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好的故事创新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好的故事创新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25.好的故事 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想象成分和情感变化。‎ ‎3.品悟文本的美学意境。‎ ‎4.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背景: 【课件3】‎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诗集,作于1924—1926年。它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艺术高峰。鲁迅在这部诗集中,通过对自我的严格剖析,反映了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要求进步,寻求光明,又处处碰壁的,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记录了鲁迅自己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战士这一转变过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2月,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二、 初品课文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品读课文,注意字词。‎ 2. 请一组同学逐一朗读词语,纠正错误。‎ ‎ 膝髁 乌桕 伽蓝 瘦削 骤然 皱蹙 泼剌 3. 你对《好的故事》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景物很美,乌桕,野花,茅屋,塔,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是美好的事物。)‎ 4. 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写?‎ ‎(这篇貌似很美很悠闲的文章,同学们看不懂是很正常的。它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文章描述的景物总体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比较亮、比较美的感性印象。)‎ 三、 细品课文 1. 看鲁迅先生写的“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自然段?(3—8自然段)‎ 2. 大家看出来没有,所谓“好的故事”不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先生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梦,最后又回到“昏沉的夜”,这就是“好的故事”的结构。‎ 3. 你认为文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文章题目是“好的故事”,但通篇都没有具体的情节,只是把所经过的地方绘成了一幅图画,而这个“好的故事”就在这幅图话里面。)‎ 4. 如果让你写山阴道旁的景物,你会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我们一般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些长句子。可是作者只是写了一些词语拼接起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 作者写“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用了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 ‎(倒影)‎ ‎ 我们看看“倒影”有什么奇特之处?请同学们读一读5—7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膝髁 乌桕 伽蓝 瘦削 骤然 皱蹙 泼剌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深入文本,分析“倒影”,了解“好的故事”的丰富内涵。‎ 1. 初步感知“倒影”的特点。‎ ‎(这些景物的倒影一直在“动”,并且很杂乱,很多)‎ ‎ “动”给你什么感觉?‎ ‎(在梦境中害怕动的东西会消失,很担心。)‎ 2. 探讨“倒影”特点,体味先生情感。‎ ‎(先生生活的年代很动荡,他害怕失去宁静的生活。这些美好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可以看出先生当时先生起起伏伏的心境,怕失去这个美丽的梦。)‎ 三、体味“昏沉的夜”‎ ‎1.我们来看看“昏沉的夜”是什么样的夜?‎ ‎(好的故事——美好 虚幻 希望)‎ 3. 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 ‎(应该是过年的时候。)‎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 作者在干什么?‎ ‎(独自一人抽着烟,拿着书,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享受着夜的黑暗。他很孤独,很寂寞。)‎ 四、深入探讨“昏沉的夜”,体味先生的寂寞心情。‎ ‎1.先生为什么是寂寞的?‎ 出示课件:‎ ‎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而且落得一“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 五、深入文本探究先生面对绝望的人生态度。‎ ‎ 1.回顾课文结构: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关于“好的故事”的梦,然后又回到了深沉的夜。也就是说,先生从绝望开始,进入虚幻而美好的希望后又回到绝望。先生会就此绝望下去吗?不会!那样就不是鲁迅先生了。‎ ‎ 2.出示句子: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 这是先生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精神,他对美好有着积极的向往,他对美好的东西积极地追求着。‎ 六、总结 ‎1.在矛盾中挣扎,在绝望中追求希望。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丧失信心。‎ ‎2.出示: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鲁迅 ‎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