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国区域地理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区域地理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 ‎ ‎ ‎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1998年之后该流域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则大幅度增加,说明该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了。第2题,本题考查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1976~1998年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大,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缓慢;而1998~2010年,该流域林地面积增加明显,故该阶段该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8‎ ‎3.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由各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可知,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夏季气温高,为温带季风气候,3~5月蒸发量大,故该地为华北地区。第4题,华北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农作物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因华北平原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故春旱突出。‎ 读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完成5~6题。‎ ‎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种植业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受水分条件制约呈条带状分布 B.乙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 C.甲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原上的山麓地带 D.都沿交通干线呈条带状分布 8‎ ‎6.影响甲区域种植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地形 ‎【答案】 5.B 6.B ‎【解析】 从图中信息看,甲区域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带;乙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山麓地带。‎ 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丘陵 ‎8.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棉花  D.甘蔗 ‎9.不属于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是(  )‎ A.伏旱 B.夏涝 C.春季风沙 D.冬季寒潮 ‎【答案】 7.B 8.D 9.A ‎【解析】 第7题,图示地区春季多大风,降水较少;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图示地区应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第8题,该地热量不足,不适宜甘蔗的种植。第9题,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读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完成10~11题。‎ 8‎ ‎10.该海岸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哪个城市附近(  )‎ A.台北 B.花莲 C.彰化 D.高雄 ‎11.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活动是(  )‎ A.晒盐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茶叶栽培 ‎【答案】 10.C 11.A ‎【解析】 第10题,该地年平均蒸发量远远大于年平均降水量,说明该地光照充足,应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最可能为彰化。第11题,该地地形平坦,蒸发强,最适宜发展晒盐业。‎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2~14题。‎ ‎12.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13.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14.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答案】 12.A 13.D 14.B ‎【解析】 第12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光照、土壤、水分是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对早熟没有太大影响;‎ 8‎ 只有热量达到了才会使得棉花早熟。因此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第13题,本题考查引种其他棉花品种的目的,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增加了棉花产品的类型,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降低运输成本依赖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并不能降低运输成本;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只是改变了棉花品种,对生态环境没有起到改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赖于科技进步。第14题,本题考查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缓解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机械化作业,可使棉花种植业投入的劳动力大大减少,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二、综合题(共44分)‎ ‎15.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和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____①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____②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____③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____④____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8‎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 (1)‎ ‎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霍尔果斯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图中信息即可回答。(2)要注意两省区不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的差异。(3)根据统计图直接比较各产业所占比例大小即可。(4)应强调相互协作可以扬长避短,从而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5)可以从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方面分析该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8‎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解析】‎ 8‎ ‎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主要自然原因有两个:一是海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而其他月份降水量相对较少;二是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雨季时上游来水的水势凶猛,同时受地形的影响,多条支流在天津附近汇合,上游来水量大,而天津下游地区地势平缓,水流缓慢,不利于洪水下泄,易造成洪水泛滥。第(2)问,主要从推广耐旱作物、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抗旱能力等方面阐述。第(3)问,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必然会对河源地区的植被造成破坏,从而对河流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导致水库和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等),同时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影响(如河流水污染加重,水质下降)。为应对以上环境问题,可加强对河源地区植被的保护力度、控制旅游人口数量、减少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等。第(4)问,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可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产业应该是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各类大气污染物(污染气体、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量减少,从而减轻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