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ID:1262408

大小:1.4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2-12-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时空坐标] 课标要求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3)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西晋(1)建立:266年,曹魏权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4)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内战。(5)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八王之乱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这一印文有何史料价值?提示印文图片是反映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实物见证,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结论要语辨一辨(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刘备称帝。(×)提示孙权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短暂统一。(√)(3)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地方军政力量发展、军阀割据的结果。(√) 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与南朝的更替(1)东晋的兴亡: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东晋灭亡。(2)南朝: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为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2.东晋的士族制度(1)形成: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阶层形成。士族当权(2)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3.江南开发(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4.疆域(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东晋建立之初“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提示现象:士族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这是导致两晋以来政治腐朽的重要因素。 结论要语辨一辨(1)东晋南朝时,经济重心南移。(×)提示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在北方。(2)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3)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分裂为主。(√)(4)南朝北边疆界逐步退缩,在南北对峙中处于劣势。(√) 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十六国: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统治特点:大部分政权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存在。(3)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说明北方各民族尚未充分交融 2.北魏的崛起(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全面汉化 3.政权更替(1)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最后北周灭掉北齐。(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如何看待《魏书》的史料价值。提示《魏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修史书,时期与北魏接近,史料价值较高;但官修史书政治性强,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事实。 结论要语辨一辨(1)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2)孝文帝改汉姓,将门阀体制移植到北魏。(√)(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4)民族认同的关键在血缘。(×)提示民族认同的关键在文化。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开发[情境探究]视角1南方经济发展材料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人民大批南逃,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在江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地区居住的山越族,地广人多,不事生产、不履役纳租。孙权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征讨战争降服山越人,实行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政策,并逐步在征服地区设置郡县。孙权注意广修水利工程,在太湖地区修湖堤、开塘河、整治江南运河;在其他地区建渠引水。又大规模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农官,分别管理民屯和军屯。军屯的规模相当大,田地数千顷,有屯田兵数千家,军屯中的佃兵,平时耕田种地,疆场有事则参加战斗;民屯人数少则数千口,多则数万口,屯田者不服兵役。屯田军民以其辛勤劳动使江南开发面积逐渐增加。根据江南多水临近大海的状况,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权开发江南地区的特点。提示特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征服落后民族,设置机构管理;广泛兴修水利;大规模屯田;开发面积逐渐增加;因地制宜地发展造船业。 视角2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材料总的说来,在整个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之中,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北朝……自北魏建国初年到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钱货无所周流”,民间交易完全以谷帛作为货币。——摘编自陈琳国等《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朝货币使用地区差异性的原因。提示原因:南朝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开发;南朝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北朝高,对货币需求量大;北朝政权更迭频繁,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少数民族内迁,南北朝经济活动习惯的差异性。 [方法突破]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的特点(1)发展模式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和独立性:庄园经济是建立在大量地产私有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大庄园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强的特点;而大地主们为避兵祸往往闭门自保,因此独立性、封闭性、自主性也是其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2)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为了维护大家族的利益,宗族内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3)具有武装性:生于乱世,庄园内部物资充足,为避兵祸,大部分地主豪强在庄园中配置一些武器装备,武装保卫家族利益。 [应用体验]【例1】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人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B)A.社会相对稳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生产技术提高D.经济发展超越北方解析材料反映了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故选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社会是否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生产技术提高,排除C项;材料内容未对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A)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自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该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B)A.导致民族矛盾尖锐B.推动江南经济开发C.干扰南方社会秩序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解析北民南下,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北民南迁的主要影响不是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北民大量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排除C项;北民南迁之后就在南方生活,不属于南北经济交流,排除D项。 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B)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解析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选B项。 主题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情境探究]视角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材料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司马光《资治通鉴》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提示迁都洛阳;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 视角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材料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摘编自李文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提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但另一方面,一部分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 [方法突破]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2.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1)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局部统一多次出现,如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3)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 [应用体验]【例2】《资治通鉴》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元之际的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A)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解析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加强,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且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齐,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南齐大臣以偷学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齐武帝未采纳。蒋少游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由此可见(C)A.孝文帝意在缓和南北政权矛盾B.北魏和南朝齐国之间往来频繁C.文化交流客观上得到发展D.南北的建筑样式逐渐走向统一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蒋少游出访南齐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这反映了蒋少游模仿汉族建筑艺术建设北魏洛阳城,说明文化交流客观上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 2.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去世后,北魏进入内部动乱时期。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D)A.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D.具有双重性的历史影响 3.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A)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选A项;顺应民族交融潮流既是背景又是影响,非目的,排除B项;C、D两项非根本目的,故排除。 本课结束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