲线 D.A4曲线 解析:选A。此题考查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A1曲线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故A4曲线错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即便是没有收入,也不可能没有消费,所以消费的起点不应该是0,故A2、A3曲线错误。‎ ‎4.“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的网络消费方式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从交易方式来看,这种消费方式一般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B.租赁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解析:选D。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按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而不是租赁消费,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选D项。A、C两项是按消费目的分类,不符合题意。‎ ‎5.‎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小明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A.是一种商品流通 B.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C.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D.可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换客”是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别人闲置而自己所需求的物品,这样既节约资源又满足了双方的需要,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 ‎6.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这里把“土豆”看作广义的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词。由此可见(  )‎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②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会减少,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此时消费者坚持了求实的消费心理,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价值决定价格,②说法错误。‎ ‎7.近年来,“低碳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表现在家居装修上,很多人不再追求高档豪华,而是追求绿色环保。这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  )‎ A.求异心理的影响 B.从众心理的影响 C.攀比心理的影响 D.求实心理的影响 解析:选D。家居装修追求绿色环保,是一种求实心理,A、B、C说法不符合题意。‎ ‎8.“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消费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体现为消费追求高标准,这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 ‎9.“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几年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俨然已经成了潮流。然而在超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之后,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这启示我们(  )‎ A.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要协调发展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C.要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D.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 解析:选D。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说明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故选D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10.‎2014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继续在全国开展,承诺参加活动的城市已达154个,无车日活动的影响逐年增强。开展这一活动旨在(  )‎ A.保护环境,绿色出行 B.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C.减少家庭支出,勤俭节约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析:选A。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知识点。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旨在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倡导绿色出行,符合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1.调查显示,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下列符合理性消费观念的是(  )‎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不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不冲动购物 ‎③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④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凭一时冲动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理智的,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①②符合题意;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还要求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④符合题意。③中“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要求,与题意不符。‎ ‎12.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他们“精打细算”:“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消费时尚(  )‎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们的消费行为。“拼车”“拼饭”这种“精打细算”的做法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合理消费的表现,因此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为此,必须解决居民“有钱花”“敢花钱”“会花钱”等问题。‎ 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扩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解析:本题以政府扩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知识范围限定是“影响消费的因素”。设问的主体是“政府”,问题指向“如何做”,属于“措施类”题目。回答时,可依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等知识,从政府角度逐条提出针对性措施。‎ 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2)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加大。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4)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5)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政府应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14.材料一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与人均年收入水平变化情况 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材料二 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G市出台了相应措施。‎ 措施1‎ 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 措施2‎ 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 措施3‎ 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G市政府治理汽车拥堵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解析:第(1)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其次要注意观察图表中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要忽视小注,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要仔细阅读每条措施,联系相关理论作答。措施1: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可联想到替代品的相关知识;措施2: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可联想到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措施3: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可联想到消费观的相关知识。‎ 答案:(1)①居民收入增长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的根本因素。②汽车价格的降低,使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③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推动了汽车销量的增加。‎ ‎(2)①公共汽车作为家用轿车的替代品,其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家用轿车需求量减少。②通过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开征环境税,会增加购车、开车成本,从而导致汽车需求量减少。③通过宣传活动,可以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