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1)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 (3)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 (4)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 (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 (2)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 (3)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 ‎ 新课导入 ‎  欣赏影片《列宁在1918》经典片段: 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生1: 摆地摊应在人多的地方,不应在偏僻角落。‎ 生2: 商品应被醒目地摆放,不应放在袋子里。‎ 生3: 凭劳动赚钱天经地义,为什么要有所顾虑呢?‎ 师: 我与大家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 生: 不知道。‎ 师: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一课将告诉我们答案。‎ 基础达标 ‎ 1.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的实行 (B)‎ ‎                  ‎ A. 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 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 为苏联工业化奠定基础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 2. (2014年宿迁模拟卷)“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之一是 (A)‎ - 17 -‎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采取固定粮食税 C. 实行义务交售制 D. 实行粮食收购制 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苏俄处于十月革命后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核心是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 ‎ 3. 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记载:“第二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 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    很满意。”横线上应该填上 (C) ‎ A. 余粮收集制 B. 义务交售制 C. 粮食税 D. 收购制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触犯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弊端,克服苏俄国内出现的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在材料中有所反映),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农民对粮食税很满意”。‎ ‎ 4. 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实行 (B)‎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 D. 农业集体化 解析 新经济政策改变了国家垄断商业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1925年15岁的蒋经国到莫斯科留学,当时正是新经济政策推行时期,所以蒋经国看到了上述情景。‎ ‎ 5. 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这么说的意图是 (B)‎ A. 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B. 肯定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借鉴 C. 肯定苏联道路符合中国国情 D.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造舆论 解析 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借鉴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对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B项正确。‎ ‎ 6. 有一段时期,苏联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出现于 (D)‎ A. 沙皇俄国统治时期 ‎ B.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 C.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后 ‎ D. 斯大林体制时期 解析 题中关于商品价格的史实体现了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 7.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的社会根源是 (C)‎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 17 -‎ B.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 C. 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 D. 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解析 战争结束后,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鞋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可是,当时苏联的工业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当时苏俄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转变。‎ ‎ 8.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B)‎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解析 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到30年代,苏联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牺牲农民利益积累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甚至到了二战结束后的1953年,还出现了材料所述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项正确。‎ ‎ 9. (判断正误)(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B)‎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严重侵犯农民利益,强行拿走农民的余粮甚至一部分口粮和种子,造成工农关系紧张,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10. (判断正误)(2014年连云港模拟卷)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诉求。 (A)‎ 解析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以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诉求。‎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2014年扬州模拟卷)列宁指出:“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 (A)‎ ‎                  ‎ A. 余粮收集制的缺陷 B. 固定粮食税的不足 C. 集体农庄体制的弊端 D.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失误 解析 C、D两项内容不是列宁时代的,可以排除。A、B两项中,从列宁的言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余粮收集制的缺陷”,使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克服这一“阻碍”,为城市和工人提供“粮食和燃料”。A项正确。‎ ‎ 2.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投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D)‎ A.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 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 17 -‎ 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解析 新经济政策允许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曾经敌视苏联的美国资本家福特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到苏联来投资开办企业的,成了在苏联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都受益于新经济政策。‎ ‎ 3. 阅读下面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表 ‎ ‎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工业总产值(%)‎ ‎102.51‎ ‎14.10‎ ‎77.39‎ 从上表可以看出 (D)‎ A. 两次世界大战对俄国和苏联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B. 十月革命为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到1925年,苏俄工农业生产水平均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D. 新经济政策是推动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 从图表上来看,由于世界大战、国内革命与战乱等原因,1920年与1913年相比,苏俄的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而1925年与1920年相比,由于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上升,其中农业还超过了战前水平。选D项正确。‎ ‎ 4. (2014年徐州模拟卷)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解析 20世纪30年代,正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大萧条大危机的“悲惨世界”时,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却在蒸蒸日上,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当时希望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知识界来说,无疑会引起极大的关注。A项正确。‎ ‎ 5.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A)‎ ‎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 ‎3‎ ‎4‎ ‎3‎ - 17 -‎ 钢 ‎5‎ ‎5‎ ‎5‎ ‎4‎ ‎3‎ ‎3‎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① 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 “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 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 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解析 通过阅读图表无法看出农业和轻工业的数据,无法体现“农轻重比例失调”,其他选项均可以分析得出。‎ ‎ 6. (2014年扬州模拟卷)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D)‎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斯大林体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重工业”、“强制措施”、“控制农业”、“榨取农业”等关键词语,可以看出材料论及的是“斯大林体制”。‎ 二、 非选择题 ‎ 7. (2014年徐州模拟卷)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执政者常常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新的粮食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17 -‎ ‎(2) 根据材料二,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作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从苏、美、中三国经济“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解析 本题对上世纪20年代的苏联、3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中国三国经济政策调整进行综合,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问考查列宁时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注意题目先问“粮食政策”,后问“经济政策”,不要混为一谈;第二问考查罗斯福时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注意有三小问,分别是“原因”、“实践”、“本质特征”,回答缺一不可;第三问考查邓小平时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按题目要求回答“调整”和“作用”;第四问谈自己的“认识”,要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这一主题,不要说大话空话。‎ 答案 (1) 粮食政策: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经济政策转变: 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实行新经济政策。 (2)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 经济政策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立足国情。‎ 史料研读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实施余粮收集制的决定(‎1918年5月9日)‎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了当前形势并且注意到,只有对全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的分配,俄国才能摆脱粮食危机,因此特作如下决定: ‎ ‎1. 重申粮食垄断和固定价格都是不可更改的,重申必须同粮食投机商进行无情的斗争,同时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呈报的办法由粮食人民委员部通过地方粮食机关确定。‎ ‎2. 号召全体劳动者和贫苦农民立即联合起来同富农展开无情的斗争。‎ ‎3. 宣布所有握有余粮而不送往收粮站的人以及浪费存粮酿造私酒的人为人民敌人,把他们交付革命法庭,使犯罪者被判处10年以上的监禁,把他们从村社中永远驱逐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予以没收,而对酿造私酒者除上述惩罚外并判处强迫的公益劳动。‎ ‎4. 任何人如被发现存有未按第1条的规定呈报交售的余粮,即将其粮食无偿收走;未呈报的余粮按固定价格计算应得的价值,在这些余粮实际上已送往收粮站后,以半数给揭发隐藏余粮的人,半数给村社。揭发隐藏余粮的报告送交地方粮食组织。‎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考虑到,要同粮食危机作斗争,就要求采取迅速和坚决的措施,而最有效地实现这些措施又要求把发布一切粮食问题指示的权力集中到一个机关手中,这个机关就是粮食人民委员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上册 ‎【解读】 这则资料记述了苏俄中央委员会讨论了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克服严重的粮食危机,决定对粮食的价格作出严格的规定并成立了专门的粮食人民委员会;同时还对握有余粮而拒不上缴或者浪费粮食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鼓励检举揭发。‎ 二、 新经济政策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1921年3月)‎ ‎(1)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 - 17 -‎ ‎ 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税额的总数应当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的必需的消费。当运输业和工业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即以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作交换的方法取得农产品时,税的总额应当随之不断减少。‎ ‎(3) 征收的税额应当根据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或按份额扣除。‎ ‎(4) 税额应当具有累进的性质;对于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等,税额应当低一些。最贫苦的农户予以免缴某些实物税,而在特殊情况下予以免缴全部实物税。扩大自己的播种面积以及提高整个农户生产率的勤恳的农民,在缴纳实物税方面应当得到优待,或者是降低其税额,或者部分地免税。‎ ‎(5) 在拟定税收法令和确定其公布日期时,应当考虑到使农民在春耕开始以前就尽可能比较确切地知道他所应当缴纳的数额。‎ ‎(6) 向国家缴纳的实物税,在法令所确切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完成。‎ ‎(7) 缴纳实物税的税额应当按农村联合组织(村社)计算。在农村联合组织内部,税额是根据第3条所规定的一般标准,由联合组织自己决定如何在各个农户之间分配。为了监督税收标准的实施和税款的征收,应当按不同的纳税额分别成立当地农民的民选组织。‎ ‎(8)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9) 为了供应最贫困的农民以及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缴售给国家的粮食、饲料和原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这种储备应当包括国内的产品以及用一部分国家黄金基金和一部分收购来的原料从国外换来的产品。代表大会基本上同意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一些条例,并责成党中央委员会迅速使这些条例相互协调,仔细研究实行实物税的形式,并通过全俄中央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实行相应的法律。‎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一卷 ‎【解读】 这则资料主要讲述的是俄共(布)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采取以实物税来替代余粮收集制的相关内容。文中确定了实物税的征税原则、征税方法、额度以及农民纳税之后的权利等。‎ 资料卡片 一、 苏联农业集体化 ‎20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26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随后,对各类地区规定了完成集体化的期限: 主要产粮地区(北高加索、伏尔加河中下游),要求在1931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产粮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西伯利亚、乌拉尔、哈萨克斯坦),要求1932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地区(中央非黑土地带、白俄罗斯、中亚、南高加索),则要求在1933年末基本完成。于是集体化速度大大加快了。1929年10月,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6%,1930年为23.6%,1931年为52.7%,1932年为61.5%,1933年为65.6%,1934年达71.4%。苏联在1934年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二、 “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第一,功绩:‎ - 17 -‎ ‎ 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这一模式中的某些做法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不但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第二,弊端: 政治方面的表现: 权力高度集中,干部职务终身制,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的表现: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1)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 (2) 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 ‎ (1) 了解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 (2)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 新课导入 ‎  1932年,苏联用4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被西方报刊称为“空想”“梦呓”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苏联用10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曾经创造经济奇迹的大国解体?这节课我们从经济领域探讨苏联改革的得与失。‎ 基础达标 ‎ 1.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最能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D)‎ ‎                  ‎ A. 大规模的垦荒运动 B. 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C. 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D.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 本题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是“最能直接调动”,能够直接给农民带来利益好处的措施就是最直接的措施,分析四个选择项,D选项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故选D。‎ ‎ 2. (2014年连云港模拟卷)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 - 17 -‎ ‎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C)‎ A. 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解析 赫鲁晓夫是个鲁莽的政治家,1959年,他出访美国,特地参观了种植玉米的农场,获得了一些玉米的常识,目睹了北美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啧啧称赞。美国之行后,他在苏联“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但他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结果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其他庄稼也被耽误了。到了60年代,“玉米热”成了赫鲁晓夫的笑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 ‎ 3.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C)‎ A. 罗斯福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一方面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他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成效甚微,对体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 4. (冲A)(2014年宿迁模拟卷)“给企业工作规定大量计划,这种做法限制了企业职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对改善生产组织的责任感。对工业工作者的物质鼓励制度使他们对改善企业工作的结果关心不够,对提高生产的赢利率和改善工业工作产品的质量也关心不够。”(《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为此,勃列日涅夫开展的改革是 (B)‎ A.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B.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 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解析 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上看,该文件批评了由于国家对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导致出现了企业职工没有自主权和主动性不够等种种不良后果,针对这一情况,勃列日涅夫开展的改革应是“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B项正确。‎ ‎ 5. 李鸿章曾自嘲自己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下列哪个人的作为与李鸿章比较一致 (C)‎ A. 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开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C. 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 D. 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经济发展战略”‎ 解析 李鸿章搞“洋务运动”,是对中国千年封建老屋的小修小补,所以他自嘲为“裱糊匠”;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起的仍是“裱糊匠”的作用,因此其“作为与李鸿章比较一致”。关于“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人教社课本没有这个名词的表述,但可以通过排除法,去掉A、B、D三项。‎ ‎ 6.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对苏联的热爱,罗曼·罗兰决定将这本日记五十年后再发表,他不想因为这本书造成对苏联的哪怕一点点伤害,他认为五十年后,苏联一定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五十年后的苏联是否像罗曼·罗兰所希望的那样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C)‎ A. 没有解决。斯大林模式一直被坚持 - 17 -‎ B. 已经解决。通过改革斯大林模式被改变 C. 没有解决。改革始终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已经解决。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 ‎ 解析 1935年后的50年应是1985年,这一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50年来,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但“改革始终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问题。这也是后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7.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① 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 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 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本题对俄国/苏联历史上的几次改革进行了综合回顾。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③错误;赫鲁晓夫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位改革者,“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②正确;课本明确表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④正确。应选D项。‎ ‎ 8.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C)‎ A. 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 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 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背离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将改革引向歧途。‎ ‎ 9. (判断正误)右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正在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 (B)‎ 解析 注意题目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末”,主题是“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应为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宣传画。“实现农业集体化”应在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执政时期。‎ ‎10. (2014年无锡模拟卷)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并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重工业。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题目表述与课文一致。本题正确。‎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2014年苏州模拟卷)1962年,苏联某经济学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得到当时领导人的支持,并在一些工厂实行。符合文中观点的措施是 (A)‎ A. 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 ‎ B. 收回集体农庄自主权 C. 取消自由贸易 - 17 -‎ D. 实行粮食税 解析 1962年应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注意该文章的名称,再回顾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符合文中观点的措施应是“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应是“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C、D两项分别是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符合本题的年代和文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选A项正确。‎ ‎ 2. (2014年扬州模拟卷)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 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B)‎ A. 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 B. 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 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 解析 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作者的观点是,赫鲁晓夫反对的是斯大林本人,而不是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认为揭露了斯大林,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作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根据作者的原意,选B项正确。‎ ‎ 3. 读下面的“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 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 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 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解析 从图表上看,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较高,当时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应是赫鲁晓夫改革所致;1963年赫鲁晓夫尚未下台,改革也没有提前结束;1978年戈尔巴乔夫尚未上台,当然也谈不上其经济改革失败。故A、B、D三项都是错误的。图表上苏联GDP增长率最高的是1973年,这时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应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所致。选C项正确。‎ ‎ 4.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不对,之前有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其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 17 -‎ ‎ 5. 右图中“I CAN􀆳T BELIEVE MY EYES!(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的主要原因是 (B)‎ A. 美苏争霸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 D. 民族矛盾的日益突出 解析 画面上,有一支为棺材里的苏联送葬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戈尔巴乔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在天之灵大为震惊,简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葬送苏联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只是直接原因。B项正确。‎ ‎ 6. 下述苏联(苏俄)历史上的经济政策或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 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③ 改革重点由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④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④②‎ 解析 ①是新经济政策内容之一;②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的状况;③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情况;④是“斯大林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是到1937年时出现的现象。解题时对③要确切把握:“导致国内局势失控”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 非选择题 ‎ 7. (2014年南京模拟卷)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具有开创性。纵观其发展历程,有过多次调整,耐人深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曾试图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指出该“强攻”办法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具体举措及其消极影响。‎ ‎(2) 1921年初,列宁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曾以辞职为由,争取大家对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支持。列宁不惜以此“过激”举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指出其调整后的农业政策及实施成效。‎ ‎(3)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中所述“模式的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及其对以后经济长期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4) 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试图调整、纠正日益僵化的模式,先后启动了哪两次改革?‎ ‎(5) 综上所问,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的开创与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解析 本题为第七单元两课内容的综合。第一问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消极影响”,根据要求回答,不需面面俱到;第二问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创新”、“农业政策”、“成效”,一项项回答,不要缺漏;第三问回答“农业方面”的“做法”和“负面影响”。前三问都有分析能力的考查。第四问回答“两次改革”,为简述题。第五问谈“认识”,要围绕主题,进行规律性的总结。‎ 答案 (1) 举措: 实行余粮收集制;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 “新”: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商品、市场价值规律发展经济;政策: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成效: 提高了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3) 做法:‎ - 17 -‎ ‎ 农业集体化。影响: 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 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5) 认识: 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国情。‎ 史料研读 一、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做的报告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 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 ‎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 ‎ ……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 ‎ 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这一名词可以使犯了思想错误或只卷入争论的人毋须证明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它可以自动给这些人加上这个罪名,可以破坏革命法制的一切准则,对他们实施最残酷的迫害,以对付在某一点上不同意斯大林的人,对付那些只是被怀疑有敌意的人,对付那些受到诬陷的人……‎ ‎ 我们现在能够广泛地提出克服敌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人崇拜和消除它造成的严重后果等问题,证明我们党有着伟大的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解读】 这则资料记载了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做的“秘密报告”。他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在当时的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使得苏联社会意识出现了混乱,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趁机对社会主义进行大肆攻击。‎ 二、 戈尔巴乔夫: 《改革与新思维》‎ 在分析国内局势时,我们首先碰到的是发展停滞不前。最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而到80年代初,已下降到使我们几乎临近经济停顿的程度。一个以前大力追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国家,开始明显地失去一个又一个阵地。而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和开发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 追求“总产值”的做法,尤其在重工业中,已成为“最高任务”,简直就是唯一目的了。基本建设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施工期限漫长,大量国家财富被积压。建造了一些造价高但又不能保证达到最高科学技术指标的项目。凡是花费劳动、材料、金钱越多的,就被认为是优秀工作人员或优秀企业。按说生产者“讨好”消费者才是正常的,而在我国,消费者却要由生产者摆布,恩赐给他什么他就用什么。这又是追求“总产值”的结果。‎ ‎ 我们许多经营管理人员的典型思想是: 不是关心增加国家财富,而是关心在某个产品中消耗更多的材料、劳动和工时,并且卖得贵点。结果是“总产值”有了,而商品却不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用于单位产品的原料、能源、其他能源,过去就多出很多,现在仍然多出很多……‎ - 17 -‎ ‎ 苏联在钢、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生产方面规模巨大,早已无可匹敌,同时却由于浪费、无效地利用而又缺少这些东西。苏联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却要每年购进几百万吨谷物作饲料。按每千人平均计算的医生、医院床位最多,但同时在医疗服务中又存在严重缺点,服务质量下降。我们的火箭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金星,而在取得这一科学和工程思想的重大胜利的同时,为了国民经济的需要而采用的科学成就却明显落后,我们的许多家用电器落后于现代水平……‎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解读】 这则资料记载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所面临的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 经济发展停滞、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停滞、重工业畸形发展、国家工作人员的浪费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医疗等行业的落后。面对窘境,为了缓解经济困难,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了经济领域。‎ 资料卡片 一、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3—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1950—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在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上的长期混乱。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 二、 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实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换,勃列日涅夫接替下台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生涯。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不再由一人同时兼任,全国各级党组织要遵守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原则。经过选举,柯西金当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阶段的苏联领导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制”。它在7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 17 -‎ ‎ 新的领导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赫鲁晓夫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引导社会对他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通过政治上开展的“纠偏”行动,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使新的领导集团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推行必要的改革。从1965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实施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适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价格、利润、资金、信贷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此后,又相继采取改进工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措施使改革进一步完善。由于改革实行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适应了客观需要,又是经过局部试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因此改革初期成效显著。‎ ‎ 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了10余年,“明显地推动了原地打转的国民经济”,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1975年)。其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亿卢布。经济的发展使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经济增长水平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 第七单元 单元归纳与整合 单元归纳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阶段特征 历史分期 二战前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历史要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影响、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的解体 历史特征 十月革命后苏俄进行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最终因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走向了解体。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从中得出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模式的束缚,不断调整和创新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 17 -‎ 知识整合 一、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不同点 ‎ ‎(1) 背景不同 ‎ 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政治、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是因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危机。‎ ‎(2) 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 ‎ 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罗斯福新政是在资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 ‎(3) 根本目的不同 ‎ 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巩固工农联盟;‎ 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4) 方式不同 ‎ 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5) 侧重点不同 ‎ 新经济政策的侧重点是农业;罗斯福新政的侧重点是工业。‎ ‎(6) 作用不同 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经济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同点 ‎(1)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 ‎(2) 都缓解了危机;‎ ‎(3)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4)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二、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与调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原因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如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克服赫鲁晓夫的某些改革措施造成的混乱局面。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经济改革 内容 首先进行农业改革,如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然后进行工业改革,如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等,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等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原因)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根本原因)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 17 -‎ ‎(根本原因)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直接原因)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造成 认识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 “斯大林模式”和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集体化农庄 资本主义大农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度等)‎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7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