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阳市高二历史1月阶段检测卷(人民版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0093.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东阳市高二历史1月阶段检测卷(人民版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东阳市高二历史1月阶段检测卷(人民版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2分,共60分。答案请填涂到机读卡上。)‎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4、《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容易埋没人才 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选官任人唯亲 ‎5、刘邦起兵反秦前曾任泗水亭长,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地方治安 ②兼管公文传递 ③主持地方行政 ④掌管地方监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7、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 ‎9、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10、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1、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等中国 B.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12、中共的某次会议上做出如下决议:“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大 D.遵义会议 ‎1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④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A.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周刊。据此可以判断,该杂志报道了①西安事变 ②徐州会战 ③中共“七大”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中共“七大”召开 ‎16、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7、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时指出:“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次战役’不能永远搞下去,要有个底,基本上清理‘三种人’,批判了‘四人帮’的罪行,就行了,要赶快回到经济建设上来。有些单位搞得差不多就可以结束,转入正常工作。”由此可见 A.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形成 B.“四人帮”被彻底粉碎,“文革”余毒已经被彻底清除掉 C.中共中央已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邓小平已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于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3个月前公布,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人。许多地区参加讨论的人数达到了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城市和个别地区达到了90%。全国人民在什么问题上都想到了,不论是有关宪法的,还是与宪法无关的。关于该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 B.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 C.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的特点 D.规定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9、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长,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贸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①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②经济利益的驱动促成两岸政治对话 ‎③岛内政治斗争影响经济交流 ④台商拥护一国两制,推动两岸统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将其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给中国,其 真实的意图是 ‎ A.维护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分割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D.抑制日本,打破其独霸中国的局面 ‎21、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 ‎ ‎ 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C.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22、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 ‎ C.英法的反对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24、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此言 ‎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D.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 ‎2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C.美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其效率 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因国内反对未能加入,这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26、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宣布:“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 ‎ ①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 ‎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 ‎28、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D.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9、《非战公约》签订的影响有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国际法的法律基础 ③为二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法律依据 ④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⑤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30、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直接违背了 ‎①《国联盟约》 ②《凡尔赛和约》 ③《四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东阳中学2014年下学期12月检测答题卷 ‎ (高二文科 历史)‎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6分,第33题8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时表示“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灾难。……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从保卫家园到攻克柏林,2700万苏联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英雄的苏联军民不仅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新华网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 材料三 恩格斯l893年10月10日给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苏联是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请列举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6分)‎ ‎ ‎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3分)?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1分)请用一句话简要指说明你的判断(2分)‎ ‎ ‎ ‎(3)通过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4分)‎ ‎32、(16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5分)‎ ‎ ‎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6分)‎ ‎ ‎ ‎ 材料三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选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备。明代将土官一律纳入国家统一的官制,而且将土、流截然分开,自成体系,界限十分清楚。有明一代,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及蛮夷长官等司,纯属土职,是土司的专有名称。土司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文职属吏部验封司,武职属兵部武选司。从官品上看,土府 、州、县等官与同级流官品级无异。宣慰使略低于布政使(从二品)而与布政司左、右参政(从三品)相当。土司承袭之权握于中央,没有朝命不得承袭。明代特别重视对土司子弟的教化,并把入学读书习礼作为土司替袭的必由之路,借以“变夷俗之陋,杜争夺之源”。明代以前,朝廷在经济上对土官的要求不严,或有贡无赋,或虽有贡赋而无定额。明代进了一步,每置一土司,皆定其赋税。土司平时必须“附辑诸蛮,谨守疆土”,防止境内发生骚乱、暴动及盗贼之事,维持地方治安,此即所谓“保境安民”。战时,土司必须听从征调,由朝廷任命的将帅统一调度指挥,配合有关军事行动。 ——史继忠:《略论土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概括明代土司制度的特点。(4分)‎ ‎(2)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古代土司制度相比有哪些优势。(4分)‎ 东阳中学2014年下学期12月检测卷答案 ‎(高二文科 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B A D B D B D B B A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A D C D D A C B D C A D ‎31、(1)主要贡献: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国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任答三项,6分)‎ ‎(2)日本战败原因: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任答三点,3分)。判断:不全面(1分)。说明: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2分)。‎ ‎(3)说明合理性:抗日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这场大“灾难”也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进步。(言之成理,酌情给分,4分)‎ ‎32、(1)政治举措:郡县制(2分)(答“中央集权制”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给1分)‎ ‎ 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每点1分,3分)‎ ‎(2)政治制度上: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或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答“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也可得分。1分);实行责任内阁制。(1分)‎ ‎ 社会思想上: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答2点,2分)‎ ‎(3)特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集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每点1分,共3分)‎ ‎ 原因: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等。(任写2点,2分)‎ ‎33、(1)政治上,土官一律纳入国家统一的官制,土官与流官分治且也有文武官之分,且等级森严;承袭权掌握在中央手中;(1分)经济上,要向朝廷缴纳赋税;(1分)文化上 ‎ ,教化为先,不入学者无继承资格;(1分)军事上,有保境安民的责任和听候朝廷调遣作战的义务(1分)。‎ ‎(2)(4分)可以体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打破了少数民族内部的等级和特权制,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体现了少数民族内部多数人的意志。(任意二点得4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