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ID:1262411

大小:1.2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2-12-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要求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1.农业的发展(1)耕种制度的成熟: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2)经济结构的变化: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自然经济结构。(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带动了南方棉纺织业的发展。(4)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5)人口数量增加:北宋末年实际人口数量超过1亿。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业①商品市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②边界贸易: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民族政权交界地区设立的互市市场③货币:北宋钱币年铸造量增多,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四川一带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设立市舶司管理④海外贸易: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2)城市①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娱乐活动丰富多彩。②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据此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提示北宋已经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铁制兵器异常锋利;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结论要语辨一辨(1)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商品的种类与数量。(√)(2)宋元时期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以及中外交往的加强,扩大了国内外市场。(√)(3)宋元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4)宋朝出现最早的纸币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提示元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二、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南方条件优越。2.过程 3.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1)科举考试: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2)人才优势: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元朝交通有何新发展?提示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结论要语辨一辨(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发展与海上交通的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3)经济重心南移,京津地区成为人才集中地,是推动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中坚力量。(×)提示江浙地区成为人才集中地。 三、社会的变化1.宋朝时期(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②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雇佣。②租佃关系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①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宋代“不抑兼并”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2.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四子目图片“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可以佐证宋朝怎样的社会状况?提示可以佐证宋朝土地交易情况,土地买卖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官府的限制较为松弛。 结论要语辨一辨(1)宋代婚姻择偶观念发生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宋代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3)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国家对土地交易及百姓日常生活控制得更为严格。(×)提示宋代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境探究]视角1宋代城市的繁荣材料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提示城市大量出现,发展迅速;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街市;出现瓦肆等专门的娱乐场所。 视角2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北宋初年,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入福建地区,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南宋时,山地丘陵修梯田,沿江滨湖筑围田。江淮、两浙、福建等地区粮食一年亩产可达二至三石。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棉花种植盛行于闽、广地区,茶叶种植遍及苏、浙、皖、闽、赣等地。太湖流域、福建沿海地区,专业茶农、果农、蔗农、菜农大批涌现。两浙和川蜀地区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从事“收丝放贷”“机户赊账”等业务的包买商也遍布江西、两浙、四川等地。广东雷州半岛和广南西路发展成棉纺织业的中心。——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古代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提示表现:外来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垦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南方出现丝织业中心和棉纺织业中心;商品经济活跃。影响:宋代,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 [方法突破]1.全面认识经济重心南移 2.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政治两宋时期经济政策开明,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民族政权并立,但政权间经济有互补性元朝国家空前统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纸币的出现和流通,也为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交通交通发达,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并且开辟了南北海运航线文化科技发展,造船技术进步其他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应用体验]【例1】宋代街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侵街”现象,商铺突破坊墙,占用公共街道搭建铺面。宋仁宗年间,谕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界限)毁拆”,但宋徽宗年间,陕西转运使李稷开始收取“侵街钱”。这一变化说明(C)A.政府对商业的管理强化B.抑商政策限制经济发展C.政府政策适应商业发展D.商业活动不再受到限制 解析宋代街市出现的“侵街”现象表明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北宋政府通过收税以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政府政策适应商业发展,故选C项;这一变化反映了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迎合,而非政府对商业管理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这一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排除B项;“不再受到限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A)A.商品流通规模扩大B.冶铸业发达C.海外贸易繁荣D.区域性商人群体进一步发展解析北宋货币总量的增加反映出商品流通规模扩大,A项正确;货币需求量增加与冶铸业发达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海外贸易繁荣不会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且对外贸易中不一定都使用北宋的货币,排除C项;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2.唐代长安的东、西两市,日午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关闭市门。宋代汴京(开封),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由此可见,宋代的商业活动(C)A.严格坊市界限B.广泛使用白银C.突破时间限制D.出现商帮会馆解析唐代长安的市开放关闭有时间限制,而宋代汴京的市则没有时间限制,说明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严格的坊市界限,排除A项;广泛使用白银是在明代,商帮的出现是在明清,排除B、D两项。 3.宋代士大夫崇尚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视为“堕落”行为的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放贷等活动。这说明宋代(C)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放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到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到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变化的问题,排除A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排除B项;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逐渐提倡,并且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的现象,排除D项。 主题二 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情境探究]视角1宋代科举制日益完善材料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 思考指出材料反映的现象,分析其实质问题是什么。提示现象:北宋时,有官职出身的人占主导地位,南宋时无官职出身的人占主导地位。实质问题: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科举制日益完善。 视角2宋代婚姻观念的变化材料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向敏中为此记恨在心,串通薛居正孙违诏贸其居第,互相闹得不可开交。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提示变化:择偶标准变化;婚姻注重物质财富。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门阀士族势力消亡。 [方法突破]推动宋朝社会变化的因素及表现 [应用体验]【例2】《宋文鉴》中记载:“臣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丐,小不如意,弃而之它。”这说明(D)A.北宋官商勾结政治腐败B.买卖婚姻得到官方认可C.婚姻嫁娶推动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解析宋代婚姻更看重财富而非门第,这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故选D项;材料与官商勾结和政治腐败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婚姻观念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并不是买卖婚姻,排除B项;C项因果倒置,排除。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榜下捉婿”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婚姻方式和观念,科举发榜之日,达官富室之家举家出动,争先恐后地“挑选”新晋进士做自己的乘龙快婿。这主要反映了宋代(D)A.科举制度趋于完备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婚姻观念自由开放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解析材料反映富贵之家不再依据门第择婚,重视金榜题名,故选D项;材料说的是宋代婚姻观,并非科举制的完备,排除A项;中国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并没有提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宋代婚姻观念的变化,而非婚姻观念自由开放,排除C项。 2.宋代在婚聘上的一大变化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富商娶宗室女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是因为(C)A.士族阶层开始衰落B.政府不再重农抑商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程朱理学受到尊崇解析材料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故选C项;士族阶层早在南朝时期已经开始衰落,排除A项;宋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与程朱理学无关,排除D项。 3.与前代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不同,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也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种变化(B)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C.增进了社会公平正义D.淡化了阶级门第观念解析题干所述两个现象都体现了雇佣关系,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门第观念的淡化,排除D项。 4.宋代有士大夫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贱者贵,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C)A.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等级秩序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解析根据材料“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贱者贵,皆交相为盛衰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化,导致社会等级秩序变化,故C项正确。 本课结束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