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2010届高三10月月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一中2010届高三10月月考

ID:306464

大小:118.0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中2010届语文综合测试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⑴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⑵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韩愈《师说》) ⑷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 。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邴原远行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可一饮燕。”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宁、原俱以操尚称,度虚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山,专讲《诗》《书》,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邴原性刚直,清议①以格物②,度以下心不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③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 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①清议:指对时政的议论。②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③彦方:王烈的字。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当远别,可一饮燕      (通“宴”)   B.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     (建造房舍)    C.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    (对证)  D.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辱)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管宁、邴原、王烈品德操守的一组是(  )(3分)    ①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  ②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③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④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 ⑤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⑥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4分)    译:                                                                      ⑵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5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房春事【注】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1)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关于长篇小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红楼梦》中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 ”这样写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 B.在“赤壁之战”的紧要关头,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他开了个“药方”,上面写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七星坛,自己在坛上作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三国演义》) C.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祖父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从此,觉新不得不中断了与梅的爱情之路,毁掉了自己与梅的一生幸福。                          (《家》) D.《子夜》最后一章里,吴荪甫、赵伯韬当面交锋,赵伯韬以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作为“和解”的借口,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完成吞并的计划。吴荪甫只好屈服,携妻离开上海。                                                                                                                 (《子夜》) E.在《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欧也妮的表弟查理被伯父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背弃欧也妮。查理为了高攀,竟和奇丑而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订了终身,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欧也妮·葛朗台》) 7.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在小说《家》中,为什么觉慧会成为封建阶级的叛逆者,而觉新则不能?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请举例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NextPage]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运:动,指政权的改变。 (1)下列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宣王的“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强调的是自己国家武力的强大。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犒劳前来的 仁义之师。 C.“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从侧面表明了孟子希望齐宣王解燕民于倒悬的态度。 D.孟子运用事实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了齐宣王的问题。 (2)取燕之后,孟子对齐宣王说了下面选段的这句话,请问在表现孟子的思想上,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有何共同之处?请简析。(3分)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孟子·梁惠王下》)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李庆本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输入远远高于中华文化的输出,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我们在国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相关高校向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民间的传播渠道也非常重要。当然,有许多时候,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影视、动漫、音乐、戏曲等文化产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说到文化传播,我国有一门“跨文化阐释学”。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的五国外长会议。会后周总理邀请外国客人观看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国人解说这部电影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总理审阅,总理最后提议只要标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了。这是“跨文化阐释学”的一个成功例证。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们的学术前辈像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国文化的理论资源。蔡元培说:“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义。”“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古者盖谓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爱之谓也。古者盖谓之仁。”蔡元培的这种以自由释义、以平等释恕、以博爱释仁,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种方法无疑会易于外国人的接受。 中国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所以我们有两千多年的元典解释史,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 我们过去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解释看成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现代阐释学却认为,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种看法很值得我们研究。而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用另一种文化、语言、文本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这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需要将词和意义分离,然后跨越意义进入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问题是,任何词语都是与其他词语发生关联的时候才有意义,这就构成了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对意义的解释不仅由作者、译者和文本决定,同时也由读者决定。所以意义的变迁是解释的内在机制,属于正常现象。解释当然有解释的范围,不能是无效的解释,也不能是过度解释。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跨文化阐释的理由。 总之,“跨文化阐释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学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采用“取外来之观念与中国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法”,钱钟书的《管锥编》也属于跨文化阐释。我们还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所有这些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释中华文化时可资借用的重要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6月,有删改) 9.根据原文,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中国元典之所以称之为元典,就在于它意义的深厚性。如果我们试图预设一个固定不变且唯一的答案来框住元典,就等于扼杀了她的生命力。 B.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十分必要,因为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精华的价值理念,像已成为人类普遍价值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C.周总理提议在说明书上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标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跨文化阐释学”上最早的一个成功例证。 D.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相关高校向留学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将迅速改变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现象。 E.跨文化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意义肯定会发生变迁,具有不可确定性,也为解释预留了空间。 10.你还知道哪的“跨文化阐释”的现象?请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答:                                                                           11.文中说,蔡元培对“义、恕、仁”的解释“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种方法无疑会易于外国人的接受。”这种方法是什么方法?为什么易于外国人接受?(4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母  亲 谢玉久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眷恋土地,尽管土地也生长荒芜; 我向往春天,尽管春天也繁衍荆棘。 母亲就是土地; 母亲就是春天。 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朴与奢华……她会把家中仅有的一只母鸡送给隔壁月子里的媳妇,也会为几分钱同小贩吵得不可开交;她一边用燃烧的萝卜为我治好冻疮,一边强迫我喝下撒进香灰的“灵茶”;她宁愿吃掉剩饭,而把新煮的米饭留待下顿。 母亲文化不高,但记性挺强,口才也好,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当蛙鼓敲亮星星,我们就环坐在母亲膝边,听她讲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牛郎织女、嫦娥下凡以及红毛野人系列,活灵活现,最初的文学启蒙使我受益匪浅。再聪明的儿子在母亲面前也是小傻瓜。母亲有只小钱袋,装着她常年积攒的体己钱,压在箱底,我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偷取那些油渍麻花的零头票,去购置少年的欢喜。可是有一天,我发现钱袋被转 移了,到处找也没找着。待至我缠着要买一本《岳母刺字》连环画时,母亲才变戏法似地从眼皮底下的陶罐里抽出个油纸包来,里面包着我日夜觊觎的钱袋。陶罐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连盖也没有呀,我真笨!母亲朝我诡秘地笑了。 如果说母亲的辛劳和智慧使我们尝到了生活的甘甜,那么,母亲的追求和奉献使我们领略了生命的崇高。当孩子们一个一个离别山村远走高飞时,我看到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我当兵那年,兄弟俩同时验上了,母亲生怕落下一个,守着接兵的干部说了又说,在菩萨面前求了又求,部队同志一句也没听懂,却分明领悟了全部含义。他们无法拒绝一位母亲的执着,也没有拒绝。如愿以偿的那天,母亲下令杀猪,欢宴四邻八座,那些日子,母亲高贵得光彩照人。 泣别的时候很快到了,母亲换上新做的土棉布衣服,穿上新买的回力胶底鞋,香皂洗过的头发清新鲜丽,从容得像去赶一次盛会,好像出门的是她而不是我们,拐过塘角,母亲拉拉我的衣袖,悄悄塞给我一只布袋,那是——护身符!捧着母亲爱的寄托,一股热流自心中涌出,我的视线模糊了,骨节微微胀疼,无以言状的东西在增生。我知道今生今世,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母亲的思念。 于是,在北京某个坐标点上,母亲高扬起白杨树的手臂;在亚热带丛林的猫耳洞里,母亲山风般絮语……对于母亲,坎坷微不足道,别离微不足道,痛苦微不足道,纵然死亡…… 母爱,至真至纯的境界,贪婪、自私、虚伪、懒惰无法企及其高度,随便写进那片天空,都能交汇出传奇般的故事,让我读作历史。 又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我自母亲温馨的臂弯里潇洒走出,走向遥远的边防线。                                              (选自《当代散文》) 12.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母亲比作土地、春天,赞美了母亲灿烂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这篇散文通过描写母亲毅然送两个儿子同时参军的故事,表现了母亲的辛苦和智慧使我们尝到了生活的甘甜,歌颂了母亲高贵得光彩照人的精神。 C.作品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开头写“我向往春天”,结尾写“又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我自母亲温馨的臂弯里潇洒走出,走向遥远的边防线”,赞美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博大胸怀。 D.本文巧妙地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通过生活中一连串小故事逐步展开、以小见大等方式,展示了母亲的高贵品质,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E.文章运用对比、象征手法,突出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主题,赞美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13.文中第一段写“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朴与奢华……”如何理解这一组互为矛盾的词语?(4分)     答:                                                                                 14.文章用语朴素平易,也不乏某些亮点,例如:“蛙鼓敲亮星星”,“购置少年的欢喜”,“我日夜凯觎的钱袋”,“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等句用语巧妙,请任选两句赏 析。(6分)     答:                                                                                   [NextPage]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 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qú shū)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里,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艰苦练习。他时常对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常客。程砚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请多留心,遇到适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编写为剧。为此,他解释道:“我现在虽然不登舞台,但是仓库里的后备物资,不能漠然视之。有朝一日,阴云消尽,我还是要为京剧服务。” ⑦程砚秋归隐西山时,曾将自己喂养的鸽子分赠好友。一年后,一只鸽子忽然飞回程家,这令他既惊喜又感慨。有朋友说:鸽子归巢,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果然,日本投降后他搬回城里,立刻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                                    (选自《中华读书报·伶人往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程砚秋身上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从他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也可略见一斑。 B.程砚秋常常长袍一袭,手提公文包去看电影,从一个侧面表明他个性鲜明,与人不同。 C.在《春闺梦》梦境的动作里和且歌且舞中,程砚秋显示出极佳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 D.写梅兰芳隐居、余毅 岩病重、杨小楼病逝等是为了与程砚秋的坚毅过人之处作对比。 E.程砚秋说“好戏还在后头”,然后息影务农,归隐西山,日本投降后又恢复演出,说明他是一个识时务者。 13.文章在叙述程砚秋息影务农的过程中,是如何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一曲清歌”既写出了程砚秋动人的歌声,也写出了他如歌的人生。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来展现这位表演艺术家的风采的。(6分)     答:                                                                                 五.语言表达部分 。(10分)     15.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和“坚持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4分)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 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持学”是指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美轮美奂的“鸟巢”,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晴照得眼花缭乱;如果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的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少一些。“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是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 “鸟巢”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节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2月上半月) (1)从材料看,“鸟巢”能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标志性建筑,有哪两方面的特点?(2分)答:                                                                          (2)受“鸟巢”的启发,你认为体育场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     答:                                                                               六、写作(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小船不再摇晃。 某农村妇女独自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行船如此,生命也是如此!负重的生命才更有韧性,才更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重,这样才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 请以“负重的生命更有韧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NextPage] 一中高三语文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6分) 1.(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连峰去天不盈尺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多情应笑我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耻相师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而不知其所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耻:以……为羞耻) 看到地上有一块黄金,管宁继续挥锄不止,视黄金如同瓦砾,华歆却将黄金拾起后又扔掉,人们从这件事上判断出他们二人的优劣。邴原曾到远方去游学,八九年后才返回家乡,(临行时)老师和朋友们以为他不会喝酒,所以只准备了米和肉为他送行,邴原说:“我本来有酒量,只是因为怕荒废学业,才将酒戒掉。如今就要与你们远别,可以痛快地和大家饮宴。”于是与众人坐在一起饮酒,喝了一天也没醉。管宁、邴原都以节操高尚而闻名,公孙度听说他们到来,便准备馆舍,迎候二人。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就在山谷中建造屋舍。当时前来避难的人大多居住在郡城南郊,而唯独管宁住在北郊,表示他没有返回家乡的意愿,后来人们渐渐地在他的周围落户,几个月的时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每次见到公孙度,只谈儒学经典,不涉及世事;回到山中,则专门讲授《诗经》《尚书》,只会见学者。因此,公孙度因管宁为人贤明而不再提防他,百姓则受到他品德的感化。邴原为人性情刚直,喜欢议论时政,穷究事物的原理,公孙度以下的各级官吏,都对此感到不安。管宁对邴原说:“隐藏的龙,以不为人所见而成其德,不合时宜而发表意见,都会招来灾祸。”他秘密让邴原逃回中原,公孙度听说后,也没有派人追赶。王烈器度宽宏,学业精于常人,年轻时名望在管宁、邴原之上。他善于教诲诱导,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捉住,偷牛贼请求治罪说:“甘愿受刑被杀,只求不要让王烈知道。”王烈听说后让人前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有人询问送布的原因,王烈说:“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说明他还是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我送给他布,就是鼓励他从善。”后来,有一位老人将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调查,原来守剑的人就是从前那个偷牛贼。许多人发生争执后,都愿意去找王烈对证,请他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有的只看到他的住宅,便纷纷返回去,都向对方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公孙度想任命王烈为长史,王烈推辞不受,而去做商人来自贬身份(表示无意为官),公孙度这才作罢。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1)岑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 李诗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失望心情。 (2)两诗的抒情方式都是含蓄委婉的(答“间接抒情”也对)。岑诗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和谐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C D(C、是他父亲,非他祖父。D、吴荪甫没有屈服,而是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但因为大势已去,几欲自杀,不得不携妻离开上海。) 7.(1)觉慧在性格形成阶段,父亲已逝,母亲又是继母,管束较少,长兄觉新思想也较为开朗,所以,得到了较多的自由,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觉新作为家族的长房长孙,从小较多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父母主持的包办婚姻,使他的性格受到严重摧残。他对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虽有认识,但无力反抗。 (2)葛朗台是一个悲剧性人物。虽然葛朗台很有钱,但葛朗台住的是破旧的阴暗的房屋,吃得极其俭省,不允许买肉吃。家里不允许同时点两支蜡烛。不管春寒秋凉,每年冬天实在熬不下去了才点上壁炉取暖,春寒料峭的时候就要熄火。他只从金钱、交易的角度理解人类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套上了黄金的枷锁,成了金钱的牺牲品。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1)A(强调的是人心 比人力更重要) (2)共同点:孟子认为战争的目的不是占领土地而是拯救百姓。尊重百姓意愿,施行仁政,就不致于树敌构怨。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9.AE(B、错在“已成为人类普遍价值”; C、错在“最早的”; D、错在“迅速”) 10.示例:如把上海比作“东方的巴黎”,把苏州比作“东方的威尼斯”等等,这其实就是地名上的跨文化阐释,可以让外国人迅速了解上海和苏州的特点,从而更容易接受。又如深圳的“世界之窗”等人文景点也是体现。 11.跨文化阐释法。因为“自由、平等、博爱”是外国人所熟悉并深深热爱的,用外国人熟悉并热爱的词语来解释这些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外国人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甲) 12.B E (B、应当是表现了母亲的追求和奉献使我们领略了生命的崇高;E、文章没有使用“对比”手法。) 13.这组词语表面上看互为矛盾,其实是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品格:对别人仁慈慷慨,对自己刻薄吝啬,这是普通劳动人民最纯朴的感情,这组词语巧妙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 14.蛙鼓: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暮色降临,群星闪亮,蛙声鼓噪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购置:大词小用,表现“我”儿时的自以为聪明。觊觎:大词小用或活用贬义词,表现儿童的狡黠,形象生动。高举年轻的目光:动词移用,增强词语表现力。灿若星辰:用比喻,赞美母亲崇高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   (乙) 12.D E(D、没有对比,只是表明程砚秋孤独地坚守;E、说明程是一个有骨气的爱国者。) 13.听到“不唱可惜呀!”的话语时,颇感欣慰;和梨园界朋友纵谈艺术;提醒朋友能为他编写剧本,希望有朝一日还为京剧服务。 14.先写程砚秋的几个嗜好表现他的独特之处;再写他和日本人的斗争表现了他的男子汉血性和堂堂正气;最后写他耕读时仍心系舞台,表现了他对京剧事业的无限热爱。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想学”是指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的动机,并且愿意付诸行动;     “会学”是指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16.(1)①“鸟巢”人性化的设计;②“鸟巢”独特的外观造型。 (2)①必须南北走向;②尽量避免运动员受到阳光的直射;③尽量照顾到不同区位的观众观看比赛;④注意建筑的艺术特色、文化品味。 六、作文(70分) 17.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