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达标检测(附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达标检测(附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 (1) 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 (2)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 (2)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 ‎ (3)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 ‎ 新课导入 ‎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那么这一变化的趋势怎样?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那么,中国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这一面貌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基础达标 ‎ 1.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 ‎                  ‎ A. 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 B. 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解析 从康有为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主张“易其服”的目的是“易人心”,以利于推行“新政”。A项正确。‎ ‎ 2. ‎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子、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D)‎ A. 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B. 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 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D. 物质生活发生变化 解析 广告词里提到的“洋醋、东洋竹篮子、吕宋酸果、白兰地等”,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是进口商品,这些“洋货”进入中国并有一定的市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发生变化”。A项明显不准确;B项当时还没有出现;C项内容早已出现;选D项正确。‎ ‎ 3. 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 (B)‎ - 24 -‎ A. 北京四合院 B. 上海石库门里弄 C. 山西乔家大院 D. 福建土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的能力。A、C、D三项均为中国传统建筑,而B项则是中西建筑合璧的产物。‎ ‎ 4. “女学士周××,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北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周××有同等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上述广告评论正确的有 (D)‎ ‎① 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② 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 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 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广告说明了当时的婚姻自由思想,再根据“北京”“民国”等信息,可判断①②③④都正确。‎ ‎ 5. (2014年苏州模拟卷)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C)‎ A.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 D.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解析 在清朝男子的发辫带有政治色彩,是效忠大清王朝的政治象征。晚清末年,一些海外留学生受新潮思想的影响(鲁迅曾留学日本),剪去发辫,但为封建顽固守旧势力所不容,被封建顽固势力看成是朝廷的叛逆,因此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注意题目上的“宣统初年(1909年)”,这样很容易排除A、B、D三项。C项正确。‎ ‎ 6. (2014年南京模拟卷)右图展示的“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缠足的陋习有关。该陋习始于五代末,在宋朝广为流传。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下列相关“缠足”表述错误的是 (A)‎ - 24 -‎ A. 宋明理学首倡禁绝 B. 维新变法主张废止 C. 民国政府明令禁止 D. 现代社会基本灭绝 解析 妇女缠足陋习大约始于五代末或宋初,开始仅限于少数人,明末至清朝时期开始在普通女性间流行,并逐渐演变成摧残女性的一种陋习。中国近代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倡“废止缠足”,A项明显错误。‎ ‎ 7. (2014年镇江模拟卷)右图是《市场》杂志1981年刊出的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短期内引来270多名应征者,在吉林某校任教的28岁姑娘最后与征婚者丁乃钧结为伉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C)‎ A. 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深入人心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 西方婚姻恋爱观念的影响 解析 征婚广告的从无到有是因为“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从思想禁锢到思想解放的变化过程,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C项正确。‎ ‎ 8. ‎2009年5月12日晚,京城各大媒体及众娱乐圈明星齐聚星光现场,共同出席了“至少我们在一起·群星纪念5·12义演”。这再次彰显了赈济灾区的社会新风尚。这种风尚出现在 (C)‎ A. 新中国成立初 B. “文革”时期 C. 改革开放以来 D. 过渡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逐步形成。因此选C。‎ ‎ 9. (判断正误)(2014年宿迁模拟卷)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叶,由于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城市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A)‎ 解析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 中西合璧,新旧并存;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本题表述正确。‎ ‎10. (判断正误)(2014年扬州模拟卷)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旗袍、中山装、京剧、里弄住宅。 (B)‎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朝中叶,并非到“近代”才形成,而且京剧是中国地方文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国粹”,与外来的西方文化没有直接联系。‎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 24 -‎ ‎ (冲A)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适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对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 A. 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陈规陋习 B. 女子放足和断发易服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共识 C. 康有为对于社会风俗的改革主张有利于开启民智,具有启蒙意义 D. 这客观上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带给中国的影响 解析 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不能说明女子放足和断发易服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共识,当时大批保守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认同女子放足和断发易服的,而A、C、D都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所以都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 ‎ 2. (冲A)(2014年盐城模拟卷)“……既盛行剪发之风,必成怀改装之念,社会中凡中等以上人,智识稍具开通而实行改装易服者实繁有徒。”下列社会现象与此几乎同时出现的是 (B)‎ A.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B.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C.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 D. 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的开设 解析 人教版课本上“辛亥革命后……在全国采用公历”的知识点是小字,学生学习时一般不太在意,容易造成知识的缺漏。材料内容讲的是“断发易服”,问“几乎同时出现”的社会现象,这就增加了本题的难度。学生首先要判断材料的时间段应是辛亥革命后,还要掌握公历何时开始使用的知识点,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他三项和材料的时间都不对。‎ ‎ 3. 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说明民国时期 (C)‎ A. 人们婚姻观念发生一定变化 B. 人们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C. 妇女获得彻底解放 D. 近代社会出现用法律手段调节婚姻关系的新气象 解析 上世纪30年代,“皇帝闹离婚”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这一事件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民主法治的巨大进步,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但不能说明“妇女获得彻底解放”。中国妇女获得彻底解放要到解放以后。本题选C项正确。选择题上凡出现“完全”、“彻底”、“绝对”等词语,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这种情况多数是不对的。‎ ‎ 4. 下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 (D)‎ A. 欧风美雨 B. 西学东渐 C. 洋为中用 D. 中西合璧 - 24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紧扣时间条件“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习俗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无不反映出中西合璧的特征。“欧风美雨”“西学东渐”“洋为中用”都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前,而且主要指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领域。正确答案是D。‎ ‎ 5. 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到,两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在打高尔夫。旗袍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高尔夫运动也是在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运动。‎ ‎ 6.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D)‎ A. 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解析 注意时间是“1988年”,这时改革开放已有10年时间,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从人们的服饰、经济发展的成效等方面日益显现出来。选D项正确。‎ 二、 非选择题 ‎ 7. (冲A)阅读下列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中的部分诗句: ‎ 材料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 ‎“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 ‎“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注:“爱皮西地”即ABCD)‎ 请回答:‎ ‎(1) 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解析 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最快也最大的城市,近代上海的许多竹枝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种变化。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要求根据材料概括表现,不要答具体的事例;第二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答转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以脱离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行文要有条理性。两问都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 (1) 表现: 城市交通工具变革;大众传媒出现(近代报馆建立);崇拜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西方宗教的传播;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 (2) 原因:‎ - 24 -‎ ‎ 政治上,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国内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运动的推动。经济上,自然经济较早瓦解,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新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出现,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文化上,西方科技的引入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新思潮的产生和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 ‎ 8. 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解析 本题的题型是简答题,切勿啰嗦。另外要注意本题有两设问,一个是“变化”,另一个是变化的“原因”。‎ 答案 (1) 变化: ① 服饰由长袍马褂到中西服并行;② 饮食形成中西餐并行且形成四大菜系;③ 居室建筑中西合璧;④ 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存。 (2) 变化原因: ①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② 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③ 改革开放;④ 与世界联系紧密,逐渐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史料研读 ‎“断发易服” ‎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①,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 材料二  夫发不论古今,以宜时不宜时为断;制无问中外,以便民不便民为断。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②之矣。蒙以为及今剪而易之,于国家无毫发之损,而有丘山之益。小利不足言,请言其荦荦大者: 一曰借以变法……二曰借以养廉……三曰可以强兵……四曰可以强种……五曰可便行役……六曰可振工艺……七曰可善外交……八曰可弭教案……夫不剪不易,种种窒碍若彼,剪之易之,利益之巨若此。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 ‎ 材料三 中国之陷于异族,则衣服必稍变矣。然元之窃据,不过数十年之久,即为我汉人所扑灭,未有若满清之盘踞二百五十余年,而以半边和尚贻③羞我汉人,如今日之甚者也。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④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 ‎【解读】 材料一引自康有为于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所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引自《湖北学生界》第3期所刊载的《剪辫易服说》一文。《湖北学生界》创刊于‎1903年1月29日,至‎1903年9月21日停刊,是一份在日本东京出版的留学生刊物。该月刊为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是近代留日学生中第一份带有省名的刊物。材料三引自黄藻所编《黄帝魂》中的《论发辫原由》一文。《黄帝魂》是一部政论集,出版于1903年,内收章炳麟、章士钊等人的40篇论文。该书影响很大,后曾多次再版印刷。 ‎ 清末剪发辫、易服装的要求已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和支持,逐渐演变为“断发易服”的时代潮流。在近代中国,“断发易服”不仅是对旧的传统习俗的冲击和对新的文明风尚的提倡,更明显地具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对清朝统治的抨击甚至反清革命联系在一起。 ‎ ‎【注释】 ① 豚尾: 猪尾。② 稔知: 熟知。③ 贻: 遗留。④ 咎: 指责,责备。 ‎ - 24 -‎ 资料卡片 一、 废止缠足运动 早在清末,废止缠足的天足运动就已经展开。天足,即天然之足,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崇尚天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早在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东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康有为、康广仁又在广州成立粤中不缠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成立之初,会员便达万人以上。与此相呼应,在广州附近的顺德也创立了戒缠足会。另一位著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也积极从事反对缠足的活动,并致力于从事反对缠足的宣传工作。1898年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专门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痛陈缠足之害。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的反缠足运动告一段落。此后,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了反缠足运动中。进入民国,天足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政府已经把放足和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民国建立伊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政府时期,尽管战乱不断,但政府对缠足的劝禁工作从未停止。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尽管这一陋习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绝,但杜绝这一陋习基本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二、 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问题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从1988年5月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将产、销通盘考虑,解决我国主要鲜活农产品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篮子工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 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通过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将科研、生产、批发(供应)、销售、管理等部门集中起来,组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以丰富市场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经过十年来的实施,我国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六大类鲜活农产品的产量以年均7%到13%的速度增长,使我国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充足。截止到2002年,我国年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跃至‎311.1公斤,远远超过世界人均‎105公斤的水平。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昆明等许多大中城市蔬菜日上市品种在50个以上。“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喜人成绩。‎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 (1)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 (2) 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 (1)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 (2) 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 ‎ 新课导入 - 24 -‎ ‎  当代社会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其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世界也正因此而变得更加渺小。那么,交通和通讯工具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地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基础达标 ‎ 1.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的大面积凝冻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断电。蒸汽机车“重出江湖”,代替电气机车保障了春运工作的进行。‎ 右图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0号”蒸汽机车,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当时应该运行在 (C)‎ A. 淞沪铁路 B. 京张铁路 C. 唐胥铁路 D. 京汉铁路 解析 本题材料课本上有相应的图片和说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难度较低。‎ ‎ 2. (2014年宿迁模拟卷)黄遵宪(1848—1905)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此诗反映了当时 (A)‎ ‎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 近代通讯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C. 大众传播媒体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西方服装和礼仪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解析 黄遵宪的诗里描写的是交通工具火车,“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选A项正确。‎ ‎ 3. 小刘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院校,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下列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兰新、宝成等铁路 B. 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大减少了铁路的资金投入 C. 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 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教材可知: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A项先后建成的是宝成、兰新铁路;B项应为加大资金投入;C项应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 4. 下列一组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到的。请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D)‎ 图一 高速列车 - 24 -‎ 图二 青藏公路 图三 民航客机 A.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 B. 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C. 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D.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三幅图片都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选D。‎ ‎ 5. 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 (A)‎ A.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 B. 蒸汽机的发明 C. 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 D. 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打破了列强对水上运输的垄断。‎ ‎ 6. (冲A)(2014年南通模拟卷)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① 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② 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 ③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④ 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学生对图表材料的识读和处理能力比较欠缺,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研读该图表,理解含义。图表中不包含①和④的信息,选②③正确,答案为B。‎ ‎ 7. (冲A)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B)‎ A. 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 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C.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 24 -‎ 解析 从材料所描述的蚌埠在近代的兴起,可以看出其受益于津浦铁路的修建,这最能说明的是“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 8.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 A. 电报 B. 电子邮件 C. 邮寄信件 D. 电话 解析 从该诗的文风推测应该是写于晚清末年,其作者是黄遵宪。从诗中的“驰书迅已极”、“况经三四译”可以看出其歌咏的是电报。驰书之快,迅疾如电,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近代电报通讯的特点。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开展驰骋想象,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 ‎ 9. (判断正误)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19世纪80年代。 (A)‎ 解析 唐胥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经政府批准兴建使用的铁路,起自唐山开平煤矿,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全长‎9.7公里,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因此,张謇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19世纪80年代。‎ ‎10. (判断正误)德国人瓦德西在190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包括: 在中国境内看见了蒸汽火车,收到家人打来的电报,在报纸上了解到义和团的消息,乘坐了从北京到天津的民航飞机。 (B)‎ 解析 1900年飞机还没有发明,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到天津航线的开通要到1920年。因此,1900年瓦德西不可能乘坐从北京到天津的民航飞机,其他事情在1900年以前或1900年当年已经出现了,瓦德西是有可能经历的。‎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D)‎ A. 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 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 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 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根据本题所附图片可知,在20世纪初,马车和汽车并行在中国的公路上,这是西方文明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典型而生动的写照。A、B、C三项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不符。‎ ‎ 2.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 (D)‎ ‎                  ‎ A. 兰新铁路 B. 宝成铁路 C. 京九铁路 D. 青藏铁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材料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 - 24 -‎ ‎ 3. (2014年无锡模拟卷)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筑了铁路淞沪线,旋即被当地官员以重金购去后拆毁,后清廷又命盛宣怀再筑,于1898年完工通车。右图为当时“先锋”号火车头运抵淞沪铁路时的情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 1876年修筑的淞沪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B. 1876年修筑的淞沪铁路使用了电力驱动的火车头 C. 淞沪线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 D. 1898年通车的淞沪铁路彻底结束了列强垄断的局面 解析 从近代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多舛的命运(修筑—拆毁—再修筑)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C项正确。‎ ‎ 4. 1882年顺天(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乡试发榜,《申报》记者通过什么方式,让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结果 (B)‎ A. 通过铁路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 B. 通过电报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 C. 通过轮船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 D. 通过航空把消息传至上海并见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结合距离、时间及通讯时间不难得出应为B。‎ ‎ 5. (2014年南通模拟卷)右图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照片可以说明 (D)‎ A. 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 B. 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 C. 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 D. 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 解析 本题A、B、C三项都可以看出明显错误,可以排除。材料说明和图片中可见电车(注意电车的“大辫子”)、自行车等,可以说明“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D项正确。‎ ‎ 6. 下图是近代中国上海一对祖孙的夜间对话,导致祖孙两代人时间观念上发生重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24 -‎ A. 服饰上的中西合璧 B. 建筑上的中西杂呈 C.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D. 新式报刊杂志的创办 解析 本题问的是“时间观念”,A项的服饰、B项的建筑、D项的报刊明显地都与本题材料无关。由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近代化,使孙子与爷爷的时间观念产生了重大差异。C项正确。‎ 二、 非选择题 ‎ 7. 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 “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牌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 材料三 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2) 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 ‎(3) 材料三中的“尴尬”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解析 本课主观题往往都是考铁路方面的内容,而本题避开了“铁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另辟蹊径,角度新颖,构思巧妙,综合性强,遗憾的是考查本课的内容不多。第一问学生可能想不到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二问要联系第四单元“一五”计划的有关内容;第三问谈到当今社会的交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及民生问题,接地气,贴近生活,很有新意,也涉及第四单元的有关内容。‎ 答案 (1) 外因: 工业革命的影响;外国侵略者通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迫使新式交通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列强的入侵)。 内因: 洋务运动的带动;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思想观念守旧。 (2) 状况: 基础差,底子薄,技术落后。 措施: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向苏联学习;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  (3) 尴尬: 非机动车(人力三轮车)从消失到重现(或人力三轮车卷土重来)。 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剩余劳动力,涌到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职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 8.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 中国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6.8亿。国际电信联盟统计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0亿,普及率达58%;全球互联网用户数超过15亿,普及率达22%。目前,中国的移动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均是世界第一。‎ ‎——‎2009年7月22日新华网 请回答: ‎ - 24 -‎ ‎(1) 材料一反映了张之洞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通讯事业发展的重要史实。‎ ‎(2) 依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3) 结合上述所有材料和相关知识,如果你现在要与远方的朋友进行交流,那么信息交流方法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第(1)问,注意材料中张之洞架设电报的出发点,结合教材归纳史实。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归纳。第(3)问,只列出交流方法即可,不需展开。‎ 答案 (1) 张之洞出于国防、军事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开办洋务。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2) 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3) 写信、发电报、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短信息等。‎ 史料研读 一、 新中国在铁路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 ‎ 从1952年建成其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 ‎100千米,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以及黎湛、蓝烟、鹰厦、萧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改变了一些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不能以铁路与内地沟通的状况;新建的集二铁路和湘桂铁路来睦段,为加强中蒙、中越之间的国际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中国铁道的发展历程》,‎ ‎《中国铁道年鉴》(1995年版) ‎ ‎【解读】 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新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作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业自然不可忽视。在已有基础上,“一五”期间,铁道部将全国铁路管理局增至12个,组建了5个设计分局,并对部属20个机车车辆厂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五年间,共进行了北京至山海关、沈阳至山海关铁路复线修复,集宁至二连、蓝村至烟台、同蒲路南段窄改宽工程、宝鸡至成都、鹰潭至厦门等铁路工程,修建了沈山线上的大凌河桥、汉水铁路桥、武汉长江大桥、河口黄河大桥,开通了北京—莫斯科、北京—平壤、北京—河内、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在“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刺激下,全国铁路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 近代通讯设施的传入 ‎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恃其轮船、铁路之利,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 ‎ ‎——《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张树声奏》,‎ 杨家骆主编 《洋务运动文献汇编》第6册 - 24 -‎ ‎【解读】 光绪九年(1883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此折,向光绪帝陈述轮船、铁路特别是电报的种种便利。今天看来已是十分普通的常识,但在中国洋务运动已进行了十几年的晚清时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利器如轮船、铁路、电报等,一些有知识、有眼光的中国人意识到,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成果是中国必须要加以学习的。然而,也有不少人反对引进轮船、铁路和无线电,认为轮船、铁路及电报的铺设会触动龙脉、影响风水,殃及大清江山及家族的兴旺。在争议中,以电报、电话等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始筹设近代化的通讯设施。光绪三年(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40余千米的电报线。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主持架设了天津至大沽的电报线,次年,天津成立电报总局。中国早期的电信网络开始形成。与此同时,更先进的通讯工具电话开始在上海、天津租界内出现。1882年,上海已有两个电话交换所开始营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东、北京、天津三处设立电话局。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底,全国共设电报支线41417里,分布以东部及中部各省为主。20世纪初,法国人开始在秦皇岛使用无线电通讯。随后不久,清政府也在广东、天津、上海等地设立了无线电通讯。 ‎ 资料卡片 一、 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名义上商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大权归官方掌握。第一期资本100两,至1881年(光绪七年)才凑足。总局设上海,分局设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批旧轮和设备,扩大经营;但因管理腐败,又遭帝国主义在华航运势力排挤,一直难以维持。1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仍连年亏损,甚至“远不如昔”。1909年(宣统元年)又行改组,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1932年归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到1947年11月止,共有船460艘,总吨位达33万余吨。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二、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1879年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各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派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后因顽固守旧派反对,未能成功。次年矿务局再请示修建该铁路获准。1881年6月唐胥铁路建成,全长‎11公里。利用废旧零件装制火车头,遂正式通车。后陆续延至天津和山海关。‎ 三、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作工,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 ‎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广州。‎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东光复,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1912年,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年仅29岁。死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 (1)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 (2)‎ ‎ (1)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 (2)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 24 -‎ ‎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 (3) 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 (4)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 ‎ 新课导入 ‎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了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基础达标 ‎ 1. 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C)‎ ‎                  ‎ A. 电影电视 B. 电报电话 C. 报刊杂志 D. 铁路交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四大媒介中,最先在中国出现的是报刊,选C。‎ ‎ 2. 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A)‎ ‎① 传播信息 ② 开通民智 ③ 引导舆论 ④ 控制政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轻而易举地看出④是错误的,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①②③符合梁启超言论的原意。选A项正确。‎ ‎ 3.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1905”‎是为了纪念 (C)‎ A. 世界电影诞生 B. 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C. 京剧《定军山》摄制 D. 《歌女红牡丹》公映 解析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所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网址里有“1905”。‎ ‎ 4. (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右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B)‎ - 24 -‎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风云儿女》‎ D. 《杨门女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知识再现能力。解答本题有两种途径,一是观察所附的图片,可知是《定军山》;二是根据题干中的“2005……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可知是《定军山》。‎ ‎ 5. 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评委会的评语是: 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这部获得“荣誉奖”的影片是 (C)‎ A. 《定军山》 B. 《风云儿女》‎ C. 《渔光曲》 D. 《歌女红牡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 6. (冲A)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略,印入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D)‎ A. 商品市场扩大 B. 经济结构转型 C. 商业广告创制 D. 推销技术革新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本题易错选A项或C项。从材料中看,该“启事”宣传的是报纸广告的长处: 费用低廉,受众面大,有利于促进营销,这就说明了“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推销技术(的)革新”。D项正确。‎ ‎ 7. 照片承载着历史,下面这张照片最有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一段历史 (B)‎ A.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 B.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C. 播送中共八大召开的新闻 D. 宣布西藏自治区成立 解析 注意照片上日历的时间是“1958年”,这是解题的关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何时开播课本上没说,其前身是‎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诞生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中共召开党的八大是195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是1965年。以上三项都与照片上的时间不符。应选B项。课本表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照片上的人物是我国第一位电视女播音员沈力。‎ ‎ 8. 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下列活动中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D)‎ A. 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礼 B. 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 C. 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 D. 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 解析 本题主人公生于19世纪末,活了近90岁,应逝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有生之年不可能使用互联网发电子邮件。因为中国正式接入世界互联网是1994年,即老人逝世的几年以后。选D项正确。‎ - 24 -‎ ‎ 9. (判断正误)(2014年南京模拟卷)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比较著名的有《民报》和《万国公报》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更是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B)‎ 解析 《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于19世纪60年代(1868年)在上海创办,与材料“自19世纪70年代起”时间不符;该报为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美国人林乐知所创办,与材料“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创办者不符。‎ ‎10. (判断正误)(2014年连云港模拟卷)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定军山》,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的电影放映。 (B)‎ 解析 《定军山》拍摄于1905年,1896年不可能在上海放映。据《申报》记载,‎1896年8月11日,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C)‎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能教民智渐开通”一句可见报纸有启迪民智,教化民众的社会功能。C项正确。‎ ‎ 2. 下列将②③报刊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C)‎ ‎① ② ③ ④‎ A. 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 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 C. 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 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 解析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6月创刊于东京,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它们“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 3. 《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其外景是在浙江象山县石浦渔村进行拍摄完成的。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18世纪末电影在中国上海首次出现 B. 《渔光曲》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C. 新中国初期电影的特点是题材丰富多彩 D. 近代中国首部国产电影取材于传统戏曲 解析 A项时间错误,应为“19世纪末”;B项史实错误,应改为《歌女红牡丹》;C项表述不准确,建国初期电影主题主要是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D项正确,近代中国首部国产电影取材于传统戏曲《定军山》。‎ - 24 -‎ ‎ 4.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经过一个月的鏖战最终产生了历史第七个世界杯冠军——西班牙,中国广大的球迷通过CCTV-5也目睹了这一世界球迷的盛世。假如时间倒退,中国人最早通过电视观看节目应该是哪家电视台 (A)‎ A. 北京电视台 B. 上海电视台 C. 新疆电视台 D. 江苏电视台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中国人最早通过电视观看节目应该是北京电视台。‎ ‎ 5. 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很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互联网的优势有 (B)‎ ‎①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 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③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的费用较之打电话要低廉,②表述不正确,可排除含②的选项。B项正确。‎ ‎ 6. ‎2011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①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 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 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即可看出网络对民主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并不能说其是主流民主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主流民主形式。‎ 二、 非选择题 ‎ 7. (冲A)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右图)是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的在我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 24 -‎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请回答: ‎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刊发展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前期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情况。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采用“说明”的方式,回答“背景”和“特点”;第二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回答“特点”和“原因”;第三问考查学生综合、表述等 方面的能力,回答“认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每一问都几乎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内容,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尽量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 答案 (1) 时代背景: 西方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中国处于清朝统治晚期,仍然停留于封闭的古代社会。 特点: ① 借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② 以传播经济信息、科学文化为主;③ 形式内容与中国传统报刊相比有较大突破。 (2) 新特点: 民办;版式活泼;宣传改造中国传统的学说;报刊种类多;发行量大。 原因: ① 辛亥革命后,国家的政治控制力相对减弱;②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③ 救亡图存的形势仍然严峻;④ 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更加觉醒。 (3) 认识: 报刊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911年以前,全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这些报刊有日报,有周刊,旬刊,月刊,季刊;以内容论,有综合性的,有专门性的,如宗教报刊,科技刊物,妇女刊物,儿童刊物;以文体论,有文言文的,有白话文的,还有图文结合的画报。这一时期,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英、日、法、德、葡、俄等多种外文报刊均有。有些报刊是纯地方性的,更多的是全国性的。‎ ‎(1) 据材料,概括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 第(1)问,上海报刊业的发展,与上海最早开埠通商、西方思想文化传入和工业化起步早有关。第(2)问,报刊业的发展又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答案 (1) 数量多;品种丰富;语种多;发行范围广。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较早;西方思想文化传人较早;近代经济发展起步早。 (2) 丰富了人们的信息和知识来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史料研读 一、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纸 材料一 既而渐入中华各省亦有立此报馆者,而尤以西人教会报为多,故前有耶稣教会派人查考中国各报始末,去年已经刊列,除京报外,自始至今①共有七十六种……十之六系教会报,有数月停止者,有数年停止者。 ‎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 材料二 自林乐知②‎ - 24 -‎ ‎、李提摩太诸人创《万国公报》,属中土人士为译述,旬月一发刊,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破除文人之结习,于报界一新其面目。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时务报》《湘学报》等……顾其时则无有党派,攘臂发抒,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 ‎【解读】 材料一引自李提摩太作于1895年的《中国各报馆始末》一文。李提摩太是近代来华传教士,1870年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在山东以及东北等地传教,1916年退休回国。在中国期间,李提摩太借《万国公报》和广学会向中国人宣传基督教思想,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和出版业等作出了很大贡献。材料二引自胡汉民作于1909年的《近年来中国革命报之发达》一文。胡汉民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近代革命派创办报纸的历史,指出了革命报的意义、性质、作用、效果,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报纸发展的重要文献。‎ ‎【注释】 ① 至今: 到1895年。② 林乐知: 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40多年,1868年在上海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该报改称《万国公报》。‎ 二、 中国电影的萌芽 ‎ 材料一 徐园①初三夜仍设文虎②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 ‎ ‎——《申报》‎‎1896年8月10日 材料二 徐园七夕仍设文虎候教……园内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是夜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③并演西洋影戏。‎ ‎——《申报》‎1896年8月14日 ‎ 材料三 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出奇的工程、著名的古迹、冷带热带、各种景致、各种情形,至于那开矿的、耕田的、作工的、卖艺的、赛马的、斗力的,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所演的故事里头,有许多的道理,很可以劝善戒恶,叫人警醒……人得了闲,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中国戏小孩子们看了,坏处很多,好处极少,我也不必细说,明白点的人都知道。那淫荡不堪的戏,最容易引诱坏了青年的子弟,不用说了,就是那好戏,也不免夹杂着迷信邪说,……人能把爱看戏的心,移在看电影上,保管他有益处。 ‎ ‎——《大公报》‎1909年2月5日 ‎ ‎【解读】 材料一系中国第一则有关电影的广告,登载于‎1896年8月10日出版的《申报》上。材料二选自‎1896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的另一则电影广告。材料三选自‎1909年2月5日《大公报》上登载的《看电影大有益处》一文。 ‎ 西洋电影最早出现在开风气的上海。‎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首次放映了“西洋影戏”。此后,一些外国商人在上海经营起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影院。而中国电影事业正是在外国电影的刺激和启发下,开始出现的。在近代中国,早期的西洋电影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娱乐形式,是与中国传统娱乐活动,如灯谜、戏法、焰火等活动一起播映的。在时人看来,西洋电影较之中国传统的戏有诸多好处,不仅可以开眼界,也可以教化民众,是很好的娱乐和教化形式。可见,电影作为一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时人的理解和接受,并渐渐传播发展开去。 ‎ ‎【注释】 ① 徐园: 上海丝绸商人徐棣山的私人别墅。② 文虎: 灯谜。③ 又一村: 徐园中的一处景致。‎ 资料卡片 一、 报纸的来历 自从1609年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版报纸《关系报: 总汇消息 》(Relations: Aller ‎ - 24 -‎ Furnmmen)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诞生后,报业的发展已持续了将近400年。有些诞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报纸,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远去。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读卖新闻》等百年老报,却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在一次次变革中发展壮大,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信任,并仍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它们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报业发展史与改革史,一部新闻业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历史。是它们,见证着现代传媒业的诞生、成长与壮大。 ‎ 现代报刊诞生于欧洲中世纪末期,而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王权的衰落,言论自由在弥尔顿等一批新兴资产阶级的呼吁下传遍世界,报刊受到的管制也逐渐减弱。此时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媒介,于是,各种政党报刊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之后工业革命前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着新闻传播业摆脱政党政治的控制而逐步走向产业化。‎ 二、 《时务报》 ‎ ‎《时务报》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理论刊物之一。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8月9日在上海捐款创办。旬刊。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先后任撰述,并请张坤德、郭家骥、日人古城贞吉分任英、法、日文报纸译事。石印。载有论说、上谕、奏折、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强为宗旨。数月之间,风靡海内,销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张之洞以报中论说太新,频加干涉。百日维新期间,清廷允御史宋伯鲁之请,改《时务报》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1898年8月8日终刊,共出69册。由汪康年改办为《昌言协》。 ‎ 三、 《民报》 ‎ ‎《民报》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地址设在东京(署名“群智学社”)。由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撰文者均为当时的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1908年10月(一说11月)出至20期后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刷两期后即停刊。共出26期,只有《天讨》等增刊。每号有插图。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四、 《定军山》 ‎ ‎《定军山》是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取材于东汉末(219年)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斩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故事。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老将黄忠。它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最初尝试。这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 第五单元 单元归纳与整合 单元归纳 - 24 -‎ 阶段特征 项目 近  代 现  代 物质 生活 与习 俗 衣 ‎“断发易服”、穿西装、中山装、百姓穿洋衣洋袜增多 着装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时尚,西式糖、烟、酒为百姓接受 ‎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菜篮子工程”‎ 住 西式住宅增加,民国的高官显贵建造洋房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安居工程”‎ 风俗 剪辫易服、简约社交礼仪、增添新节日 社会风气发生根本改变,实行新婚姻制度,休闲生活成为时尚 交通 工具 轮船 ‎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各大口岸涌现一批轮船公司,推动水上交通业近代化进程 轮船运输业由新中国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在交通中的比重下降,呈萎缩状态 铁路 唐胥铁路的修筑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已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但总体进展缓慢 新中国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从1997年起实行几次大提速 公路 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飞机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京津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序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 工具 电报 甲午战争前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民间少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电话 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电话用户26万户,普及率仅为0.05%‎ 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报刊 ‎19世纪70年代起国人自办报刊越来越多,呈现逐渐繁荣的景象,著名的有《时务报》《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报刊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专业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影视 电影 - 24 -‎ ‎《定军山》首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反映工农生活及革命战争;改革开放以后电影事业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电视 ‎—‎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彩电、液晶电视代替黑白电视,节目丰富多彩 互联 网 概况 ‎—‎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特点 ‎①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② 费用低廉;③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④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获取信息 单元整合 一、 知识整合 ‎(一) 了解近现代人们在物质生活(衣、食、住)及社会习俗方面变化的表现 ‎(1) 近代: ① 服饰: 鸦片战争后,西服开始传入中国;“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新式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服装五花八门。② 饮食: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 建筑: 鸦片战争后西式住宅开始出现在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上海等南方城市以及天津等地则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④ 社会习俗: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⑤ 农村落后、封闭,传统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2) 现代: ①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物质生活: 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社会习俗: 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② 改革开放以来: 物质生活: 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社会风俗: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渐形成。‎ ‎(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 随着中国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 在地域、城乡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4) 既有相当的西方文化内容,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三) 近代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1) 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2) 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村相对封闭性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4) 交通上,农村往往比较闭塞,人口流动性差,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 ‎(四) 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进步的原因及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24 -‎ ‎(1) 原因: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重视。‎ ‎(2) 影响: ① 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 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五) 我国近代报刊、电影逐渐普及的表现及影响 ‎(1) 报刊: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维新运动中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思想启蒙方面,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 ‎(2) 电影: 《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3) 影响: 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六) 互联网发展的表现及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 表现: ① 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②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 影响: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超越空间、国界、种族的束缚,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二、 考点整合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第一次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 2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