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15.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时练习题(苏教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15.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时练习题(苏教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6年新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文静原来是一个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天资聪颖、气质优雅的学生,但自从韩国剧在我国热播后,开始盲目模仿明星的发型、动作、语言等,并经常出入迪厅等场所,在那里认识了很多“朋友”,最后竟染上了吸毒。以下不属于文静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经不住诱惑 ‎ B、盲目从众 ‎ C、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D、没有知识,不能辨别真假美丑 ‎2、从文静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 ‎(1)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2)她的行为是一种严重不良行为 (3)中学生不能抵制不良诱惑,不仅会影响学业和个人进步,还容易使人走上违法的道路 (4)盲目从众与一般违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1)(3) B、(1)(2)(3)(4) C、(1)(2)(3) D、(1)(4)‎ ‎3、黄某自从中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因参与赌博和勒索小同学的钱财,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他冒充国家干部行骗被劳教三年。此后他仍执迷不悟,继续抢劫、诈骗达70多次,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这一事实说明( )‎ A、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所有行为都应受到行政处罚 C、前后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D、由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要走向犯罪 ‎4、正在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并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 ‎①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②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 判断并说明理由。‎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违法程度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 ‎6、一般违法行为没有触犯刑法,因此不受法律的制裁。‎ ‎7、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8、“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由此可以看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必然会导致犯罪。‎ 三、生活麻辣烫 ‎9、初三学生张辉,16岁,天资聪颖,好胜心强,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公园里结识了社会上的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并与他们结为“把兄弟”。从此,他们一起出入电子游戏厅,利用电子游戏进行赌钱。家长给的钱花光了,就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不思悔改,后发展到偷配同学家的钥匙,到同学家里行窃。在一次行窃中,被一同学家长当场抓获,后经人民法院审理,张辉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1)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2)从中我们受到哪些启示?‎ 四、 法律讲堂 五、 ‎10、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小明明白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所以他认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就是犯罪。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 参考答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1——4 DCAC 二、5、对,理由: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危害程度不同但都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本质是相同的。‎ 6、 错,理由:一般违法行为没有违反刑罚,不受刑罚的处罚,但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7、错,理由: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在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的惩罚等方面二者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 ‎8、错,理由: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导致犯罪,如果我们能杜绝不良行为,可能就不会导致犯罪。‎ 三、9、(1)材料说明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我们应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的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努力加强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友,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 四、10、此观点是错误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规定,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是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受教育的义务,属于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二者在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讲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