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2015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传记选读 第一单元 2015.5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谒见/遏制 俨然/梦魇 惩办/得逞
B.宽赦/敕令 蒙骗/牛虻 晕车/氤氲
C.逮捕/骀荡 说话/游说 巷道/东交民巷
D.埋伏/埋怨 供词/供奉 落枕/炮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所以格外精彩。
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家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草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温总理在部署近期工作时特别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D.在去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决定在较为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全面取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老百姓对此评头论足,十分欢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回顾李大钊为挽救民族,振奋国家而求学、留洋、探索真理、献身革命的一生的同时,毫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在国民党中从事的组织工作。
B.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北京多所著名大学在考生所在地设置考点选拔生源,以期发现优秀创新人才。
C.李大钊关于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D.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应该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必须把大部分出行人员吸引过来,否则使大城市从交通拥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就无从谈起。
- 11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儿童时代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水草,便有如获大发现时的激动感。 。
①因此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这是源于对牛的心爱
②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心爱,因此也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
③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
④由此也想到园艺美的本源,特别是对美的反思
⑤野草是美的,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⑥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野草也是美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二、课内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正如在《狱中自述》中没有谈到共产党,在“供词”中,他亦尽可能不谈或少谈这方面的问题。当审判官问到“你是左派首领,左派与共产混合,当然你就是北方共产首领”时,李大钊回答说:“我是左派首领。唯我所主张共产主义与一般人所主张不同。例如英国矿山事业极为发达,应用合法手续转移为国家管理,以免为一二人所垄断。并不是如外间所说,他人之产业即强为我之产业,我之产业他人强作自己产业。盖共产意义,原为共同生产……我是拥护农工利益,要完成中国国民革命。”他当然并不否认自己亦是共产派的首领——从当时外间的报道来看,这一点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但他谈的大多是国民党的情况,涉及共产党组织时,也尽可能地和国民党的情况一块来谈。这固然是因为国共合作后两党的工作多是在一起做的,同时的确表现出他有意无意地回避共产党情况的倾向。这大抵是因为,国民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公开活动的组织,国民党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思想在当时有着更多的同情者。甚至当孙中山在世时,尚有一度与奉、皖结成“三角同盟”,共同反对直系的历史。李大钊采取这样的态度,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保守秘密(国民党的活动相对来说,无秘密或少有秘密可言),又可能争取到有利于自己和其他被捕同志的形势。这是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大智大勇的表现。
- 11 -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李大钊被捕后,北京大学等九所国立大学和若干私立学校的校长两次讨论营救李大钊的办法,并派代表谒见张学良,请将李大钊交法庭依法审讯。同时,经已在孙中山从事第二次护法期间转向支持革命的杨度活动,北洋政府政治讨论委员会推举梁士诒、杨度两人为代表,约同司法总长罗文干一同往见张作霖,陈述该会讨论后的意见:请将李大钊一案移交法庭审判,“依法处理,以彰公允”。因为该事件“较为重大,各国观瞻所系,若非正式交付法庭,而仅由军法审判,其结果将贻法权委员会以领事裁判权不宜交还之重大口实,实于国家前途贻害甚大”。此外,公民李公侠、李大钊的同乡白眉初等均上书请求宽赦、释放李大钊;陕西国民军通电警告北京政府不得杀害李大钊;京津不少报纸为李大钊呼吁。
5.节选的两段文字,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李大钊被捕后的情况?请概括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一段文字中,李大钊举“英国矿山事业”一例,其目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节选部分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这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7分)
我是谢坤山
谢坤山
我1958年生于台东,16岁那年发生意外,误触了高压电。由于伤势过重,为了保全性命,接连两天,我做了双手和右腿的切除手术,来探视的亲友,看到我这副不成人形的模样,毫不避讳地说:“坤山哪!像你这样五体不全,除了等死又能奢望什么?”甚至向父母建议,让我去卖奖券或到街上行乞:“放心啦!去分食,一定有得分啦,养自己不成问题啦!”
这样的揶揄有如轰鸣的雷声令人震耳难耐!没有尊严地活,我绝对不要!我绝不向现实妥协!然而,缺手断脚的我面对如此残缺的身体,在那时只有不断暗暗地自问:未来的日子,我到底还能做什么?半年后,我从医院回家疗伤。
- 11 -
我的生活一切都依赖妈妈及家人,每日三餐,妈妈总是先喂饱我再去吃冰冷的饭菜。我心想,若是别人的母亲在喂她的孩子吃饭时,一定充满欢愉与期待,因为她的孩子会长大。但我的母亲不管再如何地喂我,我的手和脚却永远不可能再长出来。
我不想让母亲这么绝望,这么累。我省悟到自己不能老是假设自己是个有手的正常人,从那时起,我把“手”舍弃了,我要用心来应对一切。
我苦思设计了一套可以自己进食的用具。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每当我举着“坤山牌”汤匙和妈妈共同享用热腾腾的饭菜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言喻!那口饭好香、好香!我终于又可以自己吃饭了!
妈妈看我能这样做了,哭了,又笑了,我也开心起来。可我依然是个重残的人。一个邻居看到我,竟像发现新大陆般嚷着:“哇!你们家坤山的本钱真足喔!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庙口一躺,前面再摆个碗,一定会有不错的收入。”但这样的收入,没有尊严,没有人格,我坚定地告诉自己:“那不是我要的!”一天,看着妹妹拿着笔写功课,我想:难道我这辈子再也不能把它拿起来了吗?我还有嘴啊!嘴巴不只是用来吃饭、说话,还能咬住笔写字!我马上试着咬着笔写“谢坤山”三个字,结果东倒西歪,而牙齿与舌头,就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虎头钳,怎么也钳不牢那支圆滚滑溜的笔,口水止不住地濡湿了整张纸。
从此,我终日练习口含着笔写字。渐渐地,从散乱不整到各就其位,从歪歪斜斜到端端正正,从口水如涓滴到自如地含稳笔……我的字练成了!我又亟思突破,是不是也能咬笔画画?
有一天,我无意间从家里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介绍卢浮宫收藏的名画,我惊喜地赞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画!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就算没有饭吃,我也心甘情愿!”卢浮宫的名画透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唤醒了我的灵魂,也冉冉地升华了我的眼光和格调。就在那一刻,我立志要当一个画家。
(节选自《我是谢坤山》)
8.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段文字两处写到亲友和邻人认为“我”是一个乞讨的“好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说,“自传”与其他传记相比,更深刻感人,你认为其中“深刻”、“感人”在什么地方?请结合这篇传记简要分析这种说法的理由。(6分)
- 11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语言运用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4.请根据前后文内容,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来黄果树观瀑听涛,柔弱者能在这里找到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片山水不再是诗,不再是画,不再是音乐,这里是灵魂的栖息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11 -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从这段文字看,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不超过15字)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超过10字)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
上帝从路边随便捡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
“不能。”青年摇了摇头。
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去,又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
“能。”果然,青年没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
“你现在明白了吗?”
青年犹豫了一阵子兴奋地回答:“明白了。”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1 -
- 11 -
- 11 -
- 11 -
参考答案
一、
1. B
解析:A项,yè/è,yǎn,chénɡ/chěnɡ;B项,shè/chì,mēnɡ/ménɡ,yùn/yūn;C项,dài,shuō/shuì,hànɡ/xiànɡ;D项,mái/mán,ɡònɡ,lào/luò。
2. C
解析:A项,误用褒贬,“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B项,轻重失当,“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手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D项,“评头论足”,比喻在细节上过分挑剔。
3. 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句首加上主语“他”或“他在自己的书中”;B项,搭配不当,“选拔生源”错;C项,用词不当,将“关于”改为“对于”。
4. B
解析:②句的“这种激动”紧承前句,而①句显然割裂了原句叙述的语脉。③④两句比较后可以发现,③句由一般到特别,符合逻辑;④句明显不合逻辑。⑤句通过倒装,强调野草之美,⑥句是一般语序,没有⑤的表达效果好。
二、
5. 这两段文字分别从李大钊在狱中的斗争策略和狱外社会各界为营救李大钊所作的努力两个角度来写李大钊被捕后的情况。
6. 李大钊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唯我所主张共产主义与一般人所主张不同”。这段话的含意是:我所主张的共产主义是通过“合法手段”拥护农工利益,完成中国国民革命,不是强行把他人的产业作为自己的产业。这是李大钊对敌斗争的一种手段,以保护中国共产党、同志和自己。
7.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属于侧面描写。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在政界的广泛影响,在社会其他方面的崇高威望。人们的一致营救反映了李大钊从事的革命活动深入人心。
三、
8.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开始丢掉幻想,正确面对现实,用心思考应该怎样生活。
9. ①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让人们把“我”与那些残疾的乞讨者类比,想象“我”的身体是多么的残疾;②这两处都是激励 “我”要有尊严地生活着的反面材料,“我”
- 11 -
正是在亲友、邻人的蔑视下,在母爱的温暖下,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的。
10. 写自传是一个让别人认识、了解你的过程,也是一个静默反观清理内心的自我反省过程。自传往往能从灵魂的深处挖掘自己,解剖自己,故而“深刻”;自传的材料都是来自于传主的自身的遭遇,是最真实可信的,第一手的,其中不乏生动的细节和心灵的独白,故而“感人”。
四、
11. “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松声”。
12. 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 “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咏风”即“咏人”——咏有为之士)
13. ①战不善 弊在赂秦
②业精于勤 荒于嬉
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④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五、
14. 失败者能在这里汲取力量,受伤者能在这里得到疗养,失意者能在这里获得希望。
15.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负面信息的侵袭难以防范。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六、
16. 略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