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区2015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南京江宁区2015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江宁区2015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有答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Zn-6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题每小题可 能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其中一个且 正确,得1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3.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蔗糖 C.醋 D.食盐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6.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时,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 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7.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 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8‎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 ‎ B.‎ 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 ‎ C.‎ 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 ‎ ‎ D.‎ 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8.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9.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火碱,纯碱,苛性钠 ‎ B.复合肥料:氯化铵、磷矿粉、硝酸钾 C.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D.混合物:氢气、石灰石、空气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 溶液 B.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 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C.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11.有X、Y、Z三种金属元素,把X和Y的单质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有气体产生,X表面没有任何现象;Z的盐溶液不能用X制的容器盛装。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X>Y>Z C.Y>Z>X D.Z>Y>X ‎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3.对二甲苯(简称PX)的化学式是C8H10,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可燃,其蒸 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下列有关对二甲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二甲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对二甲苯是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 D.对二甲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 ‎1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氧气 点燃 B MnO2(KCl)‎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NH3(H2O)‎ 足量的浓硫酸 洗气 D CuO (Cu)‎ 足量的稀硫酸 浸泡、过滤、洗涤、干燥 ‎15.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 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混合物为Fe、Zn,m不可能是‎0.2g ‎ B.若混合物为Fe、Al,m可能是‎0.2g ‎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 D.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8‎ ‎(1)仪器a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序号),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序 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小明利用T形三通管 ‎(如图F)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图C实验。在通入二 氧化碳气体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7.(8分)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 ‎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有明显错误的是 ▲ (填字母序号)。‎ ‎ ‎ ‎(3)为尽量减少蒸发时发生飞溅,操作⑤中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 等措施。‎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 小,其原因可能有 ▲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 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 MgCl2、CaCl2两种;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白色沉淀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 ▲ ;‎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 ‎③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 。‎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8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 Ⅰ.现有五种含碳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8‎ ‎ A.活性炭 B.聚乙烯塑料 C.乙醇 D.葡萄糖 ‎(1)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的是 ▲ ; (2)碘酒中的溶剂是 ▲ ;‎ ‎(3)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的是 ▲ ;(4)可为人体提供营养素的是 ▲ 。‎ Ⅱ.已知氢、氮、氧、氖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1、7、8、10。试按下列要求,写 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微观粒子所涉及的元素限定在上述4种元素内)。‎ ‎(1)质子数为10的原子: ▲ ; (2)质子数均为10的分子: ▲ ;‎ ‎(3)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 ▲ ; (4)电子数为10的阴离子: ▲ 。‎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9.(5分)A、B、C 、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为单质;生活中B 和D都可用来灭火; 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 写出B和D的化学式:B ▲ ,D ▲ 。‎ ‎(2)E→A的化学方程式: ▲ 。‎ ‎(3)C→B的化学方程式: ▲ 。‎ ‎(4)B与D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反应。‎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0.(9分)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醋酸 C.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 热量 ‎ ‎(选填“吸收”或“放出”)。‎ ‎(3)碳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产生水煤 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其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操作①中 ▲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过滤。‎ ‎③上述工业流程中 ▲ (选填A、B、C)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A.吸收塔 B.分离池 C.煅烧炉 ‎④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 ‎ ‎⑤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 。‎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13分)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Ⅰ.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8‎ ‎【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 ▲ ;‎ ‎②称取‎7.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B装置的作用是 ▲ ;‎ ‎(3)如果没有D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是 ▲ ;‎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7.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3.4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Ⅱ.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 (填编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B.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 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 ▲ ,然后观 察现象判断。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 算结果精确到0.1%)。‎ ‎ ▲ ‎ ‎【实验反思】乙组所测实验数据比甲组更准确,你认为甲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 。‎ 8‎ 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调研卷(二)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题每小题可 能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其中一个且 正确,得1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D D C A B C C A D BD B A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说明:1.主观性试题,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评分标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条件、配平、气体或沉淀符号有错扣一半分,但不累计扣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毎空各1分,共7分)‎ ‎(1)酒精灯 (2)A 2KMnO4K2MnO4+MnO2+O2↑‎ ‎ (3)B C 湿润的石蕊纱布条变红,干燥的石蕊纱布条不变色 ‎ CO2 + H2O = H2CO3 ‎ ‎17.[第(4)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A (2)AC ‎ ‎(3)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 ‎(4)①②③‎ ‎(5)①Mg(OH)2、CaCO3 ②除尽NaOH和过量Na2CO3 ‎ ‎③NaCl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毎空各1分,共8分)‎ Ⅰ.(1)B (2)C (3)A (4)D Ⅱ.(1)Ne (2)H2O(或NH3) (3)NH4+ (4)OH-‎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9.(毎空各1分,共5分)‎ ‎(1)H2O CO2‎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2H2+O22H2O(合理答案均可)‎ ‎(4)化合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8‎ ‎20.[第(3)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 ‎(1)B (2)吸收 (3)C+H2OCO+H2‎ ‎ (5)①CO2+2NaOH=Na2CO3+H2O ②一定 ③B ‎ ‎④CaO、NaOH(全对给分) ⑤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充分反应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计算题5分,其余毎空各1分,共13分)‎ Ⅰ.【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 【实验分析】(1)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吸收水蒸气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中 ‎(4)75.7%‎ Ⅱ.(1)B (2)硝酸银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BaCl2=BaCO3↓+2NaCl ‎ 106 197‎ ‎ x ‎‎9.85 ‎g ‎106︰197= x︰‎‎9.85 ‎g ‎ X=‎‎5.3 ‎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3g/‎6g×100%=88.3%‎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实验反思】因甲组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残留在锥形瓶中,未被装置C吸收,影 响实验测定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