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达标检测(带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达标检测(带解析新人教必修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1) 了解“一五”计划 ‎ (2) 理解三大改造 ‎ (3) 了解中共八大 ‎ (1) 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 (2) 总结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 新课导入 ‎  展示材料: 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那里有许多投机商人,专门买卖银元、黄金、美钞。纸币一日间贬值数次。投机商人都知道附近各单位的发薪日期,所以经常乘机抬高银元价格。去得越晚,亏就吃得越大。换了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韩儒林《回顾与展望》,《南京大学报》‎‎1982年5月19日 问: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基础达标 ‎ 1. (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C)‎ ‎                  ‎ A. 重工业基础雄厚 B.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解析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建立起来的重点大型企业,该厂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标志着我国“一五”计划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2. 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D)‎ - 24 -‎ ‎①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繁荣发展  ② 工业结构的改善 ③ 工业建设发展迅速 ④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1953年“一五”计划建设开始后,我国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有所改变,反映了“工业结构的改善”和“工业建设发展迅速” 。D项正确。‎ ‎ 3. 下图是一张残缺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凭证,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C)‎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B. 民国晚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C.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 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有“公私合营”的字样,可以看出这张股票凭证出现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运动中。当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法。‎ ‎ 4. 1952—1956年我国出现如下表所示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 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的成果。从题目的时间可判断。‎ ‎ 5. (2014年镇江模拟卷)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以选择的素材有 (B)‎ ‎①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② 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 “一五”计划的实行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 24 -‎ 解析 ①和③出现于1958年,不可能在1956年成为全国高考作文题的素材。②④符合题目要求的年代,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实行是1953—1957年。‎ ‎ 6. 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 (B)‎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66年   D. 1976年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内容及时间。‎ ‎ 7.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一现象得益于 (B)‎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 三大改造完成 D. 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 ‎ 8. (2014年徐州模拟卷)“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宵。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B)‎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解析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盛行高指标、浮夸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这首民歌的内容严重违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是当时中国社会浮夸风盛行、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浮躁情绪的反映。‎ ‎ 9. (判断正误)(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右图海报通俗易懂地宣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B)‎ 解析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实行期间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10. (判断正误)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五部曲。“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 解析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说非公有制经济“销声匿迹”。‎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D)‎ - 24 -‎ ‎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 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根据本题所提供的图表,可知该时期国营经济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私营经济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这正是我国实行“三大改造”的结果,而“三大改造”表明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 2.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D)‎ A. 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C. 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 D. “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 解析 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后期。 “一五”计划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从材料数据看,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这说明,“‘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D项正确。‎ ‎ 3. (2014年徐州模拟卷)下列图片中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是 (B)‎ A.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 B. 和平赎买,公私合营 C. 土地改革,农民分田 ‎ D. 包产到户,农民下田 解析 1956年,通过“和平赎买,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正确。‎ ‎ 4. (2014年扬州模拟卷)下图为1956年中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状况图,它反映出我国 (B)‎ - 24 -‎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解析 从该比例状况图可以看出,在国民收入、商品零售额中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百分之百,这是因为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5.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C) ‎ ‎① 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③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 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 ①②   B. ②④ ‎ C. ①④  D. 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 6. 下图是从旧货市场收集到的民间资料,为某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其年份模糊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记录可能写于 (B)‎ A. 1952年 B. 1956年 C. 1966年 D. 1977年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记录的会议内容有“国家计划的有关指标”,可以看出当时处于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或计划经济时代;“关于资本家排队分类问题”可以看出当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两者重合,可以判断这一年应该是1956年。‎ 二、 非选择题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的新问题,有学者开出了这样的处方: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材料二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请回答: ‎ - 24 -‎ ‎(1) 材料一中“处方”体现了哪种社会学说?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实践这一“处方”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标志意义。‎ ‎(3)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目 苏联“斯大林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 体制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①‎ 所有制 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②‎ 发展 战略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和钢铁工业 ‎③‎ 解析 本题综合了必修一第五单元,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七单元的内容,综合性较强。第一问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的实践联系起来;第二问答“变化”要采用“从……到……”的句式,答“意义”可以回顾课本论述;第三问要进行“对比”,学生还没有学“斯大林模式”,可以指导学生以表格中“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为范例,模拟填写“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的内容,后半题谈“认识”注意是对“比较”的认识,不要答得太笼统。‎ 答案 (1)社会学说: 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实践:1956年底,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 变化: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或私有制成分比例逐渐减少,资本主义成分消失,公有制比例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 标志意义: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 (3) ① 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 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形成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③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 认识: 建国以后,中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了苏联的经济模式在特定的时期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远看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问题与弊端。‎ ‎ 8. 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回答下列问题: ‎ ‎(1) 建国初期,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达到了什么效果?‎ ‎(2)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我国在变革生产关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 1956年召开的哪一次会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 ‎(4) 1958年“左”倾错误影响到经济领域,掀起了什么运动?‎ ‎(5) 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了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的重大事件:“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做题时紧扣题意就可解出。‎ 答案 (1)“ 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 三大改造。 (3) 中共八大。 (4)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要适时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24 -‎ 史料研读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 “一五”计划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解读】 材料明确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编制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重大步骤,是共和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2. 三大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正如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我们经过15年左右的紧张工作和刻苦建设,可能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几十年的努力,譬如说,要有四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都应该按照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逐步地实现。‎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解读】 材料反映了在推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期,国家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艰巨性尚有较清醒的认识,在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速度的问题上形成了比较稳妥的政策,做好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准备。但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在农村的合作化高潮过程中出现了各地一哄而起、发展过快过猛、要求过快过急、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缺点和偏差;在城市的公私合营高潮中也出现了来势迅猛、要求过急、工作过于粗糙的倾向。‎ 二、 探索与失误 ‎1. 中共八大 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解读】 上述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把中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 ‎2. “大跃进”‎ - 24 -‎ 大寺各庄的卫星山药更是花样繁多,毛主席看过的一种粪堆型山药,是用粪和土垒起一个个堆堆,在堆堆上栽满秧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肥力厚实。过去每亩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是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想要亩产十二万斤小麦!……播籽一千斤,每平方公分一粒;每棵长八十粒小麦,就是亩产十二万斤……眼前的情况就可亩产皮棉近2千斤,但人们还要叫每棵长到八尺高,叫每棵长120个棉铃,以保证亩产5千斤皮棉……所有这些将要发射的高产卫星,和徐水的大面积丰产田连成一气,要把这儿的粮食亩产从去年的214斤提高到今年的2千斤。‎ ‎——《徐水人民公社颂》,《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解读】 河北省徐水人民公社是“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典型代表,毛泽东曾经亲自视察。该公社不断发射粮食“高产卫星”(实是虚假记录)的事迹曾在报章上广为传播。在“大跃进”运动中,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盲目提高粮食生产计划指标的做法,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各地的“高产卫星”越放越大,使人们的头脑也越来越不冷静,严重脱离了实际。‎ ‎3. 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958年8月29日)‎ ‎【解读】 材料对人民公社的必要性、体制特点、组织规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党中央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完成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企图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这个决议里,初步描绘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未来社会蓝图。而“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的组织规模,也反映了人民公社初期“一曰大,二曰公”的突出特点。‎ 资料卡片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959—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由于农业减产和粮食库存减少,形成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相当多的农村不得不用瓜菜甚至是野菜充饥。由于饥饿和营养不良,许多地区发生浮肿病,人口死亡大量增加。‎ 当时经济困难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轻重比例、工业内部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均出现问题。第二,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下降。第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全国性粮、棉、油供应紧张,形成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通货膨胀,商品供应短缺。‎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1)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 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4) 理解“南方谈话”‎ ‎ (5) 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 (1)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 ‎ (2) 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 (3)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 24 -‎ ‎ (4)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 (5) 知道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 (6) 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 新课导入 ‎  展示材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11月21日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风雨兼程,一个伟大的历史抉择,一段不朽的东方传奇。”‎ 问: 三十年沧桑巨变的起点是什么?‎ ‎ ‎ 基础达标 ‎ 1.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出现于 (B)‎ ‎                  ‎ A. 1976年 B. 1978年 C. 1984年 D. 1992年 解析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1978年。B项正确。‎ ‎ 2. (2014年镇江模拟卷)1977年万里在安徽金寨调研时被老区的贫困所震惊,带领安徽省委起草了《六条》:强调生产队(注:数量不定的农民组成的小集体)的农民必须有自己的自主权,甚至允许生产队下面组织作业组,并鼓励农民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该文件的积极意义在于 (D)‎ A. 最早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D. 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了有益探索 解析 1978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四川率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有人说“要吃米,找万里(时任安徽省委书记);要吃粮,找紫阳(赵紫阳,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材料中1977年万里的调研和文件“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了有益探索”,D项正确。‎ ‎ 3.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指(B)‎ A. 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B. 废除了农村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农业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 - 24 -‎ D.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在农村实行改革,破除了农村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4.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属于该决定核心内容的是 (C)‎ A. 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B. 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C. 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中心环节 D. 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 题干上有“1984年”,据此判断从这一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根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而进行的。‎ ‎ 5. (2014年徐州模拟卷)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C)‎ A. 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 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 ‎ 6. 下面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 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 18.5‎ 表中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表格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 7. 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C) ‎ 票证一 票证二 ‎ A. 计划经济的盛行 ‎ B. 改革开放的起步 ‎ ‎ C. 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 D. 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 解析 票证一是计划经济的象征,票证二是市场经济的象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 8.‎ - 24 -‎ ‎ (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B)‎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结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 ‎ 9. (判断正误)下表所列内容是与中国四川省相关的一些历史信息。 (B)‎ ‎● 明清时期以商帮名闻天下 ‎● 抗战时期新四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 1978年自发开始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解析 四川省符合该表第三点“1978年自发开始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但不符合第一、二点。三点全部符合的应是安徽省。‎ ‎10. (判断正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A)‎ 解析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此“隆中三策”被提炼为党的理论的会议是 (B)‎ ‎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 (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播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 改革开放的实行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1982年”可知“全民学外语热潮”是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的需要。C项“经济特区的建立”具有地域的局限性,与“全民学外语”不符。‎ ‎ 3. (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24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 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解析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实行多年的粮票制度终于结束了。A项正确。‎ ‎ 4. 邓小平说: 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这是邓小平在 (D)‎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 中共十四大上的讲话 C. 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 D. 1992年南巡期间的讲话 解析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内容。从材料中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可判断。‎ ‎ 5. (2014年扬州模拟卷)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 A. 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 我国从此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解析 过去我们机械、僵化地认为:“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1956年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已经注意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说明当时“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A项正确。‎ ‎ 6. (冲A)下列图片是某研究小组收集的研究资料,据此可推断其研究主题是 (D)‎ A.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B.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C.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D.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通过这一系列的图片,可以看到建国以后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变迁与改革: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项涵盖最全面。‎ 二、 非选择题 ‎ 7.‎ - 24 -‎ ‎ (2014年宿迁模拟卷)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该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材料三 国家定价商品和市场定价商品变化 请回答: ‎ ‎(1) 材料一认为应如何处理“大仁政”与“小仁政”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中期新中国实施“大仁政”的主要措施及其主要意义。‎ ‎(2) 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的哪次重要会议?‎ ‎(3) 材料三中国家与市场定价商品比例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 解析 本题为第四单元前两课内容的综合,题目以“市场”为主题,回顾了建国以来从“一五”计划的建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一问学生可以从材料中看出对“关系”的认识和“大仁政”的内容,然后答“措施”和“意义”;第二问说明“原因”课本没有表述,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后半题较容易;第三问要求看“国家定价商品和市场定价商品变化”的图表答题,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学生看图表犯晕,对有关经济术语不一定明白,要正确表述出来就更难了;第四问回答“变化趋势”要用“由……到……”的句式,表现出动态的过程。‎ 答案 (1) 两者兼顾,以“大仁政”为主。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 (2)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四大。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4) 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 ‎ ‎(1)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举两例)‎ ‎(2) “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 ‎(3) “八五”计划期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 “九五”计划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 24 -‎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以五年计划为主线把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进行串联,立足于考查基础知识,难度并不大。‎ 答案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史料研读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解读】 材料中一方面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其推广。另一方面当时实行包产到户的限于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中央对包产到户形式的责任制的认识存在分歧,没有突破姓“社”还是姓“资”的束缚,仍没有完全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选自《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 ‎【解读】 材料分析了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方法和意义,指导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更加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解读】 材料系统展示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强调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只是手段,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24 -‎ 资料卡片 ‎1. 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 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一九七七年七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些人抵制这个讨论。一九七八年六月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篇话。以后我从你们那里访问回来,在东北三省沿途又讲这个思想路线问题。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讨论,到一九七八年底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 ‎——选自《一心一意搞建设》(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 (1)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 (2)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 ‎ 新课导入 ‎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展示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提问: 歌词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 24 -‎ 基础达标 ‎ 1.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写道:“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A)‎ ‎                  ‎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创办。从题目中的“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可知。‎ ‎ 2.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 A. 设立经济特区 B. 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 实行市场经济 D. 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解析 当时广东“先行一步”的政策——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 3. 珠海由1980年以前的一个普通小县城发展成为今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C)‎ A. 毗邻港澳 B. 科技领先 C. 政策扶持 D. 资源丰富 解析 珠海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 ‎ 4.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写了“开发区大有作为”。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全部位于沿海开放城市  ‎ B. 以引进外资为主 C. 人才、知识、技术密集   ‎ D. 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考点。它是自1988年起由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立的。‎ ‎ 5.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C)‎ A. 广州    B. 上海 C. 深圳   D. 珠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了解。从“距离香港最近”、“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小渔村”等可知。‎ ‎ 6. “多层次、全方位”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C)‎ ‎①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 经济特区 ③ 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 上海浦东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地点顺序的识记能力。‎ ‎ 7.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D)‎ - 24 -‎ A.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解析 注意材料上的地点:“整个海岸”;时间:“35年来”。这是指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8.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 (C)‎ A.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 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从题目中的时间来判断。‎ ‎ 9. (判断正误)(2014年无锡模拟卷)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加工出口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 (A)‎ 解析 “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当于本课其他知识点来说,学生不是很熟悉。本题表述与课本基本一致,难度不大。‎ ‎10. (判断正误)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A)‎ 解析 建国以来,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包围、孤立,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在客观上又一次形成了闭关锁国的局面。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结束了这一局面,中国以新的姿态再次融入世界。题干分析正确。‎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 1.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 ‎                  ‎ A. 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 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 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 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特点。‎ ‎ 2. (冲A)下图为深圳名为《闯》的金属雕塑:一位巨人正使出浑身力量,张开双臂撑开门框,在他的努力下,大门终于打开……象征着特区建设之初改革者敢于冲破桎梏的精神。雕塑中“门框”的确切寓意是 (D)‎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薄弱 B. 经济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 - 24 -‎ C. 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的经济封锁 D. 传统体制和“左”的思想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一定的难度,靠死记硬背很难正确回答。从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雕塑的名称、画面和材料文字说明,都可以看出雕塑中“门框”的确切寓意是“传统体制和‘左’的思想观念”,D项正确。‎ ‎ 3. (2014年苏州模拟卷)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D)‎ A. 深圳 B. 珠海 C. 海南 D. 浦东 解析 有人还加上一个比喻:长江是“箭杆”,而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自然就是“箭头”。学生头脑里应该有一幅中国东部地区的轮廓图,大概想象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之所以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更主要的原因是,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 ‎ 4. (冲A)(2014年南京模拟卷)1984年,连云港作为江苏省首批被国家列入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迎来了发展腾飞的新机遇。30年来,连云港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影响和推动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有 (A)‎ ‎① 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④ 上海市成功举办世博会的辐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连云港距离上海的地理位置比较远了一点,如果题目问南通,可以考虑;更主要的原因是,图片年代截止到2007年,而上海世博会是2010年才举办的,不可能对2007年的GDP产生影响。‎ ‎ 5.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D)‎ A. 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等地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 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五百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四百多家企业 C. 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十多家工厂和工业园 ‎ D. 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政策的本质,它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 ‎ 6. (冲A)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C)‎ A.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浦东开发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 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实质。紧扣题目中的“根本问题”这一要求。‎ 二、 非选择题 ‎ 7. (2014年无锡模拟卷)阅读下列材料:‎ - 24 -‎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三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 ‎(3) 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解析 本题以时政新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切口,考查对外开放的历史知识。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这是中国加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第一、二问属简答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第三问难度有所上升,要求联系必修一第四单元的有关内容,还要进行比较,后半题所问的“机遇”,教材内容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发挥。‎ ‎  答案 (1) 会议: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步: 创办经济特区。(若答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亦可) (2) 重点和标志: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 角色: 《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中国近代第一批被开放的通商口岸)。 不同: 主权不同。 机遇: 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好接轨;促进上海成为亚太供应链核心枢纽;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 8. 识读“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 - 24 -‎ ‎(1) 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成弓箭状。观察上图指出,图中“弓”上的城市哪些是改革开放时的经济特区?‎ ‎(2) 上海是弓箭的“箭头”,20世纪末,党中央为促进上海发展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3) 3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如离弦之箭,异常迅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体系形成中的重要城市发展情况。(1) 先想出经济特区是哪几个,再选择;(2) 主要是识记的问题;(3) 要结合前两个问来思考。‎ 答案 (1) 经济特区: 汕头。 (2)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功。‎ 史料研读 ‎1. “深圳速度”‎ 材料一 深圳在建特区的25年期间,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000亿元,然后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000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深圳速度”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解密深圳转型——从速度到效益的历史性跃进》‎ 材料二 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产生了1.75亿元GDP和6000万元税收,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今年上半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了13%,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的城市。深圳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 ‎——《人民日报》‎2005年8月26日第13版 ‎【解读】 以上材料显示的是“深圳速度”。由于各方面优越条件的支持,深圳特区在一片荒地上引进并建立起了先进的工业化生产及贸易体系,在前18年期间,深圳的经济建设处于积累阶段,深圳如同一座日夜不息的大建设工地,产生着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当这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深圳的经济发展便呈现出了加速度的特征。深圳特区用25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百年的发展进程,成为国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创造了令全国、全世界震惊的“深圳速度”。日本商人赞叹深圳的建设速度“近乎天方夜谭”,“是领风骚于青史的”。深圳特区的成就,是当代中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缩影。‎ ‎2. 经济特区扩大 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两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 24 -‎ ‎——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 ‎【解读】 改革开放初期,特区经济占整个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太小,不足以带动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后经过海南岛及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特别是国家批准在这些开放城市建设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1985年,国务院正式决定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岛全面辟为经济特区。这一系列的开放举措,凸显了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开放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开放开始由东部沿海城市沿长江向腹地延伸。1992年,国务院决定把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5个城市及内地17个省会城市辟为内陆开放城市。随后,从东北边境城市黑龙江省绥芬河、黑河,吉林省的晖春,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到西北边境如新疆伊宁、博乐、塔城,再到西南地区如广西凭祥、东兴,云南省瑞丽、畹町、河口,西藏普兰和樟木等内陆边境城市也渐次开放,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三步。至此,全国对外开放的城市已遍布所有省区,中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3.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14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解读】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和亲缘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的开发则是希望利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潮汕人,厦门出外经商的闽南人也很多,以期尽快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广东、福建地区经济的起飞。邓小平说,当时这一考虑没有意识到上海的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而只是一般化地确定上海为沿海14个开放城市。在专家建议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共中央很快意识到了开放上海对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卡片 ‎1.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区别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的被动开放。‎ 基础不同: 当今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原则不同: 今天的开放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旧中国的开放是不平等的。‎ 目的不同: 当今开放以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在旧中国是被迫开放。‎ 内容不同: 当今对外开放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旧中国则是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 结果不同: 当今开放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在旧中国丧失主权,严重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 浦东巨变 - 24 -‎ 浦东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12年来,600多幢30层以上的高楼平地而起,平均12天就崛起一幢。开发之初,杨浦、南浦大桥等基础设施一项接一项地建,如今,卢浦大桥、3条越江隧道、磁悬浮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同时兴建。‎ 浦东政府工作效率不断提速。从首推一门式招商服务,到取消292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到对新开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浦东一直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外高桥保税区率先将贸易企业进区手续由1个多月缩短到1天,空运货物通关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6小时。总投资16亿美元的中芯国际芯片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13个月。‎ 聚焦长江战略的实施,使浦东形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和生物医药生产基地,硅谷、药谷初露峥嵘。浦东引进的1 000万美元以上、以高科技为主的大项目占合同外资金额的96%,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已占据半壁江山。‎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 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 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 700美元。‎ ‎——新华社记者邬鸣飞、叶国标《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第四单元 单元归纳与整合 单元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元整合 一、 阶段特征 - 24 -‎ 历史分期 过渡时期 探索曲折 十年“文革”‎ 改革开放 历史要旨 经过1949到1952年的经济恢复后,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中共八大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设想,是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路线从1958年起被修改,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左”倾错误发展到高潮,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历史特征 ‎1. “一五”计划兼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大任务,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要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 知识整合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以下转变: ‎ ‎1. 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2. 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文化上,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 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 改革的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 改革的内容: 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 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改革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 改革的必要性: 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6. 改革的措施: (1)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7. 改革的效果: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总体达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三)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 项  目 经验教训 史  实 中心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速度 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24 -‎ 建设道路 依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建国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