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初二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苏教版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191.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2015初二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苏教版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初二上学期物理第三次质量检测(苏教版有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5、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 ‎ B.‎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 ‎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 ‎ D.‎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 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 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8、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 A.‎ 小于‎20cm B.‎ 大于‎20cm小于‎40cm ‎ ‎ C.‎ 等于‎40cm D.‎ 大于‎40cm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1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12、如图甲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图乙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二、填空题(1分×22)‎ ‎1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 ‎14、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 是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 ‎ ‎15、学会观察对学习物理是很重要的。冬天的早上到教室上课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窗户玻璃上有时会出现 ,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此时你在玻璃窗的 (选填“内”或“外”)表面写字或画画玩时,又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学习了光的有关知识后,小华知道了“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 而造成的,此时坐在教室北面的同学就不能很好的看清楚黑板上靠 (南∕北)部分的内容。‎ ‎17、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一种眼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右图所示,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表示视网膜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晰,向后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⑴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 ‎⑵远视眼不戴眼镜时,看见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方”或“后方”)。‎ ‎⑶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8、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常用光线来表示光 的 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颜色等其他信息,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 。‎ ‎1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20、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比赛用时 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三简答题 ‎21、按要求作图(8分)‎ ‎(1)如图1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 (2)画出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 (3)如图3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 (4)完成图4中的光路图。‎ ‎ ‎ ‎23、(6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________ ______、‎ ‎ 、 。‎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 。‎ ‎24、(4分)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25、(7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 ‎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由: .‎ ‎26、(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 ,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 ‎(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4)设计一个说明像是虚像 ‎ ‎(5)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6)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27、(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 。(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 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28、(6分)(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 ‎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在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 ,也不能过小,以免 。‎ ‎(2)如图所示,斜面长‎1.6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 路程(米)‎ 运动时间(秒)‎ 平均速度(米/秒)‎ S1=1.6‎ t1=5‎ V1=0.32‎ ‎ S2=0.8‎ t2= ‎ V2= ‎ ‎29、(6分)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⑴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⑵ 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⑶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 请你提一条建设的建议。‎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A A D D A D C C D 25、 反射、折射、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〇、是、再换不同的物质实验,结论具有片面性 26、 相同、完全重合、相等、相等、垂直、用一张白纸放在蜡烛B的位置看是否有像,如没有说明是虚像、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透光 25、 垂直、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便于找规律、下、主光轴的下方 26、 刻度尺、秒表、小车近视匀速(时间稍长一点)、不能下滑、2.8、0.29‎ 27、 不超速、‎150km/h超速、不开英雄车、不酒后驾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