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揭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新人教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171.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年揭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新人教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年揭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新人教含解析)‎ ‎ ‎ 一、选择题(共48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3分)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 A.‎ ‎ 检验是否是O2‎ B.‎ 铁丝浸在硫酸铜溶液中 ‎ ‎ C.‎ ‎ 证明H2比空气轻 D.‎ ‎ 倾倒CO2‎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观察实验,分析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化学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实验可知:‎ 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硫酸铜反应,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灭火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 ‎ ‎2.(3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 冰水 B.‎ 医用的生理盐水 ‎ ‎ C.‎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 雪碧饮料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 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生理盐水、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雪碧饮料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 A、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至少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雪碧饮料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 ‎ ‎3.(3分)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 ‎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天然气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 解答:‎ 解:A、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环境,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无关,故A错误;‎ B、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环境,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无关,故B错误;‎ C、CO2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等,因此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所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就是指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之一,不燃烧是不会产生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有关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就不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学生应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关心环境,关心社会.‎ ‎ ‎ ‎4.(3分)(2003•福州)重要文件资料需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  )‎ ‎ ‎ A.‎ 铅笔 B.‎ 蓝墨水笔 C.‎ 碳素墨水笔 D.‎ 圆珠笔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在通常情况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 解: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 ‎ ‎5.(3分)“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  )‎ ‎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原子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钾、镁、钠、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 解:“益力”矿泉水瓶上里的“钾、镁、钠、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钾、镁、钠、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6.(3分)(2011•清远)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 ‎ A.‎ 氧气 B.‎ 氧元素 C.‎ 氧分子 D.‎ 氧化物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 题干的要求是物质中含有什么?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解答:‎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的,要制得氧气反应物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才可以.‎ 故答案:B.‎ 点评:‎ 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是记住元素是组成物质的.‎ ‎ ‎ ‎7.(3分)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 A.‎ ‎+2‎ B.‎ ‎+3‎ C.‎ ‎+4‎ D.‎ ‎+6‎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KAlSi3O8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 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1)+(+3)+3x+(﹣2)×8=0,‎ 则x=+4价.‎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8.(3分)(2011•曲阜市模拟)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 C.‎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 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 ‎(1)由图中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元素种类、微粒种类等.‎ ‎(2)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 解:A、它们质子数不同,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所以上图表示的不是同一种元素,故A错误;‎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为10个,故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达相对稳定的结构,故C正确;‎ D、它们依次表示氖原子、钠离子、镁离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 ‎ ‎ ‎9.(3分)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 ‎ B.‎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 ‎ C.‎ 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 ‎ D.‎ 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 考点:‎ 硬水与软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含义可知,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为硬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并结合硬水常用的软化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但并不是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A错误;‎ B、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加热煮沸、蒸馏和离子交换;加热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 C、硬水净置一段时间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会减少,不会变成软水,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C错误;‎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加热煮沸、蒸馏和离子交换;加热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 ‎ ‎ ‎10.(3分)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 A.‎ 磷原子 B.‎ 氧原子 C.‎ 磷原子和氧原子 D.‎ 五氧化二磷分子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定义及五氧化二磷的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 解答:‎ 解: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所以:‎ A、磷原子不是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错误;‎ B、氧原子不是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错误;‎ C、磷原子和氧原子不是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 D、五氧化二磷分子是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较为简单,掌握了分子的定义及五氧化二磷的构成即可解答.‎ ‎ ‎ ‎11.(3分)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 ‎ A.‎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 高温煅烧石灰石 ‎ ‎ C.‎ 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由常见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 B、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故选项正确.‎ 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反应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2.(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 用滴管取用液体 B.‎ ‎ 过滤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给液体试剂加热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考虑;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 A、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 B、过滤操作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故B错;‎ 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D错.‎ 故选:C.‎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 ‎ ‎13.(3分)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式(  )‎ ‎ ‎ A.‎ H2SO4‎ B.‎ O3‎ C.‎ H2O D.‎ NO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A、H2SO4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H2O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N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4.(3分)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 ‎ ‎ A.‎ P+O2↑═PO2‎ B.‎ ‎4Fe+3O2 2Fe2O3‎ ‎ ‎ C.‎ CH4+2O2 CO2+2H2O D.‎ C+2CuO2Cu+C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氧气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2Cu+CO2↑.‎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 ‎ ‎15.(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 ‎ ‎ C.‎ 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A、B、C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D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20g﹣0g=20g,故A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0g;同理可以确定B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2g﹣2g=10g;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D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D的质量为20g+10g=30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D,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的D的质量为30g,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6g=36g ‎,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C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 ‎ ‎16.(3分)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A、根据食醋和酒精具有不同的气味进行解答;‎ 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解答;‎ C、根据水和双氧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进行解答;‎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解答.‎ 解答:‎ 解:A、食醋和酒精具有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食醋与酒精,故A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的方法区别空气与氧气,故B正确;‎ C、水和双氧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不能用看颜色的方法区别水和双氧水,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区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 ‎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 ‎17.(4分)(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 ‎(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 S8 ;‎ ‎(3)2个氧原子: 2O ;‎ ‎(4)氧化铝: Al2O3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根据题意,1个硫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写出其分子符号即可.‎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2)1个硫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S8.‎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N2;(2)S8;(3)2O;(4)Al2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 ‎ ‎18.(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等合理即可) .‎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均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或是稀盐酸中加入了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CO2+H2O═H2CO3;(2)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等合理即可);(3)CO2+Ca(OH)2=CaCO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 ‎ ‎19.(4分)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 ‎(2)③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它属于 金属元素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该微粒的符号为 Al3+ ;‎ ‎(3)由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aCl .‎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本题.‎ 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查得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故答案为:14.01;‎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③元素是铝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结构示意图中元素的质子数为13,核电荷数为10,说明该元素失去3个电子,该微粒的符号为Al3+,故答案为:金属元素;Al3+;‎ ‎(3)②与④元素分别是Na和Cl,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故答案为:NaCl.‎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小格所提供的信息来解题的能力.‎ ‎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0.(6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② (填序号)‎ ‎①食盐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 过滤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而达到净水目的 ;‎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D (填序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用口杯接水刷牙、使用节水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等 .‎ 考点:‎ 水的净化;二氧化碳的用途;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2)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 ‎(3)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4)要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解答:‎ 解:(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 ‎(2)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过滤,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过滤;混合物.‎ ‎(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而达到净水目的.故填: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而达到净水目的.‎ ‎(4)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等措施都是不现实的,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故填:D.‎ ‎(5)用口杯接水刷牙、使用节水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等可以节约用水.故填:用口杯接水刷牙、使用节水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等.‎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 ‎21.(15分)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 长颈漏斗 ,b是 水槽 .‎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小强想用4.9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1.92 克?‎ ‎(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D ,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密度比空气大 .‎ ‎(6)C装置中a的作用是便于 随时加入液体药品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仪器a中逸出,必须使a仪器 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仪器的名称来回答;‎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需选择加热固体产生气体的A,必须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生成气体所气流进入水槽,正确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3)在装入药品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收集不到气体;‎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解答;‎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来回答;‎ ‎(6)根据长颈漏斗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来回答 解答:‎ 解:(1)a是长颈漏斗,b是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需选择加热固体产生气体的A,必须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生成气体所气流进入水槽,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3)在装入药品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收集不到气体;‎ ‎(4)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14.9g x 解得:x=1.92g 所以可生成氧气1.92g.‎ ‎(5)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需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6)长颈漏斗在装置中的作用是:随时加入液体药品,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 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 ‎(2)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1.92;‎ ‎(5)CaCO3+2HCl═CaCl2+CO2↑+H2O,D,密度比空气大.‎ ‎(6)随时加入液体药品(或稀盐酸). 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形成液封).‎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 ‎22.(7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与烧杯①进行对比 .‎ ‎(2)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 ‎(4)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空气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增加这个对比实验.‎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4)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解答:‎ 解:(1)通过烧杯①与烧杯③的对比发现,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烧杯③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是氨水让酚酞变红而不是其它物质让酚酞变红,而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混合,从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 ‎(2)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反应的方程式是:4P+5O22P2O5.通过该实验得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红磷过量或足量、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由于教室内人数较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选用教室内的空气,测定的结果不准确.‎ ‎(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4‎ ‎)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故答为:(1)与烧杯①进行对比;(2)4P+5O22P2O5,,①②③④;(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4)隔绝空气.‎ 点评:‎ 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3.(6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1.在试管中加入2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1.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2. 向第一步的试管中加入1克氧化铜,振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2. 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二】实验目的: 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 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 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O2↑ .‎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回答问题.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回答实验一;据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回答实验二.‎ 解答:‎ 解:根据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及催化剂的性质回答.1、向第一步的试管中加入1克氧化铜,振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因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迅速产生氧气,木条复燃.‎ ‎2、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后,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木条复燃;得出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3、氧化铜是催化剂故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向第一步的试管中加入1‎ 克氧化铜,振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2H2O+O2↑‎ 点评:‎ 研究催化剂,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还要研究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 ‎ 五、计算题(共7分)‎ ‎24.(3分)(2013•自贡)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 ‎(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 .‎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0.3 g.‎ 考点:‎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标签图示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每次服用1片,每天3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计算出每天服用钙片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2)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0.25g,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25g×40%=0.1g.‎ 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 ‎(3)根据题意,每次服用1片,每天3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每天服用钙片的质量为0.5g×1×3=1.5g,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20%=0.3g.‎ 故答案为:(1)40%;(2)20%;(3)0.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25.(4分)(2007•苏州)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Mg+Cl2↑.问:电解950kg氯化镁至多能生产多少千克金属?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氯化镁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镁和氯气的质量.‎ 解答:‎ 解:设生成镁的质量为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 MgCl2Mg+Cl2↑‎ ‎95 24 71‎ ‎950kg x y ‎==,x=240kg,y=710kg 答:至多生产240kg金属,同时得到710kg氯气.‎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