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必修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 本课概述 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革命爆发之前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清政府的处境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所需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革命一触即发。武昌起义之后,全国许多省份纷纷响应革命宣布独立,清政府瞬即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建立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入到制度层面,革命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只可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加上立宪派、旧官僚的投机革命,革命的结果只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辛亥革命随着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最终失败。革命的任务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难点是三民主义的剖析、袁世凯能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视频资料,理解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发展经过,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或辩论,教师提供相关史料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安排: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辛亥革命兴起的过程中,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即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及局限性;明确武昌起义成功与失败并存。‎ ‎(2)理解南京临时政府是真正资产阶级政府,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评价。‎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掌握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文字材料、视频资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通过历史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史实从多方面论证历史事件的成败与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献身精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高度责任感意识,学习孙中山先生不怕牺牲、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天下为公”的崇高品质。‎ 导入设计 提出问题:1840年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是如何救国的呢?‎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19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同样以失败告终。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能成功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 ‎      ‎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访问期间,连战主席拜谒了中山陵并发表了演讲:“中山先生是我们今天两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前辈,在大陆,他也被尊称为革命的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时候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孙中山为什么被我们称为革命的先行者?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哪些贡献?辛亥革命这一课将会告诉你答案。‎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辛亥革命 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积聚能量,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20年的较长过程。请同学们想想,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多媒体显示:‎ ‎(1)播放补充材料课件:‎ 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 ‎——毛泽东 革命党人是怎样宣传自己的思想的呢?以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此间出现了三位宣传家。‎ 多媒体显示:‎ ‎        ‎ 章炳麟在1903年发表 邹容在1903 年 陈天华在1903年发表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发表《革命军》 《猛回头》《警世钟》‎ 这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的思想核心是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这些民主革命宣传者的宣传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组织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中1894年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建立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介绍团体与政党的区别)‎ 多媒体显示:‎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播放补充材料课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同盟会作为政党,有自己的纲领,请同学们找出它的纲领。‎ 师生互动 师: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是革命的主要任务,如果按照三民主义的指导,资产阶级能不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生:从三民主义的内容来看,推翻清政府体现了反封建的目的,但进行得并不彻底,因为从民生主义来看,并没有提到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没有动摇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另外,推翻清政府的确有反对帝国主义的目的,但是毕竟没有明确提出来,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可能完成反帝的任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以及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性,也注定了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失败命运。‎ ‎(4)1901~1911年,革命党人一共发动了10多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其中1907~1908年孙中山于两广连续发动5次起义,1911年又发动广州起义。在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中,涌现出许多像秋瑾、徐锡麟、林觉民等为了革命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这些起义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这些起义都震撼着清政府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只差最后一击,这最后一击就是武昌起义。‎ 多媒体显示:‎ ‎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合作探究 探究一:武昌首义的成功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清王朝的瓦解是历史的偶然吗?‎ 武昌起义之前,中国国内就具备了革命的一些条件。《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和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迫于形势,打出“新政”“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思想的武器,奠定了思想基础。著名的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他们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与以康、梁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的论战,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孙中山推动下于日本东京建立了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同盟会建立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起义最终都失败了,但正像大厦的倒塌需要每一锤的敲击一样,革命党人发动的每一次起义都撼动着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总之,革命之前的形势已经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地。‎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性和可能性,革命发生于武昌又有哪些偶然性呢?‎ 清政府秉承列强的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铁路,引发了保路风潮。本来保路运动与湖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清政府调湖北新军进行镇压,湖北防务空虚,对革命者来讲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多媒体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影像资料,然后概括武昌起义的概况。‎ 问题情境2:中华民国成立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P64,找出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时间、首都、总统、国旗、纪元)‎ 多媒体显示:‎ ‎   ‎ ‎         五色旗 ‎   ‎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师生互动 师:一个阶级在获得政权之后,往往都要颁布宪法来巩固政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什么宪法呢?‎ 生:他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哪些?‎ 生: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 师:主权在民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权在君,否定了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借鉴的是美国的做法,可以防止个人专权现象的发生。那么,为什么要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呢?‎ 生: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久,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担心袁世凯上台之后还要搞君主专制的那一套,所以作了一个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 师:这就说明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的一个目的是什么?‎ 生: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师:‎ 很好。当然除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个目的之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由此可见,这部宪法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它的性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意义?‎ 生: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探究三: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就开始了,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建立共和国,是中国民主进程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之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近代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问题情境3:辛亥革命的失败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出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形势。‎ 多媒体显示:‎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 清政府在革命面前将希望放在了袁世凯身上,不过,袁世凯另有打算,他耍弄两面手法,一方面武力逼宫,另一方面武力进攻革命摇篮汉口、汉阳,同时还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帝国主义国家此时早就把袁世凯作为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给孙中山施加压力。在反动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孙中山最终选择了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就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清帝退位,清政府灭亡,第二天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辛亥革命失败。从这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资产阶级还比较幼稚,缺乏革命的经验。资产阶级的妥协,使民主共和成为泡影,中国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最终走向失败。‎ 问题情境4: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盛极一时,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还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篡夺。如此看来,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学生分组讨论。‎ ‎1.辛亥革命的成功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2.辛亥革命的失败 ‎(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课堂小结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江泽民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路引领:回答该题时既要回答为什么在19世纪90年代走在前列,又要回答为什么在20世纪初落后于当时的时代,另外还要回答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区别,这两派的区别应该从他们的主张上来寻找。‎ 答案提示: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实际上就是要废除封建君主专制,这在当时来讲应该说是走在了时代前列。但是维新变法运动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而失败,这说明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根本行不通。只有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康有为却不能与时俱进,不顾社会发展的现实,继续顽固坚持君主立宪,由时代先锋堕落为保皇派。‎ 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在回答的时候,要结合内容,做到论从史出。另外还要注意不是要把所有的意义都回答出来,要注意审题,题目中要求的是能体现民主精神的内容。‎ 答案提示:所谓民主最大的特点是平等,而与民主相对立的则是专制。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追求平等与反对专制是体现民主精神的两大因素。首先,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就否定了主权在君,这样就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次,民族平等改变了过去的大民族主义的做法,废除了民族压迫,体现了平等精神。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发生。责任内阁制针对的是袁世凯,目的是防止袁世凯实行专制,维护共和制,维护民主制。‎ 辛亥革命的评价 ‎1894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兴中会,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76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还制定了类似西方资产阶级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抹杀的伟大功绩,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其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来由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共产党人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但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持这种观点的人比比皆是。‎ 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从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试想,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于是,中国人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思想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从这些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它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中华民族在20世纪的一位伟大人物。然而,由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只是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 中国现代化的三次浪潮 ‎(1)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技术层面上的近代化运动,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忽略了政治和思想层面的配合。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它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打下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制度层面上的近代化运动。两者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导致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埋葬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3)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与民主和科学的洗礼,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对五四运动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动员作用,而其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它也存在脱离人民群众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实现民主政治的具体办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